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134章 昭仪产子封淑妃

王婉听说长乐公主已经好了,就带着听琴过来瞧长乐公主。

萧允听说王婉来了,忙亲自迎了出来。

王婉看着站在台阶下的萧允,她身上那件雪青色绣绿萼梅的长衣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清冷。

萧允容貌艳绝天下,这份清冷为萧允平添了几分冷艳。王婉不由想起那句“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诗句来,不由怔怔的看着萧允。

萧允早已盈盈下拜,道:“妾请皇后娘娘安。”

听琴见王婉只是怔怔出神,忙轻轻拉了拉王婉的衣袖。

王婉这才回过神来,眸光一转,上前携住萧允的手,道:“好香的栀子花。”王婉说着,就携着萧允的手一道进了院子。

栀子花开得正好,满院的浓香,郁郁的香气漂浮在空气中,让人平添了几分慵懒的意味。

萧允垂下眼眸,也不答话。萧允为建元守孝,因此不肯在院中栽种颜色浓郁的花。

皇上知道了,特意令人按季节种了颜色素雅的花卉:初春的梨花,初夏的栀子花……

王婉看了一会儿花,就笑道:“我许久没看见小公主了,心里倒有些想她了。”

萧允忙道:“皇后娘娘念及妾女,妾不胜感念。”

王婉只是握了握萧允的手,就迈步朝里面走去。不想,王婉刚走到廊下,就听有人叫道“娘娘金安”,声音甚是怪异,倒唬了王婉一跳。

萧允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头,是自己疏忽了,忘了让人将这只鹦鹉挂在别处,忙道:“是妾疏忽了,惊了娘娘,请娘娘恕罪。”

王婉抬头看时,就见一只鹦鹉站在架上,睁着一双黑豆般的眼睛,正歪着头看着自己,不由停住脚步,道:“这鹦鹉倒甚是乖巧,以前却没见过。”

那只鹦鹉见有人看自己,越发的卖力,不停的扑闪着翅膀,叫着“娘娘金安。”

这只鹦鹉却是皇上派魏刚送来的,萧允颇有些尴尬,忙答道:“前些日子天冷,一直挂在厢房内。如今天气暖和了,侍女就把它挂在这里,让它晒晒太阳。”

王婉早就知道皇上让魏刚送鹦鹉的事情,自然不好多问,不过微微一笑,就迈步进了屋子。

屋内,承明正伏在小公主的床边,逗弄小公主。

原来,承明知道小公主会说话了,一定要让小公主叫自己“哥哥”。可承明教了许久,小公主却不肯开口。承明越发的执着,只要一有时间,就凑到小公主身边,不停的教小公主说“哥哥”两个字。

小公主刚刚吃饱睡足,睁着一双大眼睛,看了看承明,随即握着小拳头,打了一个小小的哈欠,转过头去。

承明见小公主不肯再看自己,越发的着急,道:“好妹妹,叫一声哥哥吧。”声音中竟带了几分可怜兮兮的味道。

王婉看着这幅画面,不由想起自己夭亡的长子,心中一酸,勉强笑道:“承明——”

承明忙抬起头来,见是王婉,忙上前行礼,道:“给皇后娘娘请安。”承明已收起了适才的稚气,举止间满是皇室贵胄的潇洒自若。

王婉不由看着萧允笑道:“几日不见,承明长大了。”

萧允也看向承明,只见承明漆黑的长发已经束起,头上戴着碧玉冠,一身浅碧色的长袍,温文儒雅,颇有几分似建元,心中不觉一窒,已是失了神。

王婉走到床边,抱起小公主。

小公主正在用口水吹泡泡,颇有几分自得其乐的感觉。

王婉掂了掂小公主,笑道:“小公主倒是胖了好些。”

小公主看到站在一旁的承明,扎着两只手,口齿不清的唤道:“波波。”

承明登时大喜,看着萧允道:“母亲,妹妹叫我哥哥了。”

萧允看着承明一脸喜色,不由微微一笑。

王婉见了这般情形,不觉黯然,勉强逗弄了小公主一会儿就走了。

宫中的日子依旧如水般流过,转眼国丧将满,宫中的沉郁之气似乎也一扫而空。

吕昭仪已经足月,可一直不见动静。窦太后难免添了一段心思,就连皇上也因自己没有子嗣,格外看重吕昭仪的这个孩子。

虽然窦太后眼巴巴的盼望着,可吕昭仪一直没有消息。窦太后忙宣了太医每日给吕昭仪诊脉,那些太医自然不敢怠慢,可却没诊出些什么。窦太后越发的着急,难免有几分迁怒。

王婉看着窦太后的诸般作为,还有皇上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关切,心中难免有几分不舒服,可面上不得不故作大方,格外替吕昭仪着想。

