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御逍遥
字体: 16 + -

第10章 一场修行的开始

    江犁三人来到缓坡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没有来,只有二十余人站在这里,而陶知行则已经等待在这里不知多长时间。

    看到江犁走过来,一些人主动和江犁问好,并自动让开一个缺口,让江犁站到人群的最前方。

    江犁一一和向他招呼的人颔首致礼,平静的走到众人之前,并不得意炫耀,也不假意推诿。

    顾边庭低声说道:“和天才走在一起就是好,还能享受特殊待遇。”

    江犁不理他,对着陶知行恭敬行礼。

    “见过陶师兄。”

    陶知行温和的点了点头,说道:“三位师弟不必如此多礼。”

    江犁站到一旁,余光却看到一道人影向他走来。

    司马长卿笑着说道:“你好,我是司马长卿。”

    因为对此人的第一观感并不是很好,所以江犁并不想与对方有过多接触,但所谓举拳难打笑脸人,彼此之间也没有矛盾冲突,更何况以后还是同门师兄弟。

    顿了顿,江犁礼貌而疏离的说道:“你好,我是江犁。”

    然后便没有了下文。

    司马长卿有瞬间的愣怔,他一向长袖善舞,再加上他的家世,几乎没有人会对他的示好视而不见,换句话说,向来不敢有人对他如此爱搭不理。

    这让他微感诧异。

    只是对方显然不想继续交谈,他也不好太过主动。

    微微一笑,司马长卿不再说话,一派君子作风。

    其余人看到这一幕,纷纷在心中猜想,莫非这两位剑道天才,相看生厌?

    沈从溪当然不会这么想,但也觉得江犁对到司马长卿的态度有些奇怪,有心询问,但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显然并不合适问话。

    站在缓坡上,陶知行心道,江师弟虽然不善言谈,却也不会对人十分冷淡,怎的却对司马师弟隐有成见?

    渐渐地,七十九名弟子全部到齐。

    陶知行不再思考这个问题,对众人温和的说道“诸位师弟师妹既已到齐,那便随我进山吧。”

    说完这句话,陶知行利落的转身走进路口。

    江犁等人不再耽搁,紧随其后,有序的向南岭深处走去。

    -

    裁云谷之后,仍然是古树参天,云雾翻腾,众人在陶知行的带领下,一路拾阶而上。

    等到众人穿过浓雾,视野再次开阔起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日的午后时分。

    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片崖坪,鸟语花香,流水叮咚,几十座和裁云谷中的一模一样的茅草屋,或远或近的分布在崖坪四周,景色极美。

    崖坪后,是一座笔直高耸如利剑的山峰,大半部分都遮掩在云雾之中,极为神秘。

    许多人都不住地惊叹出声。

    江犁却盯着云雾之后,面色郑重,因为他感知到,那里有无尽的剑意隐约纵横。

    “咳。”

    这时,陶知行轻咳一声,众人迅速安静下来。

    他看着这几十名面露期待与紧张神色的师弟师妹们,温声道:“此处名为砺锋,取自宝剑锋从磨砺出,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诸位师弟师妹就将在这里修习门中修行之法。”

    说完这句话,陶知行轻挥衣袖,如一片青云飘荡,数十本薄薄的册子与深棕色的木质长剑凭空飞出,准确无误的飘至每个弟子面前。

    许多弟子又是一阵惊呼。

    江犁伸手接下册子与木剑。

    木剑不知是何等树种削成,以手触之,隐有水意流淌。

    那本册子的纸质则很是寻常,但它承载的内容却是世间最不寻常之物。册子的表面写着入门法决四个字。

    这是青虚剑宗的修行功法《三十六瓣青莲扶摇真诀》的入门法诀。

    “仔细收好入门法诀和这柄木剑。”

    陶知行说道:“这本入门法诀是我派修行功法《三十六瓣青莲扶摇真诀》的入门篇,也你们日后修行的根本,而这柄木剑则是用来辅助你们修行的。”

    示意众人打开入门法诀,陶知行接着说道:“世间的修行门派与世家数不胜数,但在境界的划分上却是一样的,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修行路上第一境——通感。”

    “何谓通感?”

