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144章 萧母进宫慰爱女

皇上和王婉出了上阳宫,皇上沉吟了一会儿,就道:“朕去瞧瞧萧娘娘。”

王婉忙道:“正是,妾听小太监说萧娘娘又晕倒了,不知要紧不要紧,陛下很该去瞧瞧。只是妾若和陛下一道过去,只怕萧娘娘不好意思,不如陛下先过去,待过一会儿妾再过去。”

皇上因王婉处处为自己着想,心中甚是感激,也就说道:“如今天又冷,皇后身子又弱,皇后就不用亲自过去了。”

王婉笑道:“陛下既然这般说,妾今日就不过去了。”王婉福身行了礼,就站在原地等皇上离开。

皇上转身朝结绮宫行去,迎面正碰上小太监领着太医出去。皇上站住脚,问道:“萧娘娘病得可厉害?”

那太医见是皇上,忙跪下请安,诚惶诚恐的答道:“回陛下,萧娘娘并无大碍,不过是受了风寒,加上萧娘娘身子虚弱,所以才会晕倒。臣已经开了方子,娘娘吃两副药,好生调养,自可无恙。”

皇上点了点头,摆手道:“你下去吧。”

皇上匆匆赶到结绮宫,守门的太监迎上来见过礼,回道:“陛下,萧夫人已经到了。”

皇上闻言,微微颔首。

却说魏刚奉了皇上的旨意,自然不敢怠慢,忙让自己的心腹坐了马车,赶去萧府宣萧夫人进宫。

萧夫人听来人说萧娘娘宣自己进宫,心中难免有几分诧异:萧允如今无职无份,就是皇后要宣召自己的母亲进宫也不容易,萧允如何能宣召自己进宫?

萧夫人心中满是疑虑,不由替萧允担心,匆匆收拾了一番,就随着那个小太监进了宫。

待萧夫人见到萧允的时候,萧允已经醒了过来。萧夫人见萧允形容憔悴,心中大恸,一把握住萧允的手,唤道:“我的儿。”萧夫人的眼泪已经含在眼圈,只是在宫里,少不得忍着。

萧允见了萧夫人,满腹的委屈,可却无法宣之于口,只是紧紧的握住萧夫人的手。

疏影见了这般,忙在一旁劝道:“夫人且放宽心,萧娘娘不过是感染风寒,吃一两剂药就可痊愈了。”

萧夫人虽然口中答应,可心中难免越发的疑惑:如果萧允只是感染风寒,怎么会让人宣自己进宫?

萧允握住萧夫人的手,只觉得满腹的心事一起涌上心头,越发的凄苦。

恰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巴掌声。

萧夫人听见,以为是王婉来了,忙站起身来,就要迎出去。原来,宫中规矩皇上或是皇后出行,要人回避,跟随皇上和皇后的小太监都拍巴掌。宫中的人听见巴掌声,就知道皇上或皇后要到了,该回避回避,该接驾接驾。

萧夫人以为皇上自然不会来寡嫂的屋子,来的自然是王婉,因此忙起身迎驾。

不想,帘子一掀,皇上已经走了进来。

待萧夫人看到进来的是皇上,不由怔住了。萧夫人到底是久经世事的,忙回过神来,福身请安道:“妾请陛下安。”

皇上摆手道:“萧夫人免礼。”

萧夫人心中隐约猜出了几分,不由暗自替萧允伤心。

皇上走到床边,看了萧允一会儿,方才问道:“萧娘娘可觉得好些了?”

萧允脸朝着里面,也不答话。

皇上不以为杵,接着说道:“萧娘娘放心,朕已经求过太后娘娘了,太后娘娘答应将长乐公主送回来。”

萧允听了皇上这句话,心中一喜,身子不由微微动了一下。

皇上见萧允不肯理自己,长叹了一口气,道:“萧娘娘好生将养身子,朕走了。”

萧夫人忙要送出来。

皇上叮嘱道:“请萧夫人留步,烦劳萧夫人多留在宫中几日,好照料萧娘娘,有劳萧夫人了。萧夫人如有什么不便,只管派人告诉朕就是。”

萧夫人连称“不敢”。

皇上又回头看了一眼萧允,就迈步出了屋子。

若说刚才萧夫人还有几分疑惑的话,现在看了皇上和萧允的情形,已经猜出究竟出了什么事。

萧夫人正要和萧允说话,恰好小太监端着熬好的汤药走了进来。

萧夫人从小太监手中接过药碗,亲手喂萧允喝药。

一时,萧允喝完药。萧夫人看了萧允一眼,握了握萧允的手。

萧允会意,对着屋内服侍的宫女、太监挥了挥手。那些太监、宫女行了礼,纷纷退了出去。

屋内只剩下萧允和萧夫人两个人。萧夫人看着萧允,心中想着该如何开口。

萧允受了这般委屈,早就想和母亲倾诉一番,此时不由唤了一声“母亲”,眼泪已经流了下来。

萧夫人忙拿了帕子,轻轻替萧允拭着泪。萧夫人心中满是心痛,女儿吃了这样的亏,做母亲的如何能不心痛?更遑论,萧夫人知道萧允失节,窦太后自然会对女儿不满。萧允在宫中就失了窦太后这个依仗。还有,王婉等人对女儿又会如何?萧夫人自然知道后宫争宠的手段,只怕女儿如今也卷入了这后宫的是是非非之中。

萧夫人虽然满腹心事,可却不得不安慰女儿。萧夫人轻轻抚着女儿的头发,柔声道:“母亲知道允儿受委屈了,只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萧允含泪道:“母亲,女儿将来如何见先太子于地下?”

