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166章 贵妃慧心设疑阵

杜慎之听了沈澄之的话,不由大为疑惑。

沈澄之似是看出杜慎之的疑惑,笑道:“弟与杜兄相知,因此理应言无所隐瞒。皇上是从兄长手中夺得的皇位,自然对熹国公格外猜忌,皇上不肯重用杜兄父子多半也是因为有熹国公在的缘故。如今皇上看在宠姬的面子上,不得不留下熹国公的性命,可皇上心中终究是不放心熹国公。”

杜慎之听明白了几分,不由点头道:“沈兄说得不错。”

沈澄之见杜慎之已经中计,又接着说道:“杜兄如果能设计除去熹国公,不仅替皇上除了心腹之患,更是扫除了令父子晋升的障碍。如果没有熹国公,皇上自然不会猜忌杜兄父子,又岂能不重用令父子?”

杜慎之仔细想了想,抚掌道:“沈兄果然见识不凡,弟受教了。只是如何除去熹国公?”

“令严负责照顾熹国公,下手的机会自然多。”

杜慎之连连点头。

那杜慎之深以为然,到了晚上,就将这篇话悄悄的告诉给了父亲。

杜兴邦听了,沉吟良久,也是深以为然,因道:“我下手的机会虽然多,只是如何能做到不留痕迹才是正经。”

那杜慎之早已把沈澄之当做知音,如今听父亲这般说,就道:“父亲考虑得是,待儿子熟思之。”他心中却已经打定主意,明日找沈澄之商议。

到了次日,杜慎之见了沈澄之,就把杜兴邦的话和沈澄之说了。

沈澄之笑道:“这个不难,我沈家有一种秘药。人若吃下,只觉得口渴。若是喝了寻常的茶水,自然无碍。可若是喝下参汤,则不过半个时辰自然丧命。”

杜慎之连声称善,又向沈澄之讨要秘药。

沈澄之皱着眉头道:“秘药如今弟却没带在身上,弟这就回去让家人回庆州取了来。”

杜慎之连连拱手称谢。

那沈澄之与杜慎之拱手告别,装作回去派人回庆州。实际上这个沈澄之是李家家奴假扮,一离开杜慎之,就去见了李绪成。

李绪成听了沈澄之的话,不由大喜道:“你办事甚是妥当,待事成之后,我自有重赏。”

假沈澄之忙叩头称谢。

李绪成笑道:“你立下大功,本是你应得的,不必多礼才是。”李绪成说着,就亲手扶起假沈澄之。

那沈澄之千恩万谢的走了。

李绪成看着沈澄之的背影,眸中流露出几分狠厉来。他看沈澄之走了,这才站起身来,去书房见父亲。

李绪成之父李荣安正在书房内看书,见儿子进来,也就放下手中的书。

李绪成请安道:“请父亲安。”

李荣安摆了摆手,示意李绪成在自己身边坐下。

李绪成在父亲身边坐下,对着屋内服侍的小厮挥了挥手。

那些小厮忙退了出去。

一时,屋内只剩下李荣安父子两人。李绪成这才将沈澄之已经将事情办妥告诉给了李荣安。

李荣安不由大喜,连声夸李绪成中用。

李绪成笑道:“还是贵妃娘娘的计策高明。”

李荣安抚着花白的胡子,道:“你说的不错,要赶紧告诉贵妃娘娘才是。”

父子两人去后院找李夫人,李夫人听了他父子两人的话,就道:“贵妃娘娘吩咐了,若是事情办妥了,就让我派人送几样点心进宫。我这就让人送去,贵妃娘娘见了,自然就明白了。”

李夫人说完,就唤进了自己的贴身侍女,令她准备几样点心送进宫去。

不大一会儿工夫,点心就准备妥当了。李夫人忙让人送进宫去。

却说李贵妃见了点心,自然知道自己的计策成了,就赶来见萧允。

那萧允听李贵妃提及谋逆一事,不由一怔,随即摇头道:“妾在深宫,不知朝中的事情。”

李贵妃笑道:“我也是恍惚听人提了几句,好像是有人谋逆,被陛下知道了,陛下要严惩谋逆之人呢。我以为陛下常在娘娘这里,娘娘定然能有所耳闻,也就当做一件闲话来讲。如今娘娘也不知道,想来是假的。再说,娘娘说得是,这些外朝的事情和我们有什么相关?我等不过服侍好陛下就是了。”

李贵妃说完,故意用别的话头岔开。

萧允因知承明久怀不臣之心,心中一直暗暗担心。更遑论,上次承明已经做下了谋逆之事,亏得皇上网开一面。如今她听李贵妃这般闪烁其词,不由有了心事,因此和李贵妃说话也就带了几分心不在焉。

李贵妃见萧允态度含糊,知道萧允已经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就起身告辞了。

李贵妃一走,萧允就吩咐疏影道:“你去暗中打听打听,朝中可出了什么大事不成?”

