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侠骨
字体: 16 + -

第一章:偏山郊结识英雄汉,繁华城俘获美人心【一】

    “杭州”,又称临安,南宋古都,且看当年繁华一时,又过百年有余,风采不尽当年。

    杭州西南城有一边外山村,村头有一小河,河道常流不息,直通钱塘江,终汇入海外。其中村中零散二,三十户人家,原是山村人数极少,常是耕町织布人家。村头却有一座酒楼,唤作“柳家阁”,这村也就叫作“柳家庄”,都道人家都姓柳倒不得而知。

    柳家庄子最高大的房子便是这唤作“柳家阁”的,吹锣鼓笙,迎宾接客,也有一阵繁华。阁楼里正堂坐着一位老翁,胡须繁白,发丝零乱,每日唱和着柳永著名的诗词《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暮,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奢豪。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那老翁将柳永由词化曲,声音或顿或扬,有起有跌。老翁身边有一女子,身着青色布袍,己是粗袍旧衣,身材纤瘦,蒙着面纱,看不出妆容,只是手中提着一把二胡,那二胡看着有些岁月,可能比那女子的岁数还长。看官虽然不多,但都是远处投宿的贵人官人,听曲本是消谴雅乐。

    只是那曲子悠扬逸长,曲调不冗,字字铿锵有力。传到一里外两位赶脚的路人耳中,俩人一前一后,身材也是一高大一瘦小。前者高大魁梧,文身汉服穿着,眼如星,耳如钉,黝黑面肤,腰附一柄索刀,坐夸一黑马,看有二十左右年纪。后者身形弱小,也是文身汉服打扮,只是眼带弯钩,脸带愁妆,手挑一柄铁剑,俩人都是白色衣裳,殊不知,后者那人竟是一名女子,她女扮男装一是掩人耳目,二来行事方便,一路走来居然无人怀疑。

    前者那文身汉服打扮的男子恰听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大叫了一声好,妙妙赞道:“柳永提笔写词时,正是郁郁不得志,心中饱含愤懑之情,这首词或是向上书自荐自当另题不就。但其中“形胜”、“繁华”四字正是点睛之笔,直至笔下,皆是写尽杭州的形胜和繁华。”心中已是暗暗佩服。

    后者女子瞧瞧他的脸色,也暗自高兴,笑道:“师兄,你从小对诗词歌赋造诣精通,只是我一窍不通,什么东南形胜,什么三吴都会,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是我觉得这曲子唱得好听,我忍不住想哼哼两句”。

    前者那男子哈哈一笑:“三娘,你也认为这曲子唱得不错,你看,这句话已是开头之句,这位唱官若是平常诸位一样,以平缓舒和起调,未免少了些境味,但是他是激懑之力发声,倒是让人佩服佩服,只是他喉音沙哑,倒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翁,年老力道竟能传到一里之外,倒也是一位武林高手”。

    后者道:“师兄,你这般了得,光听曲就知道那老头是一个功夫了得的武林人物”。

    前者男子道:“其实曲子中我也听到老翁唱出了柳永郁郁不得志之情,其中愤懑不平更激,或许这老翁也有相同境遇”。

    那男子说到此时,天空劈下一道闪电,紧接着传来一个响雷,想是那雷公电母也是那爱发脾气,忽然晴空变乌云。

    后者那人开口说道:“师兄,看这老天爷似乎变脸了,估计马上要下雨了,前面有一个村庄,咱们今晚姑且前去歇脚一晚,明早再来赶路”。

    “就依三娘所言,只是这一路你跟着我颠沛流离,辛苦你了!”说话的前面男子,正是兴犹未尽之时,眼中有些暗淡,说到此时也怀有愧疚。三娘似乎明白他的心意,心中也有些担忧,禁不住心想:“他父令他娶张员外嫡家长女,他性情颇为不愿,以素未谋面,感情不合拒绝张家员外,他父严厉呵斥,于六月十三良辰吉日成婚,他眼看婚期将近,却当众逃婚。还携带与我,虽说我和他从小习武,已是良朋好友,自是知情知意莫非他也心属于我,是了,就是如此,他不喜欢张家小姐,定是喜欢你了,所以才带我私奔,所以他为了我才于他父据理力争,离开家门。只是这一路他客客气气,全无半点吐露心意,想是他把儿女大事看得重些,苦于腼腆,始终不语。我且对他好些,让他心里有我。”三娘知道公子心有愧疚,嘻嘻笑道:“公子,那我们快些赶路,我肚子正咕咕叫着哩,去见识见识有什么好酒好菜来招待咱们!”。

    “好”

    俩人快马加鞭,都是少年心性,玩趣颇盛,早已将刚才愁情抛开脑后……

    “驾”“驾”的呼喊声,“嘚”“嘚”的马蹄身,“叽”“叽”的鸟叫声,还有远处阁楼上的唱曲声,或繁或清,却是和谐。二人不到半柱香的时刻便来到了村口,村庄各家各户都种着柳树,此时正是七月时节,柳树早盛。店小二见有人要来,忙笑颜迎客,说道:“客官,里面请!”。三娘他们初涉江湖,玩趣颇盛,一路走来都是看旁边他人投尖问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的,却没人敲诈欺负。她抛开五钱铜板给店小二,笑道:“这两匹马好生招待,看你这穷乡僻水,也出不了时鲜珍果,美味佳肴,就拿些你们酒楼的看家本领来招待这位公子!”那店小二见三娘出手大方,满心欢喜,嘻嘻笑道:“那是自然,我一定将这两匹宝马当亲生儿子对待,两位公子请!”。俩人久居亭院成长,长受中庸门庭规矩,年少时难有乐趣,但在这一路走来临略外界江湖风情,却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三娘哈哈大笑,说道:“那你便是这俩畜牲的祖宗啦!”那公子也是忍不住噗嗤一笑,店小二知道三娘在羞辱自己,但也不好反口,毕竟来者即客依旧保持一副嘻嘻笑容,点头“是”“是”答应。此刻,已刮起了大雨,行人也渐渐消失不见。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