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13章 偷窥佳人误以误

萧允听萧夫人说昌平公主邀自己过府听曲,忙答应了,又与萧夫人说了几句游春的事情。

萧夫人道:“乏了,回去换了衣裳过来吃饭罢。”

萧允福身行了礼,带着侍女回房去换衣裳。

一夜无话,不提。

等到了次日一早,萧允梳洗好了,就过来见萧夫人。

萧夫人见萧允只带着两个小丫鬟,就问道:“怎么不见疏影和暗香两个?”

“母亲,昨日想是吹了风,又淋了雨,疏影和暗香两个如今都有些发热。女儿怕过了病气,就让她们去厢房养病去了。”

萧夫人闻言微微点头,道:“只是你出门只带着两个小丫头,却也不像是名门闺秀的规矩。”

萧夫人说到这里,扭头吩咐服侍自己的侍女,道:“红绡、碧罗你们两个跟小姐出门。”

那两名侍女听了,忙答应了,回房换了出门的衣服。

萧夫人又叮嘱了萧允几句,萧允这才告辞出来。

萧府的马车走了约有一顿饭的功夫,昌平公主府就到了,早有小厮上前引着萧府的马车进了二门。

马车缓缓的停了下来,红绡上前搀萧允下车。萧允一下车,就见一辆翠盖垂璎珞的马车也进了二门。待那辆马车停稳,就见王婉扶着丫鬟的手,含笑下了马车。

萧允上前一步,福身施礼,道:“王家姐姐好。”

王婉还了半礼,携着萧允的手,道:“前些日子听说妹妹病了,本打算瞧瞧妹妹去,因怕妹妹病中心烦,也就罢了。如今瞧着妹妹,风采竟是不减往昔。”

萧允忙道了谢。

两人携着手,一边说话,一边随着引路的小丫鬟朝里面走去。

昌平公主将宴席设在了怡情轩,待萧允和王婉进了怡情轩,就见早有几名闺秀等在里面了。大家彼此问了好,就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笑。

过了一会儿,就有小丫鬟来禀道:“公主来了。”

众人忙要迎出去,却见昌平公主已经扶着丫鬟的手,含笑走了进来。

大众忙福身施礼,齐声问好。

公主含笑答了,径自到主位上坐了。众人这才告了坐,一一坐了。

席上所设皆是一色的白色细瓷官窑碟子,里面装着各色稀奇的果品,精致的点心,又有垂髫的小丫鬟给每人斟上一碗香茶。

萧允却是与王婉坐一席,两人相视一笑。

昌平公主道:“前些日子府中来了一个琴师,弹得一手好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就想着请你们来品鉴品鉴。”

昌平公主说完,就做了一个手势,一旁服侍的小丫鬟忙过来放下珠帘。

众人都隔着珠帘看向门口,却不见有人进来。片刻后,方才见一白衣童子捧着一个香炉走了进来。

那白衣童子规规矩矩的朝上面行了礼,这才将香炉放在琴案上。他又从怀中掏出一个雕花木盒来,从木盒里拿出了一块香饼,放到香炉中。

只片刻功夫,屋内就萦绕着一股淡淡的香气。那香气的味道极淡,若不仔细闻,几乎闻不出来。不过那香气却是格外的沁人心脾,让人只觉得心境顿时清明了不少。

一阵脚步声传来,声音不大,可却透着沉稳。

在座的这些闺秀越发的好奇:这个琴师到底是何等模样,竟弄出这些张致来。

众人都一脸好奇的朝门口看去。昌平公主却暗中留神众人的举止,见王婉与萧允的脸上也带了几分好奇,可举止间却都是大大方方,不露半点轻狂,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小丫鬟打起门帘,从外面走进来一名青年男子。那名男子头上簪着一支碧玉簪,身上穿了一件竹青色的长袍,风姿俊逸,气质卓然,宛若临风玉树,意态潇洒。

萧允看到那名男子后,心中不由大吃了一惊。她又仔细的辨认了一番,确认自己没有认错,不由在心中感叹:这个苏延嗣也太大胆了。

苏延嗣也不行礼,只是朝上面微微颔首,就在琴案后坐了。修长的手指从琴弦上轻轻拂过,一串琴音流泻而出,宛若深谷幽泉,泠泠有声。

萧允静静的坐着,面上不肯流露出来,可心中颇有几分替苏延嗣担心:自己虽然曾被苏延嗣劫持,可那不过是一场误会,而且苏延嗣待自己却甚是有礼,自己病重,苏延嗣甘冒风险送自己回家,自己不能不领苏延嗣的这份人情。苏延嗣是叛军首领之子,如今自己却在公主府中见到他,想来他必是有所图谋。只是他孤身在此,万一暴露,只怕性命堪忧。

想到这里,萧允不由微微垂下头,装作在用心听曲的模样,却咬着唇想着传话给苏延嗣的办法。

一曲终了,众人宛若从梦中醒过来一般,脸上都带着几分沉醉的表情。

王婉凝了凝神,笑着向昌平公主说道:“公主府上的琴师果然技艺高妙,令人不觉忘忧。”

