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66章 乳母冷言弥谣言

窦皇后对谣言也有耳闻,心中难免有些不怿,就让人找了杜妈妈来陪自己说话。

杜妈妈自然也听到了风言风语,她见窦皇后让人来找自己,已经隐约猜出了窦皇后要和自己谈及此事。

当初窦皇后选皇子妃,杜妈妈曾当着窦皇后称赞萧允和王婉。如今出了这样的谣言,杜妈妈心中难免有几分不安,因此就想着替萧允说几句好话。

因天气渐冷,屋内点着熏笼。杜妈妈一进屋子,顿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窦皇后倚着软枕,怀中抱着一只白色的波斯猫,只管轻轻抚弄着。

杜妈妈福身施礼,道:“奴婢请皇后娘娘安。”

“妈妈免礼,坐吧。”

杜妈妈谢了恩,这才在窦皇后软榻前的脚踏上坐了。

窦皇后笑道:“太子是九月初离京的,如今已是十月末了。这天气也冷了,不知道太子什么时候能回来?”

杜妈妈笑道:“皇后娘娘说得是。奴婢听说太子殿下一路势如破竹,如今将乱军困在几座孤城之内,只怕不日就可以奏凯回朝了。”

窦皇后微微点头而已。

杜妈妈接口说道:“奴婢前几日听人说,太子妃亲自缝了冬衣,派人给太子殿下送去了。”

窦皇后轻轻抚着波斯猫的脑袋,那只猫舒服的叫了一声,就闭着眼睛睡去。

窦皇后看了那只猫一会儿,才道:“太子妃是个心细的,诸事考虑得极是周到。”

杜妈妈只是陪笑而已。

半晌,窦皇后突然问道:“妈妈可曾听说了什么谣言?”

杜妈妈早就想到了此处,淡淡的说道:“皇后娘娘还有什么没经过的呢?”

窦皇后听了,点头道;“妈妈说得是。太子妃出身名门,断断不会是那等轻薄之人。我听了谣言,心中却也不信,只是听得多了,难免有几分疑惑罢了。”

窦皇后说完,就绝口不提此事,只是和杜妈妈说了些闲话,因又说道:“太子妃和秦王妃是一道进门的,如今秦王妃半点消息也没有,不如派个太医去给秦王妃瞧瞧。”

杜妈妈自然不便接话,只是陪笑。

窦皇后想了想,就唤了魏和平进来,吩咐道:“你让王太医给秦王妃开两副药,只说是我的话。”

魏和平会意,忙答应了。

窦皇后想了想,又吩咐道:“你此时去东宫,把派去的那四个嬷嬷宣一个过来,我问问太子妃的饮食起居。”

魏和平答了一声“是”,就慢慢的退了出去。

过了约有半个时辰,魏和平就带着一个老嬷嬷回来了。杜妈妈见了,就指了一事回避了。

窦皇后让那老嬷嬷在脚踏上坐了。那老嬷嬷颇有几分受宠若惊,战战兢兢的坐了。

窦皇后不过是问了萧允的饮食起居诸事,那老嬷嬷一一的答了。窦皇后见萧允深入简出,心中却也满意,微微点了点头,就让那老嬷嬷回去了。

萧允自然知道了窦皇后宣老嬷嬷进宫之事,心中也知道这定然与谣言有关,自己不如泰然处之。

那老嬷嬷回到东宫,见了萧允,回说自己进宫之事。

萧允不过略问了几句,并未深问。

疏影在一旁服侍,见萧允态度自然,心中也明白这般倒最能去人疑心。

次日一早,萧允进宫给窦皇后请安。窦皇后见萧允神色自若,举止如常,倒也去了不少疑心。

王婉因昨日窦皇后让王敏中给自己开了方子,明白窦皇后的意思,心中难免暗自着急,因此也就有些神色恍惚。

萧贵妃见王婉穿了一件桃红洒花云锦面子银鼠里子的皮袄,就笑道:“秦王妃这件皮袄的绣工倒甚是精致。”

王婉有些恍惚,没听到萧贵妃的话。胡淑妃忙轻轻的碰了一下王婉,王婉这才回过神来,对萧贵妃微微一笑。

窦皇后因说道:“如今小毛的衣裳都已经齐备了,大毛的衣裳只怕要过几日才能做完。”

窦皇后说到这里,吩咐魏和平道:“你去和黄总管说,让他替太子妃和秦王妃各做两件大毛的衣裳。”

萧允、王婉忙一齐起身谢了恩。

恰好这时昌平公主进来,笑道:“母后有了儿媳就忘了我们。”

窦皇后看着昌平公主道:“好好的,今日进宫做什么?”

昌平公主道:“母后不给做衣裳也就罢了,怎么还要撵女儿走?”

