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怔
字体: 16 + -

番外4

话分两头说。

    田家四父子,没多久,便到了村南边的自留地里。

    刚准备开干,贪财的老三田洪双两眼冒光:“爸!这次咱们救了梁老板,你说他会怎么报答我们?是给钱呢?还是?”

    自家老三这个样子,田房远恨铁不成钢,对周氏有些埋怨,看看你教的什么儿子,瞪了老三一眼:“老三,我说你这龟儿子,整天好吃懒做,总想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老大不小了,难道你不懂吗?人家的钱有那么好拿吗?刚才你也在场,二牛就是一个很好列子,有些东西“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既然做了农民,就应该有农民的觉悟,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是正理儿,少来些花花肠子!”

    平时寡言少语的老么田洪全,不愿意了,冷不丁的冒出一句:“爸,三哥这么说也没什么不对了吧!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古人都说“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更可况,咱们并非无理取闹,像梁老板那样的大粮商,指甲缝稍稍漏那么一丁点,足够我们吃几辈人了!”

    田房远见两下儿子这么说,失败啊!你说像我这么实诚的人,怎么养一些势利眼啊!掉进眼里了,做什么都往钱看!内心很是自责,摇头叹息:“哎!我说你们两个龟儿子也真是,有手有脚的,不踏实干活,总是想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还在那振振有词的说东说西!不知羞耻!”

    老三洪双见父亲这样说,不愿意了:“爸!谁不知羞耻啊?我和老幺是杀人放火啦?还是偷鸡摸狗啦?大哥你来评评理!”

    老么洪全完全是墙头草:“就是让大哥评评理!”

    这么一刺激,田房远真火了:“混账!有你这样跟老子说话的吗?简直不为人子!看我不打死你个龟儿子!”说着,丢掉刚点燃的草烟,随手掰了一节树枝,准备打洪双和洪全!

    要说家里最听话的,非洪全莫属,见识不对,便使劲抱住了田房远。

    洪武也走了过来,劝解道:“爸!别气啦!老三和老幺,也不是故意气你的,主要是穷怕了!好不容易遇到了,再说,见梁老板此人,也并非吝啬之人!否则!生意也不会财源滚滚,从够粮之事儿,可观全貌,爸,我知道你担心老三和老幺,怕他们吃亏,放心吧!就凭他俩的机灵,不欺负别人,就万事大吉了!”

    诚然,确实如此,记得两人上次赶场卖干货,就因一句玩笑话,将同村的狗娃打伤了,别看田房远憨厚耿直,并非是任人宰割之辈,最后保长出门才得以解决!

    洪武自小乖巧听话,从不惹事生非。几个儿子当中,他最满意的就属洪武了。

    经洪武这么一说,田房远气消了很多,他糊涂吗?相反,他十分清楚,所有事情都难逃他的火眼晶晶,只是守成有余、开拓不足的性格,让他有点畏首畏尾。况且,对于意外之才嗤之以鼻,从不相信什么天上掉馅饼之事,老实本分的他,真的很害怕俩儿子误入歧途。

    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看了看几个儿子:“洪武分析的很有道理啊!都怪你们老爸我,没啥能力啊,让你们几娘俩受苦啦!”说着便坐在锄把上,“叭”“叭”“叭”抽起了旱烟。

    老二田洪文早已放开了,退到一边,说实话,四兄弟当中,洪武最崇拜大哥——洪武。洪文至小被洪武照顾长大,对洪武十分依赖;

    见父亲被气坏了,洪文实在看不下去了,对着老三和老幺一顿狂批,语气十分刻薄“我说老幺、老三,你们怎么这么不懂事儿,明知爸身体不好!还气他,把养你这么大你们容易吗?不知感恩也就罢,还想掉馅饼,人模狗样的......”

    还没说完,就被老大洪武打断了:“老二!过了啊!教育两句就行啦!”说完,便接着对老三、老幺说道:“你们两个别东想西想了,人啊!要有骨气,别老想馅饼之事,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啊,最怕自私自利,害人害己啊,牛二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人家如果真要谢我们,自然会给,何必急于一时嘛!还有,该懂事了,都十一二岁的人了,怎么还像小孩儿一样的,不应该啊!好好想想吧”说完,看着抽旱烟的父亲,后脑勺都长白头发了!才知道,原来慈祥的父亲,已然渐渐变老,心里十分难过,但并未表露出来,脸色依旧如常。自顾干活了......

    田家有个远近闻名的有点,也可以说是缺点——“团结”。见大哥洪武开始干活,其他兄弟也不甘示弱,也参与其中,原本嘈闹的自留地,变得十分安静。

    田房远见几个儿子,都自发开始干活,很欣慰。拭了拭嘴角的唾沫星子,深深叭两口烟,便大声道:“哎!你们老爹我呀,虽不是什么达官显贵,更没有坐拥万金;可我知道一个道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该你的跑也跑不到,”后半句并未说完,“好了,不说了,干活,天也不早了!”

