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
字体: 16 + -

第二章 土木惨败国蒙羞(五)



朱祁镇心神不宁地点了点头,他看到这些士兵懒懒散散地躺在地上,不对自己行礼,心中大怒,但现在自己一败涂地,也不好对着于冕多说。

于冕渐渐注意到这些明兵有气无力地躺在地上,一副宁死也不愿走动的样子,懒洋洋地眯着眼睛打盹,看来他们是打定主意,不肯再跟着皇上走了,像是专等着瓦剌军前来,一一杀掉自己。

于冕哪里知道此时这些明兵心中所想?他有武当气功护身,自然能够忍耐饥渴,可是这些士兵渴了好几天,先前王振说他家乡有水,结果却是毒水,现在皇上带着士兵赶回京师,可是一路上也得喝水,不料找到的水还是远远不够喝,京师更是不知何时才能回去,眼下能休息一阵是一阵,万一也先来了,就干脆缴械投降算了。

于冕见到这些士兵现在毫无斗志,甚至连活下去的希望都抛弃了,不禁暗暗心寒,没精打采地四处望望,忽然见到一堆厚厚的干草,灵机一动,想起三国时曹孟德“望梅止渴”故事,现在他也想依样画葫芦,计上心来,笑道:“大明勇士们,你们看,现在这里有这么多干草,附近定有许多水源,大家快些起来,我们一起找水喝,喝饱了好跟鞑子决一死战!”可是这些明兵实在渴得连嘴都张不开,一时连反驳他的人也不愿张口,支持他的人更是有心无力。于冕见到这里,心中暗暗着急,却是无法可想。

朱祁镇冷冷地望着自己的士兵,见于冕白费口舌,他一言不发,想起远在京师的于谦,心中大是惭愧。现在他后悔自己不该听信王振的蛊惑之言,不该鲁莽行事,不该御驾亲征,不该冤枉好人,误会了于谦的一片苦心。他心潮起伏,思绪丛生,接着他转过身去,望向天空,期盼自己的祖先能够帮自己渡过这次难关。

樊忠默默地立在皇上身边,苦思脱身之法,但现在明军主力已经耗尽,士兵的体力几近枯竭,也先军士气高涨不说,光是天时地利已经让明军吃不消了,更何况火攻——这条王振留下的毒计,真是祸害无穷,仓促之间,想要找到一条万全的对策,谈何容易?

但也先哪里会给明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想出办法来对付自己?也先逃离樊忠的巨锤,缓过神来,亲自带兵追击明军!

到了那块平地,也先见三人已经踪影全无了,他抬头四顾,望见了这处缺口,更是遥遥听到有人说话,当即领兵前来。

眼见瓦剌军渐行渐近,于冕和樊忠都没有想好对策,看来现在就是大罗金仙转世,恐怕也束手无策,他俩对望一眼,心有灵犀,慢慢走到皇上身边,分别从左右守住朱祁镇,打定主意,先守好皇上,再随机应变吧。

也先一马当先,纵马驰近朱祁镇,勒马站定,仰天哈哈大笑,随即低下头来,饶有兴致地欣赏起这个手下败将来,然后他望了一眼樊忠,冷冷一笑,正眼也不瞧于冕,接着定定地望着朱祁镇,眼光扫向这个汉人皇帝,示意他跟自己走。

于冕正要暗暗欺近也先,好擒贼先擒王,不料也先这回已有防备,眼角余光扫见于冕身形稍动,当即勒马退了开去,口中厉声喝道:“你是谁?想要干什么?”说完“唰”地抽出马刀,准备迎敌。

于冕见状,知道这次想要活捉也先,恐怕很不容易了,但情势所迫,势必要活捉也先,这样才能全身而退。他冷冷地望着也先带来的兵马,暗暗苦思对策,想要趁隙进击,一举擒住也先。

也先见这人汉人贼眼咕噜噜地打转,不时地望着自己的士兵,哈哈大笑道:“想必你就是公公口中说的那个于冕吧,真是一表人草啊!”原来王振投靠也先之后,不顾一切地把明朝这次派出的人马底细,悉数告知也先,王振恨透了于谦,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况且知道于冕和樊忠设下阴谋诡计,陷害自己,因此对二人更是恨到了骨子里去,他知道单凭自己很难除掉这些心腹大患,所以就想假手也先,除去这两个眼中钉肉中刺,因此对二人的描述更为详尽,所以也先一眼认出了二人,只是刚才在平地上自以为胜券在握,不料骄傲轻敌之下,自己反而狼狈而逃,现在他卷土重来,暗暗戒备,料想这二人就算真有神仙的本事,定然难逃今晚之劫!

