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结
字体: 16 + -

6.1 难忘的研究生课

一间不大的教室,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三名生机勃发的青年,这是孟繁英的第一节研究生课。

    老者目光慈祥、语气舒缓,颇有仙风道骨、大家风范。

    第一节研究生课是以老者讲的一个小故事开始的。

    学校开运动会,就是大家司空见惯的长跑比赛,十几名选手参加,只取前三名。取上的前三名自然挺高兴,没取上的选手不怎么高兴。

    故事讲到这儿,有没有问题?

    没有?故事讲完了。

    有?下面的故事也许比较精彩:

    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却引起了几个人的思考,下面问题就来了:

    问题一:有一个人想,这次没取上,自己的体力和速度与前三名也不差多少,是不是自己的鞋有问题?于是努力研究,后来成了耐克。

    问题二:还有一个人想,这次没取上,是否是自己的衣服出了问题,于是努力研究,后来有了adidas。

    问题三:另一个人则问,那第一名的速度是多少?他还能更快吗?人类的极限速度是多少?能超过声音的速度吗?能超过光速吗?于是努力研究,后来有了爱因斯坦。

    问题四:第四个人,在思考怎样让比赛更好看,怎样通过比赛挣钱,于是努力研究,后来成了美国nba的掌门人大卫.斯特恩。

    问题五:第五个人,在思考人的体质好坏,与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什么关系?人的体质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规律?这些规律的成因是什么?怎样利用这些规律来促进国民体质的提高?

    这个人就是坐在你们面前的我,成了一位大学地理教授。

    这个小故事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一是要问题导向,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二是要深入思考,蜻蜓点水终不成器。。

    三是没有了问题你自己就成了问题,就意味着思想的停止。

    用一句英语说就是:

    differentquestionswillleadyoutodifferentfields,butnoquestions,nowheretogo.

    (不同的问题可能引导你进入不同的领域,但没有问题,你是无路可走的)。

    而能否发现问题,思考的深度如何,又往往与你所采集到的信息有关。“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尽量博采众长、才能和而不同。这又涉及到一个独立思考的问题。

    大学,从某种程度讲,就应该培养独立思考的人!

    独立思考,有时只靠一种独立精神是不够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没有多角度的信息输入,时间长了就容易被洗脑,就容易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有开阔的视野,要有不同观念的冲击,才能激发独立思考的兴趣与决心。

    我们不是要“怀疑一切”,那样太空泛,也容易把人引入歧途。

    这是桌子,这是铅笔,我是个老头儿,这有什么好怀疑的,连这些都怀疑,有可能成为哲学家,但疯掉的概率也比较大。

    我们提倡“提问一切”,对一切都可进行提问,从提出的问题中进行筛选,选有价值、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对桌子,我们可以提出:材质如何?价值如何?这背后就是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如果问的是设计如何?能否拆分放进一个纸箱以方便运输储存,也许你也会创造出宜家家居那样的购物模式。

    对铅笔,你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曾提出一个“铅笔是怎样造出来的?”问题。

    弗里德曼通过对成千上万人的分工合作,以及从树木到零售终端的多个工序环节的分析,生动准确地描述了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创造奇迹的,也解释了市场在解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之间矛盾的作用。

    对我这个老头子,你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人口的年龄结构问题?银**潮的发生、趋势、解决办法?为何要到望海市养老的问题?望海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在养老方面有哪些优势?有没有可能把望海市打造成全国、全世界知名的养老产业基地?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深入思考、有比较、有研究,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假说,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

    这也是研究生该做的事情,研究生是以研究为主的,学生分为小、中、大,但都是以学习为主的。研究生要在导师指导下,自己去寻找问题,深入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总结出规律,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才是孟繁英理想中的研究生课堂,不在乎以老师为中心,还是以研究生为中心,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启人心智,改变认识,转变方法,令人终生受益。

    鹤发童颜的老者当然就是孟繁英的导师陶先生,“先生”的本意是“先我而生的人”,在“老师”的称呼已经泛滥的情况下,弟子们更愿意用“先生”的称谓来表达敬重之意。

    孟繁英有幸成为陶先生的关门弟子。

    陶先生63岁了,作为高级特聘教授,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了。孟繁英是陶先生退休前带的最后一个研究生,而且陶先生为了保证质量,一年只带一个研究生。

    都传说陶先生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亲属关系,以前孟繁英的师兄们问过,但老先生嘱咐师兄们传下来:“不要打探这个问题。”于是,这便成了一个迷。

    但当孟繁英向陶先生介绍自己两次生存测试经历时,陶先生很赞赏地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社会即学校’。你身体力行地验证了这些观念,不是个书呆子,有勇气在实践中学习,很好!”

    陶先生显然对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很熟悉,随口说出的都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陶先生本来在中科院工作,改革开放初期去美国留学,博士毕业后又回到中科院,也在一些著名学府做过兼职教授。

    快到60岁时,省师大经多方努力,以优厚的待遇才把陶先生挖了过来,陶先生也正好携夫人到望海市来养老。

    陶先生虽然鹤发童颜、目光慈祥、语气舒缓,但孟繁英却感觉学习的压力还是满大的。

    陶先生经常是开列长长的书单,中英文的都有,很多书都是陶先生自己的藏书,有些是从美国带回来的,书不够用时,就几个研究生轮流传看,再布置若干个讨论题,然后定期讨论。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陶先生那慈祥的目光后面有一种柔和的力量,当然孟繁英自己也有努力上进的力量,两股力量合在一起,让孟繁英经常是苦读到凌晨三四点钟。

    虽然这样的研究生生活并没有孟繁英期待的那样波澜壮阔,但陶先生在孟繁英头脑中刮起的头脑风暴也是很激烈的!

    这是另一种探险,表面看来,波澜不惊,甚至有些枯燥乏味,但头脑和心灵还是受到猛烈的冲击,至少是每天都有新东西可学,而且心灵受到的启迪、看问题角度的改变、思维方法的更新,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陶先生不仅重视问题导向、独立思考,还特别强调英语的作用:

    独立思考,往往还需要通过外语,尤其是英语,去掌握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换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许多司空见惯的人文现象、进而研究其成因和发展规律。

    外语不仅仅是语言工具,它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

    在我们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更要学好外语,否则就容易闭门造车,到头来做一场无用功。

    而且掌握外语这门工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

    能够借鉴外国人的科学精神。我们许多中国人都太功利世俗了,受权力、金钱、利益左右,很少有埋头做学问的人,更很难从做学问中尝到快乐的滋味,这就是缺乏科学精神。

    而欧美国家,从古希腊时起,就培养出了一种纯粹的科学精神,好学、乐学、纯为科学而科学,这才能做深入而持久的研究。至少通过外语,可以把人家已经研究好的东西借鉴过来,能接受一点科学精神更好!

    在自己导师眼里,英语如此重要,孟繁英的心底也是非常认同的。但自己的英语只在构词法上还有优势,词汇量是足够大了。但仍然还是“哑巴英语”,达不到导师的要求。

    而且,还在外教课上出尽了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