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哥罩你
字体: 16 + -

第137章 家宴(上)

    sat oct 25 07:00:00 cst 2014

    兑现的灾银被一车车拉进户部,再经户部分批向灾区发放,燃眉之急总算是解决了。

    景政殿里,压在哲宗心上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了。同时,他也觉得自己越来越离不开徐诚忻了,一有什么难解决的问题首先想到的总他。

    “听说你把自己的那块牌匾送给了一个卖菜的老农?”哲宗好奇地问道。

    “是啊,”徐诚忻回道:“我就是想告诉大家真正的善是什么,免得那些大商户利用圣上的招牌挂羊头卖狗肉。”

    “爱卿考虑得倒也周全。”哲宗笑道:“现在赈灾的银子已经筹齐,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如果没有意外,我想在年前就动身,陛下以为如何?”

    “不错,年关将近,正是贪腐大行其道之时,此时去查必有斩获。只是又要累及爱卿不能与家人团圆了。”

    “家事再怎么说也没有国事重要,陛下放心,事情一定可以办妥。”

    哲宗点点头,笑道:“你办事,我总是放心的。还记得当年你说要罩着朕吗,现在想来此话果然不假,哈哈哈......”

    徐诚忻也不由回想当年与哲宗***架喝酒,现在感觉恍如隔世一般。忽想起一事,道:“这次南下不知要过多久才能与陛下团聚了,陛下什么时候有空可想再去我家里坐坐?”

    往事被勾起来,哲宗甚是怀念,乘着这股心思便道:“朕正有此意,再说我那皇妹也有好久未见。那就定在明晚吧,等朕处理完这些折子便来国舅府坐坐。”

    “臣恭迎圣上大驾。”

    “罢了罢了,你一行礼朕就想笑。”哲宗笑道:“到时不要闹得太隆重,咱们君臣就随便聊聊,一起喝喝酒、打打牌,这些天可把朕给烦死了!”

    “好!臣遵旨!嘿嘿......”

    第二天晚上,天色已经不早了。徐诚忻带着晚晴、赵舒一直在门口等着哲宗的大驾光临。

    赵舒有些不耐烦了,问道:“相公啊,皇帝哥哥怎么还不来,会不会是他忘记了?”

    “不会吧......”徐诚忻也没把握,道:“可能有什么急事给耽搁了吧,或者不打算来了......”

    晚晴安慰道:“即使不来也该派个人来知会一声,别急,可能再一会儿就到了。舒儿,外面冷你回去等吧,这里有我和相公就可以了。”

    赵舒哦了一声,竟乖乖地进去了。

    徐诚忻奇道:“她怎么这么听你的话,你给她施了什么招?”

    晚晴嫣然一笑,道:“她一个小姑娘我还用给施什么招,讲讲道理、说说好话她还是挺乖的。”

    “还是大老婆厉害。”徐诚忻不由大为安心,道:“她这脾气,我正担心会给你什么难堪,想不到你倒一下把她治住了。”

    “都是一家人哪需要治不治的,舒儿本性不坏,只是任性了点。相公你就放心吧,家里的事有我。只是这次去江南不要忘了去杭州看看,我那紫瑶妹妹正望穿秋水呢。”

    徐诚忻轻轻搂住她的腰,说道:“又是赵舒又是紫瑶,真是委屈了你。你放心,再也不会有第三个了。等我忙完了这些,咱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晚晴顺势靠在他的胸前,心满意足地说:“相公不必给我什么承诺,晚晴心里都明白着呢。”

    “我也知道你是个明白人,只是忍不住想告诉你。这一去南方,也不知要多久才能与你相聚,心里真有些舍不得。”徐诚忻满是柔情地说:“以后不要再那么拼命的赚钱了,把报社的事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如果闲了闷了就照顾下易州来的情报,京城里的事我也跟你说过了,注意他们的动向就可以了。千万别轻易冒险,有什么事可以给我来个信,或者等我回来再说。”

    “如今你也是四品浩命夫人,好好享享福。以前跟着我总是担惊受怕的,现在我在外面有皇帝这面盾牌,家里有公主护着,一般人跟本动不了咱们。家里有那么多佣人丫环,银子也不缺,喜欢什么看上什么了就尽管使银子买......”

    “相公,下雪了。”

    “我跟你说了这么多话听进去没?”

    “相公,以前在江南难得看到下雪,一到冬天我就盼着下雪。汴京真好,每年都可以看到雪......相公,好看吗?”

    “......好看,你要喜欢汴京我们就在这里住下了,每年都可以看雪。”

    “相公说到时候女真人会打到汴京来。”

    “那相公就把他们打回去,敢打扰我家晚晴看雪,哥扁死他!”

