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82章 借献花欲博君心

昨日下了半日的雪,地上足有半尺厚的积雪。日光映着雪光,一片耀眼的白。

萧允从宫中请安回来,就迳自去了自己的小书房。

疏影拿过一个大红色绣鸳鸯戏水图案的茧绸靠枕,笑道:“太子妃坐了半日,不如歪一会儿。”

萧允点了点头,又对疏影道:“你去和梁昭训、吴良娥说今早不必过来请安了,地上湿滑,她们过来倒不方便。”

疏影答应了一声,就要去传话。

恰在这时,有小太监进来禀道:“太子妃,梁昭训派人过来回话。”

萧允心中难免有几分纳闷,也就说道:“让他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梁昭训的贴身侍女桃红走了进来。桃红福身给萧允请了安,刚要说话,就听人禀说吴良娥来了,只得退到一旁。

萧允坐起身子,伸手抚了抚鬓发。

吴良娥已经笑吟吟的走了进来,福身施礼道:“妾请太子妃安。”

萧允打量了吴良娥一眼,见吴良娥似是特意妆扮过,头上插着一支蝴蝶穿花的累丝金簪,鬓边簪了一朵白梅花,身上穿了一件水红色绣流云蛱蝶图案的织锦长衣,底下系一条鹅黄色镶貂鼠毛的马面裙,也就笑道:“快快起来吧。我正要派人去告诉良娥今早不必过来了,不想良娥就来了。”

吴良娥陪笑道:“晨昏定省,是妾等的本分。”

萧允只是微微一笑,道:“良娥坐吧。”

吴良娥在一旁的绣墩上坐下,这才笑道:“妾见后园梅花开得好,就特意折了一枝,给太子妃插瓶。”

吴良娥的贴身侍女莲花忙捧过一枝梅花来。那枝梅花虬枝横逸,色若胭脂,当真可谓冷凝红艳。

萧允笑道:“好俊的梅花。”

暗香早就拿过一个淡青色的瓷瓶,放在软榻前的条案上,注了水,这才从莲花手中接过梅花,插入瓶中。

萧允笑道:“难为良娥想着。”

吴良娥忙谦逊了几句。

“良娥且尝尝这香露,如今我不甚喝茶,母亲特意送了这香露进来。”萧允说完,又问桃红道:“昭训派你来做什么?”

桃花忙道:“太子妃,昭训偶感风寒,卧病在床,不能过来给太子妃请安。”

萧允听了,忙吩咐暗香道:“你去和刘总管说一声,让他请太医来给昭训瞧瞧。”

暗香答应了一声,就去了。

萧允又对桃红说道:“你回去让昭训安心养病,我就不过去瞧她了。你好生照顾昭训,昭训想吃什么,你只管派人告诉我这里的小厨房,让他们做去。”

桃红一一答了,这才行了礼,退了出去。

吴良娥坐在一旁,只管没话找话和萧允闲聊。

萧允已经隐约猜出了吴良娥的用意,虽然面上带着笑,可心里却难免有几分别扭。

绣帘半掀,建元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

萧允见了,忙要站起身来。

建元摆手道:“你坐着就是。”说完,他就迳自走到萧允坐着的软榻前,侧身在软榻上坐了。

吴良娥上来请安,道:“妾请殿下安。”

建元微微颔首,示意吴良娥坐下。

吴良娥福了福身子,依旧在绣墩上坐了。

建元看见条案上的梅花,就笑着对萧允说道:“这枝梅花开得却好,我本想着一会儿带你踏雪赏梅去,你怎么私自就去了?”

萧允笑道:“这却是良娥送来的。”

建元微微一笑,扭头对疏影道:“饿了,传膳。”

疏影答了一声“是”,忙去传膳。

建元看了吴良娥一眼,那吴良娥只管端坐着,恍若不觉。

原来,平日里梁昭训和吴良娥过来请安,都是略坐一会儿就走,极少能与建元碰面。今日吴良娥是存了心思,因此只管拖延着,等到建元回来。

建元回来见吴良娥在这里,就有些纳闷。如今他见吴良娥依旧端坐不动,也就说道:“良娥也回去用早膳吧。”

吴良娥听了,自然不好再装糊涂,只得站起身,福身行了礼,退了出去。

吴良娥本是兴兴头头的来,不想却碰了一鼻子的灰,心中难免有些憋火,又不敢发作,只得拿东西出气。她出了萧允的小书房,就恶狠狠的拔下头上的白梅花,揉作一团。

却说建元和萧允用过了早膳,就有小太监来禀说永平驸马来了。

建元知道吕世平此时来见自己,定是有事要和自己商议,叮嘱了萧允两句,就匆匆去了外书房。

待建元赶到外书房,就见吕世平早已等在里面了。

两人见了礼,彼此寒暄了几句。吕世平见屋内只有金亮一人,就压低声音说道:“殿下,臣昨日进宫侍宴,听宫中的小太监悄悄告诉臣说,有人向陛下进言,说要秦王明春领兵剿灭苏信。”

