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42章 萧允正言警杜家

萧允从宫中回来,就去了承明住的院子。建元早就派小太监告诉萧允,宇文渊留自己在宫中一道用膳。

承明如今已经大好了,正倚着软枕,靠着床头看书。

萧允一进来,孙嬷嬷的迎上来问安:“奴婢请太子妃安。”

“嬷嬷这些日子也辛苦了。”萧允伸手虚扶了孙嬷嬷一下。

孙嬷嬷忙谢了恩,垂首站在一旁侍候。

承明见了萧允,放下书,就要下床。承明早已知道自己是喝了酸梅汤中的毒,承明虽然只有八、九岁年纪,可他自幼生在帝王家,早已见惯了权力争斗,加上宇文渊的刻意栽培,因此他比一般孩子早熟了许多。

承明明白这件事中自己不过是一枚棋子,是一枚用来陷害自己继母的棋子:任何人都不会笨到派自己的侍女明目张胆的送毒药来。

承明由孙嬷嬷抚养长大,感情甚笃,自然不会怀疑孙嬷嬷。承明倒是有几分心疑梁昭训和吴良娥,因此这些日子他格外的小心。

萧允两步并作三步,走到床边,按住承明道:“世子才好,需要静养才是。”

“儿子请母亲安,谢母亲来看望儿子,儿子如今已经大好了。”承明见自己的衣裳有些凌乱,忙伸手拉了拉衣裳。

萧允知道建元素重仪容,所以承明虽然小小年纪,可向来仪容整洁。今日她见承明如此,不由微微一笑。

萧允侧身在床边坐了,因拿起承明放在一边的书,笑问道:“世子看什么书呢?”

“儿子因躺在**无聊,就拿了一本《史记》看看。”

恰在这时,有小太监提着提盒走进来禀道:“太子妃,世子,早膳备好了。”

萧允道:“世子如今初愈,倒是应该强饭为佳。”

承明忙答了一声“是”。

早有侍女端过金盆来,萧允亲自给承明洗了手。承明自幼丧母,平日里虽然有孙嬷嬷和侍女、太监服侍,可却不如萧允这般亲切。承明难免有了孺慕之情,因此对萧允竟有了几分依恋。

侍女又拿过一张沉香木桌,摆在**。那小太监这才揭开盒盖。孙嬷嬷洗了手,亲自端出了一碗粥来。

萧允看时,却是一碗肉末荠菜粥,笑道:“我听说世子嚷着要吃肉,因此昨日吩咐厨房备下这个,却是不伤脾胃的。”

承明听萧允这般说,不由红了脸。

萧允见了,知道承明害羞,忙道:“世子快趁热吃点。”

孙嬷嬷从提盒里拿出了七、八样精致小菜。萧允见承明低着头,也不吃菜,就拿着牙箸,亲自替承明布菜。

萧允指着一碟子小菜,道:“这是他们用豆腐做的,我吃着竟似酱肉的味道,世子尝尝弄得可好吃?”

恰在这时,有小太监进来禀道:“太子妃,世子,杜家夫人求见。”

萧允听了,一挑弯眉,不露痕迹的看了一眼孙嬷嬷,果见孙嬷嬷的脸上流露出几分紧张来。

萧允在心中冷笑了一声,就道:“杜夫人想是听说世子病了,所以过来问安的,快请杜夫人进来。”

那小太监听了,忙退了出去。

过了片刻,就见杜夫人按品大妆扶着一个丫鬟走了进来。杜夫人一进屋子,就放开丫鬟的手,福身施礼:“臣妾请太子妃安,请世子安。”

萧允笑道:“杜夫人快快免礼。”说完,她又对孙嬷嬷说道,“孙嬷嬷快扶杜夫人起来。”

孙嬷嬷扶起杜夫人,那杜夫人忙谢了恩。

萧允是第二次见杜夫人,见杜夫人看自己的眼神似有些躲闪,也就笑道:“赐坐。”

早有侍女端过一个大红缎面的绣墩放在杜夫人身后,杜夫人谢了坐,就在绣墩上坐了。

承明早就不吃了,将粥碗放在一旁。萧允见了,拿出帕子替承明拭了拭嘴角。承明对萧允笑了笑。

杜夫人见了两人的举动,心中大恨,连看萧允的目光中都流露出几分恨意来:她让孙嬷嬷的儿媳将毒药携带进东宫,又暗中叮嘱孙嬷嬷借机下毒,目的就是为了离间萧允和承明。自己本想着承明年幼,好恶容易控制,如果承明说萧允不好,那么宇文渊和窦皇后都会不喜萧允,萧允在这宫中就会处境艰难。不想,自己如今竟然弄巧成拙。

杜夫人见萧允看向自己,忙垂头说道:“臣妾贸然进宫求见,还请太子妃见谅。”