转眼,国丧已满,宫中除孝。宫中上下虽然不好庆祝,可却都觉得似乎是长出了一口气。

过了几日,昌平公主自然借机进宫来给窦太后请安,趁便提醒窦太后纳谢家之女为妃的事情。

昌平公主正在和窦太后说笑,突然听外面有小太监禀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派人来了。”

窦太后见王婉此时派人过来,揣摩多半是吕昭仪的事情,忙道:“快宣他进来。”

过了片刻,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给窦太后行了礼,就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让奴才来回明太后娘娘,吕昭仪适才腹痛,产婆说多半是要生,皇后娘娘已经过去瞧吕昭仪去了。”

窦太后闻言,一下子站起身来,迈步就朝外面走去。

昌平公主忙上前扶着窦太后,急匆匆朝吕昭仪的钟秀宫行去。

钟秀宫转眼就到了,窦太后一进宫门,就见一众太监、宫女候在外面。

那些宫女、太监见了窦太后,忙上前行礼。

窦太后摆了摆手,迈步进了屋子。

王婉忙迎了上来,低声道:“太后娘娘且安心,吕昭仪刚进产房没多久,只怕还要等一会儿。”王婉说着,就扶着窦太后在一把椅子上坐了,又亲自捧过一碗茶来。

李德妃等人也到了,也过来见礼。

那李德妃是个乖巧的,见了这般,少不得要在窦太后面前替王婉买好,也就笑道:“太后娘娘放心,皇后娘娘早将一切都准备齐备了,太后娘娘只等着抱孙子就是了。”

窦太后闻言,忙拍着王婉的手,道:“难为你诸事想得周到。”

王婉自然是谦逊了一番,又含笑看了李德妃一眼。

刘才人早将众人的表情瞧在眼中,不由不做声的哼了一声,默默站在一旁。

里间屋子半晌不见动静,窦太后不由有些着急,不住的看着门口。王婉的心思颇有些复杂,虽然知道自己不该,可还是隐隐的期待着什么:吕家贵盛,吕昭仪若是产子,对自己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虽然皇上对自己甚是敬重,等闲不会有废后的心思,可那些见风使舵的朝臣,在昭仪有子之后难免会有别的心思。

王婉已经不愿想下去了,只是静静的站着。

窦太后不经意看了王婉一眼,见王婉脸色有些发白,以为她是体弱不耐久站,就拉着王婉的手,道:“你坐着吧,这会子不用立规矩。”

王婉依言在窦太后身边坐下,心中却是七上八下。

过了一个时辰,只听一声响亮的啼哭声。

窦太后大喜,忙看向门口。

果然过了一会儿,稳婆就抱着一个襁褓走了出来,福身行了礼,就道:“太后娘娘大喜,皇后娘娘大喜,昭仪产下一子,母子平安。”

窦太后站起身来,上前去看那小婴儿。只见那小婴儿小脸红红的,紧闭着眼睛,甚是健壮。窦太后越发高兴,连声道:“好,好。”

王婉在稳婆开口说话的刹那,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没想到稳婆还是说出了自己最害怕听到的话,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可此时少不得也凑上前来看婴儿,满口夸赞。

众人看了一会儿,稳婆就抱了进去。

昌平公主笑道:“小皇子却是个有福的,真会挑日子。”

窦太后明白这孩子在国丧满后出生,洗三,满月正可庆祝,也就笑道:“可不是。”

王婉闻言,心中酸苦,却不能流露出分毫,转身对一个小太监说道:“你快去回明陛下。”

那个小太监答应了,如飞的去了。

窦太后笑着对王婉说道:“还是你想得周到。”

果然,不过一顿饭的功夫,皇上就带着魏刚和几个小太监过来瞧小皇子。

窦太后见皇上进来,笑道:“皇上真性急。”

皇上微微一笑,道:“儿子听说母后在这里,自然要过来。”

窦太后闻言,笑容越深。

稳婆忙抱着小皇子出来,皇上接过小皇子,仔细看了一阵,笑道:“朕瞧着小皇子的眉眼甚是像朕。”

窦太后仔细看了一番,道:“可不是。”

王婉看着眼前的一切,只觉得口中一阵阵发苦,勉强笑道:“小皇子相貌峥嵘,不愧是天潢贵胄。”

众人少不得奉承一番。

皇上因自己即位日久,长子夭亡,又一直未有子嗣,难免存了一段心事。如今吕昭仪产下一子,皇上自然欣喜。

皇上突然出声道:“传朕的旨意,晋封吕昭仪为淑妃。”

晋制:四妃贵、淑、德、贤,位视一品。其中以贵妃最尊,依次按序。

如今吕昭仪封了淑妃,是后宫中除了皇后之外地位最高的妃子。王婉不由有片刻的失神,随即恢复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