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殿阎罗听我宣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 天地灵根

    赤脚大仙与吴常行至五庄观前门,只见山门大开,香烟缭绕;门口两个总角的道童,头上整整齐齐地扎着红绸束发,身披淡青色羽氅,腰间束着紫绦,脚下踏一双芒鞋,更兼唇红齿白,收拾得十分整齐伶俐。

    这个几个道童都是年幼便从镇元大仙修道,得道之时尚在童年,因此始终保持了孩子的模样;不过就算其中最小的道童也要有一千多岁了。

    “赤脚大仙,大司命,里面请。”两个道童见吴常与赤脚大仙携手而来,笑着躬身迎接。赤脚大仙呵呵一笑,从口袋中摸出两个火枣道:“玄真,玄机,你二人特地向师父讨了这个差事,可是惦记着我的枣儿呢?”

    两个小童嘻嘻笑着上来抢了枣儿,一人一个丢进口中,挤眉弄眼笑道:“谢谢师叔,师父在里面等着呢!”

    一入五庄观,只见一座五间朝南大殿,正殿两旁金丝楠木对联写道:“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赤脚大仙见了对联,笑着对吴常道:“你瞧镇元子这家伙,还是这幅老耿耿的样子。”说着便跨过一尺高的门槛向内走去。

    吴常抬眼看去,只见整座大殿似乎都是红木雕琢,精致秀丽;五间十扇朱红大门,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大殿里烛火辉煌,更兼藻井上众星捧月地镶着一溜夜明珠,这种一颗晶莹灿烂,恍若明灯一般,照得正殿之上光明闪耀。

    “那颗是东海龙王敖广送的。”赤脚大仙见吴常看向那颗大珠,便笑道,“敖广那小老头,坐拥东海偌大的宝库,性格却吝啬得很。上次镇元子大寿,他犹豫了好几天,才恋恋不舍地拿了这颗宝贝出来。”

    吴常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老龙王拿出宝珠作为礼物时依依不舍、可怜兮兮的表情。难怪孙悟空不过是向他借了一件兵器——那兵器明明放在东海也无人能用——还拿了一套衣服罢了,就气得老龙王要去九重天上找玉皇大帝告御状去。吴常在心里暗暗吐槽道,看来无论是西方的巨龙还是东方的龙王,龙这种生物对于宝物的占有欲都是极为强烈的。

    “这会儿镇元子大约还在后殿,咱们不去叨扰他。”赤脚大仙自来熟地笑着对吴常道,“道兄大约是第一次来此,不妨先去看看那株天地灵根,消遣一番?”

    吴常有些诧异地道:“那人参果树不是在后院之中吗?我等不经主人邀请,怎好随意擅入?”

    赤脚大仙捋了捋胡须,笑道:“道兄有所不知,这盛会本身就是邀请诸位道友来玩赏人参果树的,那棵树生在天地灵气之中,但凡在它周围行走一番,都常能得证悟正道,回溯本源。至于分食人参果,那不过是盛会的一个部分。”不过他又笑着补充道,“当然,人参果的滋味妙不可言,所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吴常对传说中人参果的滋味虽然有些好奇,但他更好奇的是,人参果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令在它周围行走一番的人,都能获得“证悟正道,回溯本源”的好处?他深切地觉得,镇元子的道童各个都如此年幼得道,除了天资聪颖之外,大约也少不了人参果树的影响。

    既然如此,为什么其他神仙没有都觊觎这棵珍宝呢?吴常有些疑惑,虽然镇元子堪称地仙之祖,但一人占住如此天地奇珍,其他神仙都没有任何意见,未免有些令人奇怪。

    “既然如此,道兄想必常在树下静坐修行了吧。”吴常见赤脚仙人同镇元子似乎很熟,便向他问道。

    “这可不行。”赤脚仙人急忙摇手道,“人参果树虽然是天地灵根,但它自有其道,能沟通天地。吾辈修仙之人,亦是各有其证道悟道的方式,如果偶然行走其间,自然有所裨益;但如果长久待在这里,未免要被其大道同化,连自己的大道都要遗忘了。”

    所以......人参果树自成大道,而且能影响其他人的修行?吴常在心底暗暗记下了这件事。那么这些成仙得道的道童们,虽然年纪很小就修成长生不老的“正道”,但那毕竟不是属于自己开脱的“道”,因此实际上不过是搭上了一趟顺风车;也难怪《西游记》中说,修行千年的清风、明月不仅一幅小孩子心性的模样,先是分吃了应该留给唐三藏的人参果,又因为孙悟空吃了几个果子便口出秽言责骂唐僧一行,简直是把修行得道之人的贪嗔痴都占满了。

