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鹰岭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章 西北王发兵南疆

    “哈哈哈哈。。。。。。”

    肆无忌惮而又狂放的笑声透出西北王府传至街外。

    “徐王,我西北十六位上将军已经将近二十年未曾齐聚,今日得你传书齐聚一堂,您竟开此玩笑,区区后蜀南疆王张北山一人足矣,何须我西北出兵。”

    王将军坐在位子上起身对着徐洲梁和众位上将军说道。

    王将军所言虽是狂妄自傲,但众位上将军也是认同他的说法,二十年前渡边战役时后蜀举国上下拼凑出将士不到两万。之后更是能够立足漠北不过是依靠大燕,如今居然妄想集兵攻打大燕?岂不是蚍蜉撼树?

    “后蜀该不会是想凭借着他那两万将士攻下南疆吧?如果真是如此,这张北山的南疆王也别做了,干脆让给弟兄几个算了,让兄弟也尝尝做王的滋味儿。”

    王将军嘲笑的说道。

    “王将军不得无礼。”

    徐洲梁本就是西北王,王将军这一番话不免会引起小人猜忌,,此乃为臣者大忌。说话的是王将军的过命兄弟,自然不想让他惹祸上身。

    徐洲梁轻笑一声,并未说话,他自然是了解王将军的性格,若是他人说出此番话语怕是早已人头落地。见徐洲梁并未说话,王将军的那位挚友自然也是松了口气。

    “王将军所言甚是,若是连区区后蜀两万将士攻下南疆,那张北山这藩王倒也是可以给你当当。”

    徐洲梁说道,虽也只是一句玩笑,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将军便低下头去不再言语。王将军并未真如自己所说想当藩王,只是在自家兄弟面前打趣儿一下张北山。

    徐洲梁虽是知晓他的忠心,但也想给他一个教训,若是日后再如今天这般口无遮拦,迟早是大祸临头。

    “若无要事,我也不会召诸位将军前来。前些时日后蜀来犯,张北山向京都请命派兵支援。圣上便要从我西北调兵四万前去南疆。”

    终于进入正题,张北山望着座下的众位将军说道。

    “四万?为何如此之多?驻守南疆的有三万余将士,这足足有七万将士啊,后蜀集结了多少兵力?”

    座下的一位将军清楚了给徐洲梁算了一笔明白账,其余将士也是一脸惊愕,七万多将士,这是大燕国的大半兵力啊。如此一来西北只剩不到两万将士,若是漠北他国此时进军西北后果不堪设想,吞进西北如同探囊取物。徐洲梁与众位上将军不得不为西北考虑啊,西北距京都不足四百里,若是城破,大军两日便可直取京都。

    “后蜀集结十万大军兵临南疆。”

    徐洲梁缓缓地说道,语惊四座。堂下瞬间安静下来。

    “十?十万?徐王您没在开玩笑吧。”

    方才嘲笑后蜀人丁稀少的王将军此时结结巴巴的说道。

    众位将军皆是一惊。区区后蜀怎会有十万大军?

    “怪不得张北山会向圣上借兵,以南疆将士去挡十万大军无异于螳臂当车。”

    一位生性稳重老成的将军说道。

    “可是徐王,若是出兵四万派向南疆西北就会空虚啊,若是。。。”

    话语到此,王将军没有继续说下去,徐洲梁当然明白他的意思。

    ”王将军所言甚是,所以我才会找众位将军商议此事。“

    徐洲梁说道。

    “不可出兵四万,若是此时东越来犯,西北必破。”

    “须得出兵,这是皇命,若是抗命,这是欺君之罪。”

    听闻有十万大军,堂下乱作一团,有人主张出兵,有人反对出兵,乱哄哄的一片,不到一刻钟时间徐洲梁被吵得头都大了。

    “违抗就违抗,那时十万大军啊,南疆三万,西北四万,不过才是七万,怎能敌国十万?渡边之战我西北儿郎有多少奔赴战场?又有几人回来?皇帝怎梦尽是从我西北要兵,大不了反了!。”

    王将军在木椅上站起来,气愤的说道。

    砰的一声,茶杯碎在地上,茶水四溅。

    “混账!来人拖出去,二十军棍!”

    徐洲梁怒瞪着王将军说道。

    堂下瞬间安静了下来,王将军面色略微有些不服,转身走出去。

    “不用徐王动手,我自己去领二十军棍,反正我是反对出兵。”

    众位将军之中徐王内心最是喜欢性情耿直的王将军,可是又不得不罚,为人臣子怎可说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话来,若是让小人传到皇帝耳中,必是诛其九族之罪。

    徐洲梁轻叹一口气继续说道:

    “不要乱,一个个来说说自己想法,陈令,你先来。”

    这陈令便是打趣儿王将军的那位将领,二人关系匪浅,陈令刚刚站起,门外便出来一声苍老的声音:

    “这是犯了何事?”

