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柔侠
字体: 16 + -

序章 其三 纯阳

    (三)

    西岳华山有真君。

    沿着太华山险峻非凡的主峰向上登台七百阶,云烟缭绕中,有三座气势巍峨的宫殿自北向南分座于此,这三座大殿连同石阶下的山门,太极殿后的几片房屋以及太极广场上经年不息的老君炉一同组成了天下第一大派——纯阳宫。

    仰天地以观太清,挟三尺以诛不平。纯阳宫自吕祖一人一剑骑鹤上太华,香火鼎盛至今已有数百年。道家清静无为,几百年间山下时代变换朝代更替,山上之人只是潜心清修以求长生,修习天人合一的无上之境。

    人间帝王皆尊纯阳为道家正统,自李唐来,多有皇室成员上纯阳焚香祭礼,高祖皇帝更以道祖老子后代自居,自高祖后,太宗亦上纯阳求签,帝王之家与武林北斗纯阳之间就此达成了默契:李唐尊纯阳为国家正统,纯阳为李唐镇天下武林。

    昔日吕祖收徒七人,皆是天生道心有慧根者,吕祖授业事了本欲飞升而去,不曾想以青城山主张道恒为首的二十几名道家高人连同无数信徒闻吕祖授业传道一齐前往华山问道,吕祖一一为其解惑,前后七七四十九天,众皆诚服,于是吕祖复收弟子五百,此即为日后纯阳之基。

    据传吕祖飞升时,初代弟子与其飞升者多达四百一十三人,唯有吕祖大弟子张青羽自愿留于华山以传承纯阳一脉。“纯阳子”张青羽开立山门、修建太极殿,下山寻得弟子十五人,是为纯阳宫第一代弟子,而后代代相传,才有了如今香火不断的武林之首纯阳宫。

    而今的纯阳掌门为吕祖后第十五代弟子李清微,其师弟傅太清则领纯阳掌教,两人皆为不世出道家天人之资,李清微浩然有吕祖气概,傅太清走剑间有吕祖风采。纯阳李真人初领掌门时,受少林方丈邀请入华山后峰论道,战后少林方丈归寺而寂,少林寺则对外封山三年,百年佛道之争中,纯阳宫第一次盖过了少林。

    ----------------------------------------

    江湖恰如其名,每逢天才出世,就如同有鱼跃出水面,在平静的湖水中投下阵阵涟漪,这些鱼儿大多仅是翻个身便又游回水中,只有极少数天赋卓绝之辈借着风云际会一朝化龙,踏足武林之巅。

    当今武林群星闪耀,北地关家有子关宁,初入江湖即挑落“少侠榜”前十,新一代武者中无敌手;丐帮大弟子花繁笙,打狗棒法青出于蓝,年纪轻轻便击败丐帮死敌漕帮护法“水火无情”方不行,使其立誓退出江湖;江南叶家家主次子,天生剑心的叶剑然,十五岁习得全部叶家剑法,十七岁时已击败成名剑客三十五人;十九年齐纳少林玄正方丈在外抱回的婴孩,取法号为空禅,不仅武道天赋惊人,还天生灵台清明,无论多么繁琐精深的佛理都能悟得其中真意,如今已是佛门中兴的希望......

    江湖中对于这些天才的讨论从未停止,谁将是未来的武林至尊已成为武林中人茶余饭后的一大谈资,有人说是战力惊人的关宁,有人认为是天赋最高的叶剑然,还有人支持空禅,因为空禅背后可是少林寺和整个佛门,其身后的资源是另外几人都不能比拟的。

    如今的江湖,尚未从纯阳宫两位真人威压武林的时代过去,新的江湖里,便已经升起了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新星。

    除了四人外,当世还有几人可以和这几位天之娇子相提并论:妙音坊的“羽仙子”楚盈初、“落木枪神”的亲传弟子李如松、桃园派这一代的外出弟子顾森罗等等,一个个后起之秀先后出现在江湖人的视野中,使得有关未来武林第一的争论越发激烈。

