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殿阎罗听我宣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赴宴

    “镇元大仙请我去赴宴?”吴常接过菩提老祖递上的请帖,心下颇有些疑惑。倘若只是一张请帖,镇元大仙拆个童子送来便是了,何必要菩提老祖来跑一趟?

    听牛大说菩提老祖来访,吴常还以为孙悟空闯了什么祸事,菩提老祖自己不方便出面,便请他出面说和。谁知菩提老祖见了他却呵呵一笑,只字不提孙悟空的事情,只是掏出一张镇元大仙的拜帖。吴常展开一看,只见贴上写着寥寥数语道:“二十二日午间,于蓬门荜户,具蔬果薄宴,敢邀司命闲坐——镇元子具呈。”

    二十二日,便是明日午时?吴常收起帖子,拱手笑道:“有劳老祖专门来送帖子,我明日必去的。”

    菩提老祖嘿嘿一笑道:“我此来不单为了送这个帖子,还为了向司命借一个人。”

    吴常听菩提老祖此言,又见他目光投向自己的衣袖,不免心中“咯噔”一下。他的袖中正躲着妲己的本体,不过令他疑惑的是,菩提老祖是怎么会知道妲己被从无间地狱中放出来了的?

    菩提老祖见吴常神色间有戒备之意,急忙开言道:“大司命有所不知,这妲己当年被斩的时候,有一魂被陆压道人的葫芦收去了,那葫芦在姜子牙手中,后传作齐国之宝。齐国数代之后气运衰落,葫芦流落到民间,后来被一个道士取走。”

    吴常袖间一动,只见妲己探出毛茸茸的脑袋,望着菩提老祖,眼神中颇有祈求之意。

    难怪妲己无法幻化成人形,只能保持着小熊猫的模样……吴常见菩提老祖眉目之间不似有恶意,便问道:“那道士与老祖有些缘分?”

    菩提老祖呵呵笑道:“那小道士有些天生的灵性,拜在我座下,是我的第二个小徒。昨日他见那葫芦灵光万丈,不知何故,便来寻我;我掐指一算,正是妲己难满之日,三魂当归,故而来寻司命,取了这小狐狸回去齐聚三魂七魄。”

    吴常听了菩提老祖的话,心中道:我昨日将妲己放无间地狱,妲己的一魂便遥相呼应。按菩提老祖算来,是妲己之难已满,所以才得以重见天日。可是究竟是因为妲己难满,所以我才适逢其会将她放出;还是因为我将她放出来,才被菩提老祖算出她苦难已满呢?

    所谓先天推演的命数,究竟是怎么回事?

    “既然如此,妲己的灵魂便托付给你了。”吴常心知菩提老祖所言非虚,于是将妲己从袖中取出,却见她两眼含泪,似有祈求之意,便摸摸它的脑袋安慰道:“老祖会将你的魂魄合而为一,你就自由了。”

    “等你的魂魄合而为一了,我可以把你待到镇元子的宴会上,还给司命。”菩提老祖一眼看破了妲己的神色,笑道,“你想追随他左右,对你而言未尝不是件好事。”

    “等等,追随左右?”吴常错愕道,难道说妲己会像他前世所看的那些通俗小说中说的那样,变成自己的通灵异兽之类的?

    倒不是说吴常不喜欢小动物,他在警队的时候也养过一只非常威武的缉毒犬,是一只德牧......但是现在对他而言有太多问题需要询问和解答,养一只宠物肯定不是当务之急。

    再说了,妲己一旦拿回属于自己的最后一魂,她也许会变回人形......吴常真的不想在身边携带着一个过于扎眼的绝代妖姬。

    “你不是需要去见天喜星吗?”吴常想了半天,别出来一句话道。

    “我与帝辛的前缘已尽。”妲己抬起头,坦然道,“我骗了他,葬送他成汤天下,我也为他而死,算下来两无相欠。我想再见他一次,只是为了说一声对不起。”她看着吴常的脸色,嘴角向上翘起一个小小的弧度道,“即使拿回那一魂,我的几世修为也都已经彻底消失了,大概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我都会是这个样子。”

    “咳咳。”菩提老祖笑着打圆场道,“妲己虽然拿回自己的一魂,但与前世可以说是彻底了结了。她肯定不会再回轩辕坟,普天之下也没有什么其他适合她的地方。你若不嫌弃她,携带左右,早晚修行些大道,说不定也能成个正果。你若能收下它,就给她起个名字,以示新生。”

    妲己十分乖觉地贴起大耳朵,两只前爪屈膝跪下道:“求司命大人赐名。”

    吴常看了看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小熊猫,本着人道主义的态度,叹了口气道:“既然你原来叫九儿,现在就还返归本真,就叫九儿吧。”

    “多谢司命大人!”妲己喜出望外,急忙三叩首拜谢,然后化作一道清风投入菩提老祖的袖中。

    “那我就不叨扰了。”菩提老祖笑呵呵地站起身,拱手离开。

    ……

    六月二十二日,惠风和畅,天色晴朗。万寿山中,数道彩云缭绕之处,正是那天地灵根从混沌之中所生的地方。那万寿山正是地仙之祖镇元大仙的道场,平日寂静安宁,唯有晨钟暮鼓与松涛之声;唯有今日,山麓中的五庄观里香烟缭绕、仙乐风飘,许多小道童来来回回,忙着洒扫庭除、整理香炉、搬运桌椅碗碟,各个抖擞精神,准备迎接前来赴宴的仙长。

    吴常驻足在万寿山峰,四下而望。他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景色:且不提前世游览的普通山水,就连菩提老祖的斜月三星洞,虽然也是一处洞天福地,但相比之下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僻静优雅之所;这万寿山松坡冷淡、竹径清幽,各类奇珍异草纷杂其间,却不显芜杂繁乱;更有一种先天灵气如薄雾一般,整个笼罩着万寿山峰,令它看上去缥缈如同仙境,却又真实得触手可及。

    尤其是这种先天灵气,吴常虽然并不知它从何而起,却本能地感受到一种亲近......就仿佛......就仿佛......

    “道兄为何在这里驻足?”吴常正在疑惑这种亲切感从何而来,忽然听见背后有人唤道,回头看时,却见一位赤足的大仙信步走来,所到之处,脚下生祥云两朵,草木皆尽低伏让路。

    “赤足大仙,久仰久仰。”吴常对这位传说故事中与人为善的仙人深有好感,于是微笑着回礼道:“我乃司命,受镇元子邀请赴宴。我之前从未来过这里,刚刚真沉醉于此间风物,让道兄见笑了。”

    “哈哈。”赤足大仙毫不生疏地笑道,“镇元子所选的地方,着实是钟天地灵秀,莫说你第一次前来,便是我来了数次,也还是看不够这好山好水好风光啊!”他笑着指点云雾深处的山麓道,“那里便是天地灵根所在之处,道兄与我同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