于冕转动眼珠,“狡黠”地笑道:“也先,我就是于冕!是公公在你面前提到我的吧,看来公公真是失职,你到现在也认不清我,也先,你得好好教训教训公公,定然不能轻易放过他!”

也先见于冕趁机大说风凉话,心里恨得牙痒痒,但在自己的士兵面前,必须保持大将风度,更何况还有汉人士兵呢,万万不能让汉人小瞧了自己,他故意淡淡地道:“于冕,你也不用在本王面前说风凉话,公公早被你们杀死了。”

于冕冷笑着截口道:“背叛大明者,杀无赦!卖主求荣,更是应当被诛灭九族!王振死有余辜,除贼护主,原是我大明臣子义不容辞的职责!”他这番话说得义正词严,也先也不好辩驳。

也先听了这番话,不想跟于冕胡搅蛮缠

,决定先抛开王振,哈哈大笑道:“很好很好,你果然像公公说的一样,和你那个爹爹叫做于谦的,有一身硬骨头!很好很好…….”他竟然赞不绝口起来。

于冕听他提及自己父亲的名字,而且口气傲慢,态度粗鲁,心下大怒,厉声喝道:“也先,你想怎样?”

也先停住称赞,冷冷地笑道:“败军之将,不足言勇,于冕,你最好不要对本王无礼,本王现在还不想让你爹痛失爱子,本王要擒住你,带你到你爹面前,让他亲眼瞧瞧他的宝贝儿子跟本王作对的下场!”说着脸上渐渐露出狰狞的神色。

于冕毫不退让,迎上也先暴怒的脸色,狠狠地瞪着他,两人瞪了一会,也先渐渐不耐烦起来,神色慢慢恢复平静,打了个哈哈,笑道:“好小子,现在你想怎样?”

于冕冷冷哼了一声,收起脸色,道:“也先,你不必跟我兜圈子,我要带皇上回京,你答不答应?”

也先哈哈笑道:“小子,难得你求本王一回,这样吧,只要你答应本王一个条件,本王可以立即放你回京师。”原来他跟着王振渐渐学到了一点心机,心想我只答应放你回京,可没答应放这皇帝回京,更何况我只说“本王放你回京”,但我的士兵们不放你,那时可不能怪我。他为自己能在这时造出一个天衣无缝的陷阱,心下忍不住狂喜,暗自冷笑:瞧你小子怎么跟本王斗?

于冕没有注意到也先话中的陷阱,追问道:“也先,你不要故弄玄虚,究竟是什么条件?”

也先见他离自己的陷阱只有一步之遥,得意地仰天狂笑:“小子,不用心急,这个条件,很是简单,本王听说你们汉人最讲究信誉,什么一言九鼎,什么‘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不知你这小子讲不讲信用?”说着目不转睛地望着于冕。

于冕警觉起来:“也先故意跟我兜圈子,显得如此有恃无恐,这是为何?”仔细回想也先刚才的话,想要找些破绽出来,但这时朱祁镇的目光若有意若无意地扫了过来,于冕不敢多想,只得硬起头皮,笑道:“也先,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虽然我是年轻人,但我不敢毁了汉人千百年来的优秀传统,你把条件说出来,只要我能答应你的,我答应了你,绝不会反悔!”这一番话说得字正腔圆,更是掷地有声。

也先听了,心下暗暗高兴,哈哈大笑道:“好,不愧是好汉子,本王的条件很简单,就要你一个诺言,只要你肯弃暗投明,本王就可以立即放你回京!”

