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字体: 16 + -

第222章 瓮中捉鳖

第222章 瓮中捉鳖(1/3)

门外的厮杀不止,凤烨的脸色越发扭曲,那带着不解疑惑的愤怒如火焰般恨不得将他焚身。殿门被一道大力推开,三两个人影迈进。那专属于铠甲的声音三三两两落入人耳。

进来的人脸上还挂着几道血迹,他俯身跪拜在地拱手沉声道:“臣,救驾来迟,还望皇上恕罪!”

“公孙将军快快请起,南诏国的叛军可曾收服?”

“回皇上,臣初入燕南便带兵杀进南诏埋伏之地,将他们的军火粮草烧了个干净。此战不光大获全胜还征得南诏国土百里,这下子纵使段清朗再有野心也无翻身之力了。!”

这个喜讯让凤鸣岳放声大笑,他大手一挥,连连叫好:“好!好!公孙将军,朕可要重重赏你呀!”

然后转身望向双眸喷火的凤烨,冷然一笑,挑了挑眉头,缓步走向他面前。凤烨依旧愤愤的望着他,挣着绳索,“南诏,南诏怎么会输!”

凤鸣岳又是仰头大笑,目光犀利。他紧紧的盯着凤烨,手轻轻的抚上他的肩膀,他越是挣扎,凤鸣岳的手握的便越是紧。

“是啊,南诏怎么可能会输。段清明乃是治军奇才又有萧大将军新研制的武器在手,还有你在朝中与他们里应外合怎么会输?”他松了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目光从肃然转为怜惜,他声音放缓,轻声说:“烨儿,你文武双全又有治世之能,往昔朕被先皇立为太子时便常常不解,为何朕对皇位无争甘愿平庸父皇却将大位承给了朕,而不是群臣举荐的你!”

他转过头来背身不去看凤烨,他的目光却让他如芒在背。身后的人沉沉地如毒蛇般吐着气,他唇间的颤抖,嘴角的抽搐,眸子盛满的怒火全都凝在这一口气上。兴许是他对凤烨过往的天真还留有残念,便对他这全然陌生的可怕面容更不忍心看。

身后的嘶吼声恨不得将他撕成两半,将他碎尸万段抛尸野谷。可他却终究没有力气挣脱绑着双臂的那条丝绦。

“这一切都应该是我的,皇位应该是我的,天下应该是我的,伊儿也应该是我的。你就是一平庸皇子,若不因你是嫡出,我哪一样比你差?为何大位是你

的,连我的伊儿都是成了你的!”说到最后他已经的哭腔连连,凤鸣岳转过身去,眼前的人愤怒的嘶吼却已经泪眼模糊。

“为什么?因为父皇早就看到这一天才断然不能将皇位传给你。父皇不怕你起兵造反,也不怕你手刃朕命。他怕的是你将大燕数百年来的基业拱手让人,南诏国小地贫,那段清朗却有狼子野心。你可知你的母妃,当今的太后就是他的亲妹妹!他许给你大燕皇帝之位时,你可有想过一个南诏小国许这泱泱大国的皇位给你,是何等意思?等你手刃朕,造反登位,这大燕还是大燕吗?”

他苦口婆心一番话惹得自己也泪目连连。往昔他忌惮他,可追溯往幼时而去,这个常常跟在自己身后的弟弟却当真是个惹群臣爱怜的二皇子。可他终归聪明是为聪明误,着了别人的道!

凤烨忽然止住了发疯的挣扎,他呆呆的站在原地,眉头拧成一团,许久不曾从他这番话中回过神来。他的母妃,当今的太后竟是南诏段清朗的亲妹妹?

“父皇错爱了一人,等他回过神来,他深爱的人已经诞下了皇子。大燕与南诏历来势不两立,大燕皇帝与南诏公主结了连理,这若让大燕百姓知道,让文武百官知道,太后有命还是你能有命?大燕的天下只能交给大燕人,你再怎么是他的儿子,身体里总归是流着南诏的血。这天下怎么可以交给你!”凤鸣岳压低了声音,公孙旸与回禀的几位将军早就被他支出了殿外,这殿中的外人唯有素心与穆肇玖。

两人缄言不语,沉默埋头。皇家之事不可妄议,非礼勿听!

“至于伊儿......”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只轻轻地叹了口气。凤烨冷笑一声接话而过:“我与伊儿情投意合,哪知你竟用最卑劣的手法将她揽到身边。你知道馨安是怎么死的吗?”

他嘴角的冷笑逐渐冷却,猩红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他,“馨安是伊儿亲手推下河,她是你用最卑劣的办法得到的公主,她的出世都带着一层恶心。她该死,该成为我们的棋子!”

“棋子?凤烨,难道你现在还不明白你自己就是一颗棋子吗?”

凤烨一怔,良久无言

,最后瘫坐在地,目光呆滞。

珠帘轻晃,齐鸣从外走了进来,“皇上,太后娘娘到了。还有齐妃......”

凤烨猛然抬头,定定的盯着齐鸣,激动的开口问道:“齐妃,齐妃怎么了?”

“齐妃于青萝宫中自缢了!”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砸在凤烨的头顶,他半栽在地上,目光呆滞,沉默的让人生畏。凤鸣岳抬了抬手,示意请太后娘娘入殿。随即一道素丽的身影袅袅而至。

摒弃了浓妆,摒弃了华裳。她满头灰白的发丝垂至腰间,不描黛眉,不染朱唇,却已是倾国美人。她面无畏色走进殿中,模样依旧不卑不亢。

“母后,母后,伊儿死了,伊儿死了。您不是说她是您的亲侄女儿吗?她死了,她死了呀!”太后一把甩开凤烨的胳膊,满脸嫌恶,冷声道:“你着什么急,很快你这位皇兄就会送你下去见她了!”

随即她的眸子轻飘飘地环视了四周,目光最终却没有落在皇上凤鸣岳的身上,而是盯着穆肇玖嘴角勾笑:“你怎么就那么大命?从郾城到曾莱,又从曾莱回郾城,乃至野山一行。哀家三番五次派人围追堵截,竟让你都逃掉了。

用计让公孙旸带兵去燕南,而后假传败北的军报入京。又让皇上假装病重,吩咐烨王派兵支援还闭殿谢客。哼,你是猜准了烨王不会传圣谕去增派援军,逼得群臣簇拥他造反。然后声东击西,逼得烨王露出马脚再将燕南的捷报呈上,最后来个瓮中捉鳖。

这千古罪人的名头就落实在他头顶,而之前的一切都是皇上为了揪出他这个逆贼的谋略。既平了乱又安抚了民心还给皇上落了个明君的名头。这等好计谋除了穆大人又有谁能想的到呢。”

她的眸子虽然眯起,却是冷光初现,惹人脊背发麻。

穆肇玖微笑,拱手执礼:“太后娘娘真是抬举在下了。公孙将军带兵去燕南可不是在下设计的,若不是您让戚将军带兵回京,在下又如何顺势而下将公孙将军送往燕南平息战乱。

您三番五次派人围追堵截,都让在下逃掉了。您要说是在下的运气好倒是一回事儿,可您聚集的高手可曾用心那便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