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颈孔雀
字体: 16 + -

五十三

    此时在天际之上,孔宣正将大禹所做的一切看于眼中。而立于他身后的,分别是燧人氏、太昊与仓颉三人。孔宣转头笑道:“终究是结束了,最后再助人族一臂之力之后,便是到吾等离去的时候了。”



    其他人闻言,仅仅是感叹几声,有所唏嘘之感。而燧人氏却是一脸在意之色,却是放不下人族。孔宣轻叹一声,道:“痴儿,雏鹰总有展翅之时。过多的庇护只能是害了他们。该当放手之时,还是果断放手的好啊。”燧人氏恭敬道:“老师对吾人族、对弟子之恩,弟子没齿难忘。但弟子毕竟长于人族,还望老师允吾与人族之中看护。”



    孔宣背后三人,太昊在从卸下人皇之位之后,便是专注到了修行之上。仓颉也是在创出文字之后就将自己的狂热之态放到了其逍遥的心性上。唯独燧人氏,自从人族诞生便是一直守护着人族,从未懈怠。与他同时诞生的第一代人族,尚活着的都是进到了翼望山中,不理世事,只留下他一人。而哪怕是在三皇五帝管理人族之时,燧人氏也是丝毫没有放下对于人族的看管。人族诞生至今已有近万年之久,他也是守护了人族近万年。在燧人氏的心中,可能没有什么可以大过人族的安危。也正是因为守护人族,他的修为已停滞在了大罗金仙不知多久。



    孔宣对这些虽然都是了然,但也从未打算劝说。人各有志,造化不同,即使作为老师,也不应该强加干涉。而为了人族之发展,孔宣只得道:“燧人氏,待你随吾归去之后,何时想回人族,便回来即可。但你要知晓,你能够看管人族千年、万年。但你终究不能永远看护人族。人族只有真正独立,才能屹立在这洪荒之上。你若是学不会放手,人族,也只能如那离不开父母的婴儿一般,永远学不会自己行走。”



    燧人氏虽是知晓孔宣良苦用心,但却依旧是放不下。只是低头道:“还请老师先行出手吧,大禹如今却还是完不成老师所嘱之重任。”孔宣深深地看了燧人氏一眼,终究还是没有再说什么。转过头来。便是带着三人,落到了大禹身前。



    此时的大禹,刚刚将最后一份洪水引入到了土地之中。正在与身后近万名人族大声庆祝。转头一看,先是对燧人氏拜道:“弟子拜见老师。”才是对孔宣等人道:“大禹拜见圣师、昊皇、文祖。”孔宣随手挥出一道清风,将大禹扶起,笑道:“你既为燧人氏弟子,以后该当称吾为师祖,称昊儿为师叔才是。”



    大禹连忙就是要行礼拜言,孔宣摆手道:“好了,不必如此。吾等此次前来。却是有一件事要交给于你办。”大禹连忙道:“师祖请说,弟子定当尽力而为。”“你既受燧人氏教导,想必也该知晓,人族有三皇五帝之说。如今三皇五帝已齐,人族该当进入大盛之时。而为了稳固如今人族之气运,我却是给你带来了一物。”



    孔宣右手一招,便是从不知何处取出了一半径约百丈的巨大铁球,孔宣笑道:“此物乃吾与大兄花费数百年收集洪荒之中的种种材料炼制浓缩而成。你需用得此物,为你所划分的人族九州炼制九件镇压气运之宝。吾到时也会以崆峒印中人族之功德助你。将这九宝炼至成人族功德至宝。护人族之传承,保人族之气运。”



    将铁球放于大禹面前,孔宣便是带领三人消失在了众人族面前。燧人氏却是依旧放心不下,道:“老师,大禹不过天仙修为,如何能完成这般重任。还是让弟子去一趟吧。”孔宣道:“好了,吾知你放心不下,但此事只能由大禹来做,再说大禹乃有智之人,只要他能聚集人族之力,炼制这九件法宝,必然是水到渠成之时。对了,此物给你。”



    燧人氏见孔宣扔来一物,连忙伸手接过。仔细一看,大惊道:“这崆峒印乃吾人族气运聚集之宝,怎可由弟子掌管,还请老师收回去吧。”孔宣微微一笑,却是将脚下之云加快。未曾答话。燧人氏还待再言,太昊却是拍了拍燧人氏的肩膀,道:“师兄,你怎么还不明白,老师知你放不下人族,故这崆峒印交于你手,才是最为合适。你日后执掌这崆峒印,也好守护人族啊。”



    紧接着,太昊便是对孔宣道:“老师,咱们这是要去哪啊?”孔宣笑道:“为师怎么说也是当初紫霄宫听道之人,已是在这洪荒大地上几万年了。却是始终没有一立足之地。妖族天庭,五庄观,以及人族,都不过是暂时落脚罢了。如今各方之事告一段落,也该是找一个像样的容身之所了。”



    太昊当即便是一阵喜色,追上前道:“老师可是已有目标了?”孔宣道:“有什么目标?这不是出来找吗。若是为师真有目标,还用这样带你们闲逛吗?”太昊与仓颉二人闻言,当即便是面色一苦。太昊道:“难不成老师你便要这样带我们找下去啊。老师你不能掐算一番吗?”孔宣头也不回地道:“连个目标都没有,如何掐算啊。”仓颉却是心中一动,道:“圣师,洪荒之大,仙岛所在之地,尽在东海之上。不如吾等往东海一行。”



    孔宣心中一动,却是又忽地道:“不可,东海乃通天圣人道场金鳌岛所在之地,吾又怎好去之。”仓颉连忙道:“圣师不必如此,东海之大,便是其余三海相加,也是不如。纵使有圣人道场与截教众多弟子,也是连一半都占不去啊。”



    孔宣却是依旧犹豫,却还是不想往东海前去。仓颉还欲再言,太昊却是笑嘻嘻地拍了一下仓颉的肩,道:“仓颉,你就不要再说了。老师不去东海,并不是因为通天圣人,而是另有他因。”仓颉闻言,却是一脸茫然,刚要问询。便是听到前方孔宣之处有一低沉之音响起:“昊儿,为师方才才是想起,当初你与截教多宝为烈山之事争斗,离去之时,好像不知说了句什么,你可是要让为师回想一番?”