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荡乾坤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竹林茶铺

    原户部尚书杨善和兵部尚书吕阳本以为自己会死在大牢里,却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这么快就从刑部大牢中出来了。

    在被关入大牢的第三天早晨,三法司就开始了对他们的案子进行审理。

    审理过程意外的轻松,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很是随意地定了几个罪名,然后宣布革除他们官职,让他们回家养老。

    两人收拾好盘缠离京的时候似乎仍然没有想通为什么萧远会放过他们,他们甚至猜测是不是萧远病重或者已经死了。

    萧远当然没有死,今天释放杨、吕二人的时候,就有个乞丐送了两个瓷瓶给萧府门房。等萧远拿到瓷瓶并立即派人去抓这个乞丐时,乞丐已然不知去向。

    ……

    “吴太医,你可看得出这瓶中药物的成分。”萧远把两个瓶子递给一个白须老者。

    老者打开瓷瓶闻了闻,又拿出药丸眯着眼看了半晌。最后缓缓道:“这个……这个药丸的成分十分复杂,老朽也只能分辨一二。”

    萧远微微点头,他也知道光用看和闻,很难分辨一个药物的成分。

    “那太医能否查知这药是做什么用的?”

    “这个……老朽也只能推测,这药丸一红一黄,红者有石脑油,硫磺,桃木皮的味道,属于阳火炽热的药物,这黄丸有粮罂和齑水味,当属纯阴至寒之药物。此两种药物若是同时服用,只是互相克制,并没有什么功效。”

    萧远皱起眉头:“没有任何功效?”

    吴太医沉吟半晌,又道:“这……若是作为药物,是没什么功效,但若是有人本已中了金火之毒,倒是可以用这来中和解毒。”

    萧远点了点头:“如此看来,这两瓶是某种毒的解药?”

    “这……老臣也不敢确定。”

    “好,有劳吴太医了。”萧远说道。

    “哎,不敢不敢,下官告辞。”吴太医赶紧说道,在这位神捕面前,他总感觉有种说不出的压抑。

    “不送。”萧远微微拱手。

    ……

    看着手中的两枚药丸,萧远目中闪出凶光:“不管你们是什么人,我都要将你们铲除干净!”

    何归仁与何夫人也看着萧远带来的解药,目中都露出激动的光芒。

    “萧大人,吃了这解药,穆儿就能康复吗?”何归仁激动地问道。

    萧远点了点头:“你们放心便是。”他看了一眼一旁躺着的何慕,心想:“若解药是假,反而送了穆儿性命。我定当为他报仇。”

    何夫人做梦也想不到萧远心中的想法,她对萧远的信任已经超越了所有人。这时她已迫不及待地让人将药丸给昏迷不醒的何穆服下。

    清水将药丸送入何穆口中,咽下。

    在众人紧张的目光下,面如白纸的何穆脸上渐渐有了血色,然后突然“咳咳”两声,从口中吐出了几口黑血。

    何夫人大惊,想上前观看,却被萧远拉住:“血有毒,别急。”

    在吐出了几口黑血之后,何穆又吐了几口血,这次吐的是红色的血。

    萧远送了口气,放开了何夫人。何夫人赶紧上前握住何穆的手,口中喃喃道:“穆儿,穆儿,是娘啊,你快睁开眼睛。”

    不知是否听见了何夫人的声音,何穆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看到身边的何夫人,说了声:“娘……”

    看到何慕清醒过来,何夫人的泪水夺眶而出,她抱了抱自己的儿子。然后站起身,在喜极之下他竟情不自禁地抱住了萧远,北平候何归仁却只将头转了开去,先前眼中的喜色已转为怨恨。

    萧远也是面露喜色,但又轻轻推开了何夫人。

    “既然何公子的毒已解了,我也好安心离去了。”萧远拱手向何归仁告辞。

    何归仁面如寒霜,僵硬地拱手还礼。

    ……

    现在的萧仁已回到府邸,他正等着手下人回来报告他想要的消息。

    ……

    京城郊外,四匹劣马,两辆破车。车中分别是杨善和吕阳的家小,他们两人则徒步走在马车前。

    灿烂的阳光并没有换来美好的心情,杨善已是满头大汗。

    杨善在朝中为官已有三十六年,这三十六年来他几乎天天都坐在椅子上和笔墨纸砚打交道,年逾古稀的他自然比不上正当壮年的吕阳,但他还是坚持自己走完这段路。

    “杨大人,您还是回车上坐吧。”吕阳关切地说道。

    杨善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吕贤弟,我杨善在朝中做官这么久,自诩为官清廉,虽无大功,却也没有做过什么错事。这次朝廷拉帮结派,轻轻松松就差点要了我的老命,我这心里不好受。这多走几步倒也可以平息自己心中郁气。”

    “杨大人,你我一心为了朝廷,到最后也不过落得一个革除官职贬为平民的下场。朝政已被萧远把控,天下必乱。我看这京城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我们还不如安心躲回家种田养老。”吕阳气愤地说道。

    “唉,天下将乱,我们再躲又能躲到哪里去,”杨善面露愁容:“可惜我朝六百年的基业,说不定就要毁于贼手。”

    吕阳也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转头看了看身后的马车,说道:“杨大人,前面有个茶铺,我看让马车在那里歇歇脚,我们再接着走吧。”

    杨善点点头,吩咐马车在茶铺停下。

    竹林中的茶铺确实是歇脚的好地方,茶铺中已坐着不少来往的行人。

    杨善、吕阳安顿好车马,让人买了茶送到车里。然后两人就想在茶铺中找张桌子坐下,四下看去,不大的茶铺中摆着五张桌子。

    一张桌子上坐了四人,四人都是粗眉大眼,满脸横肉,看上去就不太好惹,但四人的神态却又十分沉静;另一张桌上趴着一个脸如白纸的病夫,坐着一个眉目俊朗的蓝衣青年;最后一张有人的桌子上坐着两个少年人,一个是双眼扑闪模样可爱的少女,一个则是相貌清秀,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的白衣少年。

    杨、吕二人找了张没人的桌子,叫了壶茶便坐下了。

    林中清风徐徐,竹叶沙沙作响,吹来阵阵清香,让人不禁心旷神怡。

    茶铺掌柜端着茶壶笑吟吟地走来,“两位客官,这是要远行?”

    杨善微笑点头:“是啊,在京城做生意赔了本钱,只好带着老小去投乡下老家。”

    掌柜边斟茶边叹气道:“唉,您这么一说,我倒也察觉出来了。原本来这儿喝茶的人都是往京城跑,现如今倒是去京城的少,离京城的多了。”

    吕阳听后冷哼一声:“那是因为如今奸臣当道!”

    掌柜赶紧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哎呀!客官您说话可要小心,这话要是被当官的听到了,少不得要坐几年牢的。”

    杨善叹了口气,心中百味陈杂。

    吕阳却是怒道:“怕什么!难道他们还能把我抓去问罪么!”

    话刚说完,林中突然冲出四十余人,将两辆马车和茶铺团团围住。

    掌柜叫了声“哎哟!”,赶紧跑到茶铺后面躲了起来。

    杨善和吕阳儿人对望一眼,同时说道:“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