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恩仇记
字体: 16 + -

第082章 老朋友

    曹捕头等押着丁毅、许无将离去,店小二将店内收拾一遍,重整开席。

    但张皓和范镇都没心情继续喝酒。张皓思绪万千,问范镇道:“范兄,何以许无将饱读诗书却道德败坏、丁毅言行粗鄙却坦率真诚呢?”

    范镇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张皓仍在纠结文武之辩这个话题,便道:“许无将居心不良,并不算真正的读书人,就是饱读诗书也枉然;丁毅虽然坦率真诚,但违犯律法,实不应该。”

    张皓却道:“其实,无论是读书人还是部队将士,都有害群之马,我们不能因害群之马的存在而否定整个群体。许无将确定无疑就是读书人,如果不是这事影响,说不定还能高中进士,从而平步青云,到那时危害更甚。

    “丁毅违犯律法确实不该,但也情有可原。他错就错在头脑简单了,一时难以忍受柴氏出墙的屈辱,愤而杀人,导致害了自己。如果他想个周全之策,必定能够挽回公道。”

    “所以,范兄,你太拘泥于文武之见了。不论是读书人还是当兵的,都会有害群之马,都会有人做错事,但只要整个群体的目的是保家卫国、造福百姓,便是国之栋梁。现今大宋四周豪强并立,文武不可偏废。日后范兄若能上朝议政,请不要忘记张某这番话。”

    “文武不可偏废?这显然有违祖训!”范镇断然否认道。

    张皓正要再跟他好好辩论,这时,街道传来了橐橐马蹄声。难道又有状况?

    吁!一队铁甲骑兵在翰林楼前停住了,军士们的盔甲、刀枪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当先一人翻身下马,但见他浓眉大眼、姿态雄伟,好一条大汉。

    他径直走进店内,环顾一周道:“丁毅呢?”

    原来是找丁毅的,那些准备看热闹的便掉转头去,不再理会他。那人站在门口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这时,范镇高声道:“这位都头,丁毅已经被开封府带回去审讯了。”

    那人听到答话,往这边一望,随后快步走过来,大声叫道:“大哥!”

    范镇莫名其妙,道:“这位都头,你这是……”

    那人却紧紧抓住张皓的手,摇晃道:“大哥,你还记得我吗?”

    张皓也是一脸茫然。那人讪笑道:“你看看我,都不知道介绍。我是狄青啊,并州城外的狄青。”

    张皓猛一拍头,道:“原来是你啊!看我这记性,来,既然好兄弟来了,好好喝几杯。”

    狄青看看周遭,却摇头道:“大哥,如果不嫌弃的话,不如到军营里,由小弟好好接待接待你。”

    张皓介绍道:“这位是范镇,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狄兄不必见外。”

    狄青与范镇打过招呼后,却仍不坐下,邀请道:“大哥,外面我还这么多兄弟跟着,不如你随我去,我那有好多好酒菜!”

    张皓大声道:“既然是兄弟,不如全叫进来,我们不醉不归。”

    狄青苦笑道:“大哥,如果今天我们在这醉了,估计明天都得回家种田去了。再说,这地方,我们从未来过,喝起酒来,浑身不自在,到时可陪不好大哥了。”

    张皓猛然醒悟道:“怪我,忘记这里是读书人的据点了。看来,在这喝酒确实是难为你们了。这样,今日我就随你而去,定有一天,我要带兄弟们在这大摆宴席,喝它三天三夜!”

    说完,他便狂笑着走出翰林楼,剩下一群侧目相视的食客。

    路上,张皓与狄青详细交谈近况。原来,狄青刺配充军后,因长得雄伟,被调入京中禁军。自并州事情结束后,哥哥狄朱写信给他,他这才知道张皓武艺高强,不禁向往。这次异地重逢,自然是格外高兴。

    他告诉张皓,自己现在是一名马军都头,管着百来号骑兵,驻扎在东京的外城。丁毅便是手下的一名骑兵,刚从其它地方调过来。

    他说:“前些日子,我就发现丁毅有些不对,后来仔细盘问,他才跟我吐露实情。今天训练找不到他,我便情知有异,后来带人一路找到他家中,再赶到翰林楼,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以致酿成大祸。”

    张皓问道:“发生了这事,对你有没有影响?”

    狄青摇头:“不会,军中将士时常更戍,移驻外地,家属不能随军,最痛恨的就是发生这种事情,恨不能将这种红杏出墙的人全部杀光,自然不会有人再去追究责任。

    “倒是可惜了丁毅,本是一名好骑兵,训练用功、颇具武力,本指望在战场上为国家杀敌立功,好赚取一个功名,却落得如此下场。算了,不说也罢!”

    狄青带着张皓和骑兵一路行来,从州桥横跨汴河,出了内城,直到南薰门附近,这才来到驻地。

    狄青交代军士去准备酒菜,两个人便在营中畅谈起来。

    狄青问道:“大哥此行进京,莫非也是参加科举考试?”

    张皓对狄青倒不隐瞒,他说:“如我认真准备准备,想必也能中个进士之类的,可惜我连州试都没参加,哪有资格去考来年春天的省试和殿试?”

    狄青安慰道:“大哥不必灰心,这次进京跟翰林楼那些读书人好好交流一番,下一届仍有机会。”

    张皓问道:“狄兄乃练武从军之人,难道也要劝我考进士吗?”

    狄青笑道:“我从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可朝廷政策就是这样,考中进士就能前途远大。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哥如有机会还是要好好把握。”

    张皓一拍桌子道:“我此行入京便是要改变这种政策!”

    狄青大愕,随后道:“大哥切莫开玩笑,我等怎能影响朝廷?”

    张皓道:“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凡事总是先打基础。要想改变朝廷政策,就得找机会接近朝中大臣乃至皇上,我一身武艺,自然是从军中入手。我准备先参军入伍,然后再找机会!”

    狄青大惊道:“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大哥千万要慎重!”

    张皓斩钉截铁道:“你不用管我,只管将禁军情况介绍给我。”

    狄青见他义无反顾,便道:“好,大哥如此人才,在军中定能威震四方。现在禁军三衙是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我便是在马军司云骑军当着都头。往上,五个都头归一个指挥使管,十个指挥使归一个军都校、都虞候管。再往上,便是厢都校乃至殿帅或者马帅、步帅了。”

    张皓问道:“最近有哪支部队招人吗?”

    狄青道:“你来得正好,马军司近期正准备招一批新兵。大哥你过来报名,绝对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