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要在宠物店
字体: 16 + -

第五卷 第二章

第五卷 第二章(1/3)

命案受害者的尸体在第二天的凌晨被人发现,死亡时间大概是前一天的晚上九点前后。死者为女性,年龄二十四岁,晚上和男友看完电影八点半分开,死在回家的巷子里。其男友回家后发现其电话一直打不通,打电话到死者家里其父母声称死者没有回家,才觉着可疑。临近午夜的时候,在仍然联系不上的情况下,其男友发动朋友四处寻找。最后在距离死者家二百米的巷子里发现了死者的尸体。死者死于箭伤,被箭矢直接射穿左胸而亡。现场几乎没有任何打斗与挣扎的痕迹。临死前死者有打电话求救的冲动,但只掏出了手机便死于心脏右心房直接被贯穿的伤势过重。死亡现场除却一束其男友送的百合花,并没有留下其他东西。

警方初步判定,凶手在巷子另一侧三十米左右远的地方射出箭矢,一箭致命。由于是远距离凶杀,凶手除去一支箭矢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箭矢是普通的箭矢,上面没有提取到凶手的指纹。

命案发生的第四天,介于线索太少,整个案子完全没有进展。警方对受害者的身份、背景展开了极为细致的排查,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葛小眉还没有见到凶手留在现场的唯一证物——杀人箭矢。

走进痕检科的时候,门半掩着,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个不停。工作狂人李继科正把自己独锁在内厅的工作室里,不知在捣鼓什么。

内厅的木门上挂着禁止进入的标识牌,门里传来了李继科的声音。

“哪位?”

“一队葛小眉。”

“奥,霉霉啊,来的正好,先帮我接个电话,告诉他们有事下午说。然后,把我电脑桌面上6开头编号的文件发给你们一队一份,田队长昨天要的,我昨天没有做出来。还有啊,你打电话问问传达室有没有省大队寄给我的邮件。”

“这……好吧。”

李继科的电脑桌面上乱七八糟,放满了各种格式的文件。葛小眉扫了一眼,多是关于弓箭、箭矢的资料。当她按部就班完成李继科的指示后,内厅的木门才打开。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李继科哼着京剧《挑滑车》的段子,双手捧着一个托盘走了出来。他发梢尽湿,汗水在衬衫前后湿出一个半圆,不知从背后的小屋里呆了多长时间。

纵然如此,李继科脸上抑制不住兴奋,“这次的案件很特殊啊,霉霉。知道为什么特殊吗?”

“因为凶手使用了一件我们不熟悉的工具进行杀人。”葛小眉一边注视着托盘里的箭矢,一边答道。

“没错。”李继科放下托盘,拿起打印机上新出炉的几张白纸,继续道:“没错,我在警局呆了十几年,这还是第一次见有人用弓箭杀人。弓是抛射兵

器中最古老的一种弹射装置,是冷器时代最常见的远程武器,几乎伴随了整个人类发展史。早在春秋时代……”

“呃……李老师。”葛小眉打断了一下,“咱从近代开始说吧。”

李继科尴尬地楞了一下,然后笑了。

“好,从近代。近代伴随人类战争,弓逐渐被人抛弃,传统远程武器的地位逐渐由枪械取代,弓几乎淡出了人类文明的视线。但弓类运动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一些世界级比赛舞台上还是能见到弓箭的身影。我国的弓箭运动普及……呃……几乎没有普及,是极为小众的一类运动。由于在大的法律框架下没有约束,即使有个别弓箭运动爱好者人持有弓箭,我们警方也无从所查。包括一些杀伤性极强的弓箭的买卖,我们也没有监管的权力,所以这次案情才显得扑朔迷离。在大多数案件中,由于凶手使用的多是铁器,我们往往可以根据伤口的痕迹、位置来判断凶手的身高体重、职业习惯乃至心理特点。但这起案件凶手用的是弓箭,这就很难判断凶手的特征。只能从一箭毙命的角度来说,凶手一定是个有着多年射靶经验的弓箭运动爱好者。”

