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46章 防纷争圣意终定

萧允因秦王送的礼物于礼不合,不由沉吟不语。

建元笑道:“怎么,六弟的礼物送得少了,所以允卿才闷闷不乐的?”

萧允抬头横了建元一眼,放下手中的盒子,道:“你把人家想得也太不堪了,妾岂是那等因为礼物送得少了,就闷闷不乐的人?”

“我因见允卿沉吟不语,故意取笑的。”

萧允暗思道:秦王送自己礼物,自然不会亲自挑选,想来是下人没想到此处,见这块玉佩精美,所以就送了来。

萧允想到这里,也就笑道:“妾不过是想着秦王妃的生日也快到了,倒是应该回一份礼才是。”

“允卿安排就好。”建元因见时候不早了,就起身去朝堂处理政务。

萧允送建元出去,回房吩咐疏影道:“你把秦王送的礼物收起来吧。”

萧允因想着那块玉佩被人看见不妥,就拿起那块玉佩,顺手放在妆匣内。

疏影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笑道:“太子妃,昨日奴婢瞧礼单,见秦王府已经送过礼物了,不想秦王殿下又派人送了礼物来。”

萧允闻言,不由一怔:论理,秦王府送一份礼物就好。自己是内宅妇人,又与秦王叔嫂有别,礼物当时秦王妃准备,以秦王府的名义送来才是。自己适才没想到此节,如今听疏影一说,不由觉得有几分古怪。

因萧允与秦王素日并无交往,因此到没多想,只是点了点头,道:“秦王殿下与太子殿下是亲兄弟,自然比别人不同,多送一份礼倒也没什么。”

疏影收拾礼物,萧允因见左右无人,就问道:“新来的那些太监、宫女你考察得怎么样了?”

疏影走到萧允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奴婢冷眼瞧着,已经取中了几个人。”

萧允点了点头:“你再留神看着,让咱们外面的人也暗中查查你看中人的底细。等皇后娘娘回京,我禀明了皇后娘娘,就把世子身边的人都换了。”

疏影答了一声“是”,又把礼物分好类,让小太监抱着,送去了库房。

萧允因见时候尚早,就带着暗香去了小书房。

却说萧夫人从东宫赴宴回来,晚间见到萧敬宗,极口夸赞建元,又道:“我本担心允儿嫁入东宫过得不如意,如今见了太子对允儿的情形,也就放了心。”

萧敬宗听女儿在东宫过得甚好,心中也是喜欢,拈着胡须,只是微笑。

到了次日一早,萧聪和杨氏过来请安。萧夫人又当着萧聪和杨氏夸奖建元。

因上次杜慎之诬陷萧聪,建元一直认为萧聪为人骄横跋扈,心中甚是不喜萧聪。只是看在萧允的面子上,不忍过责,因此待萧聪只是淡淡的。

萧聪见建元疏远自己,那萧聪出身前朝宗室,骨子里自然有一股傲气,自然不肯与建元亲近,因此两人的关系也越发的疏远。秦王又加意笼络萧聪,因此萧聪与秦王甚是亲密。

如今萧聪听萧夫人夸赞建元温文有礼,心中深不以为然,道:“母亲,太子倨傲,哪里比得上秦王礼贤下士。”

恰逢萧敬宗下朝归来,一进门,他就听到萧聪的这句话,不由喝道:“混账,太子殿下岂是你轻易品评的?”

萧聪素来畏惧父亲,忙垂了头,诺诺而已。

杨氏见萧敬宗进来,忙行了礼,就回避了。

萧敬宗在居中的椅子上坐了,萧夫人忙对萧聪使了一个眼色。萧聪会意,捧了一杯茶奉给萧敬宗。

萧敬宗连头也不抬。萧聪知道父亲动了怒,只是垂手站在一旁。

半晌,萧敬宗长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你与太子殿下疏远,只是这是一件好事。”

萧聪忙答了一声“是”。

萧敬宗见儿子甚是恭谨,心中的气也消了大半,道:“历观前代外戚之家,大都显赫一时,然后灰飞烟灭。此皆是外戚贪恋权位,卷入朝堂纷争所致。如今天子圣明,为父虽然爵位显赫,不过是一介闲职,此才是保家之道。”

萧聪忙答道:“儿子谨记父亲教诲。”

萧敬宗点了点头,道:“你回去吧。”

萧聪行了礼,慢慢的退了出去。

萧敬宗看着萧聪的背影,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萧夫人在一旁劝道:“老爷,聪儿年纪尚轻,难免有不懂事的地方,老爷慢慢教导就是。何必动气,倒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萧敬宗只是点了点头,起身换了大衣裳,和萧夫人一道用了早膳,就道:“我去书房看书。”

萧夫人忙送了出来。

萧敬宗进了书房,坐在书案后,心中颇有些烦乱:自己适才生气,不仅仅是因为萧聪,还是因为如今的朝局。自己虽然身居闲职,且深加注意,不肯与群臣往来太密,可还是听到了一些风声,就是太子要求严惩吕、杜两家一事。

萧敬宗历经两朝,经历了无数宦海倾轧,焉能看不出这其中的关窍?只是太子与秦王相争,必有一伤。如果失败的是太子,那么允儿,萧家……

萧敬宗已经不敢想下去了,可这一切自己又不能对萧夫人言明。

朝堂之上,不缺少的就是纷争和阴谋。朝臣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或明或暗的策划着一场场阴谋。众人都知道剿灭苏信势在必行,只是宇文渊会派谁领兵?

