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珍奇案录
字体: 16 + -

第167章 二次查抄

    “首先,我回答文警官的问题。”邝大业不紧不慢地说,“打掉王亶望这只大老虎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

    乾隆46年,甘肃河州一带爆发了回民苏四十三叛乱。当地官军的围剿行动接连失败,损兵折将。气急之下,乾隆派当时的大红人——大学士阿桂前去甘肃督剿叛乱。阿桂到了甘肃后,连发奏折汇报平叛进展。

    其中一封奏折中提到,甘肃近几年连续水灾,导致官军行进在常年雨水造成的泥泞中,进展困难。这本是个很平常的奏折,可是,这却被博闻强识的乾隆嗅出了一丝异常。

    原来,乾隆记得在7年前,曾收到时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的奏折。奏折上声称甘肃一带连续多年滴水未下,当地也因为旱灾而导致粮食多年来颗粒无收。所以,恳请乾隆皇帝对甘肃进行赈灾。

    记忆力超强的乾隆皇帝看着刚到甘肃的大学士阿桂的奏折,再想着7年前王亶望的奏折,一个说“多年滴水未下”,一个说“常年水灾”,这其中,必定有人撒谎!

    这个问题,并不难查。一番调查后,王亶望早年担任甘肃布政使时,报称旱灾是假,骗取赈灾银两是真的骗局,就此被揭开。

    随着调查的深入,王亶望在浙江任巡抚以及现在任陕甘总督的任上,都存在严重的贪污、受贿行为。

    于是,感觉被欺骗了的乾隆一怒之下,将王亶望撤职调查,后又命令对其进行抄家。

    “看来乾隆还真是很细心的一个皇帝!”文刚感慨道,“这个王亶望也是罪有应得!”

    还没等文刚感慨完,邝大业教授就继续说道:“下面我来回答石警官的问题。这可能也是你们最关心的问题。”

    邝大业在电话那头喝了口水,“在王亶望被抄家后,负责抄家的浙江巡抚陈辉祖按照乾隆指示,派人将所有抄家所得送到北京。乾隆对于王亶望家里超出来的财物之丰厚、珍宝之贵重而感到吃惊和气愤。然而,乾隆仍耐着性子仔细一一查看了这些被查抄的珍宝。他的这一行为,是非常反常的,因为对于别的被抄家官员,他基本从来不亲自过目,顶多看看账册而已。”

    “邝教授,乾隆皇帝是不是在寻找当年王亶望进贡被退回的玉斧?”张剑东问道。

    “是的!”邝大业肯定了张剑东的推测,“这么多年过去了,乾隆依然对当年那些退还王亶望的贡品不死心。他是想借抄王亶望的家,来达到全部占有当年那些被退回的珍宝的目的。”

    “这就是富甲一国的皇帝所做的事情啊!”张剑东感慨道,“可是那玉斧……?”按照正常推断,玉斧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乾隆收回的。可是,刚才邝大业明明已经否定了石强提出的这个推断。

    邝大业说道:“在仔细查看后,乾隆感到很疑惑。因为,他记忆中的当年被退回王亶望的那5件珍宝,竟然没有一件出现在查抄物品中。”

    感到自己好像当了个冤大头似得,乾隆彻底愤怒了。于是他亲自下令,越过当地官员,直接从北京派心腹大臣严查此案。

    本以为可能是某个贪财小吏从中作梗,私自匿下了查抄的珍宝,可是,当当最终查办结果报到乾隆桌案前,乾隆看完奏折不由得狠狠的一拳砸在了龙书案上。原来,当年被乾隆退回的那5件珍宝,一直就在王亶望府上被珍藏着。查抄时,也确实查出了这5件珍宝。但是,负责查抄王亶望的大臣——浙江巡抚陈辉祖竟然见财起意,看着王亶望的这些珍宝而流口水。

    同样是贪得无厌的陈辉祖,哪里还会顾忌到自己的“大老板”乾隆记忆力惊人,只想着这么多年过去了,乾隆早就不记得当时王亶望进贡过什么宝物了。所以,在查抄过程中,对于自己看好的珍宝,陈辉祖利用职务之便,偷偷收入囊中,据为己有。

    陈辉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小聪明,被明察秋毫的乾隆皇帝识破,最终和他的查抄对象王亶望一样,落得了身首异处。

    而这回又轮到陈辉祖被抄家了。从陈家里抄来的那些珍宝,被再次送到了乾隆眼前。这回,乾隆终于满脸堆笑,夸大臣会办事!

    “所以,玉斧是在这个时候终于到了乾隆手中?”万万没想到这么一把玉斧身后居然还有这么曲折的一段历史。张剑东感慨的问道。

    “这回,你们终于说对了。”邝大业满意了,“所以说,其他的大臣进贡后被退回的物品,去向如何,我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但是,王亶望的我知道——又全部如数回到了乾隆手中!”

    “那田处长当时怎么不跟我们说啊?”文刚有点觉得田处长不够意思,故意害的他们绕弯子。

    “欸,这个不能怪他。”邝大业替自己的学生辩解,“其实,王亶望因贪污案发被抄家的历史,不是秘密,稍微涉猎清代历史的专家,基本都知道;他曾经向乾隆进贡过物品的历史,也不是秘密。但是这种事情没有任何研究的价值,所以一般人不会关注。而能将两件看似并无直接联系的事情联系起来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听到这里,张剑东他们顿时再次感受到了,作为历史学泰斗地位的邝大业所具有的这种学术霸气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果然名不虚传!

    在心中感慨了一阵后,张剑东继续问道:“那么,邝教授,依您看,乾隆皇帝得到这柄玉斧后,又到了溥仪手上,这其中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这个问题,不是很好回答。毕竟历史中没有关于此事的确切记载。”邝大业有些为难的说道,“但是,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确凿的历史,供你们参考判断。”

    “太好了!您请讲。”刚刚见识到邝大业教授“威力”的张剑东,此刻对邝大业可以为他们的进一步侦破提供新线索而深信不疑。

    邝大业似乎也很享受被别人崇拜的过程。

    “乾隆是个喜新厌旧的人。除了对于那些书画大家的作品外,乾隆对于一般的那些珠宝、金银器也就是图个新鲜,把玩一阵之后,就马上被新的珍宝所吸引。而那些过了气的珍宝,都会被他安置到库房里呼呼睡大觉。”

    “真浪费!”文刚由衷地说了一句。

    “呵呵”对此,邝大业不置可否。“后来,公元1799年,乾隆去世,他的儿子嘉庆皇帝继位。”

    “我明白了,历史上有句话,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看来,嘉庆不但吃和珅啊,还吃了不少他老子乾隆的遗产啊!”文刚感觉顿时醒悟。

    邝大业电话中,笑了笑,说道,“你这小子!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全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