皇帝,哥罩你
字体: 16 + -

第210章 秣兵厉马

    tue jan 06 07:00:00 cst 2015

    “海聋王”去了南方后,军器监依然人才济济,这也是徐诚忻当初交待他们的:人才培养很重要。除那几个老家伙外,他们又培养了一大批年轻后生。这些年轻人斗志旺盛,又敢想敢干,特别是“海聋王”的儿子汪腾,跟他老子是一个脾气,对火器极其热爱。汪腾整天泡在火器研究所里,除了对原有的激光器进行改进,还不断冒出新点子。

    军器监的制造场正处在铁卫军营地不远处,徐诚忻从城里赶过来时正碰上汪腾在野外试炮。徐诚忻一听大感兴趣,连茶也不喝一口立即返身骑上快马直奔靶场而去。远远地就看到一伙人围在一个大家伙周围,一个年轻人正有条不紊在站在一旁指挥。

    我靠,这玩意也太大了点吧,完全出乎徐诚忻的意料。好奇心切,下马后抬腿就向那边走去。

    “站住,站住!”边上几个役兵突然发现有生人进来忙厉声喝道:“前在正在试射火炮,想要活命的就躲远点!”

    “大胆!”徐诚忻的亲兵喝道:“枢密相公在此,谁敢无礼,掌嘴!”

    那伙役兵吓得双腿一软,跪倒在地,连呼恕罪。

    徐诚忻笑着摆摆手,道:“罢了罢了,不知者无罪。再说他们也是恪尽职守,并没什么大错,起来说话。”又和言问道:“那边试得怎么样了?成功了吗?”

    一名老兵忙回道:“启禀大人,还没开始试射,大伙儿都等着呢。那边危险,请大人稍候片刻,待小的去唤他们下来拜见大人。”

    “呵呵,我来得正是时候。”徐诚忻笑道:“先不必去叫了,咱们就在这里等着,看看你们的研究成果怎么样。”

    “是。”

    荒山野外条件简陋,役兵便搬来一把破旧椅子。徐诚忻并不在意,一屁股坐下远远看着那边。

    从这边过去足有一百步距离,徐诚忻估计那门大炮的炮管足有一米直径,长至少五米。先不说杀伤力如何,这么大的玩意光运输就够伤脑筋的了。宋代又没有机车,全靠马拉人推。马倒是不缺,大不了绳子长点,马多点,问题是那木头轮子车吃得消吗?徐诚忻替他们想想也觉得为难。要是能把轴承造出来就好了......

    他正遐想,那边突然叫嚷声骤起,围着巨炮的人纷纷散开蹲下。只有一人手执火把站着没动,显然是要等着大家躲好了再动手点炮。

    徐诚忻指着那人笑道:“这人胆子倒大,试炮也不找根长点的火把,或者把药引弄长点,要是不小心炸膛了岂不要命。”

    站在一旁侍候的役兵答道:“这汪腾素来如此,只要是他自己造出来的火器必要亲自测试,倒是从来没了过意外。”

    “呵呵,这么自信......”

    “轰!”

    徐诚忻的话还没说完,突然一声闷响,如头顶天雷一般响起。尽管众人都有心理准备,还是被震得面色剧变、心脏猛跳几下,耳朵嗡嗡作响。再看那边,巨炮浑身一抖,冒出一股轻烟,强大的冲击波震得地上草灰飞扬。站在一旁的汪腾似乎也没想到有这么大威力,竟被震倒在地,沾了满脸的泥灰,顿时狼狈不堪。

    “尼玛!这才叫炮!”徐诚忻兴奋地站起身叫道。

    这声巨响让他回忆起后世靶场的加农炮,而且听声音也有些相似。以前的军器监造出的火炮发出的声音是炸响,好似鞭炮声一样。但今天不同,这声音有些压抑、沉闷,这明显是气压强劲所制,可见炮管与炮弹的密封性已经大大提高。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命中率、增加了射程,也大大节省了助推用的火药。

    徐诚忻快步走到汪腾身边,见他还在地上坐着发愣,便伸手把他拉起来,替他拍拍身上的尘土。汪腾抬头看了徐诚忻一眼,不认识,但瞧这气势、这打扮似乎是个有些来头的,便笑笑问道:“请问您是......”

