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庶女:田赐良缘
字体: 16 + -

第168章 来往

第一百六十八章 来往

送走了小权氏母女,曹家恢复了往日的清静。

村西面的张寡妇家却是连日嘈杂声不断。

这日烈阳高悬时,青山河下游聚着三三两两到河边洗衣服的小媳妇大姑娘,闲话说来说去,又落在了村长家和张寡妇家的事上。

柳氏举着棒槌,一面嘭嘭嘭洗衣服,一面支着耳朵听身旁的人议论。

听到后来手下棒槌捶得更快更响,柳氏脸色大亮,快手快脚洗好衣服拧干,直起身来和热情搭话的邻里招呼一声,就挎着木盆甩着棒槌,脚步轻快的往家走

刚走回村尾,就见李长贵家院门大开,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自从李长贵成了里正,这两天上门道喜的,窜门拉关系的进进出出,李长贵家可谓比过节还热闹,从早到晚墙头的炊烟就没断过。

柳氏看着嘴角微翘,见从李长贵家出来的村民,无论平日里有没有来往的,见了她都不忘热络的寒暄招呼两声,嘴角就止不住越翘越高。

等好容易进了家门,看见天井晾衣架上晒着的一排大大小小的“雨衣”,想到五里村的粮食再过两天就能打谷搬回家来,嘴角的笑意就溢到了眼底。

杨彩芽正坐在树下石桌边埋头写写画画,听见动静抬起头来,“二婶回来了。”

外人不知道白叔和李长贵的村官是怎么得来的,他们这几家知情的,如今别说白叔了,就是李长贵家那几个小孙子如今见了杨彩芽,都亲昵恭敬的很。

柳氏脸上笑意更深,语带慈爱的诶了一声,抱着木盆走到晾衣架边,抖开衣服晒好,边拿棒槌拍打边笑嘻嘻说道,“彩芽,这几天张寡妇家可够闹腾的!”

张寡妇嫁进村长家,原来村西的家自然没法再住了,成亲第二天又照常往旧家去伺弄牲畜。

只是不等她跨出院门,就有亡夫的亲戚找上门来——也不知是从哪里窜出来的远亲,一群七大姑八大姨的轮番上阵,堵在张寡妇家里家外,揪着张寡妇再嫁的事不放,逼着她把亡夫留下的旧家让出来,吵闹不休甚至还打去了村长家,骗吃骗喝顺带偷张寡妇家两只鸡摸半打鸡蛋,直闹得村西成日鸡飞狗跳,吵闹声不断。

张寡妇家的生计是她死了丈夫后才渐渐做起来的,这事全村皆知,那些亲戚退而求其次,只掰扯要收回院子。

也不知张寡妇是不是嫁进村长家腰杆子硬气,扯着村长的虎皮和亡夫亲戚两不相让,吵得不可开交,到得后来不知是不是村长看不下去了,还是村长婆娘眼红张寡妇家那些牲畜,也跟着张寡妇一道出面,每天照三餐到张寡妇家和那些亡夫亲戚一顿闹。

最后还是村长拖着不见好的病体,把事情压了下去,变卖张寡妇旧家兑了银子把那些亲戚打发走,这事才算消停。

房子一时找不到买主,暂时由族里垫钱收在青山村名下,只等找到买主再平账。

这下张寡妇的猪圈鸡鸭窝就得挪地方,村长婆娘斗完了外人,就和张寡妇关起门来斗,大有要把张寡妇这些牲畜“嫁妆”占为己有的架势。

按理夫家侵占媳妇嫁妆是要招人诟病的,偏偏事主是正处在风口浪尖的张寡妇和村长家,看热闹的多,出面帮着理论的少。

听着村西面远远传来的喧哗声,再看柳氏这副当看戏似的八卦模样,可想而知村内风向如何

杨彩芽听罢微微挑眉——原以为把张寡妇送进村长家就够村长一家喝一壶的了,没想到人心不足,大有不愿让张寡妇好过的人在!

见杨彩芽兴味索然,柳氏又啧啧说道了两句,换了个和自家有关的话题,“彩芽,你看长贵媳妇家这两天热闹的!我们是不是也摆两桌酒,好好招待招待那些上门道喜的人?”

他们家和李长贵家不同,一不是李氏族人,二是外来户,白叔能得个保长的村官,瞎子也看得出是因为自家和曹家关系不一般。

还是不要太张扬的好。

杨彩芽摇了摇头,把自己的想法点明,别有深意的交待道,“李三叔家的村官是失而复得,他们在村里人缘又好,怎样庆祝都不为过。至于我们家……还是低调些的好,白叔这个保长的位置也不是随便坐的,还是踏实做事,以后能为村里做出点实事才是正经。到时候二婶想怎么高调都行。”

柳氏其实就是想显摆显摆,闻言不由有些赫然,忙正色保证不行差踏错,收了木盆棒槌,笑嘻嘻凑到杨彩芽身边,“你这写了半上午了,是在写些什么?”

