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33章 巧周旋博得贤名

建元和萧允一道出了西厢房。建元负了手,抬头看了看天色,道:“时候不早了,我去外书房了。我若去得迟了,只怕詹事府的那些师傅们又该劝谏了。”

萧允闻言,不由一笑。建元见了,也是一笑。淡淡的情愫在两人之间流转。

在这一刻,建元突然不想离开,只想携着她的手,一起分享这温馨的时光。

建元单手握拳,凑到嘴边轻咳了一声,道:“我去外书房了。”

萧允笑道:“殿下已经说过了。”萧允说完,突然领悟到什么,脸慢慢的红了。

建元也有些不好意思,慌忙快步离开。

金亮忙一溜小跑跟着建元身后,心中却有些纳闷:殿下这是怎么了?殿下素来是风姿都雅的人,今天怎么看起来竟颇有些慌乱的意思。

宇文渊常说自己能得天下,是拜楚国皇帝昏庸无道所赐。为了不使大晋败在不肖子孙手中,宇文渊对儿子的教育是格外的严格。建元虽是太子,可宇文渊对他的教育更严。建元每日晨起即去早朝,早朝后回东宫用早膳,早膳后就去外书房和詹事府的师傅们一道读书,或讲习文史。

詹事府的师傅虽然是东宫的僚属,但宇文渊却比选择朝臣更为严格,因此詹事府的师傅们皆是一时俊才。且宇文渊下旨令詹事府的师傅严格监督建元的读书情况,若建元有懈怠,必须进行劝谏,否则就要责罚詹事府诸人。

詹事府诸人自然不敢懈怠,连带的建元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因此,白日里,建元是断断不会在后院流连的。

建元走后,萧允回到自己房中,拿起昨晚未做完的针线接着做针线。

疏影见建元对萧允的内书房甚是满意,忙带着两个小宫女开箱子找东西,好放到内书房里。

萧允刚做了两针,暗香走来道:“太子妃,金公公来了。”

萧允以为建元有什么事情,忙道:“让他进来吧。”

不大一会儿功夫,就见金亮拿着一幅卷轴笑嘻嘻的走了进来。

金亮上前给萧允请了安,这才说道:“殿下见太子妃甚是喜欢韩汝真的画,就让奴才拿来给太子妃赏鉴,再挂到内书房去。”

金亮说着,已将手中的卷轴展开。

萧允放下手中的针线,仔细看时,却是一幅水墨荷花。

原来,韩汝真是楚国的宫廷画师,善画花卉,尤其是荷花极是有名。后来大楚灭亡,韩汝真不肯再作画,自号“先楚遗民”,隐居山里。宇文渊因他是名士,不好太过为难,也就随他去了。因此韩汝真的画极是少见。

萧允看了一回,点头道:“果是极好的。我曾见过高手临摹韩汝真的画,却没有这番气韵。”萧允说着,将画递给疏影,“你一会儿带着两个小太监把画挂起来吧。”

疏影接过画轴,忙答应了,自去安排。

到了晚间,建元回房。萧允接着,因问道:“今日天却热,妾特意让小厨房弄了几样清凉小菜。妾想着,不如让世子过来一处用饭?”

建元也知自己早间训斥了承明,承明又颇为委屈,想来萧允此举是为了弥补父子嫌隙,也就笑道:“允卿用心良苦,我怎能不领情?”

萧允听建元唤自己的闺名,嗔道:“殿下又这般胡说。”

建元凑到萧允耳边,低声道:“闺房之内,我如何叫不得卿的闺名?”

萧允登时红了脸,横了建元一眼。

建元只是含笑看着萧允。萧允看着建元,不觉失了神:这天潢贵胄的雍雅男子,此时看起来竟是这般风流蕴藉,狭长的凤目似含着无限柔情,棱角分明的薄唇含着笑……

萧允回过神来,脸色越红,低声吩咐翠袖:“你去请世子来。”

翠袖忙答应了,出去请承明过来一起用膳。

过了半炷香的功夫,承明就到了。

承明一进屋,就给建元和萧允请了安。

萧允对承明笑道:“今日小厨房做了几样小菜,你父亲想着你爱吃,就让你过来一道用膳。”

承明偷偷看了一眼建元,脸上已带了几分喜色。

建元见了承明,本来还肃着脸,如今见承明这般,心中一动,脸色登时缓和了下来。

一时,众人坐下用膳。所谓“食不语”,一时,席上却是静悄悄的,半点声音也不闻。

萧允用牙筷轻轻碰了建元一下,建元会意,夹了一筷子素炒茭白到承明碗中。

承明本低头吃饭,如今见父亲如此,顿时抬起头来,一脸喜色的看着建元。

建元只是微笑看着承明。

一时,众人用过晚膳。

承明自幼丧母,因此倒是格外渴望父亲的疼爱。只是建元教子极严,极少假以辞色,因此承明对建元心怀畏惧,不敢表示亲昵之情。今晚,承明见建元对自己态度甚是和悦,也就留下与建元闲话几句。