    后面的亲兵又想喝斥,徐诚忻摆手阻止,笑道:“你是汪海兴的儿子汪腾吧,不错不错。我叫徐诚忻,不知你父亲有没有跟你说起......”

    汪腾一听又惊又喜,忙跪下叩头,道:“原来是徐大人,家父常常提起大人,对大人是敬佩不已。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

    “免礼免礼。”徐诚忻亲自拉起他,责备道:“你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哪有象你这样试炮的。火药是很危险的东西,再有把握也得小心行事,你要出点事,你老爹还不哭死。”

    汪腾憨笑几声,道:“小的心里有谱,不会有事的。”

    “你有谱个屁。”徐诚忻笑骂道:“有谱还被震趴下了,记住喽,开炮的时候最安全的位置在是火炮的侧后方,也就是炮架偏侧的方向。你站在炮管边向,别说这等巨炮,就算是一般的炮要是炸个膛什么的,光气流就能把你杀了。”

    其实这些小知识徐诚忻早就传授下去,“是是,”汪腾忙应道:“这些小的都知道,主要是今天有些兴奋过头了。”

    “不过,这炮造得还不错,要是造它百十台,什么城墙都能把它给推平了。对了,射程有多少?”

    一名士兵忙回道:“回禀大人,刚刚丈量了一下,已经接近一千步啦。”一千步就是大约七百米的距离,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射程已经够用了。

    徐诚忻满意地点点头,走近炮管试了试温度,有些烫手。以这样的温度,再发一炮应该没问题的。不过这种巨炮想提高射速是不理智的,就算炮管吃得消高温可以连续发射,但装填火药花费的时间也必定很长。所以它的优势只能是在阵地战中,更确切点说只能用来攻城,那是绝对的利器。

    刚才发射的是实心弹,如果是炸弹距离应该还可以远些。现在最强的弓弩射程也不会超过三百步,大宋的神臂弓也就是二百六、七十步左右。超过三百步的也许有,但那都是高手难得一见,所以火炮阵地应该是很安全的。

    “不过,这么重的炮......我看至少也有五千斤了吧,你怎么运输呢?”

    “大人,这炮是可以分解的。”汪腾颇有些得意地说:“分为炮管、炮座、炮架三部分。虽然总重有八千斤,但分成三总分的话就没问题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看来你们军器监进步很快,都不用我操心啦。还可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问我。”

    汪腾早就等着这个机会,忙道:“大人,小的认为难的还是在炮弹上。那炮弹打出去爆炸时间极难掌握,有时引线干脆熄火,大人可有什么妙招?”

    徐诚忻想了想,这事的确有些为难。现在的炮弹都是在弹体上挖一凹槽,内盘引线,发炮同时点燃。引线的燃烧时间全凭估计,而且炮管内环境恶劣极易熄火。上次在易州用炮时,就是至少三成炮弹没有炸响。

    汪腾见他不语,估计是把他难住了,解围道:“此事太过难办,我们军器监的人都想遍了也解决不了,大人不必急在一时。”

    徐诚忻点点头,道:“你们能知难而上就很不错。办法是有的,可惜怕现在还做不了。”

    汪腾一惊,忙问有何办法,徐诚忻便把引信的概念说与他听。这引信虽小却聚集着大量的基础工艺和技术,依当时的条件是做不出来的。就算做出来了,也用不到这种圆形的炮弹上。徐诚忻说出来也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思考的方向,就机械碰击类的引信还是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的。他还让人找来纸笔,画了一个草图,把工作原理解说一遍。

    汪腾听得大脑洞开,如同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他越想越觉得巧妙,同时又越想越觉得难办,东西虽好做实在做不出来,不禁有些沮丧。

    徐诚忻见状,笑笑道:“不必心急,你造的火炮在当下已经够用了。至于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研究。只是要记住,任何东西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这火炮,要有好的炼钢、淬火、浇铸、切割、打磨等技术,只有这些技术水平都上去了,造出来的火炮才够猛。你们研究所的人员还要大量增加,研究的课题再细分,叫你造火炮不要只盯着火炮。比如这个......”

    徐诚忻又在纸上画了一个轴承,说道:“能把这东西做出来,再加上炼出好的钢,再重的东西也能一车拉走。”

    汪腾终于明白他父亲为什么如此推崇这位徐大人,这人的脑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啊,一个比一个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