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006章 月夜同骑踏霜行

夜色渐渐浸润开来,那一弯新月,数点寒星,更是为这空旷的街道平添了几分空寂。

突然,从街道的角落里传来一阵窃窃私语。

“你可看清楚了?”

“回少将军,属下看清楚了。秦王的马车今早进了昌平公主府,至今没有出来,属下已经让庆生在公主府那边盯着了。”

一道人影从远处飞奔而来,那道人影跑到近前,轻轻的说了一句“来了”。

果然,远处传来马车车轮滚过路面的声音,所有人都不由紧紧的握住了腰间匕首的刀柄。

马车出现在昏暗的街头,随着一声“上”,一群黑衣人突然出现在马车前。

萧允去公主府赴宴,随行的不过是几名家丁,还有几个老婆子和粗使丫鬟。这些人如何是训练有素的黑衣人的对手,还来不及发出惨叫,就已经命丧黄泉。

被唤作少将军的那个黑衣人是第一个冲上前去的,他一匕首就刺入的车夫的心窝,又顺着车窗丢进去了一颗药丸。

那名车夫圆睁着双目,直直的倒在马车旁。

萧允应酬周旋了一天,甚是疲累,倚着软枕,手支着额头闭目养神。更不要说疏影和暗香两个丫鬟,服侍了一天,都已经倦极,靠着马车壁昏昏欲睡。

萧允突然觉得马车似乎停了一下,随即闻到一股甜香,眼前一黑,已是睡了过去。

那位少将军只是做了一个手势,就有人上前拉着马车朝前走去,那些黑衣人忙着将尸首藏在路边。

尸首藏好了,黑衣人纷纷脱去外衣,里面却是青衣黑靴,一副富贵人家的家丁打扮。

那位少将军也脱去了外衣,摘下了蒙面的面巾,却是一名斯文儒雅,鲜衣亮服的翩翩公子。

随着一声响亮的口哨,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不大一会儿工夫,就见一人骑着一匹白马从远处跑来。

在距那位少将军十步远的地方,那匹白马堪堪停住,骑马的人翻身下了马,拱手施礼道:“少将军。”

那位少将军只是微微颔首,随即挽了缰绳,翻身上马。

一行人朝城门行去,守门的军士已要关门,却见一行人朝自己行来,有些不耐烦的问道:“这么晚了出城做什么?”

那位少将军也不答话,早有人将路引和一锭二十两的银子递到守城军士的手中。

守城的军士见了银子,已是眉开眼笑,借着昏暗的火把,看了看路引,又见一行人衣饰鲜亮,暗思道:这又不知是哪家的公子哥儿要出城找乐子。当下,他也不敢多问,只是拱了拱手,就让到一旁。

一行人鱼贯出了城门,城门在身后缓缓合上。

夜色越加浓郁,仿若氤氲不开的水墨丹青。一行人沿着官路匆匆走着,直到走出老远,才在路旁的岔路口停了下来。

那位少将军做了一个手势,就有人提着一盏灯笼凑近马车,马车门也被打开了。

那位少将军朝马车内看了一眼,不由愣住了,就见一名衣饰华丽的女子伏在小桌上,虽然看不清面容,可身形袅娜,还有两名丫鬟打扮的女子倚着马车壁睡的正香。

半晌,那位少年将军冷冷的看向一个人。

那人“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道:“少将军,属下确实看清了,今天一早是秦王的马车进了昌平公主府。”

一名身穿深蓝色长衫的男子凑近了那位少将军,压低声音说道:“少将军,这名女子衣饰华丽,且坐着秦王的马车,想是秦王的眷属,带回去以此要挟秦王也好。”

那位少将军微微皱了皱眉头,颇有些不以为然,又扫了一眼四周,暗思道:这里虽然是官道,可如今天色已晚。如果自己把这三个女子留在这里,只怕——不如将这三个女子带回去,到时再派个妥当人送回来。

想到这里,那位少将军道:“也好。”

一行人拐上了岔路,那岔路甚是崎岖,马车颠簸得厉害。

那名身穿深蓝色长衫的男子禀道:“少将军,马车走得甚慢,万一有人追来——”

那位少将军迟疑了一会儿,跳下马来,走到马车旁。

车夫一拉缰绳,马车停了下来。

那位少将军拉开车门,将萧允抱了下来。旁边有人过来要接过萧允,那位少将军摇了摇头,道:“路途甚远,我骑马方便些。”

那位少将军说完,就抱着萧允上了马。早有人将疏影和暗香背在背上。

那位少将军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丝微笑,唤道:“李玉成,你带着庆生将马车赶到城门那里,只是小心些,切莫惊动守城的军士。”