苏延嗣宛若没有听到一般,站起身来,抱着琴,微微朝上颔首,随即就大步走了出去。

萧允见苏延嗣已经转身离去,知道今日是无法传话了,只有将来再设法了,不由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王婉听到了萧允那声几若不闻的叹气声,不由悄悄看了一眼萧允,眼中闪过一丝困惑。

却说苏延嗣早就知道萧允今日会来,因此一进门就隔着珠帘寻找萧允的身影。只是隔着珠帘,一时难以分辨佳人的身影。在他的心中竟有这样一种期盼:期盼萧允能认出自己来,哪怕是萧允认出自己后失态,置自己于险地。纵是如此,自己也是心甘情愿,因为这样自己就能看到她了。

可是,苏延嗣等了许久,珠帘后依旧是寂无一声。苏延嗣的心中颇有些惴惴:她是怕自己有危险,所以故意不肯认出自己;还是她已经忘了自己。

一想到后一种可能,苏延嗣的心中竟有几分失落。

一曲终了,苏延嗣终于认出了萧允,只是自己已不能再待。苏延嗣匆匆朝萧允的方向看了一眼,就大步走出了屋子,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想回头。

出了屋子,苏延嗣下意识的回头望去,却只见绣着牡丹富贵图案的绣帘。他偷偷的从衣袖中拿出了一朵宫纱堆就的并蒂蕙——那日就簪在她的鬓边。

苏延嗣的手指轻轻拂过花瓣,心中却只余一声长叹,他心中明白,隔在他们之间的不仅仅是这一道绣帘……

屋内,众人依旧奉承昌平公主。昌平公主谦逊了几句,就笑道:“前几日父皇赏下了一班女乐,尤其是有两个弹琵琶的,弹得一手好琵琶。”

王婉笑道:“妾大胆了,却想领教一下妙音。”

昌平公主见王婉凑趣得体,心中颇有几分喜欢,不由微微一笑,对服侍的小丫鬟说道:“宣她们进来。”

果然不大一会儿工夫,门外走进来两名一般打扮的女子,怀中皆抱着琵琶,一齐朝上面问了好,就坐在绣墩上弹了起来。

恰在这时,一个小丫鬟走到昌平公主身边,凑近昌平公主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昌平公主一挑秀眉,脸上流露出几分讶然来,随即微微一笑,站起身来。

众人见昌平公主起身,都纷纷站起身来。

昌平公主含笑道:“你们且慢坐,我去后面更了衣就来。”昌平公主说完,就扶着小丫鬟的手转到后面去了。

众人见昌平公主走了,也纷纷落座。

昌平公主转到后面的耳房,见秦王正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一树杏花,也就笑道:“六弟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原来,昌平公主和秦王年龄相近,自幼又甚为投契,所以两人之间的姐弟之情甚笃。

“许久没来看五姐了,心中甚是想念。今日朝中无事,我就想着来看看五姐,不想五姐却在家中高乐。”

昌平公主闻言,不由“扑哧”一声笑了,随即道:“什么高乐?我受了母后的委托,替你们操心选妃。你不但不领情,反倒说我在家高乐?”

秦王虽然已经纳了侧室,可如今提到婚姻之事,脸上还是流露出几分不好意思来,单手握拳,凑到唇边轻咳了一声。

昌平公主笑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情一例。你不好意思什么?”

秦王也不答话,只是扭头看窗外。

昌平公主知道自己这个六弟自幼随父起兵,战功显赫,人前最是老成练达,难得见他如此,因此心中越发觉得有趣,索性更要逗弄他一番。

昌平公主拉着秦王的衣袖,道:“你随我悄悄去看看,看可有中意的女子?”昌平公主也不等秦王答话,拉着秦王朝前面走去。

秦王想要拉回自己的衣袖,可心中却又有几分期许,也就随着昌平公主走到门口。

门口张着一架镶云石的黄花梨木雕花屏风,透过雕花正好可以看到屋内。

昌平公主一努嘴,低声道:“这屋内的闺秀都是家世尚可的。”

秦王明白,自己的婚姻首先看重的必然是家世,女孩子的容貌尚在其次。昌平公主这般说,就是告诉自己屋内的这些女子的家世都是堪与皇室联姻的。

昌平公主见秦王只是站着不动,就一拉秦王。

秦王透过雕花,果然一眼就看到了她。今早他从萧聪那里知道她今天要来五姐这里赴宴,因此自己特意装作走来看五姐,期许能偶遇佳人。

昌平公主见秦王只是盯着外面看,不由悄悄的走到秦王身后,也朝外面看去。

因萧允和王婉共坐一席,因此昌平公主从这边看去,正好看到王婉。

王婉为人温婉喜人,且言辞得体,举止有度。昌平公主甚是喜欢她,如今昌平公主见秦王久久凝视王婉,倒也乐见其成,不由轻笑出声。

秦王这才惊觉自己的失态,面色竟有些发红。

本来,窦皇后心中也属意萧允和王婉,特意命昌平公主严加考察。昌平公主见秦王如此,悄声说道:“母后也属意此女。”

秦王误以为昌平公主所说的是萧允,心中大喜,连脸上也流露出几分喜色来。

昌平公主见了,掩口而笑,心中已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