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妃,别折腾
字体: 16 +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流言四起

“姐姐,我听人说,你之前并不是去了水云庵修养,而是在兰陵开了一家茶室?”叶素兰悉心问道,若果然真如宫中流传的那般,那么静初必定会受到波及的。

静初轻饮了一口茶,道:“若是真是,妹妹你当如何?”静初从来没有怀疑过宫中传播消息的速度,不过一晚时间,宫中已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叶素兰自然是表明心迹,“就算是真是,妹妹也当站在姐姐这一边,支持下去。”

“那就好,眼下姐姐这正有一桩事需要你的帮忙。”静初停住动作,对着叶素兰而道。

叶素兰立马道:“姐姐但有所言,妹妹必当尽力而为。”

“那好,你附耳上来。”

不出半日,宫中关于静初的传言自然是愈演愈烈,版本层出不穷。有说她根本就不是去了兰陵,而是在汾阳。汾阳周氏乃是沈府二夫人的娘家,静初在那处避乱,自然是因着姻亲之故。她和永安侯没有多大的交集,永安侯怎么会助她离宫呢。

又有说静初压根哪儿都没有去,反而是回了丹阳。沈家虽然没落,但是丹阳毕竟是其根基。静初思亲情重,自然是留在丹阳了。

无论怎样,那可是众说纷纭,反而将她和萧允之间的事情给压下去了。只因永安侯无论何时,都是以一副谪仙般得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静初一个女子,能够倾了圣元帝的心已经是奇迹,又怎能再度掳获那得天独厚的永安侯之心?

而萧允,此刻正在太白楼上把酒独饮。听着手下禀报来的种种消息,半晌才道:“袁氏当年列入四大望族,果然有他的厉害之处。”

自大祁建朝以来,王谢两家一直是站在百官面前。其族中子女,为相为后者,比比皆是。而唯独袁家,却一直以清名著称。在朝中,并为占据显赫要位。可偏偏这么一个家族,影响力却不可小觑,原来是其密探之厉害啊!

他自认为把兰陵掌控得如铁通一般,一只苍

蝇也飞不进来。可是,还是让袁家知道这三年来静初的事情。

“主子,属下这次调查袁氏的密探,才发现,不但我们萧氏,就连圣元帝的行踪,袁氏也能探得一二。”

是夜,正当众人熟睡之际,一道人影进入了漪澜殿,搅醒了正在熟睡的静初。

见是萧允,不由一慌。“侯爷,你怎么来了?如今宫中正传你我的流言蜚语,自当避嫌才是。”

萧允嗤道:“在兰陵的时候,本侯还不是时常半夜造访,那个时候,你可没有说要避嫌。”果然是一回了宫中,就对自己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

静初道:“此一时彼一时,静初也是为了侯爷好。”

“为了本侯好,就不会对你的丫头说你离宫三年,全靠本侯相助这类的话了。”

静初想想,自己确实说过这样的话,可是当时并无外人在场,萧允,他如何得知?

见静初不解的神情,萧允道:“袁家密探的能力本侯也是如今才领教到了。袁照就是根据那日你与丫鬟说得话,才查到了净心茶室,才查到了你我这三年间的瓜葛。”

原来这样吗?静初想,今日的纠纷,全是因为自己而起啊。“侯爷,静初为侯爷带来麻烦了。”话中有了深深的自责之意。

萧允见静初这般模样,不由放缓了语气。“这也怪不得你。袁家密探着实不凡,帝踪都能够掌握几分,能够探听你与丫鬟所讲的话,亦不足为奇。”

“此话何解?”

萧允道:“圣元帝九年,圣元帝曾经到过丹阳,是不是?而圣元帝十年的时候,你选秀入宫,袁佩英的马车一直尾随其后,直至建康城外,才与你攀谈起来,并且你二人以姐妹相称。那个时候,袁家就知道圣元帝想要兵略了。”

怪不得,静初恍然大悟。袁佩英临死之前,对自己讲,她对我,从未有过真心。原来是早就看到了,圣元帝宣自己入宫,是为了沈家的兵略。这才与自己交

好,并鼓励自己争宠。那是因为,她早已知晓,圣元帝为了兵略,必不会置自己于不顾。而她与自己交好,确实在入宫之初,格外得圣元帝优待。

原来竟是如此啊!袁佩英能够在选秀之时得知宫里的各种消息,想必也是多亏了那袁家密探之故。

这么多天以来,她一直在想,袁佩英为何会说,她待自己,从未有过真心了。如今,终于明白过来。

“你为何会告诉我这些?”静初问道。

萧允冷笑:“本侯不过是想让你明白而已,你说话,需要注意分寸。不过呢,皇上对你倒是尽心,在漪澜殿四周密布了高手,外人要是想探听消息,还真是难呢。”

这便是说,只要不是自己人有鬼,那么在漪澜殿说话,还是安全的。这次见到萧允,虽不知为何他的态度和在兰陵之时截然不同,可来自于他的关切之意,静初还是能够感受得到的。因此,又想再提点一遍,“侯爷乃是萧家支柱,往后这等半夜来访之事还是不要做为好。既然这殿四周有高手相护,还请侯爷为了萧家及自己往后的前程着想。”

又是这些话,萧允心中恨恨,漪澜殿他来去自如,何曾将那些所谓的高手放在眼中。“你不必每次都这样提点本侯,本侯做什么事,心中自有定数。这次前来,不过是要告诉你,往后说话注意点分寸。再像这般,给本侯带来麻烦,本侯可没那么多闲工夫应付!还请皇贵妃娘娘不要自作多情!”说罢,身形一动,消失在静初眼前。

静初望着徒留的一殿清辉,心中不由怅然,萧允何曾一次说过这么多的话,他做事,何曾对人解释过。这次虽然待自己疾言厉色,可这其中意味,终究是惹人担忧啊!

“皇上,新科举子任命在即,不管这其中牵涉到何事,还望皇上能够早日给予任命。”上官云道,永安侯和皇贵妃的事牵扯过大,要查出来势必要费一些时日。可若因此,耽误了这些新科学子的任命,那就是关乎国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