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无界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玄玉变了

    



    



    那一夜,唐观告诉了他很多事情。



    



    比如,灵气、浊气、死气的区别。



    



    灵气,是万物的基础,也是万物生长的所必需的养分。一棵树、一个石子、一个人,都需要吸入灵气来获取养分。



    



    而天地间容纳灵气的容器,可称为浊气。



    



    浊气可分为两形,无形和有形。无形的浊气,游荡在天地间,与灵气并存。有形的浊气,肉眼可见,一棵树的模样、水的形态、人的身体等等,可以说,天地间所有肉眼可见的东西都是由浊气创造出来的。



    



    而有形的浊气,与灵气并不能共存,这也是修道者所必需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保留住强行吸入体内的灵气而不外散。



    



    与灵气对立的存在,便是死气。



    



    死气十分神秘,而又无处不在。就连唐观对它也是知若不深,了了一句便带了过去。唐观还告诉他,修道者为何那么注重天赋、毅力和年纪。



    



    所谓的天赋,就是一种气机。



    



    一种可以引起天地灵气共振的存在,天赋越好,气机便越强,而此人修行时吸入体内的灵气便会越多、越纯净。



    



    因为强行吸入体内的灵气,有形的浊气无法一下子吸收,而两者又不能共存,所以灵气无时不刻不想着逃出囚笼,乱撞之下,便会给修道者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



    



    但痛苦的背后,便暗藏着莫大的机缘。



    



    两者共存之下,总会吸收一些,哪怕是吸收一丝,就能延长修道者的寿命。这就是大部分人追求长生的本质。



    



    除此之外,修道者的诸般手段,其实就是将不属于自己的灵气释放出体外。它们被囚禁了太久,放它们出去,犹如放虎归山,它们需要发泄,一出去,就会毁灭它们眼前的一切。



    



    说到此处时,秦宫特意询问过唐观,修道者使用手段后灵气会不会自动回复,以及境界会不会下滑。



    



    答案是肯定的。



    



    一个本就不属于你的东西,你丢了后,它还会傻傻的再回来吗?



    



    所以故事里所描述的自动恢复,只不过是一个谬论,但也不能过于否认这种观点,只能说他们把人体看得太重,认为人体高于万物甚至一切。



    



    至于境界会不会下滑?



    



    唐观并没有说得很清楚,只是告诉他,若非生死存亡之际,没人会傻到过度使用灵气。



    



    能忍受莫大痛苦者,哪一个不是心坚志强之人?唯有毅力坚强,才能在修道一路走的越远,甚至超过修道九重,去见识一番长生的终极奥秘。



    



    至于年纪,那就涉及到了本源的问题。



    



    人、兽、物,等等,即便是同类之间寿命也各有不同。比如,一个人没病没灾,到了六十就安息死去。而另一个人,终日疾病缠身,却活到了八十九岁。



    



    答案,唐观没有说,因为说了,他也不会懂,一切只有他亲自去看、去听、去认识,才能明白。唐观只是告诉他,年纪越小,有形的浊气越容易吸收灵气。



    



    最后,唐观说出了秦宫不能修行的原因。



    



    一个是因为年纪,一个是因为他不理解气的区别,还有一个最头痛的问题,他的人中穴,无法识别三种气的差别。



    



    用秦宫的话来讲,就是不仅眼瞎,还笨。



    



    那一夜,唐观说了太多太多的话,秦宫也听了很多很多。



    



    上一世,他无父无母,瘸着腿靠乞讨为生,还没好好看那个世界,年纪轻轻就离开了。这一世,他的父母身份特殊,寻常连面都见不到,更别说谈心说话了。



    



    可以说,那一夜,唐观与他说的话,比他两世加起来听到的都要多。



    



    而秦宫看似桀骜不驯的背后,实则隐藏着的是一颗柔软的心。他,终究还是一个孩子,两世都没还超过十八岁的孩子。



    



    唐观走的时候,秦宫已经步入了梦乡,所以他并没有看到唐观临走时的眼神,是多么的温柔。



    



    ……



    



    竖日清晨,秦宫醒来后,身上多了一件长袍,那是他师父贴身穿的一件衣服。他不知道那件衣服是什么材质,也不想知道那些,他只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师父,修道,其实也很不错。



    



    “师弟,师弟,你可担心死师兄了。师兄还以为……”一大早,玄玉就提着饭菜来到了草屋,拍着秦宫的肩膀嘘寒问暖道。



    



    仿佛昨天的事情,他也是有苦衷的。



    



    对此,秦宫只能呵呵一笑了。



    



    若不是没有师父的默许,他的好师兄还不是躲得越远越好。当然,眼前玄玉的眼神还是无比的真诚,他也不好再为难人家,毕竟并非所有人都是圣人,可以为了你不顾一切。



    



    “师兄想多了,师弟我活蹦乱跳的,依旧是一条好汉。”秦宫丝毫不客气的打开食屉,眼见又是那两盘青菜,不免有些失望,但还是咬着牙吃了进去,饿了吃什么都香,“师兄好像很闲,难道没有事情做了吗?”



