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侠江湖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报仇

    虽然只相处了一个月,但王大伯一家给武天留下很深的印象。

    王大伯的憨厚、王大婶的啰唆、王丫头的毒舌……均深深刻印在武天心中,难以忘怀。

    可以说,除许薇这个便宜师父外,这一家三口便是武天在这个世界里最亲近的人。

    乍闻噩耗,武天一开始确实是情绪激荡,难以自已。但过了一阵,他情绪已然平复,只是心中空空落落的,彷佛永远失去了什么。

    还说要好好报恩,结果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了……

    如果能不顾师父反对,坚持下山探望王大伯,会不会能避免悲剧发生?

    武天不禁这样想。

    现在想来,也许许薇早就知道王大伯身亡的消息,才死活不让武天下山。不然以她的性格,不会如此不近人情。毕竟王家村就在附近,也耽误不了多少练武的时日。

    下山三日,第一日剿灭黑虎寨,赵文德一番话却令武天怀疑心中的侠义之道;第三日惊闻救命恩人的噩耗……

    武天开始怀疑,下山闯荡是否一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他也知这只是巧合,王勇身亡是五年前的事,就算不下山,也早晚会知道的。

    武天长长呼了一口气,驱散诸般恼人的情绪。

    王大伯身死已是事实,自己再哀伤也无法令死人复生,如今再重要的,是他还能为王大伯做些什么。

    据中年汉子所说,似乎没有人亲眼见到王大伯三人被杀害,仅仅从身上伤口便推断下手的是武者。

    慢着,伤口?

    现在有嫌疑的,只有中年汉子曾提及过的青云宗弟子和附近的山贼。

    青云宗弟子习剑,如果是他们下的手,那王大伯身上应该会有剑痕。

    而山贼大多用刀,用剑的少之又少。

    也就是说,伤口的痕迹,是找到凶手的一个重要线索。

    当然,王大伯一家都是普通人,就算是初入后天的武者,要杀死他们也不必动用兵器。

    武天心中涌起一种无力感:若不是走投无路,谁会从这种不甚有力的证据入手?自己又不是那些看一眼伤口,就能推断出凶手所习武功的神人……

    自己不是,有人是啊!

    但王大伯身死五年,尸体早已腐烂,还能看出什么吗?

    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不过自己从哪里找来这种专家?

    武天皱眉思索了一会,良久才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盲目相信中年汉子的一面之词并不可取,最好是尽量寻找更多的人证物证,证实中年汉子的说辞,说不定还能找到什么遗漏的线索。

    一门心思扑在报仇之上,武天的悲伤似乎消减了不少。再呆坐一阵,整理好脑海中已有的情报后,武天才站起身,挨家挨户地打探有关王勇死亡的真相。

    一直到日落西山,武天问过村内的大部分人家,甚至连那个老态龙钟的老村长也询问过以后,踏上了回候邑客栈的道路。

    果然没有什么线索。

    绝大多数人的答案与先前那中年汉子大同小异,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新情报,也只有武天在意的死法。

    这是老村长告诉他的。村内没有什么人亲眼见到王大伯的尸体,但作为旁观完整安葬过程的村长,他表示自己清楚记得王勇三人身上的伤口。

    三人无一例外,都是咽喉被洞穿而死。

    咽喉被洞穿,即是说凶手用的是很大可能是剑……

    难道凶手是青云宗的俗家弟子?

    青云宗是道门,讲求修身养性,即使是俗家弟子,多年清修也难免受到感染,性情大都温和仁厚,没道理滥杀无辜……

    虽然不清楚当时的情形,但以王大伯那老好人的性格,肯定不会主动得罪人。

    且伤口在咽喉,一击必杀,可以想见下手者出剑时必然是不假思索,又快又狠。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武者毫不留情?

    不管是什么原因,这唯一的线索武天绝不会白白放弃。既然凶手是用剑的,而附近又只有青云宗习剑,那上门查探,自是理所当然。

    不多时武天已回到了客栈,随便吃了一些东西后,倒头便睡。

    此时,武天无比昐望到林山城的一刻早点来临。

    ……

    翌日,车队再行启程。

    武天因王大伯之死而心绪不宁,林光第看出他心情不佳,虽然不知原因,但识趣地没有跟他搭话。

    要知凶手是不是青云宗弟子,最好的方法是直接请青云宗剑法有成的前辈验尸,检查伤口到底是不是自家剑法所做成。

    但武天此举无异于当面质疑青云宗教徒无方,致使无辜之人身亡。如此兴师问罪,即使青云宗的高层是修道有成的高人,也不免动怒,被驱逐出门都是武天能想像的最好后果了。

    青云宗有三位先天高手,宗主洞虚道人更是先天中期的武者,任何一人都能教武天有来无回。武天不是傻逼,非不得已,绝不想惹上如此强敌。

    要先打探一下他们的性情,预测可能引起的反应……

    身边不就有一个青云宗的俗家弟子吗?向丁湘云询问一下青云宗三位先天的牌性,也好谋定而后动。

    丁湘云一如既往的骑着黑风,守候在林光第身边,正和他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武天策马上前,至丁湘云右首而止,口中说道:“丁姑娘,有些事想问你。”

