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田宠:农女巧当家
字体: 16 + -

第24章 蚕宝宝

    早饭后

    张奎直接去找刘管事,到了装东西的仓库前,几个比较熟悉的伙计纷纷和许轻远打了招呼。

    马林昨日才与张奎一起吃酒,瞧见张奎离开跑了过去。

    “张大哥,你来了,刚才管事问我你怎么还没来,我把昨天吃酒的事告诉他了。你猜管事是如何说的?”

    马林像是故意吊起张奎的兴许。

    而张奎见马林笑的轻松,自然知道,管事肯定没不悦。

    “管事说啊,下次吃酒的时候记得喊上他。管事能这样说,肯定是看在大哥的面子上,之前他对我们可没这样热络过。”

    “兴许是你们没发现管事的好,他待人本就温和有礼。”

    马林笑着不说话,管事是什么样的人,他跟在身边多年了,岂能不知。

    只是不知,为何管事为对张大哥一家这般好呢?

    张家夫妇是刘胜的救命恩人,这件事只有刘胜夫妻与张奎知道,除此之外,庄子上任何一个都不知道,这事儿不好说,若是告诉大家张氏夫妇是他这个庄子上管事的恩人,以后庄子上的人如何对待张氏夫妇?

    难道是真的逾越刘胜这个管事,对张氏夫妇毕恭毕敬?

    刘胜深知,说了之后倒是不知道如何与张氏夫妇相处,便选择没说。

    想着明里暗里帮衬着张氏夫妇一些。出乎意料的是,张氏夫妇十分懂大体、知进退,深的刘胜的心。

    相处之中,不免多想着张氏夫妇一些,却教大家十分好奇,刘胜与张家的关系。

    ……

    再说,这会儿在院子里忙碌缝制玩偶的李悠悠,瞧见一姐儿到了院子里。

    李悠悠瞧着那人面生,不认识,道是因为来找马婆子的,谁料,那人瞧见李悠悠走到跟前轻声问道,“你便是张家小娘子吗?我是蚕院的香玉,庄子上的家生子,蚕院的管事嬷嬷,许我来问问你,可是愿意到蚕院做事,这是管事让问的,你是几个意思?”

    “蚕院?那便是养蚕的地方了。”

    “是的,蚕院里养蚕有十几年了,大大小小也有十几号人在养着,可是愿意去?

    养蚕说不上轻松还是劳累,既然是刘胜想问的,李悠悠倒是不想驳了刘胜的意思,心想不管这养蚕到底行与不行,还是先问清楚比较好。我之前不曾有过养蚕的技巧,若是愿意去的话,可行?”

    “行,说实话,蚕院养蚕也是为了纺织,织出上好的蚕丝衣料,好给皇城的主子们穿衣做被,你且跟着过去,期初不会,有一些养了十几年的大娘带你。”

    李悠悠一听瞬间高兴起来。

    “那里可有人管束?莫非这庄子上还会请来私塾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

    她记得,有些大家门户,曾这样做过。虽是奴仆却教导知识,这样将来跟在小主子身边,一些富贵人家,彰显自己身份的时候,若是自己身边的仆人都能识字能读书,不仅彰显了主人家的仁慈,还被人称赞,得了个好声誉。

    越是身份尊贵的人,对仆人的要求越发高。但是,现在在这贫瘠落后的小山村中,李悠悠想的这个显然不够实际。

    庄子上的蚕院,多是一些家生子的妻子,妻在蚕院做工能挣钱,孩子也有去处玩耍,正好给男人们解决了后宅之忧。听她这样说,香玉捂嘴笑了:“小娘子倒是想的多了,咱们庄子上给孩子们玩的也就是一块空地。但凡七八岁能干活的,就被管事嬷嬷安排事情做了,像摘桑叶这些活儿。”

    成年蚕和幼蚕吃的定然是不同的,那些孩子们,每日早上就背着筐子去桑树林里,既能摘了桑叶哄了管事嬷嬷,又能吃了满肚子的葚子,倒是喜欢的很。但像是许家娘子说的,读书,那可就是求不来的了,谁家庄子上会花钱叫家生子读书的?又不能考状元。

    香玉见李悠悠皱眉,瞧着是在担心什么?她今儿来这里的差事,可是蚕院嬷嬷亲自交代的,说是管事那边的亲戚,亲自对她说的,务必要多家照顾一些。

    香玉担心自己,是否因说话不得当而让这张家小娘子不情愿去?