窦皇后不禁笑道:“你越发的贫嘴了。”

昌平公主从身边的侍女手中拿过一个绣着富贵牡丹花样的锦缎包袱,道:“驸马前几日出猎,猎到了一张好狐皮,妾想着给母后做了一个昭君套,过些日子戴倒好。”

如意忙上前接过包袱,打开包袱,呈给窦皇后看。

窦皇后看那狐皮是极厚密的,面子却是沉香色的挖镶祥云图案的云锦,心中甚是满意,道:“昌平如今也心细了许多。”

昌平公主笑着在窦皇后身旁的绣墩上坐了。

窦皇后因说道:“驸马是武将,射猎倒也是好事,免得武艺生疏了,只是你万万提醒他小心些。”

昌平公主忙站起身答应了。

萧允因最近心事多,颇有些劳神,难免有些疲倦。今日却又是王太医来请平安脉的日子,萧允只得勉强打起精神来。

王敏中给萧允诊了脉,道:“太子妃脉象虚浮,似是劳了神。微臣望太子妃诸事小心,免得伤了胎气。”

萧允忙隔着帘子问道:“王太医,可有妨碍?”

王敏中开了两幅安胎药,道:“无甚大碍,太子妃且先吃了这两副药,等微臣下次来诊脉再添减方子。”

王敏中说完,就告辞走了。刘德海忙亲自送了王太医出去。

程伯瑜早就暗中买嘱了服侍萧允的小太监,让他暗中向自己通传消息。那小太监寻着机会,偷偷的告诉了程伯瑜。

萧允因觉得疲累,就换了大衣裳,和衣在**躺下,朦胧睡去。

疏影也知道萧允最近心神俱疲,因此也没敢惊动,不想萧允直睡到傍晚时分才醒。

萧允幽幽醒来,见天色已暗,觉得有些饿了,就吩咐疏影去传晚膳。

一时,晚膳齐备。萧允见除了自己的分例菜,又多了一个朱红色填漆的捧盒来,就问道:“这是什么?”

疏影忙答道:“回太子妃,这几样是秦王妃派人送来的。”

萧允让疏影掀开盖子,见里面是几样清淡小菜,不过却甚是精致。

萧允看了一眼,就道:“难得秦王妃这般心细。”

有小太监进来禀道:“世子来了。”

疏影忙说道:“世子下午的时候过来请安,因太子妃正在睡觉,世子就回去了。”

萧允闻言,忙道:“快请世子进来。”

承明进来后,给萧允请了安,就在萧允身边坐下。

萧允因问道:“世子可用了晚膳?”

“儿子尚未用过。”

萧允道:“世子不如今晚就在这里用膳。”

承明因萧允待自己和悦亲切,心中也愿意和萧允亲近,因此忙答应了。

疏影捧过一碗热气腾腾的碧莹莹的粳米粥来,放在桌上。

萧允笑道:“世子却吃不得这粥,只怕晚上读书时要饿。”

暗香忙捧了一碗胭脂米的米饭来,道:“太子妃本想让人给世子送去,如今倒不用送了。”

萧允因有些饿了,竟吃了一碗。承明因和萧允一道吃饭,吃的分外香甜,竟多吃了半碗。

用过晚膳,承明因要回书房读书,就告辞了。萧允特意吩咐跟着承明的小太监好生服侍着。

萧允吃过饭,疏影和暗香去外间屋子吃饭,只留两个小丫鬟侍候。萧允因懒怠动,就卷了一本书,歪在**翻看着。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转眼,外面已是漆黑一片。

疏影和暗香吃了饭,进来服侍。

萧允因道:“我觉得有些气闷,想出去走走。”

恰在这时,窦皇后的派来的老嬷嬷亲自送了药来。

萧允只得喝下,就有些觉得饱胀,烦闷欲呕,因道:“疏影,拿我的披风过来,我出去走走。”

老嬷嬷劝道:“太子妃,如今外面风大,且天已经黑了。太子妃若是想活动活动,不妨在这屋里走走。”

屋内早已设了熏笼,香炉中香气越发的浓郁。萧允越觉得气闷,道:“你们放心就是,我只在院中走走。”

老嬷嬷见萧允态度甚是坚决,不好再劝,只得罢了。

萧允又吩咐暗香道:“你把香炉移出去,今后房中切莫熏香了。”

暗香忙答应了,指挥小太监将香炉移了出去。

萧允披了披风,带了暖帽,扶着疏影在院中慢慢走着。

屋檐下悬着一溜明灯,因此院中倒也甚是明亮。

一阵风吹过,风摇树影,树影在灯下摇曳着。

萧允信步走到树旁,看着那地上的树影,只管出神。疏影担心萧允,心神都在萧允身上,一丝也不敢松懈。

那老嬷嬷因担心萧允,在屋内坐了一会儿,就出来想劝萧允回来。

萧允见那嬷嬷出来,也就笑道:“嬷嬷怎么出来了,我正想回去呢。”

那老嬷嬷刚要说话,却见树后恍惚站着一个人,忙问道:“是谁?”

萧允闻言,不由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