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老人
字体: 16 + -

第4章 无可否认的事实

第4章 无可否认的事实

宝莉没有马上回答,他于是继续编着令人难以忍受的结,两人间沉默了一阵之后,她静静回答他:“我想我同意那些英格兰人说的,英格兰陪审员会宣告她有罪。我无疑也认为她有罪,那笔勾当可能不是她自己干的,夏洛特房子里可能有人和爱迪丝·柯劳馥是同谋,那人勒杀了丹夫人,而她在外头等着拿珠宝。大卫·葛莱姆在八点半离开了他的教母,如果她的同谋是他们家里的一个仆人,他或她会有很多时间犯下罪行,而爱迪丝·柯劳馥还是可以赶上加里多尼安车站九点十分的班车。”

“那么,照你的看法,”老人把像鸟般可笑的头侧向一边,话中带刺地问她,“是谁想卖钻石耳环给珠宝商坎贝尔先生呢?”

“那当然是爱迪丝·柯劳馥喽,”她得意地回答,“珠宝店老板和店员都认得她嘛!”

“她是什么时候去卖耳环给他们的?”

“啊,这就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对我来说,这也是这案子里惟一神秘的地方。二十五日那天,她的确在伦敦,不太可能只为了把珠宝卖掉而回到爱丁堡,因为东西在那里最容易被追查到。”

“的确不太可能。”老人同意她的话,语气全是挖苦。

“还有,”宝莉又说,“她去伦敦的前一天,丹诺生夫人还活着。”

“太棒了,”他突然冒出一句,洋洋得意地令人好笑,因为他的长手指刚打好一个漂亮的结,“这件事和案子有什么关系?”

“这件事和案子大有关系!”她把他的话顶回去。

“啊,你看你,”他故意用喜剧式的强调口气叹了一声,“我给你上的课好像没有让你的推理能力改进多少,你和警方一样糟糕,丹诺生夫人被偷也被杀了,而你马上就觉得偷她东西和杀她的是同一个人。”

“可是……”宝莉还想辩下去。

“没有可是,”他说,愈来愈激动,“想想看,这案子有多简单?爱迪丝·柯劳馥在舞会那天晚上满身都穿戴着钻石,然后她把珠宝拿回丹诺生夫人的房间。记得女佣的证词:夫人说:‘亲爱的,你都放回去了吗?’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完全被检方忽略了。可是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是因为丹诺生夫人自己看不到爱迪丝·柯劳蓖把珠宝放回去了没有,所以问了这句话。”

“所以你争辩说……”

“我从不争辩,”他激动地打断她的话,“我只陈述无可否认的事实,爱迪丝·柯劳馥本想要偷钻石,彼时彼地正好有机会,就把钻石拿走了,她何必要再等呢?丹诺生夫人在**,女佣川姆丽特也离开了。第二天,也就是二十五日,爱迪丝想卖一对耳环给坎贝尔先生。她没卖成,所以决定去伦敦,这样卖出去的机会比较大。后来有一件事,詹姆斯·凡维克爵士觉得传唤证人把这件事说出来并不妥当,却证实了我刚说的是事实,那就是十月二十七日,柯小姐被逮捕前三天,她渡海去了比利时,而在第二天回到伦敦。毫无疑问,丹诺生夫人的钻石在比利时已由首饰底座取了出来,这会儿正安详地躺在那里呢,而卖掉钻石所得的钱,也安全地存进了比利时的银行。”

“可是,那是谁杀了丹诺生夫人?为什么杀她呢?”宝莉喘着气问。

“你猜不出来吗?”他冷冷地问,“我这样把案子摊在你面前,还不够清楚吗?对我来说,简单得很。不要忘记,这是一宗大胆,残忍的谋杀案。想想看有谁,自己不是偷珠宝的人,可是却有最强烈的动机去掩饰她,让她不致尝到她不当行为的苦果?是啊,还有谁有这样的力量?说他是同谋,绝对是不合逻辑的,不,根本是不可能的。”

“当然……”

“想想看,一个天性怪异的人,身心都不正常的人——你知道这些人的感情是怎样的吗?比日常生活里正常的平凡人要强烈过一千倍!然后想想看,这样的一个人面对这样可怕的难题。你想,这种人如果为了让心爱的人免于受到偷窃的后果而犯罪,他在犯罪之前会犹豫吗?注意,我绝不是说大卫·葛莱姆有杀害丹夫人的意图。川姆丽特告诉他夫人异常地生气;他到她房里去,发现她已经知道自己的东西被偷了。她记起那一夜发生的事,自然会怀疑爱迪丝·柯劳馥,可能把她的感觉说给大卫听,还威胁要立刻处置她。丑闻,你要怎么办?”

“我再重复一次,我敢说他并不想杀死她,可能他只是威胁要杀她,有一位懂医学的先生提到过突发的心脏衰竭,他无疑是对的。然后,想想看大卫的乖戾,他的恐怖和恐惧。空空如也的保险箱,首先让他想到了劫杀的冷酷画面,所以他就把现场安排成劫杀的样子,来保护自身的安全。”

“可是,别忘了,没有人看到有坏人偷偷进来或离开屋子,杀人的人没有留下任何进出的迹象。如果是个带着武器的窃贼,很可能会留下一些线索,至少有人会听到一些声响。丹夫人已经气绝,那么那天晚上是谁把她的房门锁上又打开呢?”

“我告诉你,是房子里的某个人,某个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别人不会怀疑到他、显然没有任何预谋、也没有任何动机去杀人的人。想想看吧,我知道我没有错。然后你再告诉我,我有没有替爱丁堡谜案的作案者赢得你的同情。”

老人走了,宝莉再一次端详大卫·葛莱姆的相片。那个扭曲的身体里真的躲着一个扭曲的心灵吗?而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一个罪案,伟大到可以看作是崇高可敬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