    直到某一天,江湖传出了三尸教余孽被剿灭的消息,“天下楼阁”中的满江楼在少侠榜上增加了两个新名字,其中一个更是直接超越了关宁,位居榜首。

    纯阳宫气宗第十八代首席弟子李长卿,修纯阳秘典《紫霞神功》,丹田大成,已半步入气海,十三岁可驭气剑,十七岁与师弟二人扫除三尸教余孽,配剑“流云”位列神兵榜第五十七。

    纯阳宫剑宗第十八代弟子叶明月,修纯阳剑典《北斗剑诀》中的贪狼式,丹田大成,三尸教一战剑斩“尸长老”黄屠扬名天下,配剑乃剑神叶淮所赠宝剑“含光”位列神兵榜第二十三。

    满江楼作为江湖风媒之首,对二人的评价只有一句:“今日李长卿、叶明月之风采,尤胜李、傅二位真人当年。”

    少林有佛子,纯阳便有李长卿和叶明月,江湖人在感叹纯阳底蕴之深、人才之盛的同时,也将对江湖新一代武者的讨论划上了终止,有李、叶二人在,未来百年内,纯阳在武林中的地位都将稳如华山。

    ----------------------------------------

    远离主峰的莲花峰上,纯阳掌门居所不远处,纯阳气宗大弟子李长卿在此地结庐而居,除了执行师门任务下山仗剑除魔卫道以外,大部分时间里,这位武道天赋百年难遇的奇才就在离师傅闭关之地不远处清修。

    日升月落,李长卿对着峰外云海吐纳着精华,其修习的紫霞功不停的吸纳着外界天地间的“气”,然后将其转化为最精纯的“紫气”内力供给李长卿。八岁时在师傅引导下入门,李长卿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凝聚气机,结丹田,堪堪将这门气宗绝学修炼入门,在同门眼中,这位道门天才已是进展神速,创下了《紫霞功神》入门的最快纪录。

    但对李长卿自己而言,这样的速度太过缓慢,叶师弟已经研习完整本北斗阵,剑道小成即将呼唤命星,而自己的紫霞功才刚入门,距离小成还远得很。

    足足修炼了八个周天,用了八个时辰,紫霞真气一遍遍洗涤着他体内的每一条经脉,在循环中不断将杂质化为雾气滤出体外,最终汇入李长卿丹田的只有最纯正、最凝练的紫气。

    李长卿每一次催动紫霞功,眉心的阴阳鱼便逐渐转变为紫色,随着紫气越聚越多,李长卿的丹田逐渐被填满,当最后一个周天循环完毕,他的丹田里已经再也容纳不下一丝一毫多余的内力。李长卿虽然不满,只得停止运行功法,眉心的阴阳鱼渐渐散去深紫,回复了平时的样子。

    今夜无月,四下一片漆黑,在蒲团上盘腿打坐的李长卿长长吐出一口气,闭着双眼,在黑暗中起身径直走出了自己的草屋,在覆有薄雪的荒草上踱着步,一直到了悬崖边才停下。

    往前便是万丈深渊,传说二郎真君在此劈山救母,在群山中开出了这万丈深渊,山风凛冽如刀,不时有野草枯枝从悬崖下卷起,向伫立崖边的“小真君”砸过来。

    不论是草屑还是其它的杂物,都在李长卿身前的三尺处停下,一股股紫气涌出,将一应杂物牢牢的挡在了紧闭双眼的李长卿身前。停滞在空中的杂物愈多,李长卿眉心处的阴阳鱼颜色就愈深,这是一种极好的练习掌控内力的方法,李长卿每日都会在此地练习,通过对每一丝内力的掌控,将愈来愈多的枯枝败叶托在空中。

    紫霞功运转到了极致,李长卿感觉到已经到达了自身内力所承载的极限,感受着周围的一切,李长卿缓缓地按照心法,将紫霞功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身后便是纯阳宫所在的主峰,有弟子点起太极殿前的火把在黑夜中点缀出几许光亮,李长卿没有睁眼,天地间自有清风入耳告知着他纯阳上下发生的一切:长生殿内王老爷子在教训年幼贪玩的师弟们;老君殿里几位师叔还围在一起讨论着几味可能导致炸炉的药材取舍;天资出色的叶师弟以对应星位练习着剑术,以纯阳心法填补着自身既是天赋也是缺陷的宽大经脉。