    倘若这些道童并非各个都修成大道,只不过是占了天地灵根的优势,顺带着鸡犬升天罢了,这倒解释了很多问题。

    吴常一面想着,一面随赤脚大仙行至后院。只见一面假山石遮挡目前,上面镌刻着“灵修”二字,字迹刚正清秀。转过假山,两排漆成朱红色的游栏,一直通往一座小亭,亭上有匾额,上书“流杯亭”三个大字;亭下有九曲溪流,竟似天然形成的。亭外翠竹掩映,绿柳婆娑,更兼丹桂与腊梅齐放,牡丹与桃李同开,便是低矮之处,也是丛丛海棠掩映、处处秋菊盛开——简直是将四季之景一时都容纳在其中,却又看上去整整齐齐、纹丝不乱。

    “真是好一处所在!”吴常历经两世,也从未见过这等奇观:尽管有些植物园可以利用温室将四季的花朵同时培育绽放,但究竟失去了一些“天然”的意味。在这里,虽然四季花木同时盛放,却令人只感受到祥和秀丽,却丝毫没有勉强之感。

    赤脚大仙亦点头道:“我来此地不下十数次,可是每次前来,还是惊叹不已。镇元子这片钟灵毓秀的花园,实在是逍遥胜地啊!”

    亭子背后,有一片粉白矮墙,矮墙当中一扇茅草门,颇有农庄的模样。吴常信步走去退开茅草门,顿时又是惊愕、又是好笑:只见一棵从未见过的巨树,大约有十二三人环抱粗细,枝干仙雾缭绕,更兼青藤攀折,郁郁葱葱、直入云霄。而巨树之下,却宛如人间农家一般,有种植着四时果蔬的菜地,吴常虽然认不全,但有些萝卜青菜蚕豆一类还是能勉强辨认;左手边靠墙处有一片篱笆,上面爬满扁豆、丝瓜,还有一群鸡鸭随意地在菜地间走动——倘若不是身边有赤脚大仙站着,吴常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不小心行差踏错,一脚又穿越回原来的世界,走到了某个“农家乐”的现场。

    “镇元子便是这等自耕自足的性子,他等闲从不下山,他的道童更是如此。”赤脚大仙大约习惯了其他神仙第一次见到这个场景的惊愕,于是解释道,“不过我辈今日有幸,也能品尝一番先天灵气滋润之下的美味呢!”

    “从不下山?”吴常在心里咀嚼着这四个字,心中升起一个疑惑:镇元子是不愿离开这个人间仙境呢,还是无法离开这个“人间仙境”?

    赤脚大仙与吴常行至五庄观前门,只见山门大开,香烟缭绕;门口两个总角的道童,头上整整齐齐地扎着红绸束发,身披淡青色羽氅,腰间束着紫绦,脚下踏一双芒鞋,更兼唇红齿白,收拾得十分整齐伶俐。

    这个几个道童都是年幼便从镇元大仙修道,得道之时尚在童年,因此始终保持了孩子的模样;不过就算其中最小的道童也要有一千多岁了。

    “赤脚大仙,大司命,里面请。”两个道童见吴常与赤脚大仙携手而来,笑着躬身迎接。赤脚大仙呵呵一笑,从口袋中摸出两个火枣道:“玄真,玄机,你二人特地向师父讨了这个差事,可是惦记着我的枣儿呢?”

    两个小童嘻嘻笑着上来抢了枣儿,一人一个丢进口中,挤眉弄眼笑道:“谢谢师叔,师父在里面等着呢!”

    一入五庄观,只见一座五间朝南大殿,正殿两旁金丝楠木对联写道:“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赤脚大仙见了对联,笑着对吴常道:“你瞧镇元子这家伙,还是这幅老耿耿的样子。”说着便跨过一尺高的门槛向内走去。

    吴常抬眼看去,只见整座大殿似乎都是红木雕琢,精致秀丽;五间十扇朱红大门,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大殿里烛火辉煌,更兼藻井上众星捧月地镶着一溜夜明珠,这种一颗晶莹灿烂,恍若明灯一般,照得正殿之上光明闪耀。

    “那颗是东海龙王敖广送的。”赤脚大仙见吴常看向那颗大珠,便笑道,“敖广那小老头,坐拥东海偌大的宝库,性格却吝啬得很。上次镇元子大寿,他犹豫了好几天,才恋恋不舍地拿了这颗宝贝出来。”

    吴常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老龙王拿出宝珠作为礼物时依依不舍、可怜兮兮的表情。难怪孙悟空不过是向他借了一件兵器——那兵器明明放在东海也无人能用——还拿了一套衣服罢了,就气得老龙王要去九重天上找玉皇大帝告御状去。吴常在心里暗暗吐槽道,看来无论是西方的巨龙还是东方的龙王,龙这种生物对于宝物的占有欲都是极为强烈的。

    “这会儿镇元子大约还在后殿,咱们不去叨扰他。”赤脚大仙自来熟地笑着对吴常道,“道兄大约是第一次来此,不妨先去看看那株天地灵根,消遣一番?”

