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103章 欲就封地防纷争

宇文渊带着众人回到宫中,因想到建元和秦王兄弟相争,心情难免有几分沉郁,就迳自去了御书房。

何忠服侍宇文渊日久,察言观色,已经瞧出宇文渊心情不怿,因此暗中提点那些小太监小心些。

宇文渊在书案后的椅子上坐了,顺手拿起一本奏折翻看着,看了几眼,就撂在一旁。

何忠亲自斟了一杯茶,奉给宇文渊。

宇文渊抬头看了何忠一眼,淡淡的说道:“宣裴敬来见朕。”

何忠忙答应了,去宣裴敬。

宇文渊与裴敬自幼交厚,且在宇文渊看来,裴敬为人平庸,因此对裴敬甚是放心。每逢有事,宇文渊多是宣裴敬商议。

过了约有一顿饭的功夫,裴敬随着何忠来见驾。

宇文渊看着躬身施礼的裴敬,摆手道:“免礼。”

裴敬谢了恩,就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

建元与秦王兄弟相争,本是家丑。宇文渊又是极好面子的人,因此一时难以说出口,只是长叹了一口气。

裴敬恭恭敬敬的站着,心中却在揣摩宇文渊此时召见自己的用意。

宇文渊迟疑了一会儿,慢慢站起身,朝外面走去。裴敬忙跟在宇文渊身后。

宇文渊在院中站定,看着远处的宫阙出了一会儿神,才说道:“爱卿跟随朕日久,自然明白朕的心思。朕因不愿见兄弟阋墙,加上太子并无失德之处,因此虽然秦王功高,朕还是立了长子为太子。”

宇文渊说到这里,长叹了一口气,道:“爱卿想必也清楚如今朝中的局势,太子与秦王不睦,朝臣也暗藏心思。如此,则乱将至矣。”

裴敬听了宇文渊的话,心中早已转过无数个念头。裴敬的宠妾萧容华因收了王绍政的礼物,加上她对建元怀有积怨,因此每每在裴敬面前说太子的不是,又替秦王说好话。

王绍政又曲意巴结裴敬,常在裴敬面前说秦王对裴敬甚是钦服等等。

裴敬听得久了,难免对建元生出几分疏远来,对秦王多了几分亲近。且裴敬又多了一份心思,自己虽然是宇文渊的宠臣,可建元被立为太子,自己没有什么功劳,将来建元继位,自有自己的心腹,自己的地位堪忧。但如果自己拥立秦王为太子,那就是立了大功,将来秦王定能重用自己。

宇文渊见裴敬静默无语,道:“你是朕的老臣,不必顾忌,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

裴敬躬身道:“臣愚钝,此时也想不出什么主意来。”

宇文渊听了,不由一笑。自古帝王都是多疑的,宇文渊也不例外。但帝王猜忌的大多是才华横溢之辈,裴敬在宇文渊眼中不过是平庸之辈,因此宇文渊倒也不设防。

裴敬斟酌了一会儿,道:“陛下,如今太子与秦王不睦,不如将太子和秦王分开。离得远了,自然也就不用争了。且前朝藩王皆赴封地,如今秦王既然已经受封,不如让秦王去自己的封地。如此,则可免兄弟相争的局面。”

宇文渊沉吟了一会儿,觉得裴敬说得似是有理,也就微微点头道:“容朕仔细思之。”

宇文渊又和裴敬说了几句话,觉得神思有些疲倦,就让裴敬出宫去了。

宇文渊又看了几本奏折,就站起身,朝窦皇后的寝宫行去。

却说窦皇后从东宫回来,因天气闷热,不愿午睡,就坐在后院乘凉。窦皇后因想着萧贵妃素来讨喜,就让人请了萧贵妃过来,一处说话。

两人正说着,就有小太监来禀道:“皇后娘娘,陛下来了。”

窦皇后忙带着萧贵妃迎了出去,宇文渊已经进了屋子,窦皇后和萧贵妃忙上前请安。

宇文渊笑道:“皇后在作何消遣?”

窦皇后答道:“妾因天气闷热,就在后院乘凉,又拉了贵妃一处说说话。”

宇文渊迈步朝后面走去,说道:“你们却自在。”

后院的两株芭蕉树下摆着一张凉榻,碧影沉沉,不见一丝暑气,倒也惬意。

宇文渊在榻上坐了,窦皇后与宇文渊并肩坐在一处。萧贵妃只在榻旁的绣墩上坐了。

窦皇后因问道:“有井水镇的瓜果,陛下可要用一些去去暑气。”

宇文渊微微点了点头。

萧贵妃忙净了手,亲自捧了一盘子瓜果来。

宇文渊拿起一块雪藕,咬了一口,道:“这藕却好。”

萧贵妃见宇文渊似有话要和窦皇后说,就福身行礼,道:“臣妾告退。”

