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恩仇记
字体: 16 + -

第073章 草原我的家

    张皓来不及阻止何仁志,眼睁睁地看着他倒在地上,道:“你这又是何必?”

    何仁志断断续续道:“教中有令……,内奸将受凌迟之苦,……还不如我自行了断,请你为我保持……名节!”说罢闭上了双眼。

    张皓摇摇他的头,问道:“你醒醒,我还有话问你呢。”见他没有动静,张皓立刻往他体内注入玄门真气,可一盏茶功夫过去,何仁志仍是没有反应,张皓只能放弃努力。

    张皓想问他的是,何仁志是老七,那老大到老六究竟是谁?显然不会是正一教中的人,张轩逸绝不会浪费这么多人力在一个门派,那他的眼线还分布在哪里?

    何仁志已经无法回答了。张皓心中弥漫着一股郁闷之气,很不舒服。从并州的牧马帮到天都山会盟,从阴山教再到正一教,悟行及张轩逸、高彦章阴魂不散,似乎有一张大网将各大门派不断缠绕,可见他们所谋甚大。

    张皓推断,他们与李元昊勾结,图谋的应该便是自立为王,但那只是李元昊的目的,他们为何要参与进来?难道是为了荣华富贵吗?

    张皓越想越没有头绪,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要再上阴山。不管是为了父亲张匡天师的棺前遗言,还是为了玄虚真人,或是为了天下安危,他都要去一探究竟。

    想到此处,他便在路旁挖了个坑,将何仁志放进去,用石土将其掩埋后,便回到了正一教。

    他见过柳仁保、吴仁家等人,将何仁志一事详细禀报,大家都不禁唏嘘。吴仁家道:“当时他来求柳师兄,柳师兄所说完全没有过错!何仁志最后屈服于张轩逸的压力和家人亲情,做出如此欺师灭祖之举,本该按照教规将其革职出教,考虑到他舍生取义,我们就不再追究了吧。”其余人点头称是。

    再说到张倩的下落,众人都是摇头。柳仁保道:“龙虎山我们都已到处搜寻,确实一无所获,看来天师是自行离开了。希望她能以大局为重,早日归来。”

    张皓道:“想来她走得也不远,反正我留在山上已无意义,本来我也打算按照先天师的遗言前往阴山教,不如就由我下山一路找寻,如有下落,我会通知你们。”

    吴仁家道:“也只能这样了。张盟主,你武艺高强,贫道丝毫不担心。但你江湖经验毕竟不足,现在天师师妹已经不告而别,你身为师尊之子,一切要以江湖大局和正一教为重,不要以身犯险。”

    柳仁保吩咐小道童带上一个包囊,另外赠送张皓五十两白银和些许应急药物,众人对他一一嘱托,张皓这才离去。

    他沿着来时的路下山,解开一艘木船,依着当初张倩所教的方法慢慢地撑着行进。走了许久,他才撑到信江中游,仍未离开龙虎山。一方面是他对撑船毕竟不熟悉,另一方面他心中总是对这里割舍不下,思绪万千,因此边走边想,几乎是随着水势漂流而下。

    他没有注意到,岸上一座山峰的悬崖峭壁上,某一个洞**久久的伫立一人。只见她白裙飘飘,满头乌云,美颜蜂腰,身形窈窕,手持一把长剑,迎风而立,姿势久久不变,赫然便是张倩!

    她望着张皓慢慢离去,喃喃自语道:“咱俩到底是有缘还是无缘呢?既有缘相识又两厢情悦,可谁曾想到,咱们会是兄妹!无法成为夫妻,却成了一奶同胞,这就是真正的天意弄人吧。三哥,自从听李嬷嬷说起后,我哪好意思再去面对你,面对那些前来道贺的人?我只好一躲了之,以免尴尬。”

    “我身为一介女流,如何还能行走江湖被人笑话?既然情路已断,就让我居于这龙虎山中专心问道,主持正一教。你既然是天师之子,便当秉承天师家族的使命去匡扶天下。三哥,你好好保重,倩儿不能再陪你笑傲江湖,只能陪伴着列祖列宗,为你守着这祖庭,盼着你的成功归来!”

    此时已是盛夏,江中芦苇摇曳,风摆荷舞,荡波泛金,静影沉璧。张皓本来走得极为沉重,此刻眼前美景不断,心中块垒终于逐步消散。此后他马不停蹄,夜不住宿,跨长江黄河,走州过府,十多余日后终于到达了并州,随后便出关直入契丹境内。

    他计划先回到部落,见见自己的养父;再上玉峰雪山,祭奠玄虚真人,算是跟自己的过去告别。自从得知了自己身世,他便下定决心,无论玄虚真人过去对自己有多少的迷惑、恩怨,他都准备放下,毕竟她对自己仍有养育、教诲之恩。

    他沿着阴山向西,离部落越来越近,绵延的草原绿意葱茏、牛羊成群,与江南风景大不一样。他看得心旷神怡,不禁朝天呼啸一声。

    牛羊丝毫不受影响,继续低头吃草。这时,远处一匹快马朝着这个方向奔驰过来。张皓驱马上前,想看看这个牧马人是谁。

    走到近处,两人同时吁住坐骑。那人身材高大、头发卷曲,瞪了张皓半天,张皓喊道:“元不拉,你不认识我啦?”

    元不拉抑制不住喜悦之情,问道:“你是皓哥吗?真的是皓哥!你胡子怎么没了?”

    两人翻身下马,热烈地拥抱在一起,元不拉狠狠地擂了张皓两拳,怪他道:“皓哥,你走了快一年,害得我们都很想你,族长更是时不时就嘴里念叨。走,我们赶紧回去,见见族长。”

    元不拉是张皓的堂弟、族长的侄子,两人年纪相差不多,他自小很听张皓的话,是张皓的贴身玩伴。

    张皓见日落西山,便听了元不拉的话,两人扬鞭赶着牛羊回去。快到部落时,元不拉大声吼道:“族长,皓哥回来啦!皓哥回来啦!”

    张皓心下感动,无论如何,这里都是养他的地方,是他的根所在。这时,族中男女老幼都出了帐篷,纷纷上前问候。张皓将马匹交给元不拉,自己一一跟族人招呼过后,大步流星走向最中间那顶帐篷。

    张皓远远地便望见一名壮硕但背已微驼的老者站在帐篷前,那便是父亲元吉里。张皓见他鬓边白发更多了,叫了声:“父亲!”便快步赶了上去。

    元吉里握住张皓的手,双眼泪花道:“皓儿,我还以为你一去不返了,你总算回来啦。”

    张皓哽咽道:“父亲,草原便是我的家,皓儿怎能不回?”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快进来。”父亲将张皓引进帐篷,其余相好的族人跟着进来将帐篷挤满了,听张皓讲述别来情由。

    过了好一会,元不拉才道:“皓哥一路辛苦,需要休息了,大家都回去吧,想听故事以后有的是机会!”,说罢就赶着众人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