宇文渊虽然远在行宫,可依然能感觉得到朝臣似有意,似无意都在试探自己这个问题。

宇文渊静静的坐在御案后,御案上摊着一本奏折,奏折上是宇文渊再熟悉不过的俊逸字体。

宇文渊拿起奏折,又看了一眼,不由微微点了点头:条理清楚,处置得当,太子才足堪用。

宇文渊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天边黑沉沉的乌云,轻声念道:“传位以长不以贤。”

宇文渊深知当皇位一旦变得可以谋求,那么皇子们必然不安其位,而群臣为了谋取利益,也会各拥其主,那么朝堂必将陷入一片混乱。且将来皇子都以此为法,那么大晋的天下必然风飘雨摇。

想到这里,宇文渊已经下定了决心:秋凉后,太子领兵剿灭苏信。这段日子,宇文渊也有过犹豫,尤其是有人和自己说秦王用兵如神,太子从未领过兵。在这一刻,宇文渊终于下定了决心。

暴雨将至,天气变得闷热异常。

萧允倚着窗子,看窗外扶苏的花木。因见院子角落里有一丛花自己没见过,远远地,见那花开得甚是热闹,就动了好奇心,出了屋子去看花。

疏影拿了伞,跟在后面道:“太子妃,外面快下雨了。”

“我去院子里走走。”

萧允来到那丛花前,见花是淡淡的紫色,花朵不甚大,且是单瓣的,一簇簇,开得甚是热闹。

萧允蹲下身子,掐了一朵拿在手中细看:那花的花瓣纹络清晰,花蕊嫩黄,幽香淡淡。虽没有名花娇艳,可别有一番清逸出尘的味道。

萧允小女儿情态毕露,伸手数那花瓣的数量,堪堪六瓣。

一滴雨点落在地上,疏影忙劝道:“太子妃,只怕雨就要来了。”

萧允听了,笑道:“疏影你越来越罗嗦了,如今竟管起我来了。”

“奴婢不敢。”

萧允笑道:“不过是和你玩笑几句,哪里就认真起来?”萧允因见暴雨将至,且快到了吃晚膳的时候,也不回小书房,径自朝自己的正房走去。

萧允回到正房,不想建元却带着承明来了。萧允接着建元,因问道:“你们父子怎么赶得这般巧,竟一处来了?”

“我因近日政务繁忙,倒没考查承明的功课。因今日无事,就考查了一番。”建元下午收到宇文渊的书信,信上宇文渊对建元赞誉有加,因此建元心中甚是高兴,就想起考查承明的功课来。

承明给萧允请了安,就腻在萧允身边。

萧允笑着问道:“世子的功课如何?”

建元笑道:“承明还算用心。”

萧允吩咐疏影道:“世子读书用心,你吩咐厨房晚膳做得用心些。”

建元笑着对承明说道:“你还不谢过你母亲,我尚没有这般待遇呢。”

萧允闻言,瞅了建元一眼,嗔道:“当着孩子,你也这般胡说。”

承明真的站起身,恭恭敬敬的行了礼,道:“儿子谢母亲。”

承明不过八九岁年纪,却学着大人一本正经的行礼。萧允见了,不由笑了,拉着承明在自己身边坐下,道:“世子努力向学,母亲心中是极高兴的。男儿要想有所作为,须要有才学才行。”

承明忙答道:“儿子谨记母亲教诲。”

萧允风华绝代,却又温柔可亲。承明自幼丧母,对萧允甚是孺慕,心中别有一番特殊的感情。

只听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雨声,风裹着雨点一下子扑入屋内。侍女们忙着关窗户,下帘子。

雨终于下来了,顿时凉快了不少。

晚膳也已经摆了上来,因天气凉快,食欲倒也好了不少。

暴雨倾盆,让人睁不开眼睛。晚膳后,萧允因见雨势甚大,就留承明在房中说话。一时,笑语阵阵,一室温馨。

屋外,天地都笼罩在一片茫茫的雨雾中,院中悬挂的羊角灯在暴雨中飘摇不定。

院中,有一个人静静的站着,撑着一把伞,替角落里的一丛花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