    吴常有些诧异地道:“那人参果树不是在后院之中吗?我等不经主人邀请,怎好随意擅入?”

    赤脚大仙捋了捋胡须,笑道:“道兄有所不知,这盛会本身就是邀请诸位道友来玩赏人参果树的,那棵树生在天地灵气之中,但凡在它周围行走一番,都常能得证悟正道,回溯本源。至于分食人参果,那不过是盛会的一个部分。”不过他又笑着补充道,“当然,人参果的滋味妙不可言,所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吴常对传说中人参果的滋味虽然有些好奇,但他更好奇的是,人参果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令在它周围行走一番的人,都能获得“证悟正道,回溯本源”的好处?他深切地觉得,镇元子的道童各个都如此年幼得道,除了天资聪颖之外,大约也少不了人参果树的影响。

    既然如此,为什么其他神仙没有都觊觎这棵珍宝呢?吴常有些疑惑,虽然镇元子堪称地仙之祖,但一人占住如此天地奇珍,其他神仙都没有任何意见,未免有些令人奇怪。

    “既然如此,道兄想必常在树下静坐修行了吧。”吴常见赤脚仙人同镇元子似乎很熟,便向他问道。

    “这可不行。”赤脚仙人急忙摇手道,“人参果树虽然是天地灵根,但它自有其道,能沟通天地。吾辈修仙之人,亦是各有其证道悟道的方式,如果偶然行走其间,自然有所裨益;但如果长久待在这里,未免要被其大道同化,连自己的大道都要遗忘了。”

    所以......人参果树自成大道,而且能影响其他人的修行?吴常在心底暗暗记下了这件事。那么这些成仙得道的道童们,虽然年纪很小就修成长生不老的“正道”,但那毕竟不是属于自己开脱的“道”,因此实际上不过是搭上了一趟顺风车;也难怪《西游记》中说,修行千年的清风、明月不仅一幅小孩子心性的模样,先是分吃了应该留给唐三藏的人参果,又因为孙悟空吃了几个果子便口出秽言责骂唐僧一行,简直是把修行得道之人的贪嗔痴都占满了。

    倘若这些道童并非各个都修成大道,只不过是占了天地灵根的优势,顺带着鸡犬升天罢了,这倒解释了很多问题。

    吴常一面想着,一面随赤脚大仙行至后院。只见一面假山石遮挡目前,上面镌刻着“灵修”二字,字迹刚正清秀。转过假山,两排漆成朱红色的游栏,一直通往一座小亭,亭上有匾额,上书“流杯亭”三个大字;亭下有九曲溪流,竟似天然形成的。亭外翠竹掩映,绿柳婆娑,更兼丹桂与腊梅齐放,牡丹与桃李同开,便是低矮之处,也是丛丛海棠掩映、处处秋菊盛开——简直是将四季之景一时都容纳在其中,却又看上去整整齐齐、纹丝不乱。

    “真是好一处所在!”吴常历经两世,也从未见过这等奇观:尽管有些植物园可以利用温室将四季的花朵同时培育绽放,但究竟失去了一些“天然”的意味。在这里,虽然四季花木同时盛放,却令人只感受到祥和秀丽,却丝毫没有勉强之感。

    赤脚大仙亦点头道:“我来此地不下十数次,可是每次前来,还是惊叹不已。镇元子这片钟灵毓秀的花园,实在是逍遥胜地啊!”

    亭子背后,有一片粉白矮墙,矮墙当中一扇茅草门,颇有农庄的模样。吴常信步走去退开茅草门,顿时又是惊愕、又是好笑:只见一棵从未见过的巨树,大约有十二三人环抱粗细,枝干仙雾缭绕,更兼青藤攀折,郁郁葱葱、直入云霄。而巨树之下,却宛如人间农家一般,有种植着四时果蔬的菜地,吴常虽然认不全,但有些萝卜青菜蚕豆一类还是能勉强辨认;左手边靠墙处有一片篱笆,上面爬满扁豆、丝瓜,还有一群鸡鸭随意地在菜地间走动——倘若不是身边有赤脚大仙站着,吴常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不小心行差踏错,一脚又穿越回原来的世界,走到了某个“农家乐”的现场。

    “镇元子便是这等自耕自足的性子,他等闲从不下山,他的道童更是如此。”赤脚大仙大约习惯了其他神仙第一次见到这个场景的惊愕,于是解释道,“不过我辈今日有幸,也能品尝一番先天灵气滋润之下的美味呢!”

    “从不下山?”吴常在心里咀嚼着这四个字,心中升起一个疑惑:镇元子是不愿离开这个人间仙境呢,还是无法离开这个“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