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灵手记
字体: 16 + -

第64章 线索

这巨大的冲击力让我的心跳都停顿了片刻,但不幸中的万幸,那巨大的石块承受不住冲击裂成了两半,而我恰好就在这裂缝之中。只是,侥幸脱身的我现在已经别无选择,因为巨石滚来的那条路已经遍地都是尖利的石块儿,根本无从下脚,这几乎是逼我选择另外一条路。这迷宫,该不会是有人操纵的吧?

我才刚踏上另外一条路,耳边就传来了幽怨的琵琶声,紧接着又是古筝的哀曲,并且隐约有歌声萦绕在我耳旁,虽然听不太真切,但大致还是没能辨别出,这是一个男声在不停的回环往复地唱着“生亦何欢,死亦何悲”,一股说不上来的凄清与悲凉之感,从我心底油然而生,我不由自主地沿着那声音寻去,却走进了一条死胡同。明明那声音近在咫尺,我眼前却只有一堵墙,四周环视了一转,也不见任何人影。我正想调头离去,那男声却忽然说道:“这位小兄弟,既然来了,何不听一曲再走呢?”

此刻我哪有这个闲情逸致?我急于走出这迷宫,刚要回绝,谁料周围的墙上突然无端生出无数细线,诡异的黏在我身上,拂不去也弄不断,便又听到那男声说道:“年轻人这么急躁,不好不好。不如我来教你弹弹琵琶抚抚琴,也好养养心性。”

话音刚落,我眼前立即就出现了一架古筝,稳稳当当悬停在我面前,同时还有一个木头桩子一般的座椅缓缓从地下升起,而我的身体却不听使唤的坐了上去,老老实实开始抚弄古筝。奇怪的是,我明明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乐器,弹起来居然得心应手,但这也不能掩盖现在我的身体正被这些细线控制着的事实,不和谐感挥之不去。

“这一曲高山流水,是我根据当年伯牙、子期初创曲谱改编而成。世人都只知两人当年合奏成绝响,却不知这曲谱从那时候起就一直秘藏于此地,为了保护这曲谱,才筑起了这楼,那个时代就已经鲜有人知,随着时光流逝,知道的人就愈发少了,反倒是这楼成了一处景致,引来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后来朝代更迭,也一直舍不得毁掉这楼。我也不记得是哪一朝哪一代的君王,坐拥后宫三千佳丽仍不满足,一定要把这里变成玩乐之地,这楼中从此便住进了数千女子,夜夜笙歌,不似人间。那楼中当年有一名才色绝佳的奇女子,我只在她面前演奏过一次高山流水,她就能复奏出来,不到十遍就已经行云流水,几乎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只可惜啊……”

那男声说着,似乎陷入了什么回忆,但这关我什么事?眼下我所关心的当然是怎么摆脱这细线的控制!只是,任我心中百般角力,身体却使不上一丝力气,那一直不肯现身的男子却敏锐的觉察到了我想要逃脱的念头,说道:“我劝你还是算了吧。命和运是没有人能够逃脱的,何况是在这迷楼之中!就算是那般国色天香、钟灵毓秀的女子,也终究难免葬身火海,纵有千

万人陪葬,于她,也是孤零零一个人灰飞烟灭,尔等无情无义之人,哪知她那百转千回的寂寞心事啊……”

话到这里,我却是听出了一些端倪,原以为这男子只是在评说历史,但此刻那语气却是无比的哀痛,又充满了遗憾惋惜之情,甚至还有一些自责,这男子,怕是与这女子有一段**的故事吧?正这么想着,我手中的曲调又再次不受我控制的变换了,却是从未听过的幽怨,不同的是,这次却没有什么不和谐的感觉,反倒觉得还挺应景的。

那男子沉默半晌,一时间偌大的迷宫,只有这哀婉凄绝的古筝回荡,不知不觉间,我竟然也对这曲子投入了感情,好像这真的是我弹奏似的,也不知过了多久,我感道肩膀冷不丁的被人拍了一下,扭头望去,却是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挽着古时候文人常用的发髻,穿着青衫,披着黑纱,还颇有几分玉树临风,手中却执着一个不知写着什么的书折,隐隐泛着金光。

“命运果真是捉摸不透……古往今来无数人来访过这迷楼,我以为有缘的,早已不知去向,我以为没无缘的,反倒成了我的知音。你大概是除了他之外,第二个悟性如此之高的人,我还没有述说故事,你就猜到其中情缘,之前如此看轻你,真是失敬失敬。”

