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侠骨
字体: 16 + -

第一章:偏山郊结识英雄汉,繁华城俘获美人心【三】

    只见那唱曲老翁,不紧不慢,不卑不亢;依旧谈曲作乐,似曾不闻不见。陡音突变,掷琴入地,全身摇摇欲坠,又欲哭无泪,嗓音沙哑,唱道:“泄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憾?吞声踯躅不敢言。”(咏曲之诗为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见收藏鲍照集。明代王夫之点评说道“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清代沈德潜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今借此诗在此一为情节需要,人物自喻,二来此诗气势起伏跌宕,甚之为喜)

    唱毕,楼堂寂然无声,想是被气势所撼,这时锦衣卫行中插嘴道:“大胆,千户大人问你话,你这奴民竟无动于衷,唱起这什么歪七扭八,文绉绉的诗。”话毕,中间锦衣卫千户大人背对他把刀一推一送,刀未出鞘,人已飞出门外,口吐鲜血,昏晕过去了,那千户头也不回,伫立不动。行中这锦衣卫个子较矮,站在最后,定是众人之中品级地位最低,平时没有跟随锦衣卫千户侦缉出行,这次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机会,为了前程,一路上着急巴结那千户大人,这次未等众人开口就吐口为快,以为落了个好,未曾想竟是如此下场,真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余众锦衣卫心惊胆战,心中磕头感谢观世音菩萨,幸好没有得罪这位上司。那锦衣卫千户向中堂抱拳道:“徐大人,刚才处理了私事,属下对您不敬,我教训了他,三年前您是我的上司,如今您隐居乡野,依旧是我的上司,不过您得罪了刘公公,他现在想起您来了,所以您得跟我们走了!”说话甚为诚恳,并非为难之意,未等前台的“徐大人”开口,那锦衣卫千户又说到:“锦衣卫办案不需要多余的人在场,这东首倒想是初涉江湖的公子少爷,江湖险恶,衷言你们赶快回去;这坐西首的如果我没有猜错是江湖人称的“陇西赤龙”单天雄,上个月初七陕甘镖局的总镖头向衙门递了谕状,状告你醉酒误事,押镖丢失价值一万两黄金的镖,恐担赔偿之罪畏罪潜逃,是还是不是?捉拿你这钦犯这是陕西衙门的职责,但奉为朝廷命官尚有捉拿、检举之责,今我有职责所在,不想多管闲事,你还不快逃”。这个“逃”字咬字很重,颇有嘲讽之意。西首的头戴斗笠便是单天雄,他也是一条好汉,他听毕,酒杯重重在桌子上一拍,酒杯化为两半,历声喝道:“俺就是不走,今天俺就要多管闲事了”。众人一惊,这时东首的三娘叫了一声好,众人又是一惊,三娘向前面那文身汉服打扮的男子眨了一眼,甚为得意,拍手叫道:“好功夫,”。三娘听他把自己说成是恣意享乐,膏粱子弟,心想:“他自己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真心恶心,似乎一切对了然如掌,还说什么江湖险恶,其人就是一大恶人”,三娘听他说好点瞧不起自己,对其心生厌恶,一股脑的气氛之语油然而生。那文身汉服打扮的男子摇摇头,似乎责怪她多管闲事,又心犹自己是否要不要多管闲事……

    那锦衣卫千户听了三娘叫了一声好,气愤激增,好像这里所有的人都在和他分庭抗礼,想他六岁学武,在众人之中已是翘楚,十四岁加入锦衣卫,摸爬滚打,如今二十二岁已是众人羡慕不已的千户大人,每次执行任务,犯人一见锦衣卫都闻风丧胆,如今个个都是与自己作对一般。那锦衣卫千户瞧东首的三娘和那男子,都带有佩剑,未明其身份,不敢擅作主张,江湖之中,未明来路,按兵不动就是这个道理。他继续说道:“想必东西三位都是江湖人士,今天我就按江湖规矩办事。”

    单天雄也是一副急脾气,忍不住问道:“就不兴跟你们官人打交道,总爱卖关子,说话跟放屁一样,臭味道,哈哈哈……哈哈哈”。众人皆是哈哈大笑,后堂掌柜,厨师,店小二都躲在门帘观看,都蒙住嘴笑,不敢出声。那锦衣卫千户隐隐未动,手紧紧攥着那绣春刀;这时,下面有一个子高的锦衣卫见状,也不怕得罪不得罪,也不管送死不送死,抽出腰间的佩刀,往左一个箭步向那单天雄砍去,那单天雄对那千户防得紧。未曾想,突然一个向左杀来,对他的举动始料未及,眼看那绣春刀要劈头砍来;好个单天雄,迎头一转,一歪;左手一滑,一推。一招就化解那锦衣卫的杀招,单天雄甚是得意,哈哈笑道:“你这娃娃的功夫也不怎么样,要不你来拜我为师,我教你两招”。这份羞辱,那高个子的锦衣卫哪能接受,见单天雄正是得意之时,心生一计,提刀向前,那单天雄嘻嘻一笑,不以为意,那本是稀松平常的一招,刀法的基本招数,他居然在生死关头使出来,未免是穷途末路。未待三娘说了一声“小心”,单天雄已口吐鲜血。原来刚才那锦衣卫不是别人,正是你锦衣卫千户的师弟,在众人之中武功仅次于那千户,他武功稀松平常,擅长使毒,其实他使毒并非高明,他正待单天雄得意忘形之时,射出一根绣花针,绣花针喂有剧毒,入及项胫。可怜那单天雄,针入人肉,痒痛难耐,他运气逼毒;可叹他对解毒之法一窍不通,这时,毒贯全身,不料,口吐鲜血。

    前堂的“徐大人”见状,知道他仗义施救,于心不忍,哽咽道:“单英雄,多谢相救,你没事吧?”。

    “这小小的毒针毒不死我,倒是搞得我一身痒痒的,难受的要死,哈哈哈哈……”

    徐大人语气甚为沧桑,又冲那锦衣卫千户道:“陆振,比武下毒就是你所谓的江湖规矩吗?你就不怕被江湖人耻笑吗?”原来那个锦衣卫千户大人就是江湖人称“花刀太岁”陆振,当朝太子殿下甚爱武功,陆振刀法优美,甚得垂爱,据说这称号都是那太子殿下取的,你说可笑不可笑,太子殿下不爱文治武功爱拳脚功夫,至于他政绩如何,那是后话了,此间不表。

    陆振不怒反喜,颇不以为意,哈哈笑道:““陇西赤龙”在川陕甘一带名气颇高,未曾想,竟连小小的绣花针都接不住”。话还没说完,三娘飞身走来,一眨眼的功夫就从东首来到西首,她挺剑冲来,剑指陆振的涌泉***关穴**,这两个穴位并未致命,意在让他屈服,所以不慎铤而走险,没想到,那陆振似乎早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