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付笑谈中之逝水
字体: 16 + -

第九章 青山染红1

    暮春时节的黄岗梁,绿草如茵,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丛林茫茫,万木吐翠,碧涛起伏;奇峰叠迭,缓坡浑圆;沟谷纵横,湖泊如镜。险稳并存,互映互衬,相得益彰,妙不可言。

    罗信义肩扛长枪,语带褒贬,道:“杨断北这人做得不怎么样,长得也不怎么样,但不可否认,眼光还是挺好的!”

    一行六人,踏着青草,迎着夕阳,来到一片云杉林外。

    夕阳如血,镀色万物,平添几许肃杀。

    “夕阳黯晴碧,山翠互明灭。”吟诗之人是名中年僧人,身着灰色纳衣,脚踩黑色僧鞋,体型颀长,面如冠玉,正是人称“俏比丘”的无了。

    罗信义生平最是不喜舞文弄墨,但凡听人吟诗作对,不管听没听懂,总忍不住要出言嘲讽一番。无了习以为常,一笑置之。

    一名年约二十七八的女子面带凄楚,呢喃低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唉……”此女姓沐名炑,生得不算出彩,气质则十分出众,大气亲切。其兄沐林,样貌与她有七分相像,轻抚其肩,以示宽慰。

    东方明日环视周遭,提醒道:“此处山高地阔,林密花香,却难觅飞鸟走兽踪影,内里必藏莫测汹涌,大家行事务必多些小心谨慎!”另五人点头称是,深以为然。

    梁靖问道:“龙潭虎穴就在眼前,后续行动,大家有何想法?”

    罗信义人到中年,不改率直本性,道:“动脑子的事情别来问我,我只负责动手!你们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六人具感莞尔,耳闻林中传来的轻缓脚步声,齐齐戒备侧目。

    只见一人款款走来,青须束发,身着道袍,手持拂尘,仙风道骨。行到近处,恭执佛礼,道:“贫僧木僧,已在此恭候诸位多时。”

    六人皆是历经诸般风浪的翘楚人物,心中纳罕不形于色。无了出列还礼,道:“阿弥陀佛,原来是‘道人和尚’木堂主,失敬失敬。”

    “无了大师言重了。”来人木僧,言辞谦和,礼数周全,乃无为教五大分堂之一神木堂的堂主。自居僧佛而身着道服,受其出尘气态所染,竟叫人生不出半分不伦不类之感,不可谓不奇。

    无了道:“木堂主费时等候,见教之事必然十分紧要。”

    “见教不敢当。”木僧微微一笑,作出请势,“来者皆是客,诸位可愿随贫僧走上一遭,也好让贫僧尽一尽地主之谊?”

    六人眼神交汇,罗信义抖了抖手中长枪,朗声道:“那就烦请木堂主带路了!”

    “请。”木僧当先引路,行出两三里地,出现一座六角凉亭,其上挂匾书有“分茶亭”三字,笔法奇崛,精彩飞动。亭中热气氤氲,两名模样别无二致的小道童正在围炉煮水,见到来人,伏地行礼,道:“弟子拜见师父!”

    木僧瞥了眼炉上水壶,微笑点头,道:“有进步,去吧。”

    “多谢师父,弟子告退!”两名道童笑逐颜开,携手蹦跳出亭,纵情玩耍于山野。

    木僧招呼六人入座,有条不紊地烹制茶汤,道:“烹茶一道,首重在选材,最难是火候。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

    无了点头附和道:“木堂主所言甚是,不愧为茶中大家。”

    “大师谬赞了,大家一说实不敢当!纯属喜好,粗懂一二,说白了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倒叫各位见笑了。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各位请用茶。”

    六人无有迟疑,举杯浅呡,齐赞好茶。罗信义再显率直本性,开门见山道:“罗某一介粗人,无甚品茗论道的雅兴。茶我们已经喝了,木堂主的地主之谊也尽到了,还有什么话要讲,就请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