“我有疑问,有没有可能凶手杀人用了箭矢,但没有用弓。或者用的是弩呢?再或者,是近距离手持箭矢杀人呢?”葛小眉问道。

“问得好。前几天箭矢送到这里,田队上来就让我找出凶手用的什么弓?有箭必有弓,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我之前没有处理过涉及到弓箭的案件,研究了几日方肯定对方确实用的是弓。霉霉,你可以看一下,你面前的第一根箭矢。该箭矢长,外径,重23克。你注意一下它的尾部,装着三片箭羽,叫做尾羽。而弩用的箭矢一般来说没有尾羽。从法医那传过来的尸检报告上看,箭矢贯入死者胸口的前后伤口平整,位于同一水平线。射入死者的身体时,箭矢应该处于高速飞行的状态。我在市面上找了相同规格的箭矢用来测试,最后得出结论。凶手在射箭的时候,位于死者的距离可能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至少七十米开外。以市面上最常见的复合弓为例,复合弓国际标准赛事的靶距为七十米,而且比赛所有的复合弓都有磅数限制。现代复合弓最大射程基本在三百米左右,通常一百米内为有效射程。既然能一箭毙命,凶手绝对是专业级玩家,七十米的距离是保守估计。”李继科回答道。

“七十米?”

葛小眉的目光落在另外一只箭矢上,皱起了眉头,“可月前的伤人事故并没有射穿肩膀,最后得出的结论不是才三十到五十米之间。这起案件中死者的胸膛被贯穿,为什么认定的距离却是七十米开外呢?”

李继科走过来,一转

托盘,将两支箭矢的箭头一侧正对葛小眉,道:“因为箭头不一样。霉霉,你看,月前事故里发现的箭头是三棱箭头,箭头除去锋利的箭尖,还镶着三片三角刀片。而你再看前面那支几天前从死者身上取下来的箭矢。那支的箭头细薄而扁平,叫做柳叶箭头。前者重量大,几乎相当于半支箭杆的重量。而后者的重量几乎忽略不计。另外,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前者飞行过程中阻力大,相同的力道后者能获得更快的速度。”

李继科拿出一张白纸,用两根箭矢各自扎了一下,指着一大一小两个窟窿道:“你看,前者破话力强,后者的穿透力强。再考虑到受害者的伤亡状况,所以一个是不到五十米,一个是七十米开外。贯穿不贯穿身体不仅完全取决于力道、距离、速度,还取决于箭矢的材质和箭头等一系列的因素。”

“对了,李老师,刚才见你从工作室里出来那么高兴,发现应该不止这些吧?”葛小眉忽道。

“差点忘了,确实有新的发现。”李继科伸出手指,兴奋起来,“我在上个月送来的箭矢上找到了些线索。”

“线索?指纹还是痕迹?”葛小眉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那支装着三棱箭头的箭矢上。细长的箭杆上刷着diy的红白彩绘。正是因为彩绘复合当晚红白色调的动漫活动,警方才认定这次事故是场意外,射箭者来自当晚参加动漫cosplay的学生社团。根据后来的走访,警方发现当晚确有不少人cosplay了手持弓箭的动漫人物。其用的弓箭中,有的是模型,有的是由真实弓箭改装而来的。但究竟是谁持有可攻击型的弓箭入场,由于当晚参加夏日祭活动的人数超过两百人,多是中学学生,很难调查清楚。

李继科戴上手套将两支箭矢托起,“两支箭矢都是碳素箭,但每一支的品牌不一样。从死者身上找到的那支是美国品牌easton旗下的型号8010,而上个月送来的这一支……我花费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才找到不破坏箭杆本身揭下外层彩绘的方法……是一支丹麦产的碳素箭,牌子是nvn。网上没有找到这家公司的资料和箭矢的具体型号……恩,是一支产量很小的丹麦出口箭矢。”

“李老师的意思是说两起案件之间并没有联系,因为案件中出现的箭矢的箭头、产地都不一样。”

“不,不,不,我可没有这样说。我擅长的是分析证物,至于推理和破案之类的事情那是你的强项。我要做的不过是把一件证物上的信息完整的呈现出来。我要强调的是,也许你能根据这支很小众的箭矢找到它的使用者。”李继科补充道。

葛小眉认真听取了李继科的分析,走之前还将做实验的那种白纸收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