萧允笑着对杜夫人说道:“夫人想必是听说世子病了,所以进宫来瞧世子。外祖母关心外孙,却也是人之常情。”

“太子妃能体谅臣妾的一番苦心,臣妾感激不尽。”

萧允点头笑道:“杜夫人言重了。如今世子已经大好了,杜夫人尽管放心就是。”

萧允说完,收了笑容,顿了顿,方才肃容道:“杜夫人想必也听说世子是中了毒。宫禁森严,竟然有人挟带毒物进宫,委实胆大妄为之极。殿下震怒非常,一旦查出是何人所为,定不轻恕。杜夫人放心就是,今后定不会再出这样的事情。”

杜夫人听了萧允的话,没由来的竟觉得脊背一阵发凉。她不由暗中仔细打量面前的女子:年纪不大,举动有礼,态度温婉,可却是一个极精细的女子。

杜夫人不敢答话,只是赔笑而已。

萧允不过是要借机警告一下杜家,如今见杜夫人满脸畏惧,也就不再提及此时,又问了杜夫人几句家常,那杜夫人小心翼翼的答了。又坐了片刻,杜夫人就起身告辞了。

萧允忙让小太监亲自送了出来。

杜夫人走后,萧允又叮嘱了承明几句,就回房去了。

萧允回到房中,疏影忙着帮萧允更衣,暗香去传早膳。

疏影因见屋内没人,就低声说道:“太子妃,奴婢已经派人仔细查过了,刘总管这次送来的名单里有十多个人身家清白。”

萧允点了点头,道:“如今皇后娘娘要去避暑,现下贸然去说这个,只怕不讨喜。再说皇后娘娘不在的时候,我把服侍世子的人换了,只怕皇后娘娘多心。倒是应该和皇后娘娘说一声才是,不如等着皇后娘娘避暑回来再提换人的事。你现下去和刘德海说,就说先让这些太监、侍女进来学规矩。你再冷眼看看。”

疏影忙答应了,又问道:“太子妃是只让那十余名太监、宫女进宫学规矩吗?”

“那样反着痕迹,那些人见自己安插的人进不了宫,又该想别的主意了。不如现在让他们都进来,让那些人自以为得计,就不会出别的幺蛾子了。到时回明皇后娘娘,只留下咱们要用的就是了。”

疏影答应了,就去找刘德海传话。

暗香早已将早膳摆好,请萧允去用早膳。

一时,萧允用过了早膳,就去了小书房。

萧允因心中有事,就在窗下的椅子上坐了,只是望着窗外出神。

突然,一阵琴声隐隐传来。琴声幽咽,如泣如诉,似诉衷肠,又似怨别离。

萧允听了,不由长叹了一声。

架上的鹦鹉听见萧允的长叹,不由也学着萧允长叹了一声。萧允起身,扣着架子,笑骂道:“你又作死。”

那鹦鹉扑扇着翅膀,只管一个劲的叫着“允卿”。

萧允不理那鹦鹉,卷了一卷书,歪在贵妃榻上闲看。

那琴声时断时续的传来,竟一日未歇。日已西斜,夕阳裹着那琴声映入屋内。萧允已经隐隐猜出是何人在奏琴,只是人有时候糊涂比明白更容易些,因此她只作不知。

建元回房不见萧允,就过这边来找萧允。萧允见建元进来,笑着迎上来,请了安。

疏影有心,早就备下建元的衣裳。建元伸着胳膊,萧允替建元更衣。

建元听见外面的琴声,不由笑道:“那个新来的琴师却是古怪,当初昌平驸马无论怎样威逼他,他说一天只弹一首曲子,死活不肯再弹。今日不知怎么了,这琴声竟不断。”

萧允的手微微一抖,笑道:“古人说弹琴当讲究由心而发,这琴师必是有所感,所以才琴声不断。”

建元笑道:“还是太子妃博学。”

萧允横了建元一眼,道:“殿下又取笑妾了。”

建元握住萧允的手,道:“我记得你我当初合婚的时候,我见过卿的生辰八字,记得卿是七夕所生,我没记错吧?”

建元说完,就看着萧允微笑。

萧允红着脸点了点头。

“今年父皇、母后都不在京中,我倒是替你好好做个生日。父皇、母后若在宫中,只怕你到时不自在,不若现在自在。”

却说建元今日无事,猛然想起萧允的生日。今年是萧允嫁入皇家的第一个生日,却赶上宇文渊和窦皇后去避暑,建元怕萧允委屈,才特意这般说。

萧允明白建元的心意,心中满是感动,答道:“殿下的好意妾自然明白,只是父皇、母后崇尚节俭,不可太浪费了。万一将来父皇、母后听说,妾倒难见父皇、母后。”

两人正说着,金亮突然进来禀道:“殿下,永平驸马求见。”

建元、萧允皆是一惊:此时已快到晚膳时分,如果没有紧急的事情,永平驸马怎么会选在此时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