    “天地生育万物,其中有一物为修士根本,唤做天地元气。”

    “感之一字,便是以自身意识,感知天地元气的存在,并尝试与之沟通,甚至引动天地元气。”

    “那么通之一字何解?”

    “人乃世间生灵,可与天地大道沟通,然则人生而不自通,有天地之胎膜阻隔人族与天地元气和天地大道进行直接的交流,所以在感知到天地元气的存在后,我们便需引动天地元气,打破这层胎膜,引天地元气入体。”

    “感而通之,此便为修行第一境——通感境。”

    陶知行温和的声音清晰地在每个人的耳边回荡,让即便出身大氏族的司马长卿和沈从溪,都听得如痴如醉,心驰神往。

    “你们翻到后面。”

    众人依言翻到册子的后半部分,映入眼帘的是一套剑招。

    陶知行说道:“我门派专修剑道,也是以剑入道,那么如何以剑入道?”

    “这套剑招是我们门派的祖师独创,可使弟子在修习剑法的同时,意抱守一,感应天地,而你们手中的木剑,用的是南岭独有的阴沉木所制,有令人意念通达之效,最适合刚入门的弟子,也就是你们使用。”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你们要做的,便是熟练地掌握这套剑招,并使之与入门法诀相结合,尽早的感知到天地元气的存在...”

    江犁仔细的听着陶知行所说的每一个字,目光紧紧的盯着手中的入门法诀,表面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异常,但内心却早已掀起了惊天巨浪。

    因为这本入门法决上的这套剑招,于他每日清晨所练习的剑招一模一样!

    现在,那本旧书还在他的包袱里静静地躺着。

    那本旧书是数年前一个老人交给他的,连同他手里的那柄青铜古剑。

    这几年来,他隐约已经猜到老人可能出身青虚剑宗或者青虚剑宗关系匪浅,如今他已经可以确定,当年那位老人肯定就是青虚剑宗中人,而且地位定然不低。

    将青虚剑宗的入门法诀交付于门外之人,可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弟子有能力做到的。

    说不定是哪位长老,更甚者是某位剑主。

    想到这里,江犁的心中并没有原来看中自己的是一位隐士高人的惊喜激动之感,相反,他很疑惑。

    因为他不明白,当初那位老人为什么要把青虚剑宗修行功法的入门法诀,和这柄青铜古剑交给自己,他到底有何企图?

    -

    就在江犁一心二用,一边听着陶知行详细的讲述,一边暗中沉思之时,忽然听见有人问道:“陶师兄,只要我们勤加修行,就能在两年后进入内门吗?”

    问话的人显然对青虚剑宗的某些规矩有所了解,知道青虚剑宗还分为内门和外门。

    听到这个问题,陶知行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指了指那座大部分都隐在云雾之中的山峰,说道:“想要进入内门,便需要登顶这座山峰,取得峰顶的任意一柄铁剑。”

    陶知行看着众人,说道:“这座山峰经由门派历代祖师加持,自踏入山峰的第一步起,便有无尽剑意临身,如果没有足够的修为,便会被剑意所伤,此山之所以会被云雾遮掩,便是为了防止剑意四散,伤了你们。”

    众人听了陶知行的话,露出敬畏的神色。

    陶知行接着说道:“要想有能力抵抗山中的无尽剑意,便需要达到修行第二境——洞虚,将丹田内的天地元气化作真元,才能初步化解剑意的磨炼。”

    “第一境与第二境,听来似乎很接近,但想要感知并引动天地元气,进而通窍引天地元气入体,直至天地元气将丹田填满,是一个极缓慢的过程,之前门中修行进境最快的一个人是我,而我从通感下境到洞虚下境,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我很希望有人的修行速度可以超过我,尤其是江师弟与司马师弟。”

    众人看向被陶知行寄予厚望的两个人。

    江犁神情自然平静。

    司马长卿面带微笑,镇定从容。

    所有人都忽然心生豪气。

    “所以,诸位师弟师妹,修行之路,道阻且长,我与诸位共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