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盗混元枪
字体: 16 +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姗姗来迟

    有道是,温言在口,大棒在手。嘴上说的是冠冕堂皇,无可挑剔;身后站的是凶神恶煞,霸气外露。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服之以威。好说歹说,总算打消了众人疑虑,仪式得以继续开展。

    在“东霸天”贾百川的号召带领下,全体英雄好汉都冲供桌上的祖师爷牌位,行跪拜大礼,高呼“谢祖师爷赏饭”。

    不拜百香吴,还能拜谁?莫不成,要拜孔夫子吗?

    再说了,既然贾百川三令五申,说这是一次和平盛会,只为增进感情,那么大家唯一的感情纽带,也就是只有“百香门”和“百香吴”这个共同话题了。

    总之,中国人所拜者,天地君亲师。只要不出这个圈儿,就没人能挑出理来。

    有惊无险,总算没有让这帮亡命徒闹起来。

    祭拜缅怀完祖师爷,还真的到了午饭的时间。

    这要是学生我面对面跟您各位说这段儿书的话,那我就非得卖弄卖弄,来个《报菜名》的贯口活。

    反正呀,这顿饭跟大伙预料的一样,比往常还要丰富百倍!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草里蹦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

    就这么说吧,天上飞的,除了塑料袋儿;地上跑的,除了塑料袋儿;草里蹦的,除了塑料袋儿;水里游的,除了塑料袋儿……

    总而言之,四个字的评语,叫饕餮盛宴。

    贾百川也真是豁出去了,就是这一顿饭,救活了整个山东的厨师界。

    酒足饭饱,品茶吃点心,稍微眯瞪一会儿,醒醒盹儿,就到了下午时分。

    台上是一帮年轻的后生,都是海山镖局的新人,新进门不久的弟子。他们负责开局垫场,耍几套花拳绣腿,翻几个跟头,暖场助兴。

    这个时候呢,“东霸天”贾百川就要再次显示他主人翁的身份,要走到嘉宾席中,与前来的各路好汉们,一一客套寒暄。

    “您哪儿来的?哟,山西?好地方呀,关二爷的家乡,忠义英魂故里。一看您就是红脸儿的汉子,中交!招呼不周,多多见谅!”

    虽然名字还是叫“泰山擂”,但事按照惯例来说,头一天是不打擂的。头一天一定要空出来。

    如果头一天里,客人上台挑战,那就等于给主家砸场子,是对其莫大的侮辱与挑衅;如果主家在台上邀战,那就是对所有人的侮辱,正应了那句话“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久而久之,凡是立擂摆擂的,都要遵从这个规矩。

    既然不准打擂,那这一天该怎么度过呢?

    当然就是要由立擂者,或者说擂台官,负责准备一些表演性质的节目。一般来说,就是展示自己的能耐,炫耀自己的功夫。比如翻跟头呀、银枪刺喉呀、胸口碎大石呀……

    既然是和平盛会,海山镖局也表现得非常热情,不断地邀请台下的英雄好汉们,上台献艺。

    中国人一般都是很含蓄的,特别是大庭广众之下,都表现的很谦虚,不肯上台献丑。

    这也是贾百川早就预料到的事情。他有自己的应对,事先安排好了群众演员,装成看热闹的百姓,也到台上翻几个跟头,打两趟拳脚。

    也真有人想故意卖弄一下,放着好好的台阶不走,纵身一跃,直接跳上两米高的擂台,先博得一片碰头彩,再来几个空翻、再来个鲤鱼打挺……

    总是自己的人自娱自乐,也确实寒碜了一些。

    “东霸天”贾百川不断地发出真诚的邀请:“交流学习嘛,不要拘谨,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在他近似于哀求的鼓动劝说下,总算有几个脸儿薄的人,给他赏了脸,打两拳踢两脚,没有让东道主太下不来台。

    就在一片热闹中,西路兴盛镖局姗姗来迟。

    一听说兴盛镖局的来了,贾百川慌不迭地要亲自迎接。却没想到在西路叱咤风云的兴盛镖局,只来了两个人:总镖头孙静渊,大徒弟“下山虎”董虎。

    “哎呀,久仰兴盛镖局大名!有失远迎,望请见谅!来来来,快快这边请!”

    孙静渊也赶紧道歉,“早就该来拜访,无奈路途遥远,还望海涵!”

    兴盛镖局入席,就见擂台之上,又上来一位好汉。此人身量不高,用现在的标准看,也就是一米六左右。看上去很是健硕。

    书中代言,这名矮壮的青年,正是“东霸天”贾百川的得意弟子——“小二郎”武材。

    由于这一天没有安排双人对抗,只是单人的功力表演。“小二郎”武材甩开臂膀,绕场一周,有点儿跟蒙古摔跤似的,算是他的亮相。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普通百姓看来,这有什么稀奇的?甩着胳膊,跳两下,这算什么本事?还不如翻跟头的好看。

    虽然看不出其中的门道,但百姓们还是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老话说,重在参与嘛。您觉得他表演的不好看,那您上去露两手。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有懂摔跤的,看过之后也是频繁点头。这叫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好,有传授!得到过真传!”

    绕场一周后,“小二郎”武材又表演了一下单手倒立之类的小把戏。这就是专门给外行人预备的。

    咱还是那句话,内行看什么?看你的步法、身眼,举手投足、甚至一个眼神、手势,就知你功夫练到了什么段位。只有外行,喜欢更激烈的感官刺激。

    就在台下一片喝彩声中,有那么两声极为不屑的冷哼声,显得尤为刺耳。

    “小二郎”武材就有些不高兴了,心说谁这么不懂事?即便我练得不好,也不必奚落于我呀,不服气咱俩明天练练。他就拿眼顺着声音,往人堆里偷瞧。

    拿眼珠往下这么一找,就跟这位刚坐下的“下山虎”董虎对上眼神了。

    只见“下山虎”董虎抱着肩膀,微微摇头,肩头微颤,鼻子里出冷气,眉目表情之间,似乎流露出极端的蔑视,“哼,就这个呀?这算什么本事?”

    毕竟都是年轻人,“小二郎”武材这会儿觉得有点儿脸热,有点儿下不来台,心说得了,甭管你是哪儿来的乡巴佬,我呀,给你亮一手绝活,让你好好的——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