村里事情落定,要做的东西交给了李广余两兄弟,手上针线活也忙完了,过两天就是中元节,杨彩芽干脆给食肆送了个信,等家里粮食收回来,过完中元节再回食肆。

杨彩芽正在写礼单,仔细将写好的中秋节礼报给柳氏听,问道,“这些都是给李大爷家的。我打算买齐了就雇个脚夫帮着送去。二婶,您要不要也给家里备一份?”

李大爷和李大娘对她们有收留照顾之恩,一年三节的节礼是一定要送的,从江南道到华云镇路途遥远,中元节备中秋节礼,送到华云镇正好能赶上。

而柳氏娘家还有个弟弟弟媳和子侄,自柳氏嫁到官里村就鲜少来往,当初柳氏回娘家说了要随白叔来江南的事时,她那被小气吧啦的弟媳管得死死的弟弟非但没有不舍,连半毛路费都没给,向来狗眼看人低的弟媳更是说了不少风凉话,等着看她背井离乡有什么好下场。

柳氏想到弟弟就窝火,再想到弟媳的嘴脸冷哼连连,精神一振眼睛放光道,“彩芽,你也给我娘家送一份!照着给李叔家的减一半就行!”

既能打她弟媳的脸,显摆一下自己现在过得好,又不送太好太多,让那小心眼的弟媳自己犯嘀咕去!

杨彩芽心领神会,想了想,提笔又写了一份礼单念给柳氏听。

吃食特产照着送给李大爷家的减半,布匹则换成了大半廉价的粗布,只多加了一匹江南有名的杭绸,另外添了一份给小孩子的纸墨——这两样就足以抵其他节礼的价值,收礼的人看了,要么觉得柳氏过得极好,手里闲钱不少,要么猜测柳氏是在娘家人面前打肿脸充胖子,柳氏那满肚子心眼的小家子气弟媳还不得想得抓心挠肺?

柳氏一想到弟媳收到礼后的精彩面色,就止不住哈哈大笑。

杨彩芽抿着嘴笑,将两份礼单都交给柳氏,让她托人置办送出去

杨家的节礼刚打点清楚送走,曹家就有脚夫拉着大车登门。

权氏让脚夫帮着卸货搬进后院,自己开了小门招呼柳氏和杨彩芽,“是许家送来的中元节节礼。有你们家一份,还有一大包指名是要给彩芽的!”

柳氏正拖着箩筐清洗新收的大白萝卜,杨彩芽正扶着玉娘在天井学走路,两人闻言一愣,忙应声去了曹家。

曹家天井内堆着大包小包,还有两个八色礼盒——这中元节礼也太丰厚了一些!

小权氏这是被曹卓打压得彻底服了软,还是脑子灵光了,晓得要重新修补和曹家的关系?

杨彩芽看得眨了眨眼。

柳氏却是直咂舌,面色古怪的道,“彩芽,看来你还得写份礼单出来,小权氏这么识趣,我们总得回礼吧?”

语气中再无对小权氏母女的针锋相对之意。

杨彩芽亦是面色古怪的点了点头,权氏却是暗暗点头,笑得温和。

送货的脚夫闻言眼珠子一转,忙快手快脚按着小权氏的交待,将给曹家和杨家的节礼分好,也不用人招呼,瞥了眼小门,十分机灵的扛起给杨家的那份,柳氏忙跟上,让脚夫把东西放到南房隔出来的小库房里。

权氏和杨彩芽看得明白,两人相视一笑,进屋各自写了份礼单,算了银钱一并交给脚夫,“一事不烦二主,你帮我们买好东西连着礼单送去许家。”

有了礼单做对照就不怕脚夫动手脚,权氏和杨彩芽不仅给了工钱还多给了份打赏。

这一行最讲诚信,脚夫本就打着多揽一份活计的心思,见权氏和杨彩芽主动提起,闻言忙拍着胸脯保证把事办好,笑呵呵收了礼单和钱,拉着大车离去。

这头权氏放好自家那份节礼,又拆了八色礼盒,装了半份穿过小门,拎去杨家。

“我和阿卓平时也少吃这些零嘴糕点的,我留一半家里待客用。”见玉娘拽着绑在杨彩芽身上背带颤巍巍的绕着石桌学走路,权氏忙一把搂在怀中,笑道,“我拿一半过来,再加上我妹妹给你们的那份礼盒,够我们小玉娘吃上大半个月的了。”

柳氏就去捏玉娘的小脸,“瞧你权婶婶多疼你,乖囡囡是个有福的。”

玉娘只觉得好玩,挥舞着小手和娘亲“打闹”起来。权氏笑得合不拢嘴,抱着玉娘亲了又亲。杨彩芽却是满脸讶然,看着许家指名要送她的一大包节礼,默默扶额。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