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西游记
字体: 16 + -

第83章 这个妖怪挺不错!【求收藏】

    行者扑的跌倒在地,抱着头,十分难禁,只教:“莫念,莫念,管寻还了袈裟。”

    

    那众僧见了,一个个战兢兢的,上前跪下劝解,三藏才合口不念。

    行者一咕噜跳起来,耳朵里掣出铁棒,要打那些和尚,被三藏喝住,道:“这猴头,你头痛还不怕,还要无礼?休动手,且莫伤人,再与我审问一问。”

    行者忖量半晌,问道:“你这里可有什么妖怪成精么?”

    院主道:“老爷不问,莫想得知。我这里正东南有座黑风山,黑风洞内有一个黑大王,我这老死鬼常与他讲道,他便是个妖精。别无甚物。”

    

    行者道:“那山离此有多远近?”

    院主道:“只有二十里,那望见山头的就是。”

    行者笑道:“师父放心,不须讲了,一定是那黑怪偷去无疑,容我去追回来。”

    三藏道:“你去了时,我却何倚?”

    行者道:“这个放心,暗中自有神灵保护,明中等我叫那些和尚伏侍。”

    即唤众和尚过来,道:“汝等着几个去埋那老鬼;着几个伏侍我师父,看守我白马。”

    众僧领诺。

    行者又道:“汝等莫顺口儿答应,等我去了,你就不来奉承。看师父的,要怡颜悦色;养白马的,要水草调匀。假有一毫儿差了,照依这个样棍,与你们看看。”

    他掣出棍子,照那火烧的砖墙上,扑的一下,把那墙打得粉碎,又震倒了有七八层墙。

    众僧见了,个个骨软身麻,跪着磕头滴泪,道:“爷爷宽心前去,我等竭力虔心,供奉老爷,决不敢一毫怠慢。”

    

    好行者,急纵筋斗云,径上黑风山,寻找这袈裟。

    却说孙大圣到空中,把腰儿扭了一扭,早来到黑风山上。

    那行者正观山景,忽听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语。

    他却轻步潜踪,闪在那石崖之下,偷睛观看。

    原来是三个妖魔,席地而坐:

    正说中间,那黑汉笑道:“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

    白衣秀士道:“年年与大王上寿,今年岂有不来之理?”

    黑汉道:“我夜来得了一件宝贝,名唤锦襕佛衣,诚然是件玩好之物。我明日就以他为寿,大开筵宴,邀请各山道官,庆贺佛衣,就称为佛衣会如何?”

    道人笑道:“妙,妙,妙。我明日先来拜寿,后日再来赴宴。”

    行者闻得佛衣之言,定以为是他宝贝。

    他就忍不住怒气,跳出石崖,双手举起金箍棒,高叫道:“我把你这伙贼怪!你偷了我的袈裟,要做甚么佛衣会?趁早儿将来还我。”

    喝一声“休走!”抡起棒,照头一下。

    慌得那黑汉化风而逃,道人驾云而走,只把个白衣秀士一棒打死。

    拖将过来看处,却是一条白花蛇怪。

    

    径入深山,找寻那个黑汉。

    转过尖峰,抹过峻岭,又见那壁陡崖前,耸出一座洞府。

    门上有一横石板,明书六个大字,乃“黑风山黑风洞”。

    即便抡棒,叫声:“开门!”

    那里面有把门的小妖,开了门出来,问道:“你是何人,敢来击吾仙洞?”

    行者骂道:“你个作死的孽畜!什么个去处,敢称仙洞?‘仙’字是你称的?快进去报与你那黑汉,教他快送老爷的袈裟出来,饶你一窝性命。”

    那黑汉被行者在芳草坡前赶将来,却才关了门,坐还未稳,又听得那话,心中暗想道:“这厮不知是哪里来的,这般无礼,他敢嚷上我的门来。”

    教取披挂,随结束了,绰一杆黑缨枪,走出门来。

    行者暗笑道:“这厮真个如烧窰的一般,筑煤的无二,想必是在此处刷炭为生,怎么这等一身乌黑?”