萧夫人叹了一口气,道:“允儿,这种事在皇家也不少见。前朝也有这样的事情,算不得什么。你切莫太放在心上了,委屈坏了自己的身子。”

萧允闻言,哭的越发的委屈。

“允儿,母亲知道你一时心中定然是想不开。只是事到如今,你也没有回头的路了。”萧夫人说到这里,压低声音道,“皇上幸过你,这些后宫的女人只怕已经将你当做敌人了。你又没有名分,她们要难为你自然极是容易,你今后在宫中的日子只怕难过。”

萧夫人正说着,就听小太监在外面禀道:“萧娘娘,太后娘娘派杜妈妈送小公主回来了。”

萧允一听,一下子坐起身来,道:“快请杜妈妈进来。”

过了片刻,就见杜妈妈抱着长乐公主走了进来。长乐公主一见萧允,就张着小手让萧允抱。

杜妈妈忙上前将长乐公主递到萧允怀中,这才福身行礼。

萧夫人在一旁见了,忙扶起杜妈妈。

杜妈妈又给萧夫人问了好。

萧允一把抱过长乐公主,看了又看。半晌,萧允才对杜妈妈说道:“有劳妈妈了。”

杜妈妈看着萧允那一脸失而复得的喜悦,也有些微微动容,道:“娘娘能和小公主团聚是最好的了。”

萧允再三谢了杜妈妈。

杜妈妈自然知道萧允的诸般难处,也就想帮萧允一把,因此借机说道:“萧娘娘不用谢奴婢,奴婢不敢当。小公主能回来,多亏了陛下在太后娘娘面前求情。”

杜妈妈说完这几句话,就不肯多说,行过礼就告退了。

萧允听了杜妈妈的话,不由一怔。

杜妈妈走后,萧允又逗弄了一会儿女儿,就将女儿交给乳母。乳母抱着小公主去了后面。

萧夫人这才在床边坐下,拉着萧允的手,接着说道:“允儿,你如今在宫中无依无靠,后宫的妃嫔又对你心存怨恨。难得皇上待你甚好,可你若是一味违抗圣意,皇上恼了你,只怕你在宫中再没有立足之地了。”

萧允闻言,急道:“母亲难道是要女儿连名节也不要了?”

萧夫人看了萧允一眼,道:“你纵是不替你自己着想,也该替长乐公主想想啊。”萧夫人出身名家,自然不好将话说得太露骨,因此只是点了萧允几句。

萧允听了萧夫人的话,只管沉吟不语。萧允自幼被教育要恪守礼法,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与她自幼所受的教育大大的违背,因此她心中满是犹豫。

到了晚间,萧夫人就留在结绮宫中照料萧允。

却说宫中诸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了萧允的事情,只是事关皇家体面,自然没人敢随便议论。

吕淑妃因已有了皇长子,虽然心中难免有几分不舒服,倒也不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李德妃听自己侍女悄悄回禀自己,不过是冷笑几声,就安心养胎。谢氏姐妹虽然心中不悦,可已经失宠,不敢再触霉头。刘才人听说此事,在自己的宫中倒是骂了萧允一番。

到了次日一早,王婉从上阳宫出来,就笑着对众人说道:“听说萧娘娘病了,皇上甚是担心,我去瞧瞧萧娘娘。”王婉说着,目光不经意落在吕淑妃身上。

吕淑妃表情淡淡的,笑道:“妾本想随着娘娘一道过去,只是怕萧娘娘病中心烦。”

王婉微微一笑,道:“你们先回去罢。”

众人行了礼,站在路旁,等王婉离开。

王婉朝结绮宫行去。吕淑妃看着王婉的背影微微一笑,对李德妃道:“陛下素来最重礼法,如今为了那一位,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

李德妃笑道:“这后宫的事情理应由皇后娘娘主持,妾等不过尽心服侍陛下就是了。皇后娘娘诸事自有分寸,断没有我等多言的道理。”

吕淑妃虽然当着王婉对此事漠不关心,不过心中难免还是有些不舒服,也就借机出言挑拨李德妃,想让李德妃与萧允为难,不想被李德妃轻轻拨过。

吕淑妃见李德妃不上当,也就笑道:“德妃娘娘说得是,我也该回去了。”

李德妃看着吕淑妃的背影只管冷笑:她服侍皇上日久,岂能不知道皇上最重礼法。如今皇上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不难看出皇上对萧允情根深种,自己何苦出头让皇上不满,自讨没趣。

李德妃理了理衣袖,也朝自己的望仙宫行去。

谢氏姐妹和刘才人虽然没有听清吕淑妃和李德妃的对话,可看两人的面色,也知道两人之间似乎有些隔阂。

却说萧夫人听说王婉来了,不由一惊,生怕王婉来刁难萧允。不想王婉进来后,言词却甚是和悦。

萧夫人见了这般,这才略放下心来。

萧允再见王婉,心中难免有些不自在,只是自己有愧于王婉,少不得陪着王婉闲话几句。

王婉绝口不提那晚的事情,只是问萧允的病情。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小太监匆匆进来禀道:“皇后娘娘,陛下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