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28章 入主东宫理家事

一时,建元和萧允都用过了早膳。

建元起身去书房,萧允亦起身相送。

建元低声对萧允道:“一会儿你见过他们,就眯一会儿罢。”

金亮听了,不由抿嘴一笑。

萧允见了,脸色一红,低声答道:“殿下快去书房吧,詹事府的那些师傅见殿下迟迟不去,只怕该劝谏殿下了。”

建元见萧允满脸娇羞,有意逗弄她道:“劝谏我什么?”说完,他只管含笑看着萧允。

萧允娇嗔的看了建元一眼,就低头抚弄衣带。

建元一笑,迈步出了屋子。

疏影上前小声道:“太子妃,梁昭训、吴良娥她们都来了。”

萧允肃了脸色,在居中的位置上坐了,道:“让她们进来吧。”

疏影忙答了一声“是”,就掀开帘子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梁昭训和吴良娥就带着贴身的侍女进来了。两人一进屋,就福身给萧允请安道:“请太子妃安。”

萧允看了两人一眼,见两人都已二十余岁年纪,容貌不过中上之姿,举止却也端庄,忙道:“免礼。”

二人谢了恩,就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

萧允忙道:“两位快坐吧。”

二人又福了福身子,这才侧身在一旁的绣墩上坐了。

梁昭训本是窦皇后的侍女,窦皇后因见梁昭训秉性纯良,就把梁昭训给了建元。因此建元未娶杜氏时,梁昭训就服侍建元了,她年纪比建元还大三岁,如今久已无宠。这梁昭训也知自己年纪已大,早就没了争宠的心思,只想着小心讨好新太子妃,将来在后院有一席容身之地。

吴良娥也是窦皇后的侍女,杜氏怀孕时,窦皇后就把吴良娥给了建元。这吴良娥出身低微,如今封了良娥,倒也没什么奢望。她知道新太子妃出身贵盛,自己自然是无法抗衡,因此也是格外小心。

萧允见二人对自己格外恭谨,自然也不会为难二人,因此也就笑道:“我刚进东宫,有什么事情,还要烦劳二位多多提醒才是。”

梁昭训和吴良娥早就打听到萧家是前朝宗室,萧允又是宇文渊和窦皇后亲自选的太子妃,二人心中难免有些惴惴:万一萧允刁蛮,只怕到时要受气。

原来,杜氏在时,对二人常有辖制。二人怕萧允也是如此,因此格外不安。如今二人见萧允态度和悦,也就放下心来,忙站起身道:“太子妃折杀奴婢了。”

“二位不必多礼,坐着就是。”

二人闻言,复又坐了。

萧允又与二人闲谈几句,道:“你们服侍太子日子也不短了,多有辛苦,些许礼物,还望不要笑话才是。”

翠袖和红巾听了,忙捧过两个雕花的檀木匣子来。

梁昭训和吴良娥忙站起身来,双手接过,一齐福身施礼道:“谢太子妃赏赐。”

萧允含笑颔首:“不必这般客气才是。”

二人知道不便再坐,忙躬身告退。

萧允又道:“闲时常来坐坐,说说话儿却也是好的。”

二人忙答应了,这才躬身退了出去。

二人回到房中看萧允赏赐的礼物,却是四样首饰,做工精致,嵌珠点翠,心中却也欢喜。

却说二人走后,疏影低声道:“太子妃,这两个看起来却是省事的。”

萧允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微微一笑而已。

疏影又回道:“太子妃,府中办事的诸位管事太监求见。”

萧允点了点头。

疏影出去忙将那些管事太监宣了进来。那些管事太监一进来,就恭恭敬敬的给萧允请了安。

萧允心知这些太监背景复杂,难免有宇文渊、窦皇后和建元的心腹,自己初到,却也不好开罪。因此她抚慰了那些太监几句,不过却也暗含敲打,让这些太监不敢怠慢。

这些管事太监是久办事的,听了萧允的话,知道萧允是个心细的,加上萧允是宇文渊钦定的太子妃,如何敢怠慢,忙恭恭敬敬的表了忠心。

萧允又放了赏,那些太监行了礼,谢了恩,就退了出来。

萧允又吩咐疏影给阖府服侍的太监、宫女放赏,一时东宫上下交口称赞这位新来的太子妃。

萧允有些疲累,微闭着双目,倚着软垫,疏影轻轻的替她捶着。

恰在这时,外头的小太监进来禀道:“太子妃,世子下学回来了,现在外面候着呢。”

萧允闻言,睁开双眼,坐直了身子,淡淡的说道:“让他进来吧。”萧允面上虽然是淡淡的,可心中却也有些惴惴:自己该如何对待这个世子呢?自己稍有不慎,只怕在宇文渊、窦皇后和建元那里都不讨喜。