    “张娘子,你倒是给我准话儿,香玉才好回去给蚕院的嬷嬷交代。”

    李悠悠回神抱歉的笑着,“既然是管事来问,我理应去的,我这几时过去?”“那便明日早饭后吧。”

    蚕院的女人也是到大厨房去吃饭,不过大家去的比较晚,在男人后面一波。李蕴便应下了,张奎每天出去做事,若是自己能去蚕院,一来每个月能领点银子,而且能把银子存起以后回去做点小买卖。她可不想一辈子都呆在庄子里替人卖命。

    ……

    傍晚张奎回来,说是没吃饭,李悠悠忙着去厨房做了面疙瘩,刚端着盆子里的面疙瘩出来。

    洗漱完毕,李悠悠从厨房出来,正好瞧见马婆子母女回来,马海手中提着两个竹篮子,装了不少的青菜和杂物。

    正好在厨房门口遇到了李悠悠,“嫂子,这东西是给你的,里面有几把黄豆和绿豆,是去年的,我看了下,没虫子。”

    “没关系,你能给我拿来就算是好的了,还是要多谢你了。”

    “悠悠,别和他客气,这些东西就是你不收,也不留着吃。像绿豆和黄豆,每年剩下来不都是拿着喂了牲口。”

    马婆子直言直语的说。

    马玲听到她娘的话,直接道,“娘,这东西是给人家的,你别一口一个牲口的。”

    “没关系。”李悠悠笑着说。

    牲口吃的咋啦,这黄豆她做的好吃到,你们想吃都吃不着。

    系统有菜谱全在她脑子里,别说这些喂牲口的黄豆绿豆,就是几把野菜,她都能做成美味可口的菜。

    马婆子讪笑过后拉着马海回家了,马玲冲李悠悠笑笑,“嫂子真的没生气?”“我生什么气,赶明儿,这黄豆子做出来的味道,让你们后悔把豆子喂了牲口。”她道。

    马玲问,“那还给我吃不?”“给。”

    “嫂子真好,我赶紧回屋睡觉了,听闻明天有大人物要来,我明早还要早起呢。”

    “去吧,去吧。”

    李悠悠也不好奇,庄子上要来的大人物是谁,总归和她没任何关系。

    ……

    次日早饭后。

    李悠悠便走去蚕院,她是自己做的早饭,所以吃的时间太早,她这往蚕院走的时候,道儿上没多少人。

    问了人才找到蚕院,这养蚕的院子离李悠悠住的地方比较远,光走都半个时辰,相当于走一个小时候的脚程。

    她到院子前,看着上面写着两个大字:蚕院。

    在蚕院的门口正对面,往前不过三百米,是一大片的桑树林,郁郁葱葱看着极为壮观,瞧见桑树林里有不少树立在里面的稻草人,穿着破布衫,头顶戴着茅草帽,手中绑着一个赶鸟儿棍。

    这会儿,抬头看着从前面院子走出来的人,中间是一个年约四十岁多岁的中年的女人,身上穿着暗黄色绣着梅花样式的长裙,上下一色,剪裁得体,边走路边交代着事情。

    随在她身边的是两个年岁不大的姑娘,李悠悠只认识一个,就是香玉。

    香玉也看到了李悠悠,凑在那中年妇人耳边说了几句话,见那妇人抬头瞧向李悠悠,冷淡的面容瞧着是个不好相处的。李悠悠走近,正想与那人介绍下自己,却听她冷淡的说,“既然来了,妙玉你去安排她事情,不能差别对待,其他婆子媳妇子能做的,都能安排。”

    和香玉站在一起的另外一个女人叫妙玉,长的倒是可人儿,只是这眼神和面容像是瞧不上她似的,李悠悠心里想着,妙玉是长的比香玉好看,但不如香玉的性子好。

    想着自己是来做事的,就没多想,轻声笑着说了句,“多谢嬷嬷。”

    香玉在旁边笑着说,“张家娘子,这个是庞嬷嬷,咱们蚕院的管事。”

    “是,悠悠记下了。”

    那庞嬷嬷见李悠悠顺从听话,嘴角抿了下,也没多说。

    香玉跟着庞嬷嬷身边,渐渐走远,带了蚕院一侧,听她们咕哝的声音,像是蚕丝不好,要继续重新弄,又道,织出来的蚕丝布料太稀疏,瞧着不精致,等等。

    妙玉被安排带李悠悠进去,冷声说了句,“跟我走吧,记得你做工的时候可不能带着孩子,听香玉道,你不太会做这些事情?”