建元听了,心中难免吃惊,可面上还是不露出分毫,只是笑道:“六弟不会有这样的心思。”

吕世平凑近了一步,接着说道:“殿下,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秦王虽然外表谦和,可依臣看来,其志不小。若是明春陛下派秦王领兵平乱,只怕秦王的势力会越来越强。”

建元当初领兵剿灭苏信,就是想在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可不想无功而返,因此建元一心想着明春领兵一举剿灭苏信,扳回颜面。如今建元听说秦王想要领兵平乱,自然心生不安。秦王本在军中就极有威望,若是他领兵剿灭了苏信,只怕在军中势力会越强。

吕世平又紧逼了一步,道:“殿下顾念兄弟之情,只怕有人不是这样想。臣听那个小太监说,昨日是兵部尚书冷云峰向陛下进的言。殿下试想,那冷云峰与王家素来交往甚密,而王家又是秦王妃的母家,这不是秦王在背后主使,又是谁在背后主使?”

建元只是沉吟不语。

吕世平素来与建元交厚,自然盼望建元登基,因此又说道:“殿下早做决断才是,莫要因妇人之仁而自误。”

建元苦笑道:“父皇圣明,我又能如何?万一被父皇认为我有不臣之心,只怕我连这太子之位都保不住。”

吕世平比了一个“六”的手势,道:“殿下如果不除去此人,只怕——”

建元道:“容我仔细思之。”

吕世平又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

吕世平走后,建元的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他幼读史书,早已见惯了史书上皇室兄弟相残的惨剧。可如今轮到自己,他心中竟生出了几分犹疑,自己难道真的要除去自己的亲兄弟吗?

建元静静的坐在书案后,目光只是盯着书案上那镂刻精美的砚台出神。蓦地,建元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慢慢涌起。如果秦王真的如吕世平所说,那么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谋夺太子之位。

想到这里,建元的目光在一瞬间变得冰冷:如果说最初宇文渊就立秦王为太子,也许自己现在还不会这般在意。可人一旦得到,就不愿失去。如今太子之位是自己的,未来皇帝的宝座也是自己的,自己无论如何也不想失去这一切。

金亮见建元沉思不语,小心翼翼的回道:“殿下,时候不早了,只怕太子妃那里已经摆午膳了。”

原来,自建元回来后,只要无事,他就一定与萧允一起用膳。因刚才吕世平的一番话,建元此时已经没有吃饭的心思,却又不愿萧允担心,因此勉强说道:“你去告诉太子妃,就说我和詹事府的师傅一道吃,让她自己吃罢。”

金亮答应了,就去传话。

建元依旧静静的坐着。冬日天短,天色已经慢慢的暗了下来,建元任凭那暮色将自己一点点笼罩。

到了次日一早,萧允早早的起了身。疏影听见动静,忙进来服侍。她见左右无人,就悄悄凑到萧允耳边说道:“奴婢听小太监说,殿下昨晚歇在书房。”

萧允闻言,并不搭话,只是对镜理妆,可心中不知为何却觉得心安。

一时,萧允梳妆好了,正要进宫给窦皇后请安,就见小太监进来急急地禀道:“太子妃,金公公来了。”

萧允微微皱了皱秀眉,不知金亮来见自己究竟为了什么事,忙道:“快宣他进来。”

金亮进来后,给萧允请了安,就道:“太子妃,殿下病了。”

萧允听了,吃了一惊,问道:“你且慢慢说,殿下是怎么样个情形?”

“太子妃,今早奴才见殿下迟迟没起身,怕早朝晚了,就进去唤殿下起身。不想奴才唤了几声,不见殿下答应。奴才就大着胆子点了蜡烛,就见殿下满脸通红,身上滚烫,只是昏睡不醒。”

萧允听金亮说得这般严重,忙扶着疏影,道:“我过去瞧瞧。”

疏影怕萧允心中着急,路又滑,再有闪失,忙一叠声的吩咐小太监去备暖轿。

小太监如飞的让人抬了暖轿过来。

萧允坐上暖轿,心中恨不得立刻就飞到建元那里。

等萧允赶到的时候,见刘德海已经到了。

刘德海一见萧允,忙迎上来请安道:“奴才请太子妃安。”

萧允点了点头,也顾不得许多,就要迈步进去。

刘德海忙道:“太子妃,奴才已经派人去请太医了,太医一会儿就到。”

萧允听刘德海说话,不由顿住脚。

刘德海又接着说道:“太子妃如今有了身子,不便进去,只怕过了病气。”

吴良娥听说消息,也过来瞧建元。她听见刘德海对萧允说的话,就上前道:“妾请太子妃安。刘总管所言甚是,太子妃如不放心,不如妾进去瞧瞧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