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121章 弄小巧借刀杀人

却说次日一早,萧允起身梳洗了,本打算去给窦太后请安,却见杜妈妈走来。

杜妈妈一见萧允,忙福身施礼,道:“奴婢请太子妃安。”

萧允一把拖住,道:“妈妈不必多礼。”

杜妈妈谢了恩,这才说道:“太后娘娘说了,太子妃大病初愈,不必晨昏定省,待身子好了再说。”

萧允忙谢了,但神情中却带了几分尴尬。窦太后不让自己去请安,在宫中众人看来,无疑是窦太后在冷落自己。

杜妈妈见萧允低垂着头,也就低声说道:“太子妃是明白人,自然能明白太后娘娘的苦心。”

萧允在心中苦笑了一下,明白窦太后是怕自己和承明引人嫉恨。但宫里的人都是些捧高踩低的主儿,自己明摆着被窦太后冷落,只怕今后在宫里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萧允勉强笑道:“太后娘娘用心良苦,妾自然感念在心。”

杜妈妈行了礼,就告退了。

萧允看着杜妈妈的背影,心中已经暗自下了决心:自己今后就在这结绮宫内闭门不出,好生教导承明。

窦太后这道命令不过几个时辰就传得宫内尽知,这些宫里的人已经瞧出窦太后有意冷落萧允的意思,因此越发不把萧允放在心上。

皇帝知道了窦太后的命令,沉吟了良久。这些天皇帝一直在琢磨该如何安置萧允:萧允不过是一介弱女子,自己若是用强,她定然反抗不了。只是她性格刚烈,万一有个意外,只怕悔之晚矣。加上萧允名分上是自己的寡嫂,如果自己将她纳入后宫为妃,天下人又该如何议论自己?自己立志做一代明君,又岂能让这一介女子成为自己的盛名之累?但是若要自己放手,自己委实有些舍不得。只有自己知道自己为她中夜伫立几回?当初自己听说她病重,一时忘情,竟不顾物议,匆匆赶到东宫看望她。

皇帝想到这里,不由长叹了一口气:正是因为如此,自己才让窦太后出面,将萧允召进宫里,但却没有安排她与窦太后一处居住,而是另外安排了一处住处。只是如今她已经没有了名号,窦太后偏又有这样的命令,宫中诸人难免轻视她。

想到这里,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高声唤魏刚进来。

魏刚忙进了屋子,躬身行礼,道:“陛下。”

皇帝看了魏刚一眼,才吩咐道:“你去选一只鹦鹉给娘娘送去,只说是给娘娘解闷的。”

魏刚愣怔了一会儿,方才反应过来皇帝口中的“娘娘”是指萧允,忙答了一声“是”。

魏刚自然不敢怠慢,亲自去选了一只鹦鹉,就提着笼子给萧允送去。

萧允正在教承明读书,承明进宫后,没有了太子世子的名头,自然没有了师傅,只能自己读书。萧允才学出众,倒是能指点承明一二,加上如今在宫中无事,也就以此打发时间。

萧允听小太监禀说魏刚来了,知道是皇上派来的。如今萧允已经猜出皇上的心思,对皇上难免有几分刻意的疏离,因此不由皱起眉头,微微点了点头。

承明自然将萧允的神色看在眼中,他自幼与秦王这个六叔甚是亲密,只是经过此变,心中对这位昔日的六叔更多的是仇恨。如今见了萧允这般,只道萧允与自己一般痛恨皇上。

魏刚随着小太监进了屋子,先给萧允和承明请了安,这才说道:“娘娘,陛下命奴才送只鹦鹉给娘娘解闷。”魏刚说完,就讨好的举起了手中的笼子。

那只鹦鹉却也乖巧,扑闪着翅膀叫着“万福金安”。

萧允听魏刚以“娘娘”称呼自己,不由微微挑起一边秀眉,不置可否。

恰好这时乳母抱着长乐公主出来,魏刚见了长乐公主,眼珠一转,笑道:“陛下本想再抱只猫儿狗儿给娘娘解闷,只是想着公主如今年龄尚小,倘或被猫儿狗儿伤着,反倒不美。”

萧允听皇上思虑得甚是周到,自己若是一味冷淡,未免让皇上面子下不来,自己如今寄人篱下,少不得随和些。

想到这里,萧允因吩咐小太监道:“把那鹦鹉挂起来吧。”

那小太监忙答应了,从魏刚手中接过鹦鹉,挂了起来。

萧允又看了疏影一眼,疏影会意,忙递给魏刚一个荷包。

魏刚接过荷包,谢了恩。

萧允方才不冷不热的说道:“未亡人不便亲自去叩谢陛下的恩典,魏公公回去替我谢过陛下的恩典吧。”

魏刚闻言,微微一笑,随即行了礼退了出去。

萧允看着魏刚的身影陷入沉思,魏刚刚才以“娘娘”称呼自己,皇上的意思究竟是什么?萧允已是不敢再想下去了,万一真的是自己想的那样,自己又该如何自处?一死保全清白自然容易,只是自己死后,承明又该如何?女儿又该如何?

