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铭书
字体: 16 + -

第一章 浮鸢入管家

    文鸢一夜未眠,天还没有大亮,菊簪就服侍她起了。小卢和兰佩赶着马车前来接她回管家。

    兰佩看了看靠在车里正昏昏欲睡文鸢,轻声说:“姑娘,袁家的回礼人已经走了,大姑娘早已安全到寿春了。城外这几日乱的很,夫人说您这几日就不要出门了。”

    文鸢放下手中的书简,朝马车小小的花格窗外看了看:“兰佩,算算日子,姐姐走四个多月了吧?”

    兰佩低声答是,继续说到:“现在到处都在打仗,大姑娘在路上走了好些日子呢。姑娘,还有一件好事儿呢!这都四月了,窗边那盆胭脂梅居然开花了呢!”

    “开花了?我就说怎的过了花季还未开,姐姐知道了定是高兴地!”

    这株胭脂梅是姐姐出嫁前从黄家抱回来的。

    文鸢到管家时,管老爷与夫人唯有独女云妗,表字顺仪,比文鸢年长五岁。

    虽然文鸢与这位姐姐相处的时间不算太长,但云妗性子极好,待她如同亲妹妹一般同吃同住。管夫人也是温和文静,待她与亲女儿无异。

    管老爷无子,待这两个女儿也与别家女儿不同,百般疼爱,教书认道。

    去年年初,管老爷从蜀中经商归来,带回来一位怀有身孕的应姓小娘,应小娘是管老爷随从应明城的妹妹。管夫人对她也是待之以礼,将其安置在了西屋里。

    入秋后,应小娘生下了幼弟承叙。管夫人内里要照看整个管宅,外头,还要时常帮忙打理生意上的账目,连日劳累终究是病倒了。

    没过多久,管老爷突然要将云妗嫁去寿春。

    管云妗自小与黄家的成骏哥哥情投意合,在家哭闹了好几日,父亲母亲也无动于衷。便一气之下便跑去了黄大人家里,直至太守大人亲自遣人说亲。可惜袁家已下庚帖,已成定局了。

    也是那时自黄家抱回了这株娇小的梅花,说花期正是她待嫁之时。

    结果,待管云妗出嫁,这株梅花也没有盛开。

    云妗此去寿春,是给大名鼎鼎的后将军袁术为妾。文鸢想,管老爷一方面心疼,一方面却认为与四世三公的袁家攀上了亲,管家在这乱世也算有了保障。可想了想他们的结局,不由为云姐姐担心起来。

    马车驶入小巷,管夫人身边的稽香姑姑已在门口等候了,文鸢每次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探视母亲病情。

    越过堂屋走进东院,掀帘入内,青色帐幔半拢着床榻,一个清丽的妇人倚在枕间,眼眸低垂,认真看着手中的竹简。

    季姨在床边打着扇子,轻轻扇着炉中若影若现的炭火,炉上咕嘟嘟的热着药材,幽幽药香伴着蒸气缭绕在屋间,好似一幅香气袭人的动态美人图。

    “母亲。”文鸢轻声唤。

    管夫人朝文鸢招了招手:“鸢儿,来。”

    季姨见文鸢进来,放下手中的扇子起身笑道:“二姑娘回来的早,还未用早食吧,我下去备着。”

    文鸢轻笑:“在桂斋便时常想起季姨的糯米糖糕呢。”

    季姨将药罐放在桌角,提起炭炉呵呵的笑了:“从前大姑娘也是贪嘴糖糕,知道姑娘也爱吃,已经备下了。”

    文鸢满脸笑意,撒娇似的挨着管夫人坐在榻边,问到:“母亲在看信?”

    “是啊,庐江在打仗,你外祖母家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消息了,现在总算是来了信笺,信中说家里已一切妥当。”

    去年,孙策突然带兵攻打庐江。

    管夫人的老母亲季徐氏,长兄季令桓长嫂连氏以及五个孩子都住在庐江城南的季家老宅中。管夫人担心家人安危,数次去信没有一封回信,如今总算报了平安。

    文鸢见母亲还是愁容未展,轻声宽慰:“母亲,如今姐姐安全到了寿春,外祖母一家也都安全了。你要保重身体,师傅说母亲的病不可再忧思过度了。”

    管夫人握了握文鸢的小手说:“鸢儿,你外祖母说,如今妗妗出嫁,你在家难免孤单,想接你去庐江。等我身子好些了,与你一同去季家住一些时日。你舅舅家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还有个比你小几月的弟弟,你们在一处也好有个伴。季家院子大,还有一片小花园,里头也种了一片莲花。你在那边安住,就不用像现在这样来回奔波了。”

    “夫人,应小娘身边的芬儿来了,说是小少爷发烧请了医者,想问银子支何处的?”稽香在门外问道。

    管夫人微微沉吟,轻声说:“让她们自己在应明城那儿领之前置药的银子即可。”

    管夫人的身子自管云妗出嫁后,已是一日不如一日。到了九月初,绵绵下了几日雨,还是走了。

    文鸢清晰的记得,那日,管夫人拉着她的手,断断续续说的话:文鸢,你姐姐性子如火,像娘年轻的时候,可乱世纷争,终究不能事事如意。你与妗妗虽不是一母同胞,但娘知道你们两个素来亲近。你谨慎聪慧,若,将来...这乱世,终究不是女子可以踟蹰的。文鸢,对不起,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这潦倒的世道,命,都不再是自己手里。我,为了自己,我失去了莹儿,失去了妗妗,也,失去了你,现在,报应来了,老天,来收我的命了...”

    那时,文鸢还不明白,她的母亲,泪涕横流的话,到底是何意义。

    管夫人丧事过后,管老爷将文鸢唤道了跟前:文鸢,你外祖母来信,说庐江已经安定下来了,希望把你接到季家安住。你舅舅家嫡出的小儿子季宜北,和你年纪相仿,你外祖母想将亲事订下,趁着现在庐江安定,让你提前住过去,等到了年纪再成婚,以免日后不知何时又打了起来。

    建安元年,二月,那日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文鸢带着菊簪兰佩和陵安,跟着季姨,拜别了父亲,拜别了师傅,一同往庐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