    李悠悠点头应道,“的确是不会。”“你都不会自然不能让你先养蚕,你且多跟着前辈们学,近期的话,你就先去摘桑叶,早晚各一次。”

    “可还有其他要求?”李悠悠瞧见妙玉只说了采摘时间,倒是没说具体的要求。她对养蚕不懂,却知道喂蚕吃的桑叶不能带水,必须晾干才能喂。

    但是妙玉却没提醒她这点,若是自己不知道的话,趁着晨露才来,喂了蚕吃,死了大片谁来负责?

    细思极恐的想着后续,李悠悠觉着,妙玉这人心眼不正,她还是防备一些为好。跟着妙玉走了一圈,瞧着周围高矮不一的小房子里,都是养的蚕,大小、种类、蚕丝各不相同,看到蚕院的布置之后,李悠悠更是感叹,刘老庄的主子到底是何方人物,竟然能有这般大的庄子。

    前后内外宅院坐着不同的活计,想来这万路庄的主人,是个权势非凡之人。妙玉说完话,直接丢给李悠悠一个背筐以及一个小把的精致镰刀。

    “这些就是你采摘桑叶用的,这会儿早上,你要去摘那些最鲜嫩顶尖的桑叶,午饭的时间回来。”

    李悠悠瞧着妙玉,也不想多听她这般冷淡说话的要求,她到底不是庄子上的奴婢,大不了就是不做这份儿工,何必在她跟前受委屈,她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

    “妙玉姑娘是吧,我且问你,若是我做个一个采桑叶的,一天需要采摘多少桑叶才算完成工作量,我想着与其来回折腾,倒不如一下子做完了。”

    “你说的这个要求还没有过,我劝你不要自以为和管事攀上了亲戚,就胡乱要求,管事嬷嬷最喜欢听话的人。”

    妙玉轻哼,翻了白眼瞪着李悠悠,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真以为和管事攀上交情,自己就算是个主子?真是够不要脸的。

    李悠悠不喜欢这个妙玉,自然也不用客气。

    “我一晌午能做完整天的事情,我何必把一整天的时间浪费在这里。说句实话,我又不是这里的家生子,何必如此混日子,我还要挣钱呢。”

    瞧着蚕院,看着很大,但是若是用上十几个养蚕人,有些夸张,准们养蚕的话有人负责,摘桑叶的也有妇人孩子。

    李悠悠倒是觉察到,来这里面的人,不过是想在庄子上混日子,勉强混个温饱,每月还没月银领取,这般轻松自在的活儿,养出来的人,没几个是卖力做工的。她可不想在这蚕院里浪费了时间。

    但是在庄子上呆的时间久了的妙玉,她可不理解李悠悠,轻嗤说道,“纵然你不是家生子,那也不过是个出来做工的,能耐什么啊,我倒是看看,你怎么能挣钱?”

    “我不想与你争吵,你且把我的问题向管事嬷嬷提一下,若是可行我就做,不行的话,我便是不做,管事都说不上什么。最差的结果不过是我离开庄子罢了。”

    听到李悠悠的话,妙玉当下是一楞,继而冷淡轻哼,“我帮你对你嬷嬷提,她答应不答应我就不管了。”

    “只要你别添油加醋就好。”

    李悠悠皱眉,像妙玉这种踩低攀高的人,她还真是见过不少,以往都是不予理会,但是这次,若是她刚添油加醋乱说什么话,她定是不会放过她的。

    正巧李悠悠说完,赵氏与刘明月从蚕院外面进来,身边跟着庞嬷嬷,赵氏穿着极为气派,头戴簪花步轻摇,衣着青衫锦绣好锦缎,半老徐娘之态,别有一番韵味。

    与同年龄段的庞嬷嬷相比,晓得福气又祥和,面上带着浅而得体的笑,多一分显热情,少一分显疏离,就是端的如此刚好。

    李悠悠手中背着筐子与镰刀,正欲往外出,而赵氏携刘明月正是往里进,刚好碰了面。

    “悠悠。”

    赵氏瞧见李悠悠,看着那张越发熟悉的脸,越是怀念年少那时,莫名的就对这小娘子,多了几分好感。

    李悠悠轻笑,说道,“我这会儿要去桑树林采摘桑叶,算是做工的工人了,倒是不知道如何称呼您了。”

    “还与我客气什么,依旧唤我一声刘婶。”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