那书生说着,就朝我毕恭毕敬作了一揖,那些紧紧粘附在我身上的细线“嗖”一下全都缩回了墙里,我活动了几下身子,只觉得前臂酸痛无比,看来弹古筝也不是什么轻松的事啊。那书生却将手中那书折递给我,一言不发的走到古筝边,径直坐下开始抚筝,那筝声轻快悠扬,而我眼前竟然出现了春日时的情景,这书生正与一面容姣好的女子,依偎在柳树下弹着琵琶唱着歌,琵琶声悠扬,柳絮纷飞,那女子的歌声沿着已经转暖的江水飘出好远,美好二字,大概就是用来形容这样的场景吧。

然而,那筝声却忽然急鼓骤雨一般紧凑颠倒而来,眼前这如梦似幻的春景瞬间粉碎,天空中布满了乌云,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那书生却孑然一身立于楼下,表情凄苦,风雨之中,依然可以听到楼上那间挂着帷幔亮着灯烛的房间传来打骂声和杯盏落地摔碎的声音。

紧接着,那筝声又回归了平和,但又似乎有些无力的样子,偶有起伏,波澜不惊,那书生落寞,那女子也寂寥,只是,却再也见不到,那天一记轻骑绝尘而去,那房间从此空了。当忧忧郁郁的筝声又兴奋起来,我知道是那女子回来了,只是紧接着,筝声就毫无过渡的变成了控诉与哀痛,那场大火,那么多女子的性命,只是为了殉葬!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子也是一朝佳人,那女子,也难逃一死。大火熄灭,好似繁华散场,一切都变得那么空洞,这楼,还有这楼里的人是否从来就不曾存在过?书生悲切,那筝声亦悲切!

待这书生弹完,我还依然呆立在原地

,心中有些说不出的情绪,我感到无比憋闷,那书生却叹了口气,又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生亦何欢,死亦何悲呢?”也不知是在劝我还是在劝自己。那书生的的身影和这迷宫一起开始从我眼前渐渐消逝了,那书生最后留给我一个似乎很轻松的笑颜,问道:“你进这迷宫之前,可曾听到那女子的歌声?你可记得那歌词是怎么唱的?”

这我自然是不记得了,谁料那男子却并没有等我回答的意思,便自顾自念道:“樽前金奏无晨露,双脚踏翻蟠龙柱;琵琶弦上说相思,千古情愁哀筝知……”

那书生并没有来得及说完,我周围的景物又重新变回了烧得焦黑的房间,只是没有龙,也没有那巨大的柱子。待那迷迷蒙蒙的薄雾散去,我才看清那迷宫中的光芒所在,竟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石台,孤零零放着一盏青铜酒樽。

我凑到近处,发现这酒樽之中,盛满了不知是什么的透明**,闻了一闻,也并没有酒味,反倒是有一股清晨山中的气息。我又看了看手中书折,总觉得这两者之间应该是有什么联系,但有什么联系呢?我翻来覆去的仔细回想了一番,那书生最后的几句话让我灵光一现,立即打开这书折,只见满纸都是血泪控诉,果然是一本奏折!莫非这句“樽前金奏无晨露”说的就是这个?这杯中盛着的难道是清晨的露水吗?无晨露的话,那岂不是要喝了它?

不管了,先试试再说!于是我伸手便去端那酒樽,却无奈那酒樽好似长在石台上一样,不管我怎么使劲都端不起来,这……莫不是有什么机关?我便围着那石台研究了好一阵,发现并无特别之处,也无法转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是我压根就理解错了?

我正百思不得其解,那女子的声音不期然而至,却先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而后才说道:“虽说阁下悟性不错,但看来并没有多聪明呢,连区区一个酒樽都研究不透,若换作他,只消片刻就能解开谜题。”

我不由得有些尴尬,不过她说的也是事实,既然没有机关,不如用蛮力试试!我便将那书折往石台上一放,好把另一只手也空出来,双手握住那酒樽用力一拔,谁料这次那酒樽竟然一下就端起来了,用力过猛的我身不由己往后退去,摔了个四脚朝天,那酒樽中的露水也洒了我一身一脸,但奇怪的是,一瞬间竟然酒香四溢。

“哎呀呀,真是个暴躁的小子,不过就是调笑了一下,何必这么较真呢?白白浪费了那好酒!”那女子说完,又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那石台却忽然“嘎吱”一下缩进了地面,顿时,整个房间的地面都崩塌了,且不说我还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来不及起身,就算我此刻是正常站立着,也无法让自己抵抗地球重力不往下坠落。而更为糟糕的是,我已经看到先前那条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张开血盆大口在我身下等着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