    李长卿感知到了纯阳上下发生的许多,这已是他现在紫霞功的极限。距离他所想的还相差许多。

    天地间的感应逐渐变弱,逐渐的在慢慢消失,又一次冲击气海失败后,李长卿散去了紫霞,横在他身前的许多杂草或被山风吹散,或是笔直的落回到悬崖当中。

    于是李长卿背对着茅屋的方向伸出左手,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声唤道:“云起。”应声有一把鞘中剑从剑鞘中脱出,径直飞出草庐,稳稳停在了李长卿手里,剑上有李长卿留下的印记,剑名“流云”。

    纯阳宫以剑为兵,纯阳弟子行走江湖都随身配剑。剑宗出身的纯阳掌教傅太清以出神剑术名闻江湖,傅真人提出的:“剑为君子之兵,君子当宁折不弯”一直是武林中所有剑客推崇的信条。

    纯阳剑宗以剑法为主,修为为辅,气宗则正相反,主张修身为主其次修剑。两宗虽观念不同,但从未因此产生争斗,历来纯阳掌教掌门皆是一人出自剑宗、另一人出自气宗。剑气二宗俱为吕祖弟子,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弟子间也不存在派别之争。

    但纯阳子后第二代纯阳掌门便定下门规:凡纯阳弟子只可专于一途,切忌兼修,违者轻则废去修为,重则逐出纯阳。不欲弟子双修的原因有二:一则剑气修行之途不同,强行修炼必将经脉错乱导致走火入魔,另一方面君子持而不贪,唯有专心修行己道方能有所成就。

    李长卿五岁抓考时,在掌门掌教和魏老爷子一大帮人的注视下,一把抓起了那本外门弟子连翻阅都没资格的紫霞神功秘籍。懵懵懂懂的李长卿立刻被几个年龄最小也有一甲子的老头子轮番抱在手里举在空中,赞口不绝,年纪最大的魏爷爷激动地涕泪横流道:小木头以后定有三清之风。随后掌门李清微收为亲传弟子,从此便有了气宗李长卿之名,虽然李长卿年纪小入门晚,但论起辈分来掌门的亲传弟子却是这一代整个气宗一脉的大师兄。

    李长卿轻抚过手中的“流云”,感受到独一无二的紫气,宝剑微微颤动,从宝剑的抖动中,李长卿似乎感觉到了来自“流云”的埋怨。

    “流云”由精金所制,曾在剑谱上排名前三十,是李清微早年的随身兵器,李真人曾持剑与少林方丈论道,世人皆知宝剑风采,但在李长卿手中,“流云”从未出鞘一次。

    有幸见过“小真君”覆灭三尸教一战的江湖人士,惊叹于他浑厚的内力,神乎其技的紫气飞剑,而曾风光无限的“流云”宝剑,似乎只是装饰品一般。

    “并非如此。”李长卿一只手握上剑柄,当指尖接触到剑身的那一刻,躁动的“流云”立刻温顺了下来,像只争宠成功的猫咪般安静的躺在主人的手中。

    宝剑宛如手臂的延伸,只是简单一个念头,宝剑便挣开了枷锁,自如地在空中舞动,李长卿的身体随着握剑的手臂每一下挥动跃起,又每一步都精准的落下,踩着无法言喻的玄奥步法,这位气宗大弟子在悬崖边踩着剑宗的“七星步”,挺剑刺入狂风。

    世人皆知李长卿可驭紫气,无人知我更擅长用剑。

    一套纯阳剑法中的摘月式行云流水,李长卿脚下踩出了一个又一个太极,数道不同的剑意依次从剑身升起,“流云”来者不拒的一一将其剑招刺入万丈悬崖,本是暗淡无光的夜晚,却有一丝星光垂下来,照亮了山崖边剑舞不停的李长卿。