疏影自去打听。

萧允越发的不安,她深知承明对皇上心怀怨恨,要是承明再做出点什么来,那么皇上是否还能饶过承明?

疏影去了许久,方才回来。

萧允在屋内早已是坐立不安,如今见疏影回来,急忙问道:“你可打探到什么了?”

疏影摇了摇头,道:“奴婢问了几个私交甚好的小太监,那些小太监都不知道。”

萧允点了点头,可心中却愈发的忧虑。李贵妃素来谨慎,定然不会空穴来风,必是真有其事。而皇上又极少瞒自己,自己不知道这件事,多半是和承明有关。

萧允想到这里,越发的不安,也就想着召承明进宫叮嘱几句。

到了晚上,皇上来萧允这里。萧允接着,奉了茶,犹豫着该如何开口。

皇上在萧允身上甚是用心,见萧允满脸的不安,也就握住萧允的手,和声道:“允妹,难道出了什么事不成?”

萧允自然不能直接问承明是否谋逆,因此也就说道:“妾许久没见承明了,想着宣他进宫瞧瞧。”

皇上自从知道承明对萧允动了不该动的心思后,就不再让承明进宫见萧允。他如今听萧允这般说,心下一沉,只是不好当着萧允流露出来,也就笑道:“承明如今由他外祖父、外祖母照料,诸事都好,你不用担心才是。”

萧允因皇上不肯让承明进宫,也就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上次承明谋逆事泄,皇上就不肯再让承明进宫。如今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皇上依旧不让承明进宫,看来承明还是犯下了什么事情。

皇上见萧允满脸心事的模样,不由笑着将萧允拥到怀中,道:“朕不是不让你见承明,只是如今承明年纪渐长,都到了该娶亲的年纪了,再让他到后宫来,只怕多有不妥。”

萧允听皇上的理由甚是牵强,不由想反驳——成年皇子也有进宫探望母妃的。只是自己是继母,加上承明身份特殊,只得罢了。

皇上怕萧允不高兴,忙将话头岔开,道:“朕怎么不见长乐公主?”

萧允听皇上提起女儿,这才将心事放下,道:“可是呢,她今天午睡起来还吵着要见父皇呢。”

皇上笑道:“长乐想见朕,朕岂能不见?”皇上说着,就携着萧允的手,一道去看长乐公主。

萧允虽然不知道承明是否真的又做出谋逆之事,只是心中已经种下了疑心的种子。再加上皇上因承明对萧允有情,而不愿两人见面,让这疑心越来越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可萧允心中的不安与猜疑却越来越重。此时在萧允心中,她已经认定承明暗中谋逆,皇上知道了,却瞒着自己,不肯告诉自己。上次承明已经触及了皇上的底线,皇上看在窦太后和自己的面子上,才绕过承明,那么这次呢?

萧允已经不敢想下去了,皇上的态度让她一时难以揣摩皇上的心思。她几次欲开口询问皇上,可却怕一旦开口,承明本没有谋逆之事,反倒让皇上多心。

却说沈澄之借口派人回庆州取药,直到第三天才来见杜慎之。

杜慎之早就等得急不可耐,见了沈澄之,如同得了月亮一般,忙道:“沈兄,可想死弟了。”

沈澄之笑道:“杜兄是想弟,还是想这个?”沈澄之说着,就从怀中拿出一个白玉瓶来。

杜慎之急忙接过,欲要打开看时,却被沈澄之劝阻道:“杜兄小心,这药甚是厉害。”

杜慎之闻言,小心翼翼的打开瓶子,朝里面看了看,自然是看不出什么来,也就收在怀中,谢道:“沈兄大德,弟没齿难忘。”

沈澄之笑道:“你我情同骨肉,若是这般说反倒见外了。”

杜慎之闻言,心中倒是越发的感激。

沈澄之趁便说道:“杜兄,此次弟派人回去取药,家人回报说家慈甚是挂念弟。弟想着家慈老病,且弟来京师也有一段日子了,不如回去看看母亲。弟就此和杜兄别过,待来日再聚吧。”

杜慎之听说沈澄之要回庆州,未免有些不舍。只是沈澄之是回去探望母亲,自己自然不好阻拦。

两人叙了一回,就告别而去。

这日,皇上正在御书房内看奏折,就听外面有小太监禀道:“陛下,杜大人有急事求见陛下。”

皇上听说杜兴邦来了,不由有几分纳闷:如今熹国公府由魏刚之弟魏建看守,自己昨日刚刚密召魏建进宫,那魏建回禀自己说熹国公府并无异常。那么,此时杜兴邦来见自己做什么?

皇上心中虽然满是疑惑,淡淡的说道:“宣。”

过了一会儿,杜兴邦就随着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

皇上见杜兴邦满头大汗,神色慌张,知道定是出了大事。

那杜兴邦“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哭道:“陛下,熹国公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