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坠星河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 随风入夜(上)

    日落月出,夜色朦胧。

    数百盏纱灯一齐点亮,新修缮的乐坊在朦胧的柔光里,一派气象万千。

    门厅内一扇巨大的白色屏风,绣着百鸟朝凤,隔内别有洞天。

    舞台扩大了一倍,四周以各色锦绣裹挟,绣的是百花齐放。

    台下层层摆放的桌椅皆雕饰芙蕖纹,桌面绘暗金囚牛,与烛光辉映,一派金碧辉煌。

    大厅正中央安置一尊鎏金香炉,焚着上好的檀香,从莲花盖内层层的盈出阵阵暗香。

    一楼四周设十二间雅座,皆以轻纱隔档,上绣月下海棠,纱帘随风轻摇,柔和舒适。

    二层更是装饰一新,房梁、扶栏皆精雕飞鸟走兽,楼上相应隔开十二间厢房,都垂了细密的竹帘,帘上绘有十二花神,个个风姿卓卓,栩栩如生。

    独孤莫云束着高冠,一身月白常服,外套墨青的纱衣。正翘着腿,坐在歌舞台前的太师椅上。

    台上十二人分坐两侧,各持丝竹乐器。

    月娘立在台下,得了独孤莫云示意,举手击掌,台上各人凝神开始演奏。

    琴声先起,铮铮然有金玉之声。起初柔缓,琴师双手上下回旋,挥洒自如,琴弦大开大合间,琴音如江上清风拂过水中映月,吹过山涧峡谷,绕着林间草木百转千回,听者心随琴动,御风而行逍遥自在。而后,曲调忽转直上,琴师手指翻飞,疾如幻影,急转而上的音调似一道光直冲天际。此时,笛声加入,一飞冲天,与琴音紧紧缠绕,曲调相互应和,似星芒与月光,光华互照,痴缠相依。随后,琵琶、箫、瑟、埙、笙等一一加入,声音似风卷落叶,疾雨落平沙,听者若山巅临风,一窥星河宇宙浩淼无垠。最后,各色乐声随琴声一道减缓,渐渐寂静。只余笛音,余韵连绵,飘渺悠长,如月影再落平湖,随风摇曳生姿。

    一个十六七岁,一身素衣、轻纱遮面的歌姬缓缓上台,柔声唱道: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歌姬声音美妙,婉转绵柔,道着诉不尽的缠绵与相思。

    歌声终了,笛声方休。

    “好!”,独孤莫云带头拍手,坊中众人不知不觉都汇于台下,跟着他一起拍手叫好。

    台上乐师一一下台。抱琴之人神色慵懒,把琴置于桌上,便要倒茶来喝。

    独孤莫云连忙起身,帮他倒了一盏热茶,双手奉上。“姐......哥哥,琴艺高超,精彩绝伦!”

    “自然是青士哥哥的曲子好。”独孤渃右手接了茶,左手敲了敲桌子。

    独孤莫云相当识相,赶紧又倒了一杯,奉给适才吹奏笛子的乐师,“青士哥的曲子真是精绝,又与我哥哥配合的天衣无缝。今晚的演奏真是妙绝!”

    “是啊,青士先生这曲《追星揽月》,可是云萝巷几十年未闻的仙音,现在周遭乐坊老板们怕是都要坐不住了。”月娘万万没想到,入股乐坊的独孤青士先生竟然是曲中高手。

    昨夜才至,一夜之间便作此曲,比她父亲当年千金购入的《倾城赋》更胜一筹。

    “我与阿渃曾一起练曲,颇有默契,今晚试演还是有几处不甚好。坊中乐师还需勤加练习,待到配合极佳,更能展现这曲《追星揽月》的弦外之音。”说话的青士先生正是宋临川。

    母亲的遗言、妹妹的期盼、独孤渃的情义……种种让他下定决心,要以全部的力量去守护所爱之人,担起肩上重担。

    放不下的责任,驱使他重返长安,回到那个他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地方。

    匆匆收拾了行囊,再次辞别师父,道是要去西域游历。

    师父也未多问,只嘱咐他一路珍重,望他所想既成,如遇危难记得早日归来。

    从此,世间少了一个济世游方的小道士,京城这座小小乐坊中多了一位精通音律的青士先生。

    说话间,乐坊的丫鬟莲心领着星河和宇文衡,绕过屏风进了前厅。

    “哈哈,两位客官来晚了,本坊今日曲子已经演奏完毕,明日请早!”独孤莫云敲了敲桌子,一脸的志得意满。

    星河一一拜过哥哥与独孤渃,才对着独孤莫云说道:“陪我父亲用过晚膳,才悄悄溜出来。老板,你别急着耍嘴。我要的东西你可带来了?”

    “兰因公子的吩咐,怎么敢忘,我们去内室说话。”

    月娘闻言,马上引了几人往后院走。

    院子相当大,亭台水榭一应俱全,四周是两层的围楼。围楼一侧和前厅连成一体,整个乐坊呈一个葫芦形。

    围楼的一楼都是隔开的居室,不少房间都点了灯。在乐坊鼎盛时期,这里曾住下过上百人,虽然这阵子独孤莫云给乐坊充实了不少人,但这围楼还是显得很空旷。

    跟着月娘从围楼一侧登了二楼,沿路多是空房间。走到围楼与前楼相连的位置,迎面是一间房门敞开的大房,房间内的陈设十分平常。

    月娘径直入房,走到书柜边,轻轻一推竟可滑动。移开书柜入内,是一间稍小的茶室,待几人依次入内,她便退了出去,从外面将书柜推回原位。

    茶室内隔音很好,丝毫听不到外室的响动。室中央置一条长桌,设了两头各一、两侧各四,共十个位子。

    独孤莫云点上灯,请宋临川坐到长桌一端,星河和独孤渃分坐他两侧,往下自己和宇文衡各坐一侧。

    “此处甚好,莫云花了心思了。”宇文衡四下环顾,对内室的设计很满意。

    “可不是,星河一再要求,我可不敢怠慢。装修乐坊的时候,恰好发现后院二楼和前厅二楼连成一体,这间房其实就在前厅二楼背对着舞台的位置。我命人寻了外地工匠,花了不少功夫造了这间密室,墙厚两尺,中心封了压实的棉花,丝毫声音都不漏。以后若有不便,都可以在此见面。”独孤莫云洋洋得意地介绍了这间密室,他这大半个月的功夫可没白花。

    “甚好,大隐隐于市。”星河大加赞赏,又向独孤莫云和宇文衡摊开双手,“二位公子,我要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