    李长卿心中一动,纯阳剑典有北斗,对照天上诸星,独照他这颗星辰名为紫薇,紫薇光垂李长卿,正预示着李长卿纯阳剑典已小成。

    原本萦绕在李长卿身边的紫气慢慢被“流云”所吸引,李长卿这一套“摘月式”随手而为,本该没有运转内功,但是紫气自行呼应,在宝剑上凝聚出了一层紫色的剑气,感受着自身和那剑气的联系,李长卿心中似有所悟。

    负剑在身后,宝剑“流云”已经明晓主人心意,不再躁动,安静的卧在李长卿手中。

    五岁的李长卿之所以极快的将紫霞功抓在手里,目的并非紫霞,而是神功下那把来头极大的宝剑,那把较之普通长剑更为狭长的神兵,正是“诛邪真人”傅太清的配剑,纯阳神兵“摘星”。只是一眼扫过,小李长卿就对这把宝剑十分喜欢,没来由的有许多亲近感。一个爷爷将一本破书盖在了“摘星”上面,小李长卿一手抓起“破书”另一只手刚向大宝剑抓去,就被人抱在空中欢呼起来,小李长卿只有眼巴巴的看着傅真人一脸遗憾的将神兵收起,祝贺掌门师兄收了一名好徒弟。

    叶家剑神叶淮以“剑心剑体剑骨”闻名天下,剑心者,剑法过目不忘,无须多加练习施展剑招便已有七成韵味。

    剑宗叶明月剑心天成,气宗李长卿亦是。

    多年后,李长卿名震江湖,毁誉参半。比他更早成为一方巨擎的师弟叶明月,挟东海而威天下,那时二人都已不是纯阳弟子,但却再次站在了师兄身后,和许多年前一样联手御敌。

    李长卿再次吐纳着,将剑气和紫气一同收回体内,本该对立的双方极和谐的沿着一条条经脉进入丹田,在那里不断旋转、融合、壮大。

    仅是庞大的紫气,丹田就已到达了极限,随着剑气的涌入,不堪重负的丹田“嗤”的一声,发出了破裂的轻响,从内部碎裂开来。

    前所未有的内力真气猛的从丹田中涌出,又裹挟着莲花峰附近所有的天地灵气一股脑的涌进了这个纯阳弟子的体内,填充着还在由不断旋转融合试图接纳彼此的两股气所组成的漩涡。

    按照师傅的传授和教导,李长卿坦然接受着,感受着突破丹田带来的澎湃内力。

    李长卿睁开了双眼,眼前的的一切前所未有的清晰,这一眼,纯阳点点灯火、华山亭亭诸峰尽收于他眼底,这一瞬,他于万丈悬崖山巅将先天剑心和紫霞神功汇为一体,突破境界,气海境成。

    十七岁的气海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心情大好的李长卿亲昵的用手指点了点掌中的宝剑,宝剑兴奋的回应着他,几缕紫气也顺着食指轻轻接触了下“流云”剑,宝剑对于紫气内力没有任何异常,享受着紫气的抚摸,同时在他体内不断旋转的漩涡里,剑气和紫气不再试图融合,转而和谐的一方一边维持着旋涡的流转。

    李长卿不知道自己体内发生的一切在纯阳历史上有无先河,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走的路在纯阳门规上是明确禁止的,一经发现便要被废掉武功逐出纯阳,即使他是纯阳天赋最好的弟子也不例外。

    神念一动,李长卿用内视检查着体内的变化。原本丹田所在的位置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不停旋转的真气漩涡,李长卿小心翼翼的将这片旋涡聚拢,缓缓的停止了转动,看上去仅是丹田稍大了一些。

    突破带来的喜悦没有冲昏纯阳大弟子的心境,清楚的知晓自己犯了纯阳戒律的李长卿心情忐忑的回到自己的草庐里,将“流云”归鞘挂好,脱下纯阳道袍准备睡下。

    明日他将和师弟一齐下山,响应临渊阁针对“刀魔”独孤解的“天诛令”,独孤解杀害了长生殿监魏君阳和其他武林人士,人人得以诛之,除了他和叶师弟外还有其他人也会参与到“天诛令”中,为武林除害。

    气海已成,李长卿对完成“天诛令”更加自信,很快便睡去了。

    一夜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