    “小声点,人家听到以为你干什么了。”

    “徐大哥你要扁谁啊?”俩人只顾抬头看雪竟没发现哲宗已经来到面前。他身后依然带着范斫与二名太监,一身便服,满脸笑意,透出一丝顽皮意味。

    晚晴俏脸一红,赶紧跳出徐诚忻的怀抱,福了福立于一旁。哲宗微服私访,徐诚忻也象征性的行了礼。

    行完礼,徐诚忻哈哈一笑,道:“谁敢对我大宋无礼,哥就扁谁。”

    哲宗也开怀大笑,道:“好气势,不愧是位横刀立马的大将军。”

    晚晴适时道:“下雪了,外面寒冷,大家快进屋聊吧。”

    大家一起往里走,哲宗边走边说:“都讲瑞雪兆丰年,可今年的雪真让人头疼啊。”

    “陛下还在担心江苏的灾情,”徐诚忻劝道:“有这么多银子拨下去,就算有人贪点拿点,也总不至于再饿死冻死人了吧,陛下且放宽心。”

    王旭也凑过来,道:“圣上每日操劳国事没有一刻舒心,奴才看着都心疼啊。今天难得到国舅府上来坐坐,就放下心思,好好乐乐才是。”

    正这时,房门推开,赵舒蹦蹦跳跳地冲过来,一把拉起哲宗的手嗔道:“哥哥怎么才来,都这么晚了妹妹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哲宗打量了一眼赵舒,见她眉开眼笑,没有一丝做作,便知嫁过来定是挺开心的。道:“刚要动身,两浙路、福建路都来了一道加急的折子。跟几位大臣商议了一下几乎忘了时辰,幸好有王旭提醒。”

    徐诚忻顺势问道:“那边出什么事了?”

    “两路转运使均向朕抱怨沿海各州深受倭寇海盗滋扰,要求朝廷下令禁海禁渔,挖深沟筑高墙将倭寇挡于海岸之下。这样一来,必要化费巨资,明年两浙路与福建路的税赋就不能指望了。”

    徐诚忻听了大感荒唐,忙问道:“陛下真打算这么做?”

    “大巨们意见不一,但倭寇侵扰多年,实如顽疾。此法虽显笨拙,却也不失为治根之策,依你之见可行吗?”

    徐诚忻本想一口否决,但心哲宗的意思似乎挺偏向赞成的,想了想便道:“办法倒也算是个办法,只是担心这几份折子有些水份。倭国不过是个弹丸小国,他再凶悍也不可能在两路各州几千里的海岸线同时骚扰。如果捣乱的不仅仅是倭寇那也情有可愿,怕只怕地方官故意夸大海患,以便私吞税赋。”

    “嗯,章惇也有此担心。”

    “再则,海禁一起,渔民的生计就成了问题,民贫则乱,不得不防啊。至于这深沟高墙嘛,陛下想想自秦朝以来的长城,可曾挡住胡人南下?”

    哲宗一怔,回头看了他一眼。徐诚忻接着说:“城是死的,人却是活的,高山大川都挡不住人,何况这区区长城。”

    “你可有什么好的法子?”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法子肯定是有的,不过得先去实地看看才行。反正我不久就要南下,不如先去了解一下陛下再做决定。实在没办法了,再议也不迟啊。”

    “朝廷的银子很紧张啊,能缓一缓那是最好了。”哲宗也下不了决心来办这件事,干脆就拖一下再说,便道:“就按你说的去做吧,此去可能有诸多危险,多带些兵去。你要出了什么事,朕非让这个妹妹非烦死不可。”

    赵舒小脸一红,忙打岔:“都到这儿了还谈国事?采羽访卉,快把酒菜端上来,大家先暧暧身子再说。”

    “好好好,不谈了。”哲宗精神一振,道:“咱们今晚就饮酒作乐,看看你们这儿有什么好吃的。”

    “端上来!”赵舒早就等不及了。一声喊,几名下人排着队开始往桌子上送东西。

    先端上两个大碳炉子,炉子上架两铁锅,一红一白的汤汁正冒着香味扑鼻的热气。后面几人又端来几个竹筐,里面放着各式荤腥蔬菜,却都是生的。

    “这是什么,没有烧熟的菜也端上来?”哲宗好奇地问。

    “这叫火锅。”

    “我们这几天天天吃这个,可有趣了。”

    “这红色的汤是辣的,白色的是不辣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介绍起来,哲宗一听果然有趣,便迫不及待的挽起袖子开始涮起火锅来。

    徐诚忻点了一下人头,突然道:“咦,我那两个妹子怎么没来?”

    “你何时曾有过妹子?”哲宗奇道。

    “刚认的。”徐诚忻嘿嘿一笑,道:“月儿快把她们叫来,心上人来了却又害羞起来了。”

    待月儿笑嘻嘻地将她们拉出,哲宗一看顿时心跳加速。徐诚忻在他耳边低声说:“我们都替你瞒着身份,不过,这俩姑娘聪明伶俐,也保不准心中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