宇文渊点了点头。

萧贵妃一走,宇文渊对服侍的宫女、太监摆了摆手。

那些宫女、太监福身施礼后,都退了下去。

一时,只剩下宇文渊和窦皇后。宇文渊这才说道:“如今太子与秦王不睦,朕心中甚是不快。”

窦皇后听了,也是一声长叹,道:“他们二人自幼兄友弟恭,甚是友爱。如今被身边的人教坏了,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心思。”

“朕仔细思之,如今兄弟同在朝堂,难免相争。前朝藩王成年后,皆赴封地。不如让秦王去自己的封地,免得他们兄弟相争。”

“陛下所言甚是,只是一想到韬儿要远离膝下,妾心中难免有几分不是滋味。”

宇文渊看着窦皇后,明白窦皇后作为母亲的心思,不由握住窦皇后的手,道:“皇后若是想念韬儿了,时常让韬儿回来看看就是。”

宇文渊和窦皇后说了一阵子话,两人就进屋子里去了。

萧贵妃的侍女嫣红这才匆匆从树后转了出来,慌慌张张的从后门跑了出去。

原来,萧贵妃因见自己的扇坠掉了,就让嫣红顺着来时的路找去。嫣红找了一阵子,没找到,就想回窦皇后那里看看。因贪图顺脚,嫣红就从后院进去了。

不想,却听见宇文渊和窦皇后在密谈。嫣红吃了一惊,忙藏好了,连大气也不敢出。好不容易宇文渊和窦皇后走了,嫣红这才匆匆离去。

待嫣红见到萧贵妃,只说扇坠没找到。

萧贵妃也不甚放在心上,只是点了点头。萧贵妃为人心细,因见嫣红神色慌张,心中也就存了疑。

萧贵妃只推疲倦,将屋内服侍的人遣了出去,只留嫣红服侍,这才婉言盘问。

嫣红料想瞒不住,将方才听到的悄悄告诉给了萧贵妃。

萧贵妃迟疑了一会儿,方才说道:“刚才的话切不可以再告诉第二个人了。你在宫里的日子也不短了,心里自是明白的,自然不用我多说。”

嫣红闻言,“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贵妃娘娘放心,奴婢明白。”

萧贵妃微微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你是个明白的,下去吧。”

嫣红出去后,萧贵妃出了一会儿神,知道此事干系非小,倒是让萧允知道才是。

萧贵妃本就是前朝宗室出身,且在宫中的日子久了,自然知道无子妃嫔的凄凉处境。她见宇文渊年岁已高,早就断了生子的念想,也就想着借机结交建元。待将来建元继位,自己的日子倒可以好过些。

次日一早,众人都进宫给窦皇后请安。萧允已经出了月子,因此也进宫来请安。王婉身子日重,因此窦皇后倒是免了她的请安。

窦皇后说了一阵子闲话,就问起了王婉的身子。

萧允昨晚又派人去秦王府探问了一番,因见窦皇后提及,忙答道:“母后,妾昨晚派人去秦王府瞧秦王妃,秦王妃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窦皇后闻言,不由含笑点头,道:“难为你这般心细。”

萧允微笑而已。

众人说了一会儿闲话,窦皇后道:“你们也早些回去吧,一会儿日头高了,怪热的,中了暑气就不好了。”

众人齐声道:“谢皇后娘娘体恤。”这才行了礼,三三两两的退了出去。

待出了窦皇后的寝宫,萧贵妃笑着对萧允说道:“昨儿小公主满月,我也没去府上贺喜。不过我倒是准备了几件小玩意儿,太子妃拿回去给小公主玩吧。”

萧允忙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只是贵妃娘娘破费了。”

胡淑妃见两人谈笑甚欢,也就说道:“终究是姑侄,比别人到底亲厚些。”

萧贵妃半笑不笑的看着胡淑妃,道:“淑妃娘娘,在皇家只论皇妃和太子妃,难道是淑妃娘娘有什么别的心思不成?”

胡淑妃被萧贵妃堵得一句话也不说不出来,一拂衣袖,悻悻的走了。

萧贵妃的钟秀宫距窦皇后的昭信宫并不远,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萧贵妃和萧允就到了钟秀宫。

两人分宾主坐了,萧贵妃吩咐嫣红道:“你去把给太子妃的礼物拿来。”

过了片刻,嫣红就托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几个锦盒,萧允拿起一个锦盒,打开看时,却是一块镶珠嵌宝的金锁,也就笑道:“这做工倒甚是精巧。”

两人说了一会儿闲话,不外乎说些首饰的新样式,衣裳的新料子等等。

萧贵妃借故支开了服侍的宫女、太监,这才将昨日嫣红听到的话告诉给了萧允。

萧允听了萧贵妃的话,不由吃了一惊,暗思道:如果宇文渊真的这般做的话,只怕建元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