    



    “哦,长老们云游四海去了,事情自然少了很多。”玄玉不知是没有听出秦宫语气中夹杂的驱逐令,还是听懂了故作不懂的接话道。



    



    云游四海?好像他的二师兄也在云游四海。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幸运的碰到一起,要是能碰上,想来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吧。秦宫一边咀嚼着无味的饭菜,一边在心里坏坏的想道。



    



    “对了,师父说师弟先不用修行了,等师父想到办法,会亲自教师弟开三门。”玄玉说着说着,语气里泛起了几股酸意。



    



    秦宫听了出来,只是觉得莫名奇妙。



    



    他并不清楚长生门的规矩,掌教只负责收徒却没有教授徒弟的权利。教授掌教徒弟本事的人,是掌教的师兄弟们,也就是他的三位师伯、五位师叔。



    



    因为掌教之位,迟早要传给他的徒弟,在还没有人有能力接过大任之前,掌教只能尽量做到不偏不倚,



    



    如秦宫,刚来山门,师父就要亲自教授他开三门的方法,这岂不令玄玉羡慕?



    



    当然,只是羡慕而已,还不至于到嫉妒与恨的地步。再说,他玄玉的志向也并不在此,有那个收徒的时间,还不如多加修行,好让修为更加精深一些。



    



    他可不想早早的就羽化了,世界还有那么多的真理等着他去探索呢?



    



    没错,他玄玉的人生目标已经变了。



    



    自从和师弟秦宫谈过那番话后,他就认定了自己是一个寻求真理的伟人,而不再是那个贪生怕死的小人。



    



    “哦。”秦宫有气无力的点了点头。



    



    他明白,在没有想到好的解决办法之前,他的笨人中肯定还会把浊气当成灵气,最可怕的是浊气吸的太多,脑子也会变得迟钝,还有可能变成植物人。



    



    就像石头,它就是浊气含量太多,才会那么傻的一动不动。



    



    这是秦宫最不能看到的场景,好不容易有了灵活的手脚,不去撒欢就对不起老天爷的大恩大德啊。



    



    所以让他不动,和杀了他没什么区别。



    



    玄玉见秦宫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有些心疼,试探的说了一句:“师兄知道有一处地方,风景优美,很适合师弟。”



    



    “好玩吗?”一听这,秦宫顿时来了兴趣。



    



    “好玩。”玄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想什么呢?赶紧出发啊,小爷已经背好行囊,准备好仗剑江湖了。”秦宫双手抱着紫霜剑,一脸兴奋的催促道。



    



    见此,玄玉无奈的直摇头,他甚至有些怀疑,带师弟去那里,根本就是一个错误。而后来,现实告诉玄玉一个真理:没错,你就是嘴贱。



    



    ……



    



    北邙山向西三百里,有一山,名曰清风山。清风山上有一座宫殿,名曰望月宫。望月宫中有一位修道高人,自号望月老人。



    



    这一日,望月老人守着一尊炼丹炉,正打坐养息。



    



    炉中有他采集的无数珍宝和药材,虽然这些在清风山只是寻常之物,但药材终有采完的一刻,所以他十分重视这炉灵丹。



    



    丹药共分十个层次,如气血丹,便是最低等的不入阶丹药。清气丹,则是一阶丹药。后面便是二阶直到九阶,分别对应着修道九重。



    



    望月老人所炼制的丹药,便是四阶丹药中的一种,化宗丹。顾名思义,化宗,化宗,就是帮助司徒境的修道者,将玄府之中的灵气化为宗气。



    



    宗气,其实还是灵气,不过是将有颜色的灵气重新化成无颜色。也就是说,司宗境之前,开窍、辟府、破空、司徒四个境界释放出的灵气是具有颜色的灵气,你修了哪种灵气,没修哪一种,一目了然,很容易被敌人针对。



    



    于是,想要突破司徒境进入司宗境,化宗丹乃必不可少的一枚丹药。哪怕到了司宗境,想要修行,依旧需要化宗丹来转化灵气,除非使用六阶丹药破宗丹,方能一劳永逸。



    



    但六阶丹药,简直遥不可及,一枚破宗丹,把望月老人给卖了,都买不起。



    



    炼丹师只有五重境界,丹徒、丹贤、丹王、丹皇、丹帝。



    



    而能炼制出六阶丹药,至少也得丹王才有一丝把握。



    



    炼丹师可要比寻常的修道难很多,它不仅需要十分苛刻的天赋,还要掌握至少一种异火,不仅需要浪费无数的天材地宝,还得凭借机缘才有可能成丹。



    



    换句话说,世界上没有百分百能炼制成功丹药的炼丹师,即便丹帝炼制不入阶丹药,都有可能失败,只不过失败的几率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望月老人就是一名刚踏入丹贤不久的炼丹师,也正是这道丹贤的身份,令望月老人在诸多门派之中,存活了下来。



    



    ……



    



    “瞧瞧,这才叫山,这才叫山啊。”山脚下,某人望着青翠的清风山,由衷的称赞道,丝毫没注意到他身旁之人,脸色正在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