那名穿着深蓝色长衫的男子听了,忙答了一声“是”,就带着一个人赶着马车匆匆走了。

那位少将军将萧允抱在怀中,只觉得软玉温香满怀,鼻间隐隐闻到一股幽香,脸不由微微一红,所幸天色甚暗。他忙一夹马腹,那马朝前疾驰而去。

萧允被风一吹,迷药药效渐失,朦胧中睁开双眼。

那位少将军觉得怀中的女子动了动,不由低下头,却对上一双剪水秋瞳,眼神带着几分迷离,胸口没由来的一窒。

萧允的神智渐渐清醒,见自己被一名陌生男子抱着骑在马上,心中不由大吃了一惊,几欲惊声尖叫,可随即就明白自己如此也是于事无补,勉强镇定下心神,轻声问道:“敢问阁下尊姓大名?男女授受不亲,阁下如此,恐怕于礼不和。”许是迷药的原因,萧允的声音听起来甚是暗哑。

那位少将军听见萧允说话才回过神来,只觉得心头乱撞,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是好,半晌才答道:“苏延嗣。”

萧允也有片刻的愣怔,过了一会儿,方才反应过来面前的这位男子名叫“苏延嗣”。

苏延嗣镇定了心神,正色道:“姑娘不要误会,在下并非登徒子一流。今晚在下有所谋划,不想误掳了姑娘。因天色已晚,又是荒郊野外,不好讲姑娘丢在路上,因此才带着姑娘同行。山路崎岖,马车难行,却又耽搁不得,因此在下才与姑娘共乘一骑,多有唐突,还请姑娘见谅。待明日天明,在下定然会派个妥当的人送姑娘回去。”

萧允听苏延嗣说得甚是恳切,加上事已至此,自己也只好听天由命,因此也就垂了头,不再说话。

夜已深,萧允只觉得寒风刺骨,从身后男子身上传来的暖意越加分明,不由不安的动了动。

萧允本是一个极聪明的女子,她适才听了苏延嗣的话,已经隐约猜出苏延嗣今晚要劫持的人恐怕是秦王,不由暗思道:秦王如今手握重兵,嫉恨他的大有人在,只是不知道这个苏延嗣是什么来头。

苏延嗣因怕萧允误会他是登徒子,因此也不敢乱动,一直僵直着脊背,保持着一个姿势骑在马上。突然,他觉得萧允微微动了动,身子越发的僵直。

萧允也感觉到了背后男子的僵直,在心中不由感叹这个苏延嗣倒是一个真君子。

苏延嗣蓦地想到刚才李玉成的建议——要以萧允要挟秦王,自己心中虽然不以为然,可却害怕一会儿见了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父亲要如此做,不由问道:“敢问姑娘可是秦王的宝眷?”

萧允闻言,微微摇了摇头,道:“妾非秦王殿下的内眷。”

苏延嗣听了,只觉得心中一松,又问道:“那姑娘如何坐着秦王的马车。”

萧允明白自己此时要与秦王撇清关系,忙道:“妾的哥哥得罪了秦王殿下的人,今日妾去公主府赴宴,不想途中偶遇那人,那人借机寻衅,砍坏了妾的马车。不想秦王殿下经过此处,见那人逞凶,就训斥了那人,又将马车让与妾。”

苏延嗣听萧允说得入情入理,也就信了萧允的话。

一时,两人皆是静默无语,只听马蹄踏在小路上的声音。

月已西沉,夜色浓得仿佛劈也劈不开。萧允只觉得困意袭来,不由闭上了双眼。

苏延嗣只觉得怀中的女子身子一软,忙低头看时,只见萧允已经沉沉睡去,脸上不由流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忙拉过身上的披风盖在萧允的身上。

天边寒星的微光湮没在漆黑的夜空,苏延嗣望了远处一眼,眼中带着他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温柔。

一行人在夜色中默默地走着,终于天边露出了鱼肚白。

苏延嗣微微吐了一口气,终于快到了。

果然,苏延嗣又骑了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就见有人朝自己飞飞奔而来。

那人跑到苏延嗣面前,拱手道:“少将军可回来了,将军因为担心,昨晚一夜未睡。”

苏延嗣微微一笑,纵马朝营帐奔去,果然看见父亲的身影,心头一暖,高声叫道:“父亲。”

苏信听到儿子的声音,心中一喜,忙朝声音的方向看过来,却见儿子带着一名女子共乘一骑,不由紧皱了眉头。

萧允被苏延嗣的那声“父亲”唤醒,慢闪秋波,幽幽醒来。

苏延嗣带着萧允下了马,见父亲眉头紧锁看着自己和萧允,知道父亲误会了,忙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解释了一遍。

苏信听儿子说因不放心将弱女子留在荒郊野外,所以才带萧允回营地,微微点了点头。

萧允上前福身行礼,口称“见过将军”。

苏信见萧允仪容举止不俗,也就问道:“姑娘是谁家的女孩儿?”

萧允道:“妾父是卫国公。”

苏信听了,登时脸色大变,手已经握住了腰间的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