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医
字体: 16 + -

第一季 第七集

    sun apr 26 22:09:52 cst 2015

    我们知道,萨克奇b组病毒感染心肌而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继而演变出的新病种,名曰扩张性心肌病。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肿瘤持续或间断的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或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继而演变出新的病种,名曰肥厚性心肌病。

    心肌疾病是指除心脏瓣膜病,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先心病,甲亢心之外,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心肌病是指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原发性心肌病是指原因不明的代谢性心肌病变。

    扩张性心肌病的特征是左室或双室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理特征为心脏扩大,心室扩张,室壁变薄,瓣膜冠脉多正常,心肌细胞非特异性肥大变性,症状为充血性心衰的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可发生栓塞或猝死,体征为心脏扩大,可闻及第三或第四心音,呈奔马律,心电图显示房颤,传导阻滞,st-t改变,病理性q波少见,心电图提示心脏扩大,以左室扩大显著,室壁运动普遍减弱,房室瓣反流,心室造影提示心腔扩大,室壁运动减弱,冠脉造影多无异常,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

    肥厚性心肌病的特征是左室或右室肥厚,伴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左室流出道可有或无梗阻,病理特征为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心肌细胞肥大,形态各异,排列紊乱,症状为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运动时眩晕,甚至神智丧失,体征为心脏轻度增大,可闻及第四心音,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左室肥大,st-t改变,病理性q波为其特征,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的厚度与左心室后壁之比≥1.3,间隔运动低下,心室造影提示左心室腔变形,冠脉造影多无异常。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

    扩张性心肌病=充血性心衰+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关闭不全;肥厚性心肌病=急性左心衰+反法洛四联症+室间隔肥厚+急性高侧壁,下壁,局限前壁心肌梗死+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摘自《炫医》精华篇之神秘心肌病

    且说风湿热可导致心脏瓣膜病之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关闭不全,《炫医》的后续,将要谈到的便是这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的病因有风湿热,反复链球菌性扁桃体炎或咽峡炎,以及其他罕见病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心内膜炎等。

    正常情况下,血液由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肺动脉瓣-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二尖瓣-左心室-主动脉瓣-主动脉。因此,当二尖瓣狭窄时,血液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受阻,出现左心房高压。

    二尖瓣狭窄患者可于心尖部闻及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伴震颤,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和开瓣音,肺动脉高压时可有p2亢进。分裂,肺动脉扩张致肺闭,可出现该区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graham-steell杂音)

    x线检查发现左心房大,晚期可见右心室大,肺淤血,间质性肺水肿,超声心动图为确诊和量化二狭的可靠方法。

    我们知道,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导致房颤的产生,而房颤最常见的病因也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房颤临床特点之症状:心室率超过150次/min,病人感到心悸,气短,并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慢时,病人甚至不觉察其存在。房颤的临床特点之体征:心律绝对不规则,第1心音强弱变化不定,脉搏短绌(脉率小于心率)。心电图特征:1.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频率在350~600bpm 。)2.rr绝对不等,若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时可出现rr间期相等。3、qrs波群正常,在v!导联最为明显,4、心室率绝对不规则。

    本病治疗方面:

    一、急性房颤:3个月以内,

    1、初次发作的房颤(1-2天内)无需药物治疗,观察。2、急性房颤:目的减慢心室率,用洋地黄或β受体阻滞剂,如果用药无效后用电复律。洋地黄治疗房颤,减慢心室率的最主要作用是直接延长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

    二、慢性房颤:3个月以外。有栓塞的高危因素:(有栓塞病史、严重瓣膜病、高血压、左心房扩大、冠心病等)长期抗凝,口服华法林。无栓塞的高危因素:阿斯匹林 0.3/日。

    1、阵发性:不需处理,预防复发,预防控制心率。2、持续性:1-2天。一般不能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用药物和电复律。控制心室率:药物―心律平(普罗帕酮),胺碘酮。(普罗帕酮禁忌: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病人出现房颤时。)电转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昏厥,血压下降明显,休克)af>48h不能马上转复,需要先抗凝,用法华林或者肝素。复律前华法林3周,持续至复律后4周。华法林:前三后四。inr:2.0~3.0 3、永久性房颤:治疗――控制心室率和抗凝。控制目标:静止≤80次/分,轻微活动≤ 100次/分,平均心室率≤9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