    见林光第一副好奇的样子,他又道:“若林大叔知道的话,也请不吝指教。”

    丁湘云昨天没有找武天说话,倒也不是不好意思,只是觉得若自己主动搭话,似乎显得自己对他有什么别样的意思……

    但她心中还是挺想再和武天畅谈一下江湖见闻的,当下欣然答道:“什么事?本小姐可以回答你。但作为交换,待会你也得回答本小姐的问题。”

    “好好好。”武天有些哭笑不得,沉重的心情稍有和缓,旋即脸色一正,问道:“丁姑娘作为青云宗弟子,想必平日也没少见到洞虚、清虚和玄虚三位前辈吧?不知你对他们的印象,又是如何?”

    丁湘云好奇地看了武天一眼:“你问这个干么?”

    武天胡诌道:“这不是快到林山城吗?我想着路过青云宗,我一个未学后进,三位前辈是不能不拜访的。就想问问三位前辈的性情喜好,也好备上一份礼物,不致两手空空,忒也无礼。”

    林光第在一旁听得暗暗点头。武天小小年纪便身负绝技,这个自是十分难得。但更难得的,是有如此惊人天赋而不恃才傲物,对江湖前辈仍然保持敬仰,如此谦逊,日后定然前途无量。

    若他知道武天是半带着算计的心思出言询问,恐怕他立马便会出口怒斥武天大胆了。

    丁湘云呆了一呆,对武天的答案有些意想不到。自己拜师那日,如果不是父亲提醒,她绝对会忘记带上早已备好的拜师礼。

    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正想回答,林光第却插嘴道:“难得少侠有这份心意。少侠不介意的话,不如就由我丁家替你准备这份礼物如何?”

    武天正发愁是否真要准备礼物,听到林光第自告奋勇,自是不无应允。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不过要和三位前辈高人会面,不免诚惶诚恐。能多加对三位前辈的了解,当是再好不过。”

    “这个自然。我也有幸得见三位道长数面。三位道长修道有成,望之有若仙人。至于三位道长的性情……相处不多,我也不好下定论,但可以肯定,他们都是虚怀若谷、淡泊名利的得道高人。”

    好吧。问了等于白问。武天悄悄翻了个白眼。一味奉承,这说了和没说有什么分别?只好寄望于丁湘云了,这小妮子应该不会避忌背后谈论长辈坏话吧?希望能透露什么有用的情报……

    丁湘云迎上武天期待的目光,咬着手指想了想后道:“清虚道人是我师父,我对他的了解也多一些:平时不苟言笑,一本正经,事实上挺好说话的,有好几次我偷懒没练剑,师父也只是温言斥责了一番……林叔你这是什么眼神?练剑这么辛苦,偷偷懒也很正常呀!对了,这件事别告诉我爹……谢谢林叔!”

    林光第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拿丁湘云没办法似的摇了摇头。

    这个话题是不是脱离正轨了?武天嘴角一抽,不动声色地提醒道:“丁姑娘说得有道理,练武最紧要是张弛有度,适当的放松休息还是很有必要的。清虚前辈也是明白这点,才没有责骂吧。不知其他两位前辈,又是否这么好说话?”

    丁湘云歪了歪头,又咬了咬手指,神态十足十小兔子、小松鼠之类的小动物,煞是可爱。

    “洞虚师伯我不太清楚,但整天笑咪咪的,闲来也会指点一下其他弟子,又能教出大师兄这样的人才,应该是一个很和善又会教徒弟的名师吧?”

    “至于玄虚师叔,好几次我都看到他在严厉斥责他的弟子……脸都黑了,看上去不太好相处。”

    清虚外表严厉,实则很好说话……

    洞虚整天笑咪咪的,若非城府极深,不轻易透露自身情绪,就是真的仁慈和善……

    不过作为一门之主,怎也得有些心计吧?

    至于玄虚,似乎是个脾气比较暴躁的道士……

    但丁湘云对玄虚和洞虚明显不太熟悉,两人的真正性格,与丁湘云所言应有一定偏差。

    最好是制造与清虚道人独处的机会,也许能借助丁湘云一臂之力。真不行的话,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另一边的林光第语带庆幸:“幸好当初小姐拜师拜的是清虚道长,如果是玄虚道长,小姐性格刚烈,铁定会发生什么磨擦……”

    听此,武天有些感慨:师父选择徒弟,徒弟又何尝不是在选择师父?若相性不合,哪怕师父武功再强,徒弟天赋再高,最后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自己和许薇……虽然心中经常埋怨许薇,但真换了一个一板一眼、正经严肃的师父,自己也不会习惯吧?

    才分别几日,武天竟有些想念许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