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谁不是斗
字体: 16 + -

第八十二章 远离庙堂

第八十二章远离庙堂

妄诺,这个名字已经变得要不可及,随着一代人的入土为安,知道的已经没多少人了。

妄诺和子让,先皇和颜老太爷,这是他们还在沙场上并肩作战时喊得名字,而现在却只能说朕和臣。

先皇的驾崩,任何承诺都变成了枉然。就像先皇的名字,妄诺,妄做承诺。和颜老太爷的之间的约定,更是一语成谶,命中注定。

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皇已故,新帝尚未登基,朝堂之间,暗涌四起。

皇贵妃娘娘已静养为由,要去佛堂上香,因此带着颜忱一起走,一同去的还有四妃里面的另外两位,除了妗妃和贤妃。他们以为可以留下来,顺势而为。

佛堂忌荤食,所以要带着宝宝和妞妞一起走,自然是不方便的,芝兰修书一封给了颜老太爷,然后得了回信便是晏梓起也会同去。

住在山腰,宝宝和妞妞这样子也方便照顾。

走的那天,正好是先皇落葬的第三天,皇贵妃说还能去庙里给先皇念诵佛经。

早上的时候,天蒙蒙亮,这几天皇宫静的有些出奇,阴森的感觉总让颜忱睡不好,所以自从先皇落葬以后,颜忱天天顶着两颗青皮蛋,让皇贵妃心疼不已。

没有人知道先皇在离世前三天去颜府有没有和颜老太爷说什么。所以也就没人知道,先皇和颜老太爷的约定,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让人根本不会联想到,先皇去颜府真正的目的。

颜老太爷没有出席先皇的落葬大礼,似乎也没人追究,一切又是这么的和谐。

这还得不得不回到三天前的那天说起,先皇来了颜府,和颜老太爷下棋斗气,输了棋的眼先皇,把自己喜爱的那柄十二骨扇扔给颜老太爷,算是输棋的赌品。

颜老太爷自然是知道什么意思,这十二骨扇是先皇登基那天定做的,随身的物品,除了扇面换过几次之外,见这扇子如见人。

当先皇扔给颜老太爷的那一刻起,等于是吧江山的安稳交到了颜老太爷的手上,这也就是意味着颜老太爷结果这扇子,就得担起了守护这片江山的责任。

颜家要替先皇为后代子孙看守这片先皇赤手空拳打下来的江山,还要让他子孙坐稳这个皇位。

这是多大的新人,还有无形的压力。正如颜老太爷自问的如何守?又该怎么守?

颜老太爷手上有一支十万人的军队,领头的一百零八将,各个身怀绝技,军队里面包含了骑兵,和步兵,更有一队一千人的水师作战队,有两艘大号的水师作战船。不过没人知道号令这支军队的符令在哪,不知道谁可以号令,更不知道这支秘密军队在哪。

撇开这支私兵,颜大手里握着五十万的兵权,加上连着几年的打胜仗,还有后宫的的皇贵妃坐镇,加上布遍全国的商号,一切的一切,早已经功高盖主。

任何一件有心之人都可以拿出来做文章。哪怕任何一条,随便安一个罪名,便可全家抄斩,株连九族。

试问顶着这种种的压力,颜家又该何如做呢,新帝尚未登基,稍有动作,成功,便是继续恩宠不断,失败颜家就会

万劫不复。

所以先皇到死都留了一道难题给颜老太爷。或许还不止一道难题。

出发去寺庙的那天,晏梓起是带着八十八骑和一百零八将在宫门外等着皇贵妃和颜忱一行,也算是作为护送三位妃子的侍卫。

颜忱是个呆不住的,才上马车没多久,就钻出来和晏梓起说话,晏梓起骑在马上,颜忱坐在车辕上。

皇贵妃在车中假寐休息,先皇病重这段时间,皇贵妃也是没有好好的休息。

“相公,寺庙不能吃肉,我要是想吃肉了怎么办?”颜忱斜着头问道。

“可以山脚的竹屋,我在在那里。”晏梓起还真回答道。

颜忱再问:“那宝宝和妞妞呢,我总不能带进寺庙吧?”

“和我一起在茅屋,呵呵。”晏梓起道。

颜忱点点头,这也好,自己呆不住的时候就可以下来玩:“不知道,武林大会,谁赢了,相公你没看到最终,遗憾不?”

晏梓起似是很为难的样子,想了想道:“也没什么遗不遗憾,因为每年都差不多,都有看。有时候遇见翘楚也会下场比试两下。”

颜忱点点头,学者晏梓起的样子,把扇子打开,时不时的摇两下。

在车里的皇贵妃听见颜忱这么没心没肺的还只关心着吃,不由得笑了笑。远离庙堂也好,至少没什么烦恼。

谁爱斗,谁斗去,反正斗谁不是斗呢?!

