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以武致富
字体: 16 + -

第五十四章 好诗啊好诗

    “你问爷爷我是谁?”那声音先是一愣,接着笑道:“好教你这小娃儿知晓,你家爷爷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人送外号小诗仙的李杜李爷爷。”

    说着,一道大汗从舱中窜出,立在那下人身前。

    李思听得这人名号甚大,满是文学气,只以为这人必然是衣带飘飘的风雅文士,骤然听得王武的歪诗,一时气愤不过,所以才发出声音。

    哪知道等这人一出来,李思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这位自称小诗仙的李杜身量高大,面红虬髯,身着粗布衣衫,看起来大约四十余岁,便是穿上戏袍去演张飞,也不用化妆了。

    一旁的王武的下人也是一愣,随即高声叫道:“好你个莽汉,不好好在江湖上卖力气,也敢学别人说起诗词歌赋来了。”语气颇为轻蔑,很是看这李杜不起。

    李杜也不恼火,只走到王武那篇“大作”跟前看了几眼,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就这也配叫诗?”说着,他拿起刚才下人收拾到一边的酒壶,端起来一饮而尽,笑道:“这酒还不错,比你这诗强上百倍。”

    下人们面色不虞,纷纷走上近前,想要教训口出狂言的李杜。

    虽然李杜看起来身量不凡,但是王家的下人平常为了保护好王家父子,也是精修武艺,身手不差,自然也不会怕了这人。

    更何况王家下人中颇有几个通晓江湖的,从也未听过名叫李杜的这一号高手,因此只当他是那个山村出来的人,平常乡里人吹捧,便真的自以为自己名镇一方、恐怖如斯了。

    “你这厮嘴上没有把门的,今天就让我好好教教你怎么说话。”一旁那位下人顿时说道。原来王武的诗词一向不好,平常也有人不顾王武的面子,当面指出,这些下人便会出头将说出实话的人赶走。

    不想这时王武却突然发话道:“且慢!”他走到李杜跟前,仔细打量了他片刻道:“这位兄台,既然你说我的诗狗屁不通,那就请你也好好做一篇诗赋,让我们也品评一番,如何啊?”

    原来这王武顾及李思在一旁,他是真心想交李思这个朋友,所以不想让李思觉得他是粗鄙之人,因此才发出此言。

    “哈哈!”李杜仰头一笑道:“想听爷爷作诗倒没什么,不过作诗岂能无酒?你把这酒再给你李爷爷拿来些,我便给你做一首,让你长长见识。”

    王家下人听得李杜的污言秽语,又要发作,然而王武却一摆手,示意下人速速把酒拿来。

    不过片刻,那下人摇着头端来一罐美酒,没好气地扔到李杜手里,“小心喝,别呛死。”

    “哈哈,你死你李爷爷都未死啊!”李杜又是笑道,一仰头,干了罐中美酒。几许酒水顺着他的络腮胡子淌下,打湿了衣衫。然而那李杜混不在意,猛地把手中的酒罐扔到一旁。

    李思看到那下人的眼角猛地一跳,很是理解他的心理。毕竟王家不仅酒是美酒,装着美酒的罐子也是名家出品,精美异常。论起价值,甚至比其中装的美酒还要高出许多。

    现在那李杜随手扔出,若是罐子有了损坏,也不知道应该找谁去赔偿了。

    李杜看也不看在地上滚动的罐子,一抹嘴巴叫到:“笔来。”

    下人一听这话,顿时说道:“你还来劲了是吧……”

    王武又摆手,“给他。”

    “是,少爷。”下人无奈,拿起笔蘸了蘸墨汁,交到李杜手上。

    李杜一把夺过毛笔,瞪了一眼那下人,转身走到桌前,在宣纸上写了起来。

    李思走到近前一看,只觉得这李杜的字体端庄稳重,很有大家风范,和他粗犷的外形截然相反。

    不过片刻,李杜把笔往地上一扔,笑道:“我写好了,你们自己看吧。”

    看着湖笔落到地上,李思仿佛又听到了下人心碎的声音。虽然毛笔没那么容易摔坏,但是看着昂贵的湖笔掉落到船板上,肯定也是心疼的。

    这时,李思听到王武吟诵起李杜的诗篇来,顿时面色古怪。

    “今夜月光白又白,船上硬帆竖起来。”

    “李杜爷爷喝口酒,王武作诗真是菜。”

    “好诗啊,好诗。”刚刚诵读完李杜的诗,王武连声称赞起来,“这诗词不拘一格,将景色与事情结合在一起,郎朗上口,颇有韵味啊。”

    那李杜听王武这么说,大笑道:“你这小子,作诗不怎么样,品鉴的能力还是有些的嘛。我们那里不少人都说我诗作的不好,今天可算是碰上一个有见识的了。”

    说到这里,李杜也不管之前他曾经嘲讽过王武,走上前去和他勾肩搭背,聊了起来。

    一人白衣飘飘,一人粗服莽汉,站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你捧我一句鞭辟入里,我夸你一句诗家绝唱,不过片刻的功夫,二人臭味相投,竟成了好朋友。一旁的王家下人又是目瞪口呆一番,不想今日竟然一连碰上两个能跟自家少爷对上话的。

    许久之后,王武笑道:“今日我确实是幸运,居然一晚上碰到两个好朋友!”说着,他拉着李思和李杜又坐到桌边,让下人重新置办一桌酒菜。

    “多拿些酒来,爷爷今晚要喝个尽兴。”李杜突然说道。

    王武一听,也笑着吩咐道:“对,多拿些酒来,今夜我们不醉不归。”

    李思本想找个借口告辞,然而李杜和王武二人互相吹捧,竟是一时搭不上话。

    过了一会儿,李杜似乎突然注意到李思,笑着说道:“这位李老弟,既然今日我和王武都作了诗,你是不是也应该来一篇啊。”

    王武在一旁附和道:“对对对,之前那首《次北固山下》不过是前人所作,李兄你也应该做一首嘛。”

    李思哭笑不得道:我作诗水平一般,只怕不能跟二位相比。”

    “这有什么要紧。”李杜猛地一拍李思的肩膀,“诗以言志,大丈夫,哪儿来那么多废话。”他一把抓起远处地上滚动的毛笔,片刻之间便往返十几步,但是衣角却没怎么挥动,显出一手极精妙的功夫。“来,自己拿笔写一篇。”

    一旁的王武也起哄。

    李思拗不过他们二人,只好提笔写到:

    “李杜诗篇几口传,至今仍觉很新鲜。”

    “口中有话道不得,王武题诗在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