承明站在一旁,看着萧允的脸色越发的苍白,不由道:“母亲若是累了,不如进去歇一会儿罢。”

萧允勉强挤出一个微笑,道:“我去躺一会儿,你自己看书罢。”萧允说着,看了一眼乳母怀中的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已经醒了,正无忧无虑的看着自己的母亲,咧嘴而笑。萧允一见女儿的笑容,没由来的一阵心酸,伸手抱过女儿,迳自回到自己的寝室。

萧允抱着女儿坐在软榻上,心中却越发的不安,眼中不由流下泪来:萧允虽然外表娇柔,可性格却甚是坚毅。只是权力场中弱肉强食,一旦失败,就会沦为鱼肉。纵使是权势熏天的人物,一旦沦为阶下囚,境况也是凄惨无限。更遑论一介女子,更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一整日,萧允都是心神不安。到了晚间,萧允越发的不安,连晚膳都没吃,就早早的上床歇下,心中却是七上八下。

烛光摇曳,在雪墙上留下摇曳的光影。

远处传来绑声,萧允在心中仔细的数着,却是三声。萧允这才放下心来,长长出了一口气。

萧允拥着被,坐起身,暗思道:难道是自己想多了?

一连数日,萧允都在忐忑中度过,只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却说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宫中更是如此。宫中诸人也都知道了皇上以“娘娘”称呼萧允,众人难免有了这样或那样的猜测,不少人已经收起了轻视之心。萧允是没有位号,是寡妇,可是古往今来,这皇室中究竟有多少龌龊之事?锦绣富贵之下又掩饰着多少肮脏不堪?保不住谁就有得意的一天。

可是出乎众人意料,萧允依旧安养结绮宫,皇上连见都没见她。众人不由纳闷,难道皇上真是把萧允当做寡嫂来尊敬?

王婉自然也知道了消息,只是王婉却恍若不闻,言笑如常。听琴隐隐知道王婉的心思,听到了这个消息,怕王婉迁怒,倒是小心翼翼的服侍着。后来她见王婉一切如常,心中不由暗暗纳罕。

天气一天天冷了下来,这日天飘起了轻雪。李德妃和刘才人过来给王婉请安,因下雪,两人都披着雪褂子。

王婉见了两人,也就笑道:“外面下雪了?”

李德妃忙答道:“回皇后娘娘,如今外面下了雪珠子,只是不大。”

王婉含笑点了点头,又看了看两人的衣裳,状似随口问道:“这雪褂子是新做的?”

李德妃和刘才人都答了一声“是”。

王婉笑道:“我瞧着这衣裳却都是小毛的,只怕过几天冷了,不暖和。陛下派人送了些皮子来,你们拿回去做件大毛的衣裳,过些天好穿。”王婉说完,就看了听琴一眼。

听琴闻言,忙带着一个宫女进里间屋子抱了两个包袱出来。

李德妃和刘才人谢了恩,这才让贴身宫女接过包袱。

王婉笑道:“今年好狐皮却少,因此拿了紫貂和猞猁的给你们。”

听琴插嘴道:“奴婢听说陛下今年得了一件雪貂的皮子,雪貂极难得,且听人说那皮子又密又好。”

王婉看向听琴,斥道:“没规矩。”

听琴忙跪下,请罪道:“奴婢该死,请皇后娘娘恕罪。”

王婉摆手道:“罢了,你起来吧。今后若是再这般没规矩,我自让嬷嬷教导你。”

听琴忙谢了恩,这才站起身。

李德妃恍若不闻,拿起放在自己手边的茶碗,用碗盖轻轻撇去上面的浮沫,喝了一口茶。

那刘才人虽然听了听琴的话,只是自己位份低微,又不得皇上的宠爱,自然早去了妄想,也不甚热心。

王婉见两人神色冷淡,眼珠一转,心中又有了计较,起身道:“时候不早了,我们去给太后娘娘请安罢。”

李德妃和刘才人忙站起身,随着王婉出了屋子。

王婉给窦太后请了安,又说了几句闲话,就回到了昭信宫。王婉一进门,就低声吩咐了听琴几句。

听琴面露疑惑,还是答应了。

李德妃一回到自己的望仙宫,就唤来了自己的心腹宫女碧桃,低声吩咐了碧桃几句。

碧桃出去了半晌,方才回来,低声禀道:“德妃娘娘,奴婢查访明白了,那雪貂皮陛下果然送给了结绮宫的那位。”

李德妃闻言,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不由暗自冷笑:王婉虽然处处周全,不肯落人把柄,博得宫内宫外众口一声的“贤后”名声。可她心中对那位想必是极为防范,想出“借刀杀人”这样的计策来,想要让自己和刘才人上当,只是不知道那个刘才人能否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