于冕冷冷笑道:“也先,你知道什么是明?什么是暗?大明王朝正是你口中之明,而你们这些鞑子蓄意挑起战火,就是你口中所说的暗!你们大举起兵,来犯我朝,不知多少士兵已经战死,更不知多少无辜的老百姓因你们受苦受累!也先,我奉劝你一句,大火终有熄灭的时候,难道你没有看见你们刚才放的大火已经渐渐熄灭了吗?虽然现在你们能称雄一时,但多行不义必自毙,想必你也听过汉人的一句老话——‘国虽大,好战必亡’!也先,趁早退回你们的大草原吧,只要有一个汉人活着,遇到来犯之敌,虽远必诛之!”

也先一边听着于冕振振有词,一边嘿嘿冷笑,等到于冕说完了,也先止住冷笑,厉声喝道:“小子,乳臭未干,竟敢教训起本王来了?我瓦剌现在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岂会听你一言就收兵?你们汉人一向斤斤计较,吝啬小气,这次赏赐只是打发叫花子一般,分明是羞辱我瓦剌国小民穷,现在本王亲自带兵,定要到你们京师去讨个说法,你们却一路阻拦,在你们汉人心中,我瓦剌就是这么好欺负的吗?”

于冕听他虚虚实实,跟自己大兜圈子,当下也乐得和也先争执不休,毕竟拖住一时是一时,现在他盼望爹爹听说自己和皇上有难,能够从京师派来援军,替自己解围,他明白这些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眼下只能寄希望于这些明兵,只求他们能够立即恢复体力,起来跟鞑子厮杀。

于冕冷冷笑道:“也先,你不要欲盖弥彰,你口口声声地说想到大明京师,祈求我皇赏赐,但带了这么多士兵,已经将你的野心暴露无疑,你们这些萤烛之光,怎敢和我大明日月争辉?”

也先哈哈狂笑起来,似是不屑多说,他挥动大手,只见一排弓弩手逼了过来,张弓搭箭,箭尖对准三人,而箭尖在周围的大火映照之下,显得分外妖异。

也先冷冷地道:“小子,本王就叫你见识见识我瓦剌的萤烛之光!看好了,小子,这萤烛之光就是本王用来对付你们日月之光的利器!”

樊忠大惊失色,生怕于冕鲁莽之下,激怒也先,那可就麻烦了,慌忙叫道:“且慢!也先,你跟于公子谈了条件,现在也与我谈谈如何?”

也先见他一锤击杀了王振,而且又把自己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心中对这人尤为忌惮,现在正想趁机除掉他。

也先故技重施,淡淡地笑道:“小子,你想与本王谈什么条件?”

樊忠

忙道:“也先,我既然提出了谈条件之事,条件自然由你来定。”

也先哈哈狂笑道:“爽快爽快,好小子,你果然是一个爽快之人,不像那个混小子,拖泥带水,摆出一大堆道理,搅得本王晕头转向。好,本王就不跟你兜圈子了……”

于冕忍不住插话道:“樊将军,不要跟他太客气!也先,大明朝向来待你们不薄,你往年前来朝贡,皇上都给了你们丰厚的赏赐,你可不要恩将仇报!”

也先冷冷地打断他:“往年?往年本王还没带兵来呢,今年呢?今年为什么如何小瞧我瓦剌?”他脸上怒气难平,呼呼喘着粗气。

樊忠趁机把责任都推到死去的王振身上,好叫也先死无对证:“今年这事全是王公公出的主意,皇上本来要给你们赏赐,王振这个奸贼趁机中饱私囊,我们也不清楚他搜刮了多少。”慌乱之下,他已经忘了王振在死之前已经投靠了也先,说不定王振把一切都已经给也先说了。

也先果然大怒,叫道:“好小子,胆敢戏弄本王?王公公已经把一切都跟本王说了,他说有个叫于谦的,还准备不给我瓦剌赏赐,这事全是这个汉人皇上决定的,你以为本王老眼昏花了,分不清楚黑白吗?”说着怒气冲冲地瞪着朱祁镇和樊忠二人。