一路倒也顺利,没有遇见此刻,不过作为谨慎,所有人还是时刻防备着的。

说起这八十八骑,这是先皇赐给颜忱的。不过重病期间,局势不稳,总不能对着大家说:“朕甚喜颜三,所以赐八十八银骑给颜忱做保护吧。”

平日里赏赐的金银珠宝已经不少了,要再这么明晃晃的赐人,估计所有人都要怀疑颜阀有没有拉帮结派,私自屯兵了。

当然这八十八银骑也是那日先皇来颜府的时候顺道留下的。颜老太爷和先皇的默契,可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十二骨扇就证明了一切。

为何会赏八十八银骑给颜忱,这还是和之前先皇给颜忱的封号说起,不过这封号,目前除了已故的先皇,和颜老太爷之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也许是和之前先皇留下的密旨有关。

到达寺庙的时候,夕阳已落,见过师太后,皇贵妃和其她两位妃子就被安排去了厢房。

颜忱的厢房很自然的被安排到了皇贵妃的旁边。德妃和淑妃带来的几个公主郡主也都挨着她们的厢房,分的很清楚。

晏梓起是男客,不能住在寺庙里,所以待晚膳后就得离开下山。

之后就稍微梳洗一番,匆匆用了晚膳,寺庙都是斋饭,也就一切从简了。

颜忱也没有吃过斋饭,第一次不免吃的比较欢快。不过没有吃肉打牙祭,这总有些感觉不对劲。

于是吃过饭之后,颜忱让芝兰和皇贵妃说了一声,便跟着晏梓起下山了。

颜忱以为这公主、郡主、小姐之间,估计也就她没有个大家闺秀的样子,这会儿戳蹿着要下山吃肉。却没想他们才走没几步,就遇到了淑妃的外甥女。

细细一打听,这两人原来也是吃不惯斋饭,所以偷偷下山,准备去镇里吃些肉打打牙祭,不过天色已黑,两人又是偷偷下山。

月黑风高的,山间又有猛兽出没,两人不敢走,听见颜忱和晏梓起说话的声音,才小跑两步跟在他们后面。

因为颜忱和晏梓起不去山下的镇里,又怕她二人,独自下山不妥,晏梓起就派了两暗卫,护送她二人去镇里,顺便去找她二人府上的侍卫交接。

跟着晏梓起到了竹屋,颜忱就说想吃叫化鸡和糯米藕。晏梓起点点头,又问了还有什么想吃的,还有什么需要的,让人一起置办。

颜忱想了半天,憋出来一句:“记得给宝宝和妞妞带点连肉的骨头。”

晏梓起有一种想拍颜忱脑门的冲动,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说:“他们下午自己去山间捕食过了,吃得很饱,现在应该在后院消食。”

颜忱嘿嘿一笑,对着晏梓起说道:“嗯嗯,原来是这样,那你快去快回,路上小心,我在这里等你。”

“要不你和我一起去吧,今天是乞巧节。”晏梓起看着颜忱,小心的说道。

颜忱眼睛一亮:“好哇,快走!快走!”就说颜忱不会安分的窝在一个地方,又好玩额才不会放过,反正现在远离京都,也不怕会有什么以外,身边还有还有好多人保护。

晏梓起无奈地笑了笑,然后带着颜忱去了镇里,同行的还有十八太保和小悟。一百零八将则是留在了山上和宫里带去的禁军一起保护皇贵妃、德妃和淑妃,还有其他人。

镇里倒是很热闹,乞巧节好多些女子都出了门,打扮的很漂亮,也成了一道风景线,不过因为是先皇服丧期,大家的衣服都是素色,脸上也没有妖娆的妆色。

也许正式因为这样,才觉得女子们是本色的漂亮。女子们三两一堆,说着话的,互相寒暄的,嬉戏打闹的也给这服丧的沉重添上了些欢笑。

颜忱皱着眉,转头看向晏梓起,低声问道:“皇爷爷不是才下葬,大家要服丧,为何这小镇还如此欢乐?”这过丧期间,这么愉快,如果被京都知道了,肯定是要被问罪的。

“傻丫头,下山前不是和你说了,今儿是乞巧节。”晏梓起看了看颜忱,顿了顿,才说,“这是民间的习俗,就算是国丧期,大家这节日也是要过的,无非就是省去一些过于艳丽的色彩罢了。这和服丧,并不矛盾。”

颜忱听了晏梓起的话,似懂非懂,点点头,原来是这样。然后拉着晏梓起说道:“那我们也去瞧瞧,这小镇的乞巧节,有没有不同于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