    几父子便再次忙碌起来......

    回到田家这边,坐在石凳上的周氏见太阳已经落山,拍了自己大腿,哎,你看我这人都忙糊涂了,内屋还有人呢?放下簸箕,朝内屋卧室走去......

    “大兄弟”“大兄弟”

    睡梦之中的梁贵,睁开双眼,晃眼,原来是田嫂周氏,亲切的语气:“大嫂!啥事儿?”

    周氏看了看,梁贵较之前好了很多,脸上稍有血色,看来家里草药效果不错,等他爹回来之后,让多采点,微笑着说:“没事儿,这不时间不早了,该准备晚饭了,大兄弟!你是大城市来的大老板,家穷,粗茶淡饭,没什么好肉菜,多担待一些!农忙时节,当家的和孩子忙于劳作,也没人陪你聊天,有啥事儿,甭跟嫂子客气。”

    商海沉浮几十年,勾心斗角早已将梁贵修炼成人精,长久混迹商场,对于人情世故之事儿,早已登峰造极,农妇周氏朝不保夕生活无奈,甚为理解遂安慰道:“嫂子,别这么说!别看我在人前辉煌无限,备抵里担惊受怕,只为换得一时安稳,说真的,分外羡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梁贵话语,给周氏极大的反差,很是吃惊:“大兄弟!不会吧!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你还羡慕!要是老田能有你一半,就谢天谢地了!”

    这下梁贵还真不知该怎么回答,只是谦虚的笑笑:“嘿嘿!我这人是不禁夸的!我会骄傲的!”

    “哎!”

    周氏拍拍大腿,有些埋怨自己:“你看我这记性”。

    梁贵有些奇怪:“嫂子!怎么啦?”

    周氏好像想起什么,傻傻笑笑:“哎!这不天快黑了,晚饭没做。你看我这记性,险些忘了正事儿,待会你大哥回来又要唠叨了!”

    梁贵见周氏如此说,有些埋怨自己:“嫂子,对不起!都怪我话多险些误了正事儿”。

    梁贵与周氏交流的过程中,并没有因为自己,经商世家便抬高一片,待人宽和,礼貌非常,早在周氏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我就说,人家为啥会这么大的家业,就凭对人处事这块儿都够甩人几条街了!要是老田有他一半就好了!哎呀!我怎么啦,还是做饭去,要不等会要挨叨了:“大兄弟,我先去做饭有啥事儿叫我!”

    没等梁贵会话,便周出来房间!

    要是小颖她有田嫂一半就好了,梁贵这样想着!

    人是不知足的动物!喜欢和别人对比,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真有那么差劲吗?我看未必!

    伟人那句“人多力量大!”,还别说,很有道理,田家那一亩三分地,田家几父子,有模有样的,不到半天时间,余下的地块便被耕完!

    时近傍晚,蛙声、蟋蟀声,声声入耳,云霞、彩霞,玉洁缤纷!虽说引人入胜,但对田家父子来说,犹如鸡肋一般,没什么感觉!景色再美,也抵不过灶台锅中的一粒米呀!

    “粮食”犹如命根一般,将百姓硬生生禁锢在一亩三分地上,躬其一生,即便颗粒无收,照常无怨无悔!这也当今社会的一大矛盾。

    作为贫苦大众其中一员,田房远一家依旧如此,依旧跳不出这禁锢的牢笼,现实虽残酷,但作为大儿子洪武,自幼聪慧,进过私塾,皆因家贫,没能继续,最后不了了之;即便如此,闲时稍有空当,便博览群书,什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尚书》、等等,一看在看,从未有厌恶之感。因为他知道,多读书很有必要,将“脱贫”视为终极目标的他,始终坚信人定胜天,所以,一有机会,便如获至宝,一直不懈的坚持着,虽说二十余岁已属大龄青年,并没规定大龄青年便不能拥有梦想!

    虽然大体忙完了,但还是有些分支末节未做完,父亲并没因为天黑了,而停下来,依旧忙碌着.....

    常年劳作的父亲,因为习惯了,没一丝劳累之感,可三个弟弟却早已气喘吁吁;不行!不能这样,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饭食之事儿,已然久也!目下,只觉肚腹空空非常,便道:“爸!时间不早了,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老二洪文也插了进来:“是啊!再不回等会儿,又要走夜路了!”

    老三老四附和道:“是呀爸!我没回去吧!”

    太投入了,田房远这才反应过来,事呀!眼看就要黑了,也不知,他娘今天怎么安排的,米缸中早已颗粒全无,不知道,习惯大鱼大肉的梁兄弟能否习惯,头痛啊!算了不想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回家再看情况,遂招呼洪武几兄弟:“天也不早了,回家!”

    “哈哈”

    “耶!”

    “回家啰”!

    激动的老三洪双吹起了口哨,“嘘......”

    拾掇拾掇,没多久,田家父子四人扛着农具便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