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谁不是斗
字体: 16 + -

第八十一章 落葬大礼

第八十一章落葬大礼

正如皇帝所说的那样,以后再也不来找颜老太爷下棋,因此这次却是真的最后一次来府里和颜老太爷下棋。

也像他说的那样,没有拿回颜老太爷的爵位,也没有撤回颜忱的封号。反正和颜老太爷斗气的话,是一个也没有实现。可是当这话成了最后一次的斗气话,让所有人真真都没有想到。

皇帝和老太爷下完棋,斗气回宫的第三天,驾崩的消息便从宫里传来。

这一噩耗,让所有人惊呆了,惊讶的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三天前,颜府里,皇帝和颜老太爷下棋斗嘴,是府里所有人都看到的,而且所有人都觉得,和颜老太爷斗嘴下棋,皇帝的精神也越来越好。可是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时的皇帝是真正的回光返照。

当晚回到宫里以后,皇帝就一睡不起,中间还能朦朦胧胧醒来,喊着皇贵妃,也就勉强灌了汤药,勉勉强强称过了三天。

皇帝大葬,举国上下服丧,两年不得嫁娶,只得着素衣。

朝中大臣纷纷以皇帝的妃子皆要陪葬为由,肯请端王爷下旨。

不过很快,宫里便宣读了皇帝的遗旨,堵了悠悠之口。

除皇贵妃,四妃之外,四妃之下的所有嫔妃,除了没有受过恩宠的,且二十岁以下的可以放出宫外,其他人全部陪葬。

一道旨,哭的,笑的,喜的,悲得的全都有,众生相。

妃子的娘家们,也都是惴惴不安。

该出宫的出宫,该陪葬的陪葬,该留的留,宫里一时间也空落落了不少。

一天晚上,颜忱被凄厉的声音吓的整晚睡不着后,便和宝宝和妞妞,带着四个大丫鬟和两个太监,搬到了皇贵妃的寝宫。

她们被逐出皇宫,连皇帝最后的落葬大典也参加不了,只能和百姓一样穿麻衣服丧。

皇贵妃摸着颜忱的小脑袋,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皇帝这一去,太匆忙,虽然下了旨,免除了她与四妃的陪葬,但是现在朝中局势不明朗,端王爷和太子还不知道鹿死谁手。

新帝登基,如果是太子,她们的日子自然不会差,不过要是端王爷,她们这几个服侍了皇帝一辈子的妃子,恐怕也逃脱不了,只因为她们不是端王爷的母妃。

皇帝落葬那天,虽说是一个吉日,但是天空依旧下着蒙蒙细雨,百姓纷纷道,是苍天为着一代明君的离世而伤心。

棺柩之后跟着的是剩下五妃的软轿,再后是各个藩王,接着是皇子、公主,接着的是世子、郡主之后依次便是按着官职大小,文武两列。

颜府是除皇族之外,武官之首。颜老太爷没有出府,颜大亦在边疆没有回来,只是都着丧服。

照着规矩,太监和宫女会在落葬前烧大量用纸糊的冥财。这些东西都代表了皇帝所心爱的财物,做工精巧逼真,惟妙惟肖。它们包括佩剑,御用的笔砚和皇帝最爱的饰物等,以及一大群纸糊的假人,后者将在冥间伺候皇帝。

纸糊的士兵也排成队列,它们将于举行葬礼的两天之前在宫门之间的某个地方被焚烧。按照一般的说法,它们都是被派到冥府去打前站的。

当然还有那身着官服,表示不同品衔的假人也会随后焚烧,他们将代表着,在冥间为皇帝谋略。

百姓纷纷跟着棺柩一路走到了关外的皇陵,自主的站在各个山头,围着皇陵,等着皇帝的下葬。

颜忱跟着家人,默默跟在皇族贵戚的后方面,手里窝着晏梓起的手。

虽然入秋了,天气还不是很凉,可是,颜忱的手里还是不断出着汗,是虚汗,是冷汗。

晏梓起握着颜忱的手,是不是传给她一个安心的神情,一路无言。

就如同这庞大的队伍,除了唱和声,再没有其他言语,所有人都是跟着唱和而动,没有人逾越。

不过两边拦路的都是着装完善的士兵,一路戒备,怕也是会出什么乱子。

因为怕半路杀出刺客,很多路事前被封锁了。站在亭子里的百姓能看见送葬队伍的时候,只见打头的是一队穿着盔甲,拿着长矛的轻骑兵,装束齐整,举止得体;接下来是由仆役们用手牵着,成一列纵队的小矮马;再后面就是一大群身穿猩红色绸缎衣服,帽子上插着黄色羽毛的仆役,大约有几百人,他们轮换着抬灵柩。

紧接着又是另一队长矛轻骑兵,在他们的长矛上飘扬着红色长条旗,后面跟着马枪骑兵。他们属于皇家禁卫军,身穿有红镶边的灰色军衣。

后面又有一排排穿着红衣服的仆役,举着绿、红、紫、黄等各种颜色的旌旗和低垂的绸缎条幅。那些举着鲜艳旌旗的仆役行列没完没了,似乎他们把皇宫里的旌旗全都搬出来给已故皇帝送葬了。

