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刀词剑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询问

    缓缓睁开眼,像是一觉睡醒。李诲起身,看向窗外。

    时间并没有过去多久,外面还是阳光明媚。太阳只是稍稍西斜,距离晚上还有不短的时间。

    没有像上一次昏迷,这一次他在白雾空间算是自然退出。黑色烟雾还是像上次那样涌进了他的身体,但并没有之前一次的痛感,只是略有不适。

    他摊开手,在虚空中抓了抓。

    《登幽州台歌》不是剑招,也不是《题西林壁》那样的奇术。硬要说的话,它大概是一本内功。就是类似《小无相功》、《九阳神功》那样的内功,但它并不能模拟其他人的内力,更没有融汇什么武学真理。

    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能将天地元气纳入体内,然后在身体中形成一个循环的回路。在淬炼身体同时,还能增强招式。

    “嗯······”李诲沉默。

    之前两次进入白雾空间,出来后他都能感到明显的变化。第一次他从一个只会乱拳的武学白痴成为了一个会上两招剑式的“武林中人”,而第二次他更是直接学会了神奇的易容和幻术。

    这种变化是从无到有,且十分明显,就算是傻子都能感觉到自己变得不一样了。

    可是这一次,虽然还是有所变化,但却难住了李诲。

    剑招就是剑招,易容也就是易容,很好分辨。可是这一次,他只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与外界有了联系。那种他不知道叫什么的能量随着《登幽州台歌》的运行,一点点地从外界流入他的身体,然后又按照白雾空间中黑色人影身上的连线图形成了一个循环。

    李诲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世界的武学。他对于招式、内力、武功的所有认识都是来自于小时候度过的武侠小说以及后来的一些玄幻小说。

    他知道内力是习武之人必备的能力,也知道有了内力的招式会变得更强,就像学会了九阳神功的张无忌随便出招都比各大门派的高手厉害。

    可是他并不清楚内力的原理,更别说运用。就算是《登鹳雀楼》的招式和《题西林壁》的运行原理他也是一头雾水,他只是能使用,就像你会把电脑开机关机,但你却不知道电脑为什么能开机关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种剑招还好,只要动动念头,就能靠着在白雾空间里的学习与模仿,勉勉强强地使用。现在到了内功,李诲就变得不知如何下手。

    他并不是从小接受系统教育的世家子弟,也不是一路自己摸索习武的江湖草莽,更不是能够开宗立派的大高手。

    在武学方面,他的一切都源自那本精装书和白雾空间。也就是说,现在要李诲使一套像模像样的剑法他都使不出来。

    他只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式。这甚至都不是剑法,它更偏向于“必杀技”一类的技能。一套正常的剑法,一个正常的练剑的人,都是上招接着下招,变化万千,十分灵活。

    李诲这两招,就只是两招而已。剩下的,他就只会运气“欲穷千里目”然后对面怎么打,他就怎么挡,完全没有后续的准备,就是个没有套路的愣头青。

    慧真和尚和黑衣人都和他有过短暂的交手。就结果来看都能称得上是旗鼓相当,可实际上,只要对决继续下去,李诲落败是可以预见的。

    他可不是程咬金,三板斧砍完了再来三板,高手之间的对决要是只会固定的套路,那必死无疑。

    “啧,完全没有头绪啊······这古诗文精选连个简介都没有。”李诲抓抓头,十分苦恼。

    倒不是他对武学有什么向往或是想要成为天下第一才纠结万分,他的纠结只是性格问题。许多人在遇到未知的事物时都会有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李诲就是好奇心比较强烈的那种人。

    一知半解的滋味很难熬,若是什么都不知道,反而没了烦恼。

    “要不找个人问问。”李诲自言自语,一边说着,眼睛就瞟向了客房的方向。

    听说姜人秋一己之力斩尽了来到姜家村的上月寨的人,李诲觉得他应该也是个小高手。况且他之前还说他有个师傅,那想必是有经过系统学习的。

    不再多想,李诲走到客房门前,“咚咚”地敲门。

    “李兄?”里面传来姜人秋的声音。

    “是我。”

    “进来吧。”

    李诲打开门,姜人秋坐在床上。原本桌上摆着的饭菜都被他收拾好摆在一边,没想到这人还有些该死的贤惠。

    “我来问你点事情。”压下心中吐槽的欲望,李诲从桌旁抽了张凳子摆在床边,然后与姜人秋面对面坐下。

    “嗯?李兄请问。”姜人秋抬抬眼,似乎对李诲的提问有些意外。

    李诲也不兜圈子,直接问道:“你功夫不错?”

    姜人秋疑惑地偏头,长发一下子散在身侧,配上漂亮的脸,显得恬静淡然。他不知道李诲为什么提起这个,只好回答:“还行,师傅说我没有学符的资质,但习武还算有天赋。虽然比不上江湖上的那些宗师高手,但多亏师傅的一些指点,比寻常习武之人强上一些。”

    “嗯······”李诲沉吟。

    人都会自谦,毕竟不好自己吹自己。所以姜人秋的功夫应该是确实不错的,至于他说的“强上一些”大概就和那些常常到野球场打球的人说“加我一个吧,我不会打球的”差不多。

    “那你知不知道内力?”李诲问道。

    “内力?李兄是说······内息?”姜人秋感觉很奇怪。在他看来,李诲敢收留他,多少也是个江湖人,怎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嗯,应该差不多吧,就是身体里游走的那个,你知道的吧?”李诲模糊地应和,“那你知道······怎么说呢,就是周围的,无处不在的那个·····能量?”

    姜人秋诧异,不知道李诲到底想说什么:“你是说天地元气?”

    李诲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原来叫天地元气啊,我还以为叫斗气什么的。”

    看到李诲的样子,姜人秋更加糊涂,但他却发现了一件事——李诲能感知到天地元气。

    “李兄,也不是一般人啊。”姜人秋感叹一句,“能感受天地元气的人,要么是到了一定境界的高手,要么就是天资绝伦的人,李兄······”

    李诲心虚一笑。倒不是怕姜人秋揭了自己的底,只是他自己知道能感受到天地元气完全只是因为有了《古诗文精选》的巧合而已。

    “那你教教我吧。”李诲扯扯嘴角,尽量露出善意的微笑。他打算让姜人秋教他关于武学基础的知识,只有学会了基础,他才能自己琢磨。

    “嗯?教你?”姜人秋以为自己听错了,原本以为是又一次试探,结果他完全没想到李诲会来这么一出。

    “对啊,我从小就想学武功啊,可惜没机会入门。等你伤好了,教教我吧。”李诲眼中充满期待,看起来像是请教题目的高中生。

    “这······”姜人秋不知怎么回答。

    “别那么小气啊。”李诲开始发挥自己不要脸的特技,姜人秋吃自己的住自己的,这么简单的要求他也不好意思不答应。

    “李兄······既然李诲请求,那自然可以。如果着急,李兄可以取纸笔,我可以口述一些基本的,你可以先自己看看。”姜人秋想不清楚李诲的目的,但也不好拒绝。毕竟命都是人家救的,这时候拒绝,已经不是礼不礼貌的问题了。

    “痛快!晚上请你吃肉。”李诲双掌一拍,转身就去拿纸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