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赤霞伏魔志
字体: 16 + -

笔者言

    今天掉了收藏,我不晓得是什么理由,不知到底是主角燕赤霞被写成了文士形象还是因为正一教的原因。不过有书友对我说到了这事。所以对于这两点,笔者在这里阐述以下:

    一、关于主角燕赤霞

    1.燕赤霞在《聊斋志异》里描述的语句不多,只说他口音不似江浙,自称秦人。而宁采臣遇上他的时候,就以为他是名进京赶考的书生。这是他的出身,而本文中的文士打扮也是出于此处。这就是他最初的原型!

    2.燕赤霞在影视作品《倩女幽魂》中的道士、侠客形象深入人心。但我相信他最初被并不是这样的,肯定是经历了一番沧桑变化,不然他喊不出《人间道》中那首沧桑的诗歌。

    3.燕赤霞的武学、道行传承我不好说什么,我只想说他在《倩女幽魂》中与夏候的那场打斗是以侠客身份出场,而不是道士,他的武功也不是专精捉鬼拿妖的技艺。

    他在《倩女幽魂》是被称之为燕大侠,而不是燕仙长、燕道长、燕天师之流。不然我这本书就会发在灵异而不是仙侠分类!

    而且在影视作品中,燕赤霞用的剑术是道家法术,但嘴里的咒语是“般若波罗密”。它是《金刚经》中的一卷,《金刚经》是佛门经典。属于佛教!

    4.关于燕赤霞到底认不认得梵文,这点是各人各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倩女幽魂》中燕赤霞是曾经对宁采臣说过自己不懂梵文。但如何焉知他说的不是反话?

    如果他不认得梵文,那他带着一本梵文版的《金刚经》做什么?要知道《金刚经》也是有许多名僧翻译过中文版本的!

    而他打斗的时候嘴里念的咒语“般若波罗密”是不是佛学经典《金刚经》中的一卷,然不成它是道家密藏?

    随身带着梵文版《金刚经》,打斗用的咒语还是《金刚经》里的经文。从这点来看,燕赤霞认识梵文的机率很大。那么这样一位学贯道佛两家的人物,会是一个大家普遍认为的小捕快或是游侠儿、道士或是普通侠客吗?

    肯定不是!

    在古代,除了和尚外,文人学士识的梵文机率最大。

    在那个年代,儒士一般都通晓一些佛学经典和道学知识。比如说宋濂就精通佛学,而本文中的于明心原型人物余阙是学贯道佛两家。

    反而道士懂梵文的人要少许多,只会打算盘的游侠儿更是几乎没有可能懂梵文!

    如果他真的最初是道士或游侠出身(那打算盘给十方小和尚算帐计收入的张学友版燕赤霞),那么他关东、广西的判官身份怎么来的?

    5.如果燕赤霞识得梵文,又同时学得道家法术和佛门《金刚经》,那他多半是一名饱学之士。这点也符合《聊斋志异》里他文人学士的最初形象。另外也可以从他名杨关东、广西两地的判官身份去猜测。而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捕快!

    首先如果是捕快,那他就是不入流的吏员,一般这种人物不太可能识得梵文。如果是判官这个官职,倒是能同时满足这两个要素。

    但在元朝汉人低人一等,连科举都还分左右榜的年代,判官身份是进士出身是很有可能的。而且大名鼎鼎的一统天下刘伯温,也是1333年中的进士,首任就是一名县丞。看清楚是县丞,而不是知县或县令!

    所以基于以上几点,笔者在小说中安排了主角燕赤霞从朝廷命官到侠客的身份转变过程!

    6.关于燕赤霞的道法剑术传承。

    特意补充这一点,今在q群里有人突然问我说燕赤霞不是学自蜀山吗?我不敢说不是,但是这种可能性太小。很多人都说他是传承自昆仑。这是出于《倩女幽魂》中知秋一叶的嘴里,但燕赤霞还来没有这样说过,当然也没有否认。

    按历史材料来说,有没有昆仑派这么一个门派都难说,因为没有相关文献支持它的存在。有实据的是昆仑大师。但他是在山东,不过现是属河北了。

    以燕赤霞在《倩女幽魂》里的出场,他应最初是精通剑术,旁通法术。后面在与那假佛祖相斗时的乾坤剑法,应该才开始是以法御剑,精通法术了。

    二、关于正一教和张正言

    1.张正言是龙虎山正一教的天师,这点是有据可查,只是他声名不显,记载不多而已。张宇智这人物是虚构,取这名字是按照辈分来取的,张正言和张正常是堂兄弟,那张正常的儿子张宇初就和这虚构的张宇智是同辈!

    而这本小说因为剧情需要,后续还会有一个剧情会有正一教其它大名鼎鼎的人物出现,比如说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

    2.笔者一向尊重各种教派,并没有污辱之心。包括本文也没有,大家可以接着看下去了解详情。

    三、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但它并不排除架构在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之间。比如说大家熟知的张三丰、隋唐演义、水浒传等等,数不胜数。这种事不要过于认真去计较!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