过了一会儿,只见绣帘一掀,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小男孩,那小男孩的身后跟着一众教养嬷嬷和随侍的太监、宫女。

萧允仔细的打量了这个小男孩一番:这小男孩不过七八岁年纪,容貌极似建元,尤其是眉眼,简直是一模一样,只不过举止间没有建元的风流蕴藉。他头戴着二龙戏珠的紫金冠,簪着一支羊脂玉簪,身上穿着云锦绣祥云暗纹的长袍,腰间系着一条金色绣云龙图案的紫金带。

萧允暗思道:衣饰如此精致,看来这个世子倒是备受宠爱的。

承明是太子嫡子,自幼自然被严格教养,加上他年幼丧母,因此极为早熟。他知道父亲如今续了弦,这位新太子妃就是自己的继母,自己从礼仪上倒是应该尊敬这位继母,因此恭恭敬敬的拱手为礼,道:“儿子给母亲请安。”

萧允乍听有人唤自己母亲,难免有些别扭,可还是笑道:“免礼。”她又招手道:“过来坐罢。”

承明闻言,在萧允身旁的绣墩上坐了。

萧允拉着他的手,问道:“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承明恭敬的答道:“儿子名叫承明,今年八岁了。”

萧允又问:“承明现在读什么书呢,读了几年了?”

“回母亲的话,儿子已经读完《四书》了,师傅如今在讲《五经》呢。儿子是五岁开的蒙,如今已经读了三年了。”

萧允点头,道:“承明务要努力向学才是。”

“儿子谨记母亲的教诲。”

如今已是夏天,天气渐热。承明从外面走来,额头上已泛起了细汗。

萧允拿帕子替承明拭了汗,这才对服侍承明的教养嬷嬷说道:“嬷嬷,如今天气热了,倒是注意着给世子添减衣裳。万一散了汗,却也不好。”

承明的教养嬷嬷孙嬷嬷忙躬身答道:“奴婢考虑的不周,还请太子妃恕罪。”

萧允微微一笑,道:“嬷嬷言重了,嬷嬷照顾世子辛苦了。我不过是白说一句,你们小心些就是了。”

萧允看了疏影一眼,疏影会意,忙捧过一个锦盒来。

萧允从锦盒内拿出一个项圈来:项圈用八宝镶嵌,项圈的排扣上挂着一个金锁,金锁上嵌了一块极大的翡翠,翡翠通体莹碧,格外的润泽。

萧允亲手替承明戴上,道:“戴着玩吧。”

承明忙站起身来,躬身为礼,道:“儿子谢母亲赏赐。”

萧允拉承明在自己身边坐了,道:“不过是个玩意儿罢了,承明要喜欢,明日再拿几个给你玩。”

萧允又拉着承明说了几句闲话,又吩咐了服侍承明的人几句,这才说道:“承明回去读书吧,明日等你下学,母亲留着好吃的给你。”

承明自幼丧母,虽然有祖父母怜爱,又有一众下人服侍,可却从未有人对自己这般。加上萧允容颜绝世,言笑晏晏,承明对萧允倒难免有几分孺慕之情。

承明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行了礼,道:“母亲,儿子读书去了。”

萧允道:“去罢,好生读书才是。”

承明忙答道:“儿子谨遵母亲教诲。”说罢,他就退了出去。

承明带着下人回到自己的书房。

孙嬷嬷一努嘴,就有小太监上前帮承明更衣。

承明脱了大衣裳,换上了轻便的衣裳:头上只用玉簪簪了发,身上穿了一件莺背色的夹纱道袍。

孙嬷嬷早捧了一碗茶过来,道:“世子喝茶罢。”

承明接过茶碗,道:“嬷嬷坐吧,让他们倒就是了。”

孙嬷嬷在书案前的绣墩上坐了,这才说道:“世子,奴婢有几句话要说。”

承明闻言,摆了摆手,服侍的小太监行了礼,都匆匆退了出去。

这孙嬷嬷本来是先太子妃杜氏的乳母,跟着杜氏到了宇文家。后来杜氏早亡,窦皇后见孙嬷嬷是积年老妪,经验老道,且孙嬷嬷对杜氏极是忠心,就留她在府中照料承明。

孙嬷嬷照料承明倒是一直小心谨慎,兢兢业业,因此承明对她的话也极为信服。

原来,杜夫人早就和孙嬷嬷说了,让她务要留心新太子妃,免得她对承明不利。

孙嬷嬷早就见惯世家的是非,如何不明白其中的厉害,因此她对萧允一直怀有戒心。如今她见萧允对承明示好,又见承明对萧允也极是亲近,心中害怕承明对萧允没了戒心,就想着提醒承明,因此特意屏退了从人。

孙嬷嬷看着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承明,低声说道:“世子务要小心太子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