萧允并不插话,只是拿起针线,在一旁做活。

有时,父子谈到有趣处,皆看向萧允。萧允则回以一个会心的微笑。

屋内的气氛却也和乐融融,连服侍的宫女、太监似乎都感受到了这气氛,脸上也带着微笑。

承明又坐了一会儿,因说要回房读书,也就走了。

建元起身,坐到萧允身边,执起萧允的手,低声道:“苍天待我何厚,竟让我能娶你为妻。”

萧允回握建元的手,道:“妾妇人,不过是些粗浅见识,想着夫妻、父子,一家和乐融融方才好。”

金亮和疏影见了两人的情形,都悄悄的退了出去。

烛影摇红,映出了一双交叠的人影。

次日一早,建元下了早朝,刚要回府。却见窦皇后的心腹太监李同贵却跑来。

李同贵请了安,道:“殿下,皇后娘娘宣见。”

建元一时猜不出窦皇后此时宣见自己所为何事,忙跟着李同贵去见窦皇后。

建元进了昭信宫,见窦皇后端坐在书案后写字,忙恭恭敬敬的上前请安道:“儿子请母后安。”

窦皇后抬头看了建元一眼,道:“免礼,坐吧。”

建元谢了恩,在书案旁的绣墩上坐了。

窦皇后又写了几个字,方才放下笔。如意忙递过一条帕子来,窦皇后接过,轻轻擦了擦手,方才问建元道:“我听说你昨日教训承明了。”

建元忙站起身来,答了一个“是”。

窦皇后叹了一口气,道:“孩子年纪尚幼,有错的地方,你慢慢教导他。且承明那孩子极是懂事,断然不是那等不肖的孩子。”

建元忙答了一个“是”,亲自倒了一碗茶奉给窦皇后,又留神看着窦皇后的脸色,见窦皇后脸色缓和了些,才说道:“母后昔日教训儿子,何等严格?今日母后怎么因为儿子教训了孙子,就训斥儿子?”

窦皇后听建元声音中带着几分委屈,忍不住笑了,道:“我何尝不知道儿子应当管教,只是承明自幼丧母,难免心疼他几分也是有的。你也应该念着此处,对承明多关心些才是。”

建元揣摩窦皇后的心思,已经隐约猜出了几分:窦皇后想来是因为萧允如今嫁入东宫,怕萧允身为继母,不善待承明,故此借着此事敲打自己,让自己留心承明。

想到这里,建元笑道:“母后尽可放心,太子妃如今已嫁入东宫,承明交给她,儿子倒是极放心的。”

建元因将昨日的事情告诉给了窦皇后一遍,又道:“昨日多亏她周旋。”

窦皇后听了,心中对萧允也极是满意,不由赞道:“难为她。”

建元又陪窦皇后说了几句闲话,就起身告辞了。

建元走后不过片刻,宇文渊就来了。

窦皇后将宇文渊迎了进来,因说道:“建元却是刚走。”

“建元过来做什么?”宇文渊在桌边坐下,好奇的问道。

窦皇后捧过一碗递给宇文渊,道:“臣妾听说他昨日训斥承明了,俗话说,有后娘就有后爹,就想着借此机会敲打敲打他,让他留心承明。”

窦皇后说到这里,不由笑了,道:“不想臣妾却是白操心了。”

窦皇后将萧允昨日所为告诉了一遍宇文渊,因叹道:“萧家的家教果然是好的,女儿教养的极好。臣妾原来还不放心,如今看来,竟是白操心。”

宇文渊放下茶碗,笑道:“人选是皇后亲自选的,自然不会差。”

窦皇后听了,也笑道:“陛下既然这般说,臣妾却也颇有微功。”

“太子妃贤德,这自然是极好的。当初皇后也曾和朕说过,怕承明孤弱,太子妃将来又有别的想头。朕也虑及此事,早已打算好了,太子妃的父兄自然不宜手握实权,赏个清贵的官儿就是了。一来,免得外戚专权,二来,太子妃没了外援,自然也就没有别的想头了。”

窦皇后忙说道:“还是陛下想得周全。”

宇文渊道:“朕瞧着萧氏父子却也知趣,太子妃又贤德,朕也就放心了。”

窦皇后因道:“太子妃虽然贤德,只是因太子妃如今尚没有子女,一旦太子妃有了自己的孩子,只怕在承明身上的心也就淡了。臣妾想着,不如过段日子,把杜家的庶女接进东宫,倒好照顾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