再往后是一个奇异而庄重的场景,三匹排成一列纵队的白色,黑色,棕色高头大马分别拖着三个装置在四轮轻便马车上的轿子。

听说,这是皇帝陛下生前常用的轿子。而这些马,也是皇帝御用的马,而车轮上的纸马,则是皇帝当年征战的战马。这个由高头大马组成的队列行进时缓慢而又悲怆,此情此景令人为之动容。

接下来是来自戈壁滩的高大骆驼,满身绒毛,体格壮硕,就像是远古时期的怪物。它们成二列纵队,行走在道路的两旁。它们背负着用黄绸包裹的必需品,因为这个送葬行列在到达皇陵之前要走整整三天的路程。

后来,送葬行列中出现了一个空隙。接着又有一群穿着红色衣服的仆役,杂乱无章地在人们面前经过。在一些穿黑衣服的士兵走过去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空隙,之后还是杂乱无章的仆役队伍。接着突然出现了两顶用金黄色绸缎装饰,并由轿夫抬着的轿子,周围散着花圈。

刚才被经过的马匹和骆驼粪便弄脏了的路面现在又由仆役们打扫干净。所有这些似乎都表明前面的只是一种开路的仪仗队,因为后面的队伍一时还看不见。

但是在远处土丘之间的下坡路上很快就可以看到隐隐约约的旗帜。猎猎红旗映衬着天空,一排排的骑兵向皇陵走来;更多的黄色轿子自上而下地过来,在这些轿子的后面,闪烁着一团耀眼的金黄色火焰,体积大得吓人,而且离地面很高。

皇帝的灵柩非常缓慢地向前挪动着,方形的灵柩上顶着一个偌大的金球,而且是用一块边幅很宽的织锦罩起来了。它被一百多个轿夫用长长的竹杠抬着,以威严而庄重的方式向前移动。早在一个时辰之前,太阳就已经升起,使得那个灵柩上的黄色绸缎就像是天上的一道燃烧着火焰的金色河流。

紧接着来了一大群身穿飘逸的长袍和帽子上插着黄色羽毛的仆役。他们的后面是一批身穿紫红色长袍,上面有象征长命百岁,用金线刺绣的“寿”字。这些人也手持黄旗。

到处都是一片黄色的海洋,有无数方形或圆形,上面绣满了龙凤的黄、绿、红、蓝等各色旌旗。在其他浩瀚如云的轿子、小矮马、旌旗和丧旗的后面还跟着一大批身穿深黄色袈裟的喇嘛和尚,他们分别来自西藏和蒙古。

身着朝服的妃子们跟在灵柩的后面,缓慢的前进着。后面则是跟着同样身穿朝服的官员们。他们身上只穿着黑色的丧服。他们的官帽上摘掉了表示官衔的饰物,即红珊瑚和蓝宝石顶子,以及孔雀羽毛。

所有的人都带着哀悼的神情从百姓面前经过,衣着质朴,就像老百姓那样,身边都未带随从。

皇帝庞大的灵柩已经离皇陵很近,距离地面很高,这个用黄色织锦覆盖着的庞然大物像一团火似地燃烧,闪耀,发光,释放出明亮的金黄色。

这是从未见过的,代表皇族和只有皇帝和皇后才配穿戴的黄颜色,任何人如果僭越违规是要杀头的。

它前进的行程是如此的困难和复杂,恰似这黄澄澄的灵柩是一沉重的纯金块,其柩衣也好像是用金属,而非织锦制成。

在阳光下,它显得像是一道金色的瀑布。在这个皇家的金黄色灵柩中沉睡着的是一个世人眼中圣明的天子。

在土丘上那成千上万的人们也都静穆无语,皇帝的灵柩一摇一晃,庄严地向前挪动。

有一位喇嘛用小木鼓敲击出了轿夫们抬灵柩的步伐节奏,木球击打着羊皮,在令人抑郁的寂静中发出一种冰冷和阴沉的声音。

在后面则是一群僧众手持木鱼敲着,嘴里念着的则是佛家上层的佛经。

最后面跟着的仍是和最开始着装打扮一样的仆役,士兵,庄重且肃穆。

等着史官念完颂歌,唱官唱完落葬礼,皇帝的棺柩便由之前的抬轿仆役,稳稳当当抬进了皇陵早先准备好的墓室中。

此时的颜老太爷坐在自家的庭院里,昂起头,迎接这天下落下的绵绵细雨,泪水和雨水混合一起,滑落脸庞。

颜老太爷悠悠颤颤的拿着手中的一把骨扇反复摸索着,那是皇帝身前的最爱,十二骨扇,象牙制的。

朦胧间,听见颜老太爷,喏喏的开口:“妄诺,你还是毁了我们之间的约定,先我一步而去。丢下这江山,我该如何替你守?我又怎样替你守?”

(作者声明:本章节的皇帝下葬片段,来自于清朝西太后慈禧下葬片段,都是最真实慈禧落葬描写,只是把一些小细节做了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