    言语不和,两家这场好杀:

    那怪与行者斗了十数回合,不分胜负,渐渐红日当午。

    那黑汉举枪架住铁棒,道:“孙行者,咱两个且收兵,等我进了膳来,再与你赌斗。”

    

    行者道:“你这个孽畜,教做汉子?好汉子,半日儿就要吃饭?似老孙在山根下,整压了五百余年,也未曾尝些汤水,哪里便饿哩?莫推故,休走,还我袈裟来,方让你去吃饭。”

    

    那怪虚幌一枪,撤身入洞,关了石门,收回小怪,且安排筵宴,书写请帖,邀请各山魔王庆会不题。

    却说行者攻门不开,也只得回观音院,吃了些须斋饭,复驾祥云,又去找寻。

    

    正行间,只见一个小妖,左胁下夹着一个花梨木匣儿,从大路而来。

    行者度他匣内必有什么柬札,举起棒,劈头一下,可怜不禁打,就打得似个肉饼一般。

    

    却拖在路傍,揭开匣儿观看,果然是一封请帖。

    帖上写着:

    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

    屡承佳惠,感激渊深。

    

    ……

    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会,谨具花酌,奉扳清赏。

    至期,千乞仙驾过临一叙。

    是荷。先二日具。

    行者见了,呵呵大笑道:“那个老剥皮,死得他一毫儿也不亏,他原来与妖精结党。怪道他也活了二百七十岁,想是那个妖精传他些什么服气的小法儿,故有此寿。老孙还记得他的模样,等我就变做那和尚,往他洞里走走,看我那袈裟放在何处。假若得手,即便拿回,却也省力。”

    好大圣,念动咒语,迎着风一变,果然就像那老和尚一般。

    

    藏了铁棒,拽开步,径来洞口,叫声:“开门!”

    那小妖开了门,见是这般模样,急转身,报道:“大王,金池长老来了。”

    那怪大惊道:“刚才差了小的去下简帖请他,这时候还未到那里哩,如何他就来得这等迅速?想是小的不曾撞着他,断是孙行者呼他来讨袈裟的。管事的,可把佛衣藏了,莫教他看见。”

    

    行者进了前门,但见那天井中松篁交翠,桃李争妍,丛丛花发,簇簇兰香,却也是个洞天之处。

    又见那二门上有一联对子,写着:“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

    行者暗道:“这厮也是个脱垢离尘,知命的怪物。”

    

    只见那黑汉子穿的是黑绿纻丝袢袄,罩一领鸦青花绫披风,戴一顶乌角软巾,穿一双麂皮皂靴。

    见行者进来,整顿衣巾,降阶迎接,道:“金池老友,连日欠亲。请坐,请坐。”

    行者以礼相见,见毕而坐,坐定而茶。

    茶罢,妖精欠身道:“适有小简奉启,后日一叙,何老友今日就下顾也?”

    行者道:“正来进拜,不期路遇华翰,见有佛衣雅会,故此急急奔来,愿求见见。”

    那怪笑道:“老友差矣。这袈裟本是唐僧的,他在你处住锡,你岂不曾看见,反来就我看看?”

    

    正讲处,只见有一个巡山的小妖来报道:“大王,祸事了,下请书的小校被孙行者打死在大路傍边,他绰着经儿,变化做金池长老,来骗佛衣也。”

    那怪闻言,暗道:“我说那长老怎么今日就来,又来得迅速,果然是他。”

    急纵身,拿过枪来,就刺行者。

    行者耳朵里急掣出棍子,现了本相,架住枪尖,就在他那中厅里跳出,自天井中斗到前门外。

    他两个从洞口打上山头,自山头杀在云外,吐雾喷风,飞砂走石,

    只斗到红日沉西,不分胜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