朱祁镇听到这里,浑身一颤,险些摔倒。原来他怕王振把朝贡之事给也先说了,那个秘密不知说了没有,一旁的于冕见状,顾不得也先对自己的父亲无礼,急忙伸手扶着朱祁镇。朱祁镇望见是于冕,定了定神,心下稍安。

于冕接口道:“也先,王振搬弄是非,颠倒黑白,你竟然信得过他?”也先知道王振一向奸诈狡猾,本就暗暗生疑,他怀疑是王振把这次朝贡之事给朱祁镇说了,而王振给自己的解释又虚实难辨。现在于冕大声喝问,他更是信了八九成,忽地灵机一动,叫道:“本王如何信得过你?”说着指了指樊忠,他见过樊忠的本事,打算先除掉樊忠再说,至于于冕,看起来像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倒也不惧他,其实那晚也先侥幸躲过于冕那一招,实在太过凑巧,因此也先小看了于冕的本事。

樊忠淡淡一笑,道:“王爷如何才能信我?”

也先冷冷地笑道:“本王在大漠就听说过,你们汉人最讲究忠义,而你的名字里刚好有个忠字,这样吧,你显示一下对这个皇帝的忠诚,不知你愿不愿意?”

樊忠笑道:“为君尽忠,为友尽义。正是我辈热血男儿分内之事,没有什么愿不愿意的,只是我要如何显示对我皇的忠诚?”

也先狡黠地一笑,大声道:“这个容易,我听说你们汉人有个叫屈原的,为了显示对他主子的忠诚,毫不犹豫地投江自尽,这样吧,现在只要你自尽,随你用什么法子,我都相信你们汉人是忠义之辈,自然也就信了你们二人的话。”

樊忠淡淡一笑,他知道也先嘴上说的好听,其实这一招借刀杀人,而且杀人不见血,实在高明。现在自尽是为了保住汉人的信誉,容不得他犹豫不决,心念一动,笑道:“也先,我死之后,你肯不肯放过这些大明朝士兵?肯不肯让他二人走?”说着目光扫了于冕和朱祁镇一眼,回头定定地望着也先。

也先冷笑道:“你先证明对这个皇帝的忠诚,其他的随后再说!”

樊忠淡淡一笑:“也先,你不放过皇上,我岂会上你的当,轻易死去?”

也先冷哼一声:“好小子,就凭你?你想保住这个皇上?好,本王就见识见识,瞧你有多大的能耐?”

于冕忙道:“且慢,我有话说!”

也先不耐烦地叫道:“有话快说!”

于冕道:“也先,如果樊将军愿意以命捍卫大明朝的信誉,显示他对我皇的忠诚,你肯放过我皇吗?”

也先不耐烦地叫道:“不放又如何?”他裸的挑衅激怒了樊忠。

樊忠再也忍耐不住,厉声喝道:“那就先宰了你这个狗鞑子!”说着就要扑向也先。于冕冷静下来,不敢立即跟也先闹翻,急忙一把拉住樊忠。

这时也先带来的弓弩手,纷纷将箭尖对准樊忠,准备一举射杀他,也先见状,轻轻挥了挥手,冷冷地道:“你们早晚都是死,何必急于一时?好小子,你想死,本王现在就可以立即成全你!不过本王没有亲眼见过你们汉人的忠义,一直引为平生最大的憾事,现在你拖拖拉拉,推三阻四,可见你们汉人还是胆小如鼠,贪生怕死,哪里有什么忠义可言?你们汉人写的史书,全是大放狗屁!什么屈原,什么文天祥,本王没有亲眼见过他们的忠诚,今日本王倒有机会,看看你们所谓的赤胆忠心,可惜啊可惜,你们汉人不配叫做忠义之辈!”说完冷冷地望着樊忠,一脸惋惜之色,不住摇头叹气。

樊忠明知他这是激将法,可是现在也没有退路,他回头望了一眼朱祁镇,正好朱祁镇也面无表情地望着他,似是在催促他,快些自尽,维护汉人的尊严,又好像不忍他自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