    听到说话的人,徐王不自觉的站起来,声音有些熟悉,猛然间却又想不起是何许人也,众将军也是纷纷转头看向声音来源。

    一位身穿棕红色雕裘的老人立于庭院中间对着刚刚走出大堂的王将军问道。

    王将军定眼一看便说道:“回太傅,领军棍。”说完便直冲大门外走去。

    “原来是姑苏太傅,太傅大人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徐洲梁站在大堂门口处说道。

    姑苏涅与徐洲梁虽是关系交好,却多是书信来往,一是西北距离京都太远,即便寻常无事也不可能经常来西北探望,二是藩王不得召见不得回京,徐洲梁已经将近二十年没有走出西北了,两人何能相见?未能听出声音倒也是情有可原。

    “徐王今日为何发得这般脾气啊。”

    姑苏涅边走进大堂边打趣儿的问道。

    在他的印象里徐洲梁可是一个脾气性情极好的老好人,对待战士很少发得脾气,刚何况是跟随他多年出生入死的将领。

    “说话不着边际,欠打。”

    徐洲梁撇了一眼刚刚走出大门王将军,直接的说道。

    又继而说道:

    “姑苏大人到我西北所谓何事?”

    “没事,我就不能来看看你了?”姑苏涅对着徐洲梁眼睛说道。

    ”这般大雪姑苏大人从京都到我西北,该不会只是看看我吧。“

    徐洲梁说道。

    无事不登三宝殿,京都距此四百余里,他可不信姑苏涅只是来看看自己。

    ”外边儿寒冷,姑苏大人进屋说吧。“

    徐洲梁伸臂摆出迎接姿势邀请姑苏涅进入大堂。本就打算给姑苏涅书信一封共同商议此事,只是还未来得及写,人倒是先来了,也是省事儿了。

    姑苏涅再次也是无妨,身为朝廷一品官员的他应是早就知晓这件事情。

    ”徐大人可是在商议后蜀举兵之事?“

    这倒也不难猜,刚一进来便看到堂下众位将军,除了此事他还真难以想到在这西北还有何事能让十六位将军齐聚一堂。

    ”太傅大人所言甚是。“徐洲梁重新坐回位子上说道。

    ”我来此处正是因为此事。”

    姑苏涅并无客气直接坐在徐洲梁旁边端起茶杯说道。

    “四万将士对于我西北来说着实是太多了,二十年前一战西北元气大损,至今未能恢复回来,对大人您说句心里话,我作为徐王实在不想在看到我西北儿郎有去无回啊。“

    徐洲梁对着姑苏涅说道。

    ”我自然明晓徐王心中所想。“

    姑苏涅对着徐洲梁笑着安慰般的说道。又继续说道:

    “如今我有以计,即不违抗皇命,又可让你四万将士安然无恙。”

    “哦?不知太傅大人有何高见。”

    听到姑苏涅的话徐洲梁心中一喜,皇命不可违,将士的性命他又不想丢,如此最好不过。

    姑苏涅勾起嘴角一笑,倒也不说是什么计谋,只是慢悠悠的拿起茶杯轻抿一口又放在桌子上个,徐洲梁和堂下众位上将军心中似是蚂蚁啃食一般焦躁。

    “太傅大人,我等都急死了,还请快快讲来。”

    堂下的上将军们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

    “哈哈哈哈,众位上将军浴血杀敌之勇猛,派兵布阵之精妙,战场之上运筹帷幄,居然会为此小事心急如焚。”

    姑苏涅对着众位上将军笑着说道。

    “太傅大人,别在嘲笑他们,我都有些许烦躁了。”

    徐洲梁笑着说道。

    “你随为西北王,为百姓如此着想属实难得,可在这大燕境内你是臣他是君,皇命不可违,若违之便是欺君。”

    徐洲梁何曾不明白这般简单的道理?

    姑苏涅继续说道:

    “兵,必须出,但要慢出。”

    说完悠悠一笑,在次端起茶杯抿上一口,道一声好茶。

    徐洲梁稍做思索便明白其中意思,不由的喜上眉梢,总算是有解决的方法了。

    “多谢太傅大人指点。”

    众位上将军依旧坐在堂下,直勾勾的瞪着眼睛盯着姑苏涅等他解释。

    “传令下去,集结四万大军,去往南疆。”

    徐洲梁对着众位上将军说道。

    只是如此便决定了?这未免有些草率吧。众位上将军起身欲要说些什么,被徐洲梁挥手打断。

    “我意已决,诸位将军不必多言。”

    见徐王态度坚决,将军们知晓多说无益,便也就纷纷退下。

    “我自明白太傅大人的意思,只是大人这么做是为了三皇子吧。”

    徐洲梁虽身在西北,京都之事倒也知晓些许。

    三皇子有事,他不会坐视不理,与三皇子谈不上